第72頁
寶釵又羞又氣,轉向里背身不理,麝月早掩了帘子問他:“我們奶奶不過是傷風咳嗽,你嘴裡不乾不淨,混說些什麼男呀女的?”老嫗道:“我是接生的大夫,既不是喜,找我來做什麼?”襲人這方知道李婆子糊塗,不問清楚就請了穩婆來,又氣又恨,只得送穩婆出去。那老婆子道:“雖不是喜,到底出一趟診,奶奶須得給些利是才好。”麝月只得拿了些錢給他坐車,穩婆還嫌不足,嘮嘮叨叨,直說耽誤了他功夫,逼著麝月又加了一串,方才去了。
襲人重新叫過李婆子來,也不好多說他,只再三叮囑,命他另請一位看傷風的大夫來。半晌,方又來了一位,診過脈,說是秋燥之症,該有“鼻燥咽干,口渴舌燥,咳而無痰,喘而氣促”諸征。又問咳時脅間有無劇痛,夜裡是否出汗,麝月一一答了。遂立了一個生脈散的方子。寶釵命麝月拿來看了,隔簾問道:“既說是秋燥之症,如何又用人參?”大夫道:“不妨,人參雖熱,卻可生津,這藥君臣相輔,治燥症最見效的,奶奶盡請放心。”寶釵便不說話,及蔣玉菡送出大夫去,方對麝月道:“我自幼體壯,只怕用人參不宜,既然斷了病症是燥熱,倒是抓一劑*煎來就是了。”襲人忙道:“方子是大夫寫的,換了倒不好。”寶釵道:“我心裡有數,你照我的話做去就是了。”襲人只得依言抓了藥來。麝月守著爐子煎了,與寶釵服下。
誰知略好兩日,便又燒起來。如此輾轉反覆,月余猶不見好,還是襲人悄悄拿了前兒大夫開的方子另取了生脈散來,也不教寶釵知道,只令麝月照常煎了與寶釵服下,方才漸漸的好了。
且說因寶釵病著,襲人想著王夫人既逝,正該著人往各處報喪去,自己身份不便,蔣玉菡更加不便。想了半日,方得了一個主意,遂親自下廚,收拾了一樣水晶肘子,一樣五香雞胗,一樣麵筋炒兔肉,一樣麻婆拜觀音,都裝在一個食籃子裡,提著往李紈門上來。見院子新翻蓋過了,門前兩個男僕模樣的人在那裡吃煙,又有一個小校在屋檐下學織荻簾兒。襲人說明來意,那小校通報進去,一時出來說:“我們奶奶不在家,本家太太請你進去。”
進來時,只見裡邊也都整砌一新,門窗欄杆都重新油漆,花籬庭樹井井有條,不似從前大雜院時模樣。那李嬸娘身上穿著秋香色潞綢蘆花趕月對衿襖兒,下著佛頭青滿繡蟹爪菊鸚哥綠滾邊的洋緞裙兒,綰著祥雲飛蝠金紐扣,頭上梳著個芭蕉髻,插著和合二仙累絲嵌寶金搖釵,獅子滾繡球銀梳掩鬢,手上戴一對汗浸子玉蒲鐲,四連環喜鵲登梅的寶石戒指。見了襲人,忙不迭問好,又督著小丫頭倒茶,撮些玉帶糕、合歡餅讓襲人吃。
襲人道了謝,便在炕沿下椅子上坐了,看見屋裡新添了許多家俱擺設,便猜測許是賈蘭做了官回來,心裡先有幾分歡喜。問時,李嬸娘卻又支支吾吾,只說賈蘭在軍中立了功,擢升了一個小頭目,朝廷論功行賞時,那賈蘭上了一本,說明京中尚有寡母獨住無依。故而宮裡送了賞銀來,其實統共也沒多少,為著賈蘭的臉面,不得不把房屋整修一番,便十去了*;又將租給人住的房子收了自用,更加有出無進。襲人說了王夫人在金陵病故一節,那李嬸娘吃了一驚,半晌嘆道:“這也只好等你大奶奶回來,我告訴他罷。”襲人便又說了寶釵患病,無人出面治喪,只得請大奶奶幫忙料理等事,李嬸娘躊躇一回,仍然說:“這也只好等他回來,我告訴他。”
襲人無奈,只得告辭回來。等了幾日,方見前兒那小校送了包碎銀子來,說:“我們太太前兒拜影回來,感了些風寒,又聽見老太太亡故,傷心病倒了,如今正吃藥呢,勞動不得,已在院裡望空磕了頭,就不親來了。這銀子教送給二奶奶,留著做法事用吧。一應超薦主祭之事,全憑二奶奶作主。”說著也不等寶釵等多問,便放下銀子走了。寶釵無奈,只得命麝月收了銀子,並不批評一語。襲人卻憤憤不平,背地裡向麝月道:“都說大奶奶面慈心冷,骨子裡比誰都愛錢。還說從前在府里時,他便伙著他嬸娘、表妹,把古董珠寶螞蟻搬家一樣盡挪了出去。他們如今住的院子,說是嬸娘置的,其實便是大奶奶出錢,一早替自己預了養老。我只說是人們眼紅老太太多疼了他們孤兒寡母,故意造的謠兒。誰料想他果真心冷,連太太死了這樣大事也不聞不問,同樣是媳婦,他是大奶奶,這邊是二奶奶,怎麼弔唁主祭這樣大事,他倒好躲起來,全扔給二奶奶料理呢?”
