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且說寶玉和寶釵兩個送走賈政、王夫人,便坐了馬車出城,徑向東郊二十里外紫檀堡風馳電掣而來。此時桃花盛開,鶯聲初啼,沿途風光甚好。奈何二寶心中有事,都無心賞玩。行了半日,人漸稀疏,林漸茂密,露出兩邊垂柳樹夾著的一條黃泥路來。寶玉知道紫檀堡將至,遂出來坐在車轅上張望,果然行不多遠,便見那蔣玉菡踮著腳在路口遙等,見車過來,忙迎上來拱手,親自拉著馬來至門首。只見一帶清水瓦房,高高的虎皮牆擁著一座朱油大門,院門敞開著,露出裡面雲石照壁,書著一個大大的“福”字。
寶玉先下車,接著麝月扶出寶釵來,襲人忙迎上來見禮,寶釵忙扶住了。蔣玉菡偷看寶釵時,只見他身上穿著純素衣裳,頭上不多幾件銀飾,風姿安詳,舉止沉重,未見笑謔而和若春風,不施脂粉已艷壓群芳,心下暗暗稱讚,口稱“嫂嫂”,拱手見禮。寶釵羞得忙低了頭側身回禮,道了叨擾,且隨襲人回房洗漱更衣。麝月卻知道這便是那年寶玉為他捱了一頓打的蔣玉菡,不禁下死眼看了兩眼,只見他穿一件洋緞鑲金線的絳色縐綢襖兒,套一件湖水藍緞子面兒的珍珠毛半袖,腳上蹬著鑲邊的雙軟底薄靴,態度溫柔嫵媚,眼神流轉多情,舉手投足間自有一種形容不出的*逸艷,比寶玉猶覺俊美秀麗,暗想襲人竟有此夫婿,也可謂奇緣了。心下嘆了兩聲,隨寶釵進房去。
原來這院子分為前後兩進,庭前雜種著幾株紅碧桃花,搭著荼蘼架子,頭一進是一明兩暗三間青磚瓦房,當中是穿堂,豎著落地紫檀鑲牙的人物插屏,東邊是書房,西邊暗間堆著些箱籠炕櫃,院門邊另有一間角房是給看院子的老李頭夫婦兩個居住,後一進是東西兩間連著灶房。此時寶釵便往後進東間洗手,寶玉與蔣玉菡兩個便攜手來至前邊明間堂屋裡敘茶,只見堂上一色清漆桌椅,搭著繡金紅紗椅披,安著藤心緞暗龍紋的坐墊,壁上不多的幾件字畫,几上釉里紅膽瓶里插著些翎毛、如意、時鮮花卉,倒也布置得雅潔不俗。寶玉連聲讚嘆,蔣玉菡笑道:“這房子也不是我置下的,原是北靜王惠贈。就連請你屈尊在此韜光暫住,也是王爺的主意。王爺私下裡曾同我說,兄有奇骨,如出世,必建奇功。但為人淡味薄俗,清襟養真,其志不可勉強。還教我囑咐你,但有所需,盡可同王爺講,不要外道了才是。”寶玉嘆道:“王,玉之知己矣。奈何玉本拙石瓦礫之人,賦性既鈍,兼少見聞,況且性情疏懶,只怕有愧北王厚愛。”
又說了幾句話,蔣玉菡起身告失陪之罪,說是東郊有位鄉紳過壽,早早請了自己去助觴,又說“二爺若不嫌蝸居窄陋,便當作自己家中一樣,一概家什衾枕,隨意取用”,寶玉知道他是因寶釵在座不便相陪,遂不挽留。蔣玉菡又叮囑了襲人幾句,便告退了。
