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甄寶玉見賈寶玉吃得愁眉苦臉,知他不慣,笑道:“人生至樂,莫過於‘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今雖無雨,這‘瑞雪兆豐年’卻比甘雨更加祥瑞難得;你我說是初遇,實為故交,在此劫後相逢,荒郊偶遇,實乃賞心樂事。縱無酒菜,又何妨以水當酒,煮韲為醴,雖寒冬噎酸虀,而甘之如飴;即雪夜圍破氈,亦如坐春風。豈非雅會?又何必長吁短嘆,杞人憂天的起來?”說得賈寶玉鼓舞起來,笑道:“倒是甄兄豪爽有雅興。弟實慚愧。弟方才進來古廟之前,在村里見了一個院落,看見有個女孩兒在紡線,當時只覺眼熟,倒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似的。這會子才想起來,原是那年我隨了璉二嫂子給秦氏送殯,在鄉間見了一個村姑紡線,可笑那時候我還不知道紡車為何物呢,還是那姑娘教的我。”甄寶玉道:“正所謂‘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你我生於膏粱,長於錦繡,倒上那裡去識得他呢?這也平常得很,不為異事。”
賈寶玉道:“不然,你道剛才那女孩兒是誰?原來便是那年帶我去鄉下的璉二嫂子的女兒。如今我璉二哥哥、嫂子俱已過世了,只有這一個女孩兒,誰知竟淪落在這裡,做了村婦。撫今思昔,正是白雲蒼狗,世事難料,故而在此嘆息。”甄寶玉嘆道:“人世間的緣法,原難預料。比如你我,論起來幾輩子的交情,誰知遍尋不見,倒在這兒遇上了,又是這麼個境況兒,卻往那裡想去?如此說來,你侄女兒雖淪為村婦,然能自食其力,耕織為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賈寶玉道:“我也是這樣想。只是剛才我看見那女孩子紡線便覺出神,還並不為從前見過紡車,倒和一幅畫兒有關,只是一下子想不起來。”甄寶玉笑道:“莫不是唐時張萱的《搗練圖》?”
賈寶玉搖頭說不是,甄寶玉便又道:“再不就是《停機》?《紡績》?”一連說了七八樣。賈寶玉都說不是,又道:“我想起來了,竟不是什麼名畫,是一本冊子,上面還有幾句話,可惜記不真。”甄寶玉罕然道:“你從那裡見的冊子?”賈寶玉道:“是我有一年做夢,夢見去了一個地方,偷看來的。”甄寶玉益發稱奇,訝道:“原來你也做過這樣一個夢嗎?那地方可是喚作‘太虛幻境’的?”賈寶玉聞言大驚道:“莫非甄兄也做過此夢?”甄寶玉笑道:“豈止,我在夢裡還有一段事呢。後來說給人聽,人人都笑我呆,所以也總未好意思再提他。”賈寶玉聽了,越發稱奇。
甄寶玉忽又想起一事,因道:“你說起那紡線的女孩兒,倒教我想起一件事來——大約是去年的這時候,我在西山一帶遊玩,曾遇見個小尼姑托缽沿乞,大不過十七八歲模樣,雖是緇衣芒鞋,相貌舉止清雅不俗。遠遠見了我,脫口叫了聲‘二哥’,及走近了,倒滿面失望,說是認錯人。我因他生得纖裊斯文,不免多看了兩眼,所以至今未忘。此時想來,只怕也是令親,將我認做了你也是有的。”賈寶玉扼腕長嘆道:“不必說,自然是舍妹惜春了。他從前在家裡時便喜歡談禪論道,年紀雖小,倒常說自己看得破,性子又執拗。那年遭禍時,他許是害怕,竟趁亂易裝逃走。後來我父親使人到處尋找了多少年,只當他打聽事情了了,自然會回來,誰知竟再無下落。原來到底做了尼姑了。”