麝月嘆道:“如今親戚們都窮了,況且連年來凶信不斷,早都疲了。便得了信兒,上門弔唁,也不過一塊尺頭、兩掛素麵的敷衍一回;況且太太的靈又不在京里,禮自然更加薄了;主家兒倒要治席擺酒的麻煩,少說也得百十兩銀子。他自然要躲這個人情債。也是怕人家看見他富,不免向他告借。你不見自從分家後,凡親戚有什麼紅白喜事,大奶奶何時伸過手來?話說回來,如今一家不如一家,誰不是少一事省一事,也不單只是他家。”襲人道:“話雖這樣說,他到底是個官宦家小姐,老子做過國子監祭酒的,難道只為分了家,竟連個‘孝’字也不顧了?”
議了一回,到底彷徨無計,最終還是襲人求蔣玉菡印了些訃文各處去送,親友們或有親來唁慰的,或有命人送祭禮來的,果然便如麝月所說,不過是些冬菇素麵,略盡心意。又湊了幾個錢,俟寶釵略好些,便看了日子,約著一同往西門外牟尼院替王夫人做超薦法事。說明因王夫人靈不在京里,便不放焰口,只是拈香聽經,盡心意而已。
到了這日,邢夫人帶著賈琮,薛姨媽帶著薛蝌、岫煙,尤氏同著賈蓉、賈薔兩對夫妻,王子騰雖不在京,夫人子女並王仁一家子都來了,又有劉姥姥帶著巧姐兒,許多陪房家人,以及賈珩、賈珖、賈琛、賈瓊、賈璘、賈菖、賈菱、賈蓁、賈萍、賈藻、賈蘅、賈芬、賈芳、賈芝等族中子孫,凡得了信兒的,也都來了,各自僱車坐轎,將牟尼院擠了個水泄不通。
原來這牟尼院正是史太君祖上的產業,昔年妙玉來京查訪貝葉遺文時,便在此借居,所以賈家方才得了消息。如今寶釵要替王夫人做法事,因鐵檻寺、水月庵兩處家廟前番均獲了罪,便選在牟尼院主持。
一時院裡設了鼎爐諸事,佛前供了牲醴之類,寶釵方磕下頭去,忽見側殿奔出一個人來,撲到跟前叫道:“那不是寶姐姐麼?”寶釵聽聲音十分耳熟,及抬頭看時,只見一個二十許女子,身上穿著半舊的石青褂子,滿面憔悴,形容淒楚,卻一時辨認不得。那人又叫道:“姐姐,你不認得我啦?我是湘雲啊。”寶釵猛的一震,再看時,可不正是睽違多年、下落不聞的史湘雲?忙一把抱住了叫道:“你怎麼會在這裡?什麼時候回京的,怎麼不來找我?”
