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那賈璉半世里只有他欺人的,沒有人欺他的,如今上了堂,尚不及用刑,方見著些夾棍的影兒,聽了兩句堂威的聲兒,已是渾身酥麻,兩腿俱軟,少不得原原本本都招將出來,連那張如圭受賄三千兩的事也都供了。按察見他招得詳實,便也存個體面,不曾發籤子,只當堂批了充軍,立逼著起行,又將張如圭另具一本呈奏。
原來那張如圭便是從前賈雨村的同僚,舊年一同被參革職、後來又同時起復的,仕途上原不及雨村暢通,因此心中鬱郁,既不能在官途取勝,便想著生財有道,孰料這次又撞在賈璉這宗案子上,竟將個六品官兒又輕輕丟了。正是:
求全責備終何必,算盡機關也枉然。
卻說那賈璉因當堂充發,倒比鳳姐還早一日離京,邢夫人關了門哭天搶地,也未去相送。可憐鳳姐毫不知情,猶道自己捨身救了賈璉下來,他念及此恩,必會格外看重,或者將來還可望有團圓之日。及至起解之時,卻不見賈璉蹤影,只賈芸、紅玉兩個捧些衣食酒水候在路邊相送,頓覺心寒意冷,頓足道:“一場夫妻,他竟然薄情至此!”口中恨罵不絕。
賈芸不敢說明真相,且是小輩,又不好勸的,只得怏怏的垂著頭,不住拿袖子擦眼睛。紅玉見鳳姐風鬟霧鬢,形容憔悴,穿著囚服布裙,釘了鈕鋯枷板,十分狼狽,心下大為不忍,哭著同那差人好言求告:“我們奶奶自小養尊處貴,吃不得苦,走不得路,如今雖時運不濟,保不定將來有翻身的時辰,你老人家好歹路上顧惜些兒,哪不是行善積德?”那些差役受了好處,自然滿口裡答應,既見日色將夕,昏鴉噪晚,便催促著上路。
方欲行時,忽然又聽後邊有人叫道:“奶奶慢走!”回頭看時,只見一個垂髫孩兒扶著一個老嫗顛著腳匆匆走來,鳳姐定睛看得仔細,不禁心內暗叫一聲“慚愧”,那淚下亦發如雨,赧顏道:“姥姥怎的來了?”劉姥姥喘吁吁到了跟前,扯著鳳姐手哭道:“我的奶奶,再半歇兒便見不到了。老天不開眼,怎麼竟把這麼個行善積德的奶奶坐了罪,衙門敢情是不講王法的?”
紅玉惟恐劉姥姥言多生事,忙攔道:“姥姥別亂說話,仔細奶奶路上受苦。”劉姥姥唬的忙閉了嘴,見那差人又上來拉扯,忙將塊碎銀子塞在手裡,央道:“這位小哥,腳跟略慢點兒,容我跟奶奶多說兩句話兒。我們奶奶打小兒皮尊肉貴,衣服厚了嫌壓得脊梁背疼,茶水熱了怕燒著嘴唇皮,走步路非車即馬,那裡受得慣這些,求小哥雇輛車子再走可好?”那差人笑道:“我們倒也巴不得有車坐的,無奈這裡是京城,行動就有人來的。等會兒出了城,那時若有銀子再說僱車享福的話吧。”
劉姥姥忙的滿口說“有,有”,一邊解開大衣襟,掏出一個手巾包兒來,裡面也不知多少,便都塞在鳳姐袖子裡,囑道:“奶奶路上無人伏侍,千萬自己留心,投店僱車,別教腳跟兒受委屈。”又命那女孩子上來與鳳姐磕頭,說:“我有兩個孫男孫女,頭兩次帶給姑奶奶見的都是孫子板兒,回來說府上怎麼繁華怎麼熱鬧,孫女兒聽見了便哭鬧起來,也嚷著要看看畫兒里的世界,我知道老壽星最喜歡女孩兒的,想必不會怪我,所以這次做膽帶了他上來,給老壽星做個頑意兒,誰知道老壽星竟沒了。”說著又哭起來,又細細告訴賈府里的事,說“園子裡到處都是人,又是來弔孝的,又是看園子的,說是園子要賣了,從此不姓賈,姓柳了,太太忙得顧不上說話。我在老祖宗靈前磕了頭,又到處找奶奶,問了多少人,好容易問到鴛鴦姑娘,才知道消息追到這裡來,緊趕慢趕,差點錯了腳跟兒。”
鳳姐知道他去過大觀園,更加羞慚,又見那青兒生得眉清目秀,閃著眼睛只管朝自己看,問他名字年紀,正與巧姐兒同年,不禁辛酸起來,哭道:“我那女孩兒也不知今生還得見不得見了,姥姥看承我面上,好歹時常走動留心,若打聽得他受苦,千萬幫扶一把。我便是死了,陰靈兒也是感激的。”劉姥姥忙道:“奶奶說那裡的話,日頭多如樹葉兒哩,還有多少大福大貴要享。一時山高水低那是做人常有的事,奶奶別太看重眼前才好。巧哥兒的事更不消奶奶操心,我們一家老小三代五口,若不是奶奶,早已餓死了,若不圖報,還成個人麼?”