一時火苗見弱,甄寶玉添了一把柴,兩人披氈擁火,又談論了一回,甄寶玉先睡實了。賈寶玉雖覺目餳眼澀,卻只是輾轉難眠,恍恍惚惚,好似仍在都中時候,大觀園怡紅院中,與襲人、晴雯、芳官一干人頑笑,猜枚擲壺,賭酒烹茶,好不得意;一時人報“林姑娘來了”,忙迎出去,只見黛玉、湘雲、探春一干人聯袂走來,大家共坐談笑,吟詩論畫,不知偶然說錯了一句什麼話,將黛玉惹惱,忙又千方百計的俯就;正在心甜意暖、語膩情濃之際,忽展眼不見了黛玉,卻見薛寶釵蒙著金墜角八寶紅蓋頭端坐在珠簾之內,仿佛洞房花燭夜模樣,不禁心下狐疑,患得患失;麝月卻又從外面進來,說是缸中米淨,當的棉衣也該去取贖,不然就成死當了。
正覺慚愧為難,忽見一班官員差役執令箭旗牌而來,要抄要檢,喊打喊殺,又見司棋、金釧、四兒扯著他啼哭,四處里鬧作一片;忽然王熙鳳拿著一根麵杖從外面一路殺進來,橫眉立眼的,正如那年魘魔法兒病中的情形;種種世事艱難、情怨糾纏之事,一齊堆到面前來,不禁如醉如痴,昏昏沉沉。正在彷徨無計、疑真疑假之際,忽聞當空一聲棒喝,便如電掣雷鳴的一般,諸多幻相化為泡影,瞬息不見。
寶玉睜開眼來,卻見一個癩頭和尚坐在對面佛龕之下笑嘻嘻的向他點頭,當下心內澄明一片,起身作揖道:“大師請了,弟子如今已經明白,富貴功名,有如塵土;情緣孽債,莫非浮雲。人世間種種窮通富蹇,尊卑榮辱,乃至妍媸智愚,親疏愛怨,都只是幻象罷了。弟子情願隨我師出家,雲遊四海,更不以兒女情長為念。”
那癩僧點頭笑道:“欠你淚的,他已還了你淚;欠他情的,你也還了他情,卻還戴著那蠢物作甚?也是該完債回頭、物歸原主的時候了。”寶玉頓然醒悟,向頸上摘下通靈玉來,便隨手擲在蒲團之上,遂與和尚頂風冒雪,飄然而去。一旁甄寶玉猶熟夢正酣,將菩提寺當作爛柯山的一般。正是:
萬般痴念終如幻,一樣皮囊兩樣緣。
卻說自從寶玉去後,寶釵、襲人幾個便在家裡每日數指翹望,好容易盼得金陵信至,一一寫著王夫人病逝、賈政患病、寶玉偃蹇難歸諸節,正是字字血淚,滿紙悲涼。寶釵看到一半,早已哭得言不得語不得,襲人、麝月也都淚流滿面,便都忙換了純素衣裳,在院子裡點了香燭紙馬,祭了三牲六禮,望空祝禱。襲人想到王夫人素日待自己的諸般好處,麝月念及寶玉這番不知幾時方能回來,各自傷心不了。及哭得累了,才驚覺那寶釵在風地里已跪了大半日,忙上前攙扶。寶釵猶跪著不肯起,手裡攥著一把香,一邊磕頭,一邊燒香,說一回又哭一回,直哭得花愁月顫,肝腸寸斷,眼看著香燒得盡了才起來,腳跟兒早軟了,趔趄兩三下方站穩了,回至炕上躺下,便有些聲重鼻塞的起來。