那湘雲又是哭又是笑,欲說時又說不出來,一回頭看見寶釵祭在佛台上的那幅字,知道王夫人去了,忙爬過去磕了幾個頭,也顧不得等住持宣號,也顧不得給邢夫人、薛姨媽等見禮,便放開聲音大哭起來。寶釵也撐不住哭了,薛姨媽更是哭得長一聲短一聲,幾乎喘不過氣來,岫煙一旁扶著,一邊給他撫背,一邊自己卻也不住拭淚;邢夫人、尤氏等自出府來受盡苦楚,況且賈赦、賈珍俱埋身異鄉,屍首無歸,自己百年之後,更不知歸葬何處?想起多少辛酸委屈,早哭得言語不得;劉姥姥更是撒開手腳,坐在地上拍腿大哭,巧姐兒便也哭了;王仁、賈琮等先還想著勸眾人盡了禮再哭,奈何那些人也有借他人眼淚灑自己悲傷的,也有真心思念王夫人的,也有見景生情感傷啼泣的,都各自放聲大哭起來,那裡勸得住。
襲人重新叫過李婆子來,也不好多說他,只再三叮囑,命他另請一位看傷風的大夫來。半晌,方又來了一位,診過脈,說是秋燥之症,該有“鼻燥咽干,口渴舌燥,咳而無痰,喘而氣促”諸征。又問咳時脅間有無劇痛,夜裡是否出汗,麝月一一答了。遂立了一個生脈散的方子。寶釵命麝月拿來看了,隔簾問道:“既說是秋燥之症,如何又用人參?”大夫道:“不妨,人參雖熱,卻可生津,這藥君臣相輔,治燥症最見效的,奶奶盡請放心。”寶釵便不說話,及蔣玉菡送出大夫去,方對麝月道:“我自幼體壯,只怕用人參不宜,既然斷了病症是燥熱,倒是抓一劑*煎來就是了。”襲人忙道:“方子是大夫寫的,換了倒不好。”寶釵道:“我心裡有數,你照我的話做去就是了。”襲人只得依言抓了藥來。麝月守著爐子煎了,與寶釵服下。
誰知略好兩日,便又燒起來。如此輾轉反覆,月余猶不見好,還是襲人悄悄拿了前兒大夫開的方子另取了生脈散來,也不教寶釵知道,只令麝月照常煎了與寶釵服下,方才漸漸的好了。
且說因寶釵病著,襲人想著王夫人既逝,正該著人往各處報喪去,自己身份不便,蔣玉菡更加不便。想了半日,方得了一個主意,遂親自下廚,收拾了一樣水晶肘子,一樣五香雞胗,一樣麵筋炒兔肉,一樣麻婆拜觀音,都裝在一個食籃子裡,提著往李紈門上來。見院子新翻蓋過了,門前兩個男僕模樣的人在那裡吃煙,又有一個小校在屋檐下學織荻簾兒。襲人說明來意,那小校通報進去,一時出來說:“我們奶奶不在家,本家太太請你進去。”
進來時,只見裡邊也都整砌一新,門窗欄杆都重新油漆,花籬庭樹井井有條,不似從前大雜院時模樣。那李嬸娘身上穿著秋香色潞綢蘆花趕月對衿襖兒,下著佛頭青滿繡蟹爪菊鸚哥綠滾邊的洋緞裙兒,綰著祥雲飛蝠金紐扣,頭上梳著個芭蕉髻,插著和合二仙累絲嵌寶金搖釵,獅子滾繡球銀梳掩鬢,手上戴一對汗浸子玉蒲鐲,四連環喜鵲登梅的寶石戒指。見了襲人,忙不迭問好,又督著小丫頭倒茶,撮些玉帶糕、合歡餅讓襲人吃。
襲人道了謝,便在炕沿下椅子上坐了,看見屋裡新添了許多家俱擺設,便猜測許是賈蘭做了官回來,心裡先有幾分歡喜。問時,李嬸娘卻又支支吾吾,只說賈蘭在軍中立了功,擢升了一個小頭目,朝廷論功行賞時,那賈蘭上了一本,說明京中尚有寡母獨住無依。故而宮裡送了賞銀來,其實統共也沒多少,為著賈蘭的臉面,不得不把房屋整修一番,便十去了*;又將租給人住的房子收了自用,更加有出無進。襲人說了王夫人在金陵病故一節,那李嬸娘吃了一驚,半晌嘆道:“這也只好等你大奶奶回來,我告訴他罷。”襲人便又說了寶釵患病,無人出面治喪,只得請大奶奶幫忙料理等事,李嬸娘躊躇一回,仍然說:“這也只好等他回來,我告訴他。”
襲人無奈,只得告辭回來。等了幾日,方見前兒那小校送了包碎銀子來,說:“我們太太前兒拜影回來,感了些風寒,又聽見老太太亡故,傷心病倒了,如今正吃藥呢,勞動不得,已在院裡望空磕了頭,就不親來了。這銀子教送給二奶奶,留著做法事用吧。一應超薦主祭之事,全憑二奶奶作主。”說著也不等寶釵等多問,便放下銀子走了。寶釵無奈,只得命麝月收了銀子,並不批評一語。襲人卻憤憤不平,背地裡向麝月道:“都說大奶奶面慈心冷,骨子裡比誰都愛錢。還說從前在府里時,他便伙著他嬸娘、表妹,把古董珠寶螞蟻搬家一樣盡挪了出去。他們如今住的院子,說是嬸娘置的,其實便是大奶奶出錢,一早替自己預了養老。我只說是人們眼紅老太太多疼了他們孤兒寡母,故意造的謠兒。誰料想他果真心冷,連太太死了這樣大事也不聞不問,同樣是媳婦,他是大奶奶,這邊是二奶奶,怎麼弔唁主祭這樣大事,他倒好躲起來,全扔給二奶奶料理呢?”