一行走一行說,不覺出得城來,長解向路邊飯棚討了碗漿水來,略略澆在封條上,潤得濕了,輕輕揭下來收妥,遂與鳳姐解了鈕鋯。賈芸打了賞,又對著差人千叮萬囑,道:“哥哥送了我們奶奶到站,千萬帶回奶奶的親筆書信一封,報個平安,那時必有重謝的。”差人笑道:“小哥這話在港,倒像送過千百次囚犯的。”紅玉又問劉姥姥:“姥姥是就回家去呢,還是再回府里轉轉?”劉姥姥道:“已在老祖宗靈前磕過頭了,府里這時候忙得沸反盈天,哪有閒情理會我們?況且已經這時辰了,再晚怕出不了城,倒好順路再送奶奶一程。”
鳳姐半日不語,聽了這話,忽然拉著劉姥姥道:“我把巧姐兒許給姥姥做孫媳婦兒,可好?記得那年你帶你孫子來我家,跟我們巧姐兒不是差不多年紀?巧姐的名字還是姥姥取的呢,可見有緣,不如我們便結個兒女親家,如何?”劉姥姥唬得道:“阿彌陀佛!這怎麼敢?不當家花拉的,我們是什麼樣人,就敢高攀奶奶了?巧姐兒將來就不嫁個狀元、探花,也自然是個誥命夫人,一個是金枝玉葉,一個是粗瓦破磚頭,那裡般配?家雀兒才往茅檐下住,鳳凰哪好落在柴垛子上的?”
鳳姐苦笑道:“姥姥你說夢話呢。我們家這一敗,是水缸漏了底兒,半滴不剩了。那裡還有重新出頭的日子呢?能得個貼心貼意的人收留他,不欺他是沒娘的孩兒,給口飽飯吃,我就死了,陰靈兒也安穩。”說著放了劉姥姥,一手拉了賈芸,一手拉著紅玉道:“你們回頭說給你叔叔,就說我做的主,把巧姐兒許給姥姥做孫媳婦兒,姥姥是男家,我是女家,你們兩個便是媒證,跟你叔叔說:他若念在從前一場夫妻的情分上,千萬別拂我的意。”賈芸、紅玉齊聲兒應了,又含淚向鳳姐、劉姥姥道喜。劉姥姥仍然滿口裡說“罪過,罪過”,搖頭舔嘴的不敢應承。
一時賈芸、小紅作辭回城,劉姥姥又足送了一里多地,又向頭上拔下一根鏨銀釵子來,遞與那差人道:“原是往榮府里看親戚,身上沒帶多少銀兩,哥兒們別嫌棄,賣了打壺酒喝吧。”眼看著差人雇了大車來與鳳姐乘坐,復拉著鳳姐說了好一會話,這才揮淚去了。
那王熙鳳原在病中,哪禁得起這番顛沛驚惶,走了十來天,病勢日見沉重,遂將劉姥姥與的銀子拿了幾塊出來,央差人請個大夫來瞧瞧。那兩個差人豈肯替他奔波,反私下計較道:“這人眼看是治不好的了,又白花那些銀子錢做甚?不如我哥兒兩個公平分了,才是正事。”便百般敷衍,反越催促他日夜趲行,每到飯時,自己上酒樓,卻將些殘羹剩菜與鳳姐吃;睡時,自己投店,讓他睡馬棚。鳳姐自出娘胎來也未受過這等氣楚,又扎掙著走了半個月,未到金陵便躺倒了。
原來那張如圭便是從前賈雨村的同僚,舊年一同被參革職、後來又同時起復的,仕途上原不及雨村暢通,因此心中鬱郁,既不能在官途取勝,便想著生財有道,孰料這次又撞在賈璉這宗案子上,竟將個六品官兒又輕輕丟了。正是:
求全責備終何必,算盡機關也枉然。
卻說那賈璉因當堂充發,倒比鳳姐還早一日離京,邢夫人關了門哭天搶地,也未去相送。可憐鳳姐毫不知情,猶道自己捨身救了賈璉下來,他念及此恩,必會格外看重,或者將來還可望有團圓之日。及至起解之時,卻不見賈璉蹤影,只賈芸、紅玉兩個捧些衣食酒水候在路邊相送,頓覺心寒意冷,頓足道:“一場夫妻,他竟然薄情至此!”口中恨罵不絕。