老李婆子幫著布上酒菜來,乃是百合蝦仁,桃花鱖魚,栗子蒸雞脯,杏仁豆腐羹,並一窩銀絲細面,花團錦簇,色艷香濃。襲人把盞勸箸,殷勤笑道:“都說‘上馬餃子下馬面’,我手腳慢,忙了這一晌午,才擀了這一窩面。好在我知道你們飯量都不算很大,若不夠時,多吃些菜也是一樣的。”寶玉笑道:“你如今當了家,比先越發能幹了。”挑起那面看時,細如髮,長如線,先就贊了一聲,又將玫瑰汁子澆面嘗了一口,更覺筋道有滋味,不禁贊道:“汁香面滑,又透著玫瑰花香,比從前柳嫂子做的還好。”又夾一隻百合蝦仁嚼了,更加讚不絕口。襲人抿嘴笑著,知道寶玉喜歡吃魚,先替他挑出刺來,送至盤中。
寶釵只略吃了幾個蝦仁,夾了兩筷子面,又用過半碗羹,便說飽了,要回房歇息。麝月忙跟進來伏侍,房中帳奩被褥俱全,一應都是新的。寶釵笑道:“我想是在江邊著了點風,這會子有些頭昏,只想早些歇著,並不用人伏侍。難得襲人親自下廚做了這許多菜,你不多吃些,豈不辜負他的心。”
麝月只得罷了。出來時,只見寶玉也不用人勸,風捲殘雲吃了好些,那酒也去了半壺,不禁笑道:“酒這樣東西,淺嘗就好,醉了倒傷身的。怎麼眼錯不見就喝了這許多?姐姐也不勸勸。”襲人笑道:“怎麼不勸,二爺說栗子、杏仁最好下酒,那裡勸得住?”便移過酒壺來,半真半假的笑道:“雖然你吃這許多是賞我臉,卻也再不許你喝了。留下這些也讓我們兩個潤潤口吧。”沏了一壺雨前來,裡頭放些珠蘭,請寶玉解酒。
寶玉醉意已然上來,便也要睡。麝月因問襲人道:“二爺的房在那裡?”襲人駭然道:“自然是二奶奶在那裡,二爺便在那裡,我並沒預著兩間房。”麝月抿嘴笑道:“我竟忘了同你說了,你不知道咱們二爺同二奶奶並不同房的麼?”遂在襲人耳邊將寶玉同寶釵婚後情形略說了兩句。襲人越發詫異,只得道:“東廂正房已經拾掇出來給了二奶奶,二爺若要另住,只好到我房裡去了。我在西廂雖留著一間房,其實並不來住,如今並沒多的空房,就有,也缺鋪少蓋的一時布置不來。原說留給妹妹你的,如今只好擠一擠。”
麝月想一想道:“也只好這樣。我反正是跟奶奶睡的,倒不用再麻煩。”遂與襲人兩個扶著寶玉來至後進東間,揭起簾籠來,只見靠牆一張花梨六柱藤床,掛著垂珠藕色帳子,床上鋪著半舊的暗龍天青貢緞鑲邊寶藍素緞托里的嘉文簟,被褥俱全,上邊擱著一個綠套青妝的緞枕,大紅枕頂,兩頭繡著纏枝花卉,有蝴蝶停在花上抖翅,卻都是怡紅院舊物,不禁眼淚撲簌簌落下,半晌無言。
襲人雖已嫁為人婦,卻仍不避嫌疑,親自拂床安枕,如舊伏侍寶玉脫去衣裳,又將他頸上那塊玉取下來,用手巾包著塞在枕下,又擰手巾來擦頭臉。那寶玉既醉且倦,頭方著枕,便睡熟了,任由襲人擺弄。麝月一旁袖手看著,並不言語,待見襲人眼酸酸的似有流淚之狀,方拉了他手出來,仍回前邊廳里坐下,二人便淺斟慢酌,說些別後情形。襲人道:“二爺這般古怪,莫不是還念著林姑娘?”