麝月嘆道:“如今親戚們都窮了,況且連年來凶信不斷,早都疲了。便得了信兒,上門弔唁,也不過一塊尺頭、兩掛素麵的敷衍一回;況且太太的靈又不在京里,禮自然更加薄了;主家兒倒要治席擺酒的麻煩,少說也得百十兩銀子。他自然要躲這個人情債。也是怕人家看見他富,不免向他告借。你不見自從分家後,凡親戚有什麼紅白喜事,大奶奶何時伸過手來?話說回來,如今一家不如一家,誰不是少一事省一事,也不單只是他家。”襲人道:“話雖這樣說,他到底是個官宦家小姐,老子做過國子監祭酒的,難道只為分了家,竟連個‘孝’字也不顧了?”
議了一回,到底彷徨無計,最終還是襲人求蔣玉菡印了些訃文各處去送,親友們或有親來唁慰的,或有命人送祭禮來的,果然便如麝月所說,不過是些冬菇素麵,略盡心意。又湊了幾個錢,俟寶釵略好些,便看了日子,約著一同往西門外牟尼院替王夫人做超薦法事。說明因王夫人靈不在京里,便不放焰口,只是拈香聽經,盡心意而已。
到了這日,邢夫人帶著賈琮,薛姨媽帶著薛蝌、岫煙,尤氏同著賈蓉、賈薔兩對夫妻,王子騰雖不在京,夫人子女並王仁一家子都來了,又有劉姥姥帶著巧姐兒,許多陪房家人,以及賈珩、賈珖、賈琛、賈瓊、賈璘、賈菖、賈菱、賈蓁、賈萍、賈藻、賈蘅、賈芬、賈芳、賈芝等族中子孫,凡得了信兒的,也都來了,各自僱車坐轎,將牟尼院擠了個水泄不通。
原來這牟尼院正是史太君祖上的產業,昔年妙玉來京查訪貝葉遺文時,便在此借居,所以賈家方才得了消息。如今寶釵要替王夫人做法事,因鐵檻寺、水月庵兩處家廟前番均獲了罪,便選在牟尼院主持。
一時院裡設了鼎爐諸事,佛前供了牲醴之類,寶釵方磕下頭去,忽見側殿奔出一個人來,撲到跟前叫道:“那不是寶姐姐麼?”寶釵聽聲音十分耳熟,及抬頭看時,只見一個二十許女子,身上穿著半舊的石青褂子,滿面憔悴,形容淒楚,卻一時辨認不得。那人又叫道:“姐姐,你不認得我啦?我是湘雲啊。”寶釵猛的一震,再看時,可不正是睽違多年、下落不聞的史湘雲?忙一把抱住了叫道:“你怎麼會在這裡?什麼時候回京的,怎麼不來找我?”
那湘雲又是哭又是笑,欲說時又說不出來,一回頭看見寶釵祭在佛台上的那幅字,知道王夫人去了,忙爬過去磕了幾個頭,也顧不得等住持宣號,也顧不得給邢夫人、薛姨媽等見禮,便放開聲音大哭起來。寶釵也撐不住哭了,薛姨媽更是哭得長一聲短一聲,幾乎喘不過氣來,岫煙一旁扶著,一邊給他撫背,一邊自己卻也不住拭淚;邢夫人、尤氏等自出府來受盡苦楚,況且賈赦、賈珍俱埋身異鄉,屍首無歸,自己百年之後,更不知歸葬何處?想起多少辛酸委屈,早哭得言語不得;劉姥姥更是撒開手腳,坐在地上拍腿大哭,巧姐兒便也哭了;王仁、賈琮等先還想著勸眾人盡了禮再哭,奈何那些人也有借他人眼淚灑自己悲傷的,也有真心思念王夫人的,也有見景生情感傷啼泣的,都各自放聲大哭起來,那裡勸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