賈芸不敢說明真相,且是小輩,又不好勸的,只得怏怏的垂著頭,不住拿袖子擦眼睛。紅玉見鳳姐風鬟霧鬢,形容憔悴,穿著囚服布裙,釘了鈕鋯枷板,十分狼狽,心下大為不忍,哭著同那差人好言求告:“我們奶奶自小養尊處貴,吃不得苦,走不得路,如今雖時運不濟,保不定將來有翻身的時辰,你老人家好歹路上顧惜些兒,哪不是行善積德?”那些差役受了好處,自然滿口裡答應,既見日色將夕,昏鴉噪晚,便催促著上路。
方欲行時,忽然又聽後邊有人叫道:“奶奶慢走!”回頭看時,只見一個垂髫孩兒扶著一個老嫗顛著腳匆匆走來,鳳姐定睛看得仔細,不禁心內暗叫一聲“慚愧”,那淚下亦發如雨,赧顏道:“姥姥怎的來了?”劉姥姥喘吁吁到了跟前,扯著鳳姐手哭道:“我的奶奶,再半歇兒便見不到了。老天不開眼,怎麼竟把這麼個行善積德的奶奶坐了罪,衙門敢情是不講王法的?”
紅玉惟恐劉姥姥言多生事,忙攔道:“姥姥別亂說話,仔細奶奶路上受苦。”劉姥姥唬的忙閉了嘴,見那差人又上來拉扯,忙將塊碎銀子塞在手裡,央道:“這位小哥,腳跟略慢點兒,容我跟奶奶多說兩句話兒。我們奶奶打小兒皮尊肉貴,衣服厚了嫌壓得脊梁背疼,茶水熱了怕燒著嘴唇皮,走步路非車即馬,那裡受得慣這些,求小哥雇輛車子再走可好?”那差人笑道:“我們倒也巴不得有車坐的,無奈這裡是京城,行動就有人來的。等會兒出了城,那時若有銀子再說僱車享福的話吧。”
劉姥姥忙的滿口說“有,有”,一邊解開大衣襟,掏出一個手巾包兒來,裡面也不知多少,便都塞在鳳姐袖子裡,囑道:“奶奶路上無人伏侍,千萬自己留心,投店僱車,別教腳跟兒受委屈。”又命那女孩子上來與鳳姐磕頭,說:“我有兩個孫男孫女,頭兩次帶給姑奶奶見的都是孫子板兒,回來說府上怎麼繁華怎麼熱鬧,孫女兒聽見了便哭鬧起來,也嚷著要看看畫兒里的世界,我知道老壽星最喜歡女孩兒的,想必不會怪我,所以這次做膽帶了他上來,給老壽星做個頑意兒,誰知道老壽星竟沒了。”說著又哭起來,又細細告訴賈府里的事,說“園子裡到處都是人,又是來弔孝的,又是看園子的,說是園子要賣了,從此不姓賈,姓柳了,太太忙得顧不上說話。我在老祖宗靈前磕了頭,又到處找奶奶,問了多少人,好容易問到鴛鴦姑娘,才知道消息追到這裡來,緊趕慢趕,差點錯了腳跟兒。”
鳳姐知道他去過大觀園,更加羞慚,又見那青兒生得眉清目秀,閃著眼睛只管朝自己看,問他名字年紀,正與巧姐兒同年,不禁辛酸起來,哭道:“我那女孩兒也不知今生還得見不得見了,姥姥看承我面上,好歹時常走動留心,若打聽得他受苦,千萬幫扶一把。我便是死了,陰靈兒也是感激的。”劉姥姥忙道:“奶奶說那裡的話,日頭多如樹葉兒哩,還有多少大福大貴要享。一時山高水低那是做人常有的事,奶奶別太看重眼前才好。巧哥兒的事更不消奶奶操心,我們一家老小三代五口,若不是奶奶,早已餓死了,若不圖報,還成個人麼?”