麝月道:“可不是掛念?連大喜的日子裡頭,我還沒醒,他便先起來了,穿一身全素衣裳去了瀟湘館,也不知做什麼,累我一頓好找,急得頭頂心冒出火來。”襲人嘆道:“可見世上的事盡不由人意的。我從前只道他兩個金玉姻緣,天生地設的一段好親事,又是娘娘親口賜婚,何等榮耀,誰想到結了親竟是這樣?早知道,倒不如娶了林姑娘,好歹還是兩相情願的。”麝月也道:“誰說不是呢?就比方姐姐,園裡園外上上下下誰不把你當姨娘看,如今做了蔣家新奶奶,二爺倒成了客,教人那裡想去?就是我今兒坐在這個地方,明兒也不知道還是在南,還是在北。”襲人抿嘴笑道:“太太早已同我透過話了,你的將來麼,自然是長長久久同二爺在一處,我正羨慕不來呢。”麝月搖頭道:“我也不是做假,你看二爺還是從前的二爺麼?正經八百的二奶奶娶進門,還只管當佛兒供著呢,那裡還有我站的地方兒?”說著眼圈兒紅將上來。
寶玉先下車,接著麝月扶出寶釵來,襲人忙迎上來見禮,寶釵忙扶住了。蔣玉菡偷看寶釵時,只見他身上穿著純素衣裳,頭上不多幾件銀飾,風姿安詳,舉止沉重,未見笑謔而和若春風,不施脂粉已艷壓群芳,心下暗暗稱讚,口稱“嫂嫂”,拱手見禮。寶釵羞得忙低了頭側身回禮,道了叨擾,且隨襲人回房洗漱更衣。麝月卻知道這便是那年寶玉為他捱了一頓打的蔣玉菡,不禁下死眼看了兩眼,只見他穿一件洋緞鑲金線的絳色縐綢襖兒,套一件湖水藍緞子面兒的珍珠毛半袖,腳上蹬著鑲邊的雙軟底薄靴,態度溫柔嫵媚,眼神流轉多情,舉手投足間自有一種形容不出的*逸艷,比寶玉猶覺俊美秀麗,暗想襲人竟有此夫婿,也可謂奇緣了。心下嘆了兩聲,隨寶釵進房去。
原來這院子分為前後兩進,庭前雜種著幾株紅碧桃花,搭著荼蘼架子,頭一進是一明兩暗三間青磚瓦房,當中是穿堂,豎著落地紫檀鑲牙的人物插屏,東邊是書房,西邊暗間堆著些箱籠炕櫃,院門邊另有一間角房是給看院子的老李頭夫婦兩個居住,後一進是東西兩間連著灶房。此時寶釵便往後進東間洗手,寶玉與蔣玉菡兩個便攜手來至前邊明間堂屋裡敘茶,只見堂上一色清漆桌椅,搭著繡金紅紗椅披,安著藤心緞暗龍紋的坐墊,壁上不多的幾件字畫,几上釉里紅膽瓶里插著些翎毛、如意、時鮮花卉,倒也布置得雅潔不俗。寶玉連聲讚嘆,蔣玉菡笑道:“這房子也不是我置下的,原是北靜王惠贈。就連請你屈尊在此韜光暫住,也是王爺的主意。王爺私下裡曾同我說,兄有奇骨,如出世,必建奇功。但為人淡味薄俗,清襟養真,其志不可勉強。還教我囑咐你,但有所需,盡可同王爺講,不要外道了才是。”寶玉嘆道:“王,玉之知己矣。奈何玉本拙石瓦礫之人,賦性既鈍,兼少見聞,況且性情疏懶,只怕有愧北王厚愛。”
又說了幾句話,蔣玉菡起身告失陪之罪,說是東郊有位鄉紳過壽,早早請了自己去助觴,又說“二爺若不嫌蝸居窄陋,便當作自己家中一樣,一概家什衾枕,隨意取用”,寶玉知道他是因寶釵在座不便相陪,遂不挽留。蔣玉菡又叮囑了襲人幾句,便告退了。
老李婆子幫著布上酒菜來,乃是百合蝦仁,桃花鱖魚,栗子蒸雞脯,杏仁豆腐羹,並一窩銀絲細面,花團錦簇,色艷香濃。襲人把盞勸箸,殷勤笑道:“都說‘上馬餃子下馬面’,我手腳慢,忙了這一晌午,才擀了這一窩面。好在我知道你們飯量都不算很大,若不夠時,多吃些菜也是一樣的。”寶玉笑道:“你如今當了家,比先越發能幹了。”挑起那面看時,細如髮,長如線,先就贊了一聲,又將玫瑰汁子澆面嘗了一口,更覺筋道有滋味,不禁贊道:“汁香面滑,又透著玫瑰花香,比從前柳嫂子做的還好。”又夾一隻百合蝦仁嚼了,更加讚不絕口。襲人抿嘴笑著,知道寶玉喜歡吃魚,先替他挑出刺來,送至盤中。