次日早起,麝月打水進來,見寶釵猶向里臥著未起,小聲請了兩回,不見動靜。及上前看時,方見他雙蛾蹙起,桃腮泛赤,嘴唇皮兒乾裂趣紫,摸摸身上,燙得如火爐一般。忙向前院叫起襲人來,進來看了,也覺吃驚,苦道:“皇天菩薩,可夠了我的了。一事不了,又添一事。”趕著打發老李婆子請大夫來。去了半日,卻帶進一個龍鍾老嫗來,進了屋子,也不望聞診切,伸了手撩起帘子就向寶釵身上搭來,唬得襲人、麝月忙攔在前面,問他:“做什麼?”那人道:“奶奶、姑娘們不教看,我可怎麼知道順不順呢?”襲人越發糊塗,問他:“什麼順不順的?”婦人道:“自然是胎位了,順與逆,正與旋,關係重大,不得不摸清楚了才好對症下方,人命關天的大事,須講不得臉面。這方圓幾十里,我是最準的,多少富紳大宦的家裡都進去過,連許多城裡的老爺太太也常備了車馬請我去,前兒東鄉里胡老爺的二兒媳逆生倒養,就是我活活救下來的。是男是女,憑我一摸肚子就知道,連脈都不用診的。”
賈寶玉道:“不然,你道剛才那女孩兒是誰?原來便是那年帶我去鄉下的璉二嫂子的女兒。如今我璉二哥哥、嫂子俱已過世了,只有這一個女孩兒,誰知竟淪落在這裡,做了村婦。撫今思昔,正是白雲蒼狗,世事難料,故而在此嘆息。”甄寶玉嘆道:“人世間的緣法,原難預料。比如你我,論起來幾輩子的交情,誰知遍尋不見,倒在這兒遇上了,又是這麼個境況兒,卻往那裡想去?如此說來,你侄女兒雖淪為村婦,然能自食其力,耕織為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賈寶玉道:“我也是這樣想。只是剛才我看見那女孩子紡線便覺出神,還並不為從前見過紡車,倒和一幅畫兒有關,只是一下子想不起來。”甄寶玉笑道:“莫不是唐時張萱的《搗練圖》?”
賈寶玉搖頭說不是,甄寶玉便又道:“再不就是《停機》?《紡績》?”一連說了七八樣。賈寶玉都說不是,又道:“我想起來了,竟不是什麼名畫,是一本冊子,上面還有幾句話,可惜記不真。”甄寶玉罕然道:“你從那裡見的冊子?”賈寶玉道:“是我有一年做夢,夢見去了一個地方,偷看來的。”甄寶玉益發稱奇,訝道:“原來你也做過這樣一個夢嗎?那地方可是喚作‘太虛幻境’的?”賈寶玉聞言大驚道:“莫非甄兄也做過此夢?”甄寶玉笑道:“豈止,我在夢裡還有一段事呢。後來說給人聽,人人都笑我呆,所以也總未好意思再提他。”賈寶玉聽了,越發稱奇。
甄寶玉忽又想起一事,因道:“你說起那紡線的女孩兒,倒教我想起一件事來——大約是去年的這時候,我在西山一帶遊玩,曾遇見個小尼姑托缽沿乞,大不過十七八歲模樣,雖是緇衣芒鞋,相貌舉止清雅不俗。遠遠見了我,脫口叫了聲‘二哥’,及走近了,倒滿面失望,說是認錯人。我因他生得纖裊斯文,不免多看了兩眼,所以至今未忘。此時想來,只怕也是令親,將我認做了你也是有的。”賈寶玉扼腕長嘆道:“不必說,自然是舍妹惜春了。他從前在家裡時便喜歡談禪論道,年紀雖小,倒常說自己看得破,性子又執拗。那年遭禍時,他許是害怕,竟趁亂易裝逃走。後來我父親使人到處尋找了多少年,只當他打聽事情了了,自然會回來,誰知竟再無下落。原來到底做了尼姑了。”
一時火苗見弱,甄寶玉添了一把柴,兩人披氈擁火,又談論了一回,甄寶玉先睡實了。賈寶玉雖覺目餳眼澀,卻只是輾轉難眠,恍恍惚惚,好似仍在都中時候,大觀園怡紅院中,與襲人、晴雯、芳官一干人頑笑,猜枚擲壺,賭酒烹茶,好不得意;一時人報“林姑娘來了”,忙迎出去,只見黛玉、湘雲、探春一干人聯袂走來,大家共坐談笑,吟詩論畫,不知偶然說錯了一句什麼話,將黛玉惹惱,忙又千方百計的俯就;正在心甜意暖、語膩情濃之際,忽展眼不見了黛玉,卻見薛寶釵蒙著金墜角八寶紅蓋頭端坐在珠簾之內,仿佛洞房花燭夜模樣,不禁心下狐疑,患得患失;麝月卻又從外面進來,說是缸中米淨,當的棉衣也該去取贖,不然就成死當了。