一行走一行說,不覺出得城來,長解向路邊飯棚討了碗漿水來,略略澆在封條上,潤得濕了,輕輕揭下來收妥,遂與鳳姐解了鈕鋯。賈芸打了賞,又對著差人千叮萬囑,道:“哥哥送了我們奶奶到站,千萬帶回奶奶的親筆書信一封,報個平安,那時必有重謝的。”差人笑道:“小哥這話在港,倒像送過千百次囚犯的。”紅玉又問劉姥姥:“姥姥是就回家去呢,還是再回府里轉轉?”劉姥姥道:“已在老祖宗靈前磕過頭了,府里這時候忙得沸反盈天,哪有閒情理會我們?況且已經這時辰了,再晚怕出不了城,倒好順路再送奶奶一程。”
鳳姐半日不語,聽了這話,忽然拉著劉姥姥道:“我把巧姐兒許給姥姥做孫媳婦兒,可好?記得那年你帶你孫子來我家,跟我們巧姐兒不是差不多年紀?巧姐的名字還是姥姥取的呢,可見有緣,不如我們便結個兒女親家,如何?”劉姥姥唬得道:“阿彌陀佛!這怎麼敢?不當家花拉的,我們是什麼樣人,就敢高攀奶奶了?巧姐兒將來就不嫁個狀元、探花,也自然是個誥命夫人,一個是金枝玉葉,一個是粗瓦破磚頭,那裡般配?家雀兒才往茅檐下住,鳳凰哪好落在柴垛子上的?”
鳳姐苦笑道:“姥姥你說夢話呢。我們家這一敗,是水缸漏了底兒,半滴不剩了。那裡還有重新出頭的日子呢?能得個貼心貼意的人收留他,不欺他是沒娘的孩兒,給口飽飯吃,我就死了,陰靈兒也安穩。”說著放了劉姥姥,一手拉了賈芸,一手拉著紅玉道:“你們回頭說給你叔叔,就說我做的主,把巧姐兒許給姥姥做孫媳婦兒,姥姥是男家,我是女家,你們兩個便是媒證,跟你叔叔說:他若念在從前一場夫妻的情分上,千萬別拂我的意。”賈芸、紅玉齊聲兒應了,又含淚向鳳姐、劉姥姥道喜。劉姥姥仍然滿口裡說“罪過,罪過”,搖頭舔嘴的不敢應承。
一時賈芸、小紅作辭回城,劉姥姥又足送了一里多地,又向頭上拔下一根鏨銀釵子來,遞與那差人道:“原是往榮府里看親戚,身上沒帶多少銀兩,哥兒們別嫌棄,賣了打壺酒喝吧。”眼看著差人雇了大車來與鳳姐乘坐,復拉著鳳姐說了好一會話,這才揮淚去了。
那王熙鳳原在病中,哪禁得起這番顛沛驚惶,走了十來天,病勢日見沉重,遂將劉姥姥與的銀子拿了幾塊出來,央差人請個大夫來瞧瞧。