寶釵只略吃了幾個蝦仁,夾了兩筷子面,又用過半碗羹,便說飽了,要回房歇息。麝月忙跟進來伏侍,房中帳奩被褥俱全,一應都是新的。寶釵笑道:“我想是在江邊著了點風,這會子有些頭昏,只想早些歇著,並不用人伏侍。難得襲人親自下廚做了這許多菜,你不多吃些,豈不辜負他的心。”
麝月只得罷了。出來時,只見寶玉也不用人勸,風捲殘雲吃了好些,那酒也去了半壺,不禁笑道:“酒這樣東西,淺嘗就好,醉了倒傷身的。怎麼眼錯不見就喝了這許多?姐姐也不勸勸。”襲人笑道:“怎麼不勸,二爺說栗子、杏仁最好下酒,那裡勸得住?”便移過酒壺來,半真半假的笑道:“雖然你吃這許多是賞我臉,卻也再不許你喝了。留下這些也讓我們兩個潤潤口吧。”沏了一壺雨前來,裡頭放些珠蘭,請寶玉解酒。
寶玉醉意已然上來,便也要睡。麝月因問襲人道:“二爺的房在那裡?”襲人駭然道:“自然是二奶奶在那裡,二爺便在那裡,我並沒預著兩間房。”麝月抿嘴笑道:“我竟忘了同你說了,你不知道咱們二爺同二奶奶並不同房的麼?”遂在襲人耳邊將寶玉同寶釵婚後情形略說了兩句。襲人越發詫異,只得道:“東廂正房已經拾掇出來給了二奶奶,二爺若要另住,只好到我房裡去了。我在西廂雖留著一間房,其實並不來住,如今並沒多的空房,就有,也缺鋪少蓋的一時布置不來。原說留給妹妹你的,如今只好擠一擠。”
麝月想一想道:“也只好這樣。我反正是跟奶奶睡的,倒不用再麻煩。”遂與襲人兩個扶著寶玉來至後進東間,揭起簾籠來,只見靠牆一張花梨六柱藤床,掛著垂珠藕色帳子,床上鋪著半舊的暗龍天青貢緞鑲邊寶藍素緞托里的嘉文簟,被褥俱全,上邊擱著一個綠套青妝的緞枕,大紅枕頂,兩頭繡著纏枝花卉,有蝴蝶停在花上抖翅,卻都是怡紅院舊物,不禁眼淚撲簌簌落下,半晌無言。
襲人雖已嫁為人婦,卻仍不避嫌疑,親自拂床安枕,如舊伏侍寶玉脫去衣裳,又將他頸上那塊玉取下來,用手巾包著塞在枕下,又擰手巾來擦頭臉。那寶玉既醉且倦,頭方著枕,便睡熟了,任由襲人擺弄。麝月一旁袖手看著,並不言語,待見襲人眼酸酸的似有流淚之狀,方拉了他手出來,仍回前邊廳里坐下,二人便淺斟慢酌,說些別後情形。襲人道:“二爺這般古怪,莫不是還念著林姑娘?”
麝月道:“可不是掛念?連大喜的日子裡頭,我還沒醒,他便先起來了,穿一身全素衣裳去了瀟湘館,也不知做什麼,累我一頓好找,急得頭頂心冒出火來。”襲人嘆道:“可見世上的事盡不由人意的。我從前只道他兩個金玉姻緣,天生地設的一段好親事,又是娘娘親口賜婚,何等榮耀,誰想到結了親竟是這樣?早知道,倒不如娶了林姑娘,好歹還是兩相情願的。”麝月也道:“誰說不是呢?就比方姐姐,園裡園外上上下下誰不把你當姨娘看,如今做了蔣家新奶奶,二爺倒成了客,教人那裡想去?就是我今兒坐在這個地方,明兒也不知道還是在南,還是在北。”襲人抿嘴笑道:“太太早已同我透過話了,你的將來麼,自然是長長久久同二爺在一處,我正羨慕不來呢。”麝月搖頭道:“我也不是做假,你看二爺還是從前的二爺麼?正經八百的二奶奶娶進門,還只管當佛兒供著呢,那裡還有我站的地方兒?”說著眼圈兒紅將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