正覺慚愧為難,忽見一班官員差役執令箭旗牌而來,要抄要檢,喊打喊殺,又見司棋、金釧、四兒扯著他啼哭,四處里鬧作一片;忽然王熙鳳拿著一根麵杖從外面一路殺進來,橫眉立眼的,正如那年魘魔法兒病中的情形;種種世事艱難、情怨糾纏之事,一齊堆到面前來,不禁如醉如痴,昏昏沉沉。正在彷徨無計、疑真疑假之際,忽聞當空一聲棒喝,便如電掣雷鳴的一般,諸多幻相化為泡影,瞬息不見。
寶玉睜開眼來,卻見一個癩頭和尚坐在對面佛龕之下笑嘻嘻的向他點頭,當下心內澄明一片,起身作揖道:“大師請了,弟子如今已經明白,富貴功名,有如塵土;情緣孽債,莫非浮雲。人世間種種窮通富蹇,尊卑榮辱,乃至妍媸智愚,親疏愛怨,都只是幻象罷了。弟子情願隨我師出家,雲遊四海,更不以兒女情長為念。”
那癩僧點頭笑道:“欠你淚的,他已還了你淚;欠他情的,你也還了他情,卻還戴著那蠢物作甚?也是該完債回頭、物歸原主的時候了。”寶玉頓然醒悟,向頸上摘下通靈玉來,便隨手擲在蒲團之上,遂與和尚頂風冒雪,飄然而去。一旁甄寶玉猶熟夢正酣,將菩提寺當作爛柯山的一般。正是:
萬般痴念終如幻,一樣皮囊兩樣緣。
卻說自從寶玉去後,寶釵、襲人幾個便在家裡每日數指翹望,好容易盼得金陵信至,一一寫著王夫人病逝、賈政患病、寶玉偃蹇難歸諸節,正是字字血淚,滿紙悲涼。寶釵看到一半,早已哭得言不得語不得,襲人、麝月也都淚流滿面,便都忙換了純素衣裳,在院子裡點了香燭紙馬,祭了三牲六禮,望空祝禱。襲人想到王夫人素日待自己的諸般好處,麝月念及寶玉這番不知幾時方能回來,各自傷心不了。及哭得累了,才驚覺那寶釵在風地里已跪了大半日,忙上前攙扶。寶釵猶跪著不肯起,手裡攥著一把香,一邊磕頭,一邊燒香,說一回又哭一回,直哭得花愁月顫,肝腸寸斷,眼看著香燒得盡了才起來,腳跟兒早軟了,趔趄兩三下方站穩了,回至炕上躺下,便有些聲重鼻塞的起來。
次日早起,麝月打水進來,見寶釵猶向里臥著未起,小聲請了兩回,不見動靜。及上前看時,方見他雙蛾蹙起,桃腮泛赤,嘴唇皮兒乾裂趣紫,摸摸身上,燙得如火爐一般。忙向前院叫起襲人來,進來看了,也覺吃驚,苦道:“皇天菩薩,可夠了我的了。一事不了,又添一事。”趕著打發老李婆子請大夫來。去了半日,卻帶進一個龍鍾老嫗來,進了屋子,也不望聞診切,伸了手撩起帘子就向寶釵身上搭來,唬得襲人、麝月忙攔在前面,問他:“做什麼?”那人道:“奶奶、姑娘們不教看,我可怎麼知道順不順呢?”襲人越發糊塗,問他:“什麼順不順的?”婦人道:“自然是胎位了,順與逆,正與旋,關係重大,不得不摸清楚了才好對症下方,人命關天的大事,須講不得臉面。這方圓幾十里,我是最準的,多少富紳大宦的家裡都進去過,連許多城裡的老爺太太也常備了車馬請我去,前兒東鄉里胡老爺的二兒媳逆生倒養,就是我活活救下來的。是男是女,憑我一摸肚子就知道,連脈都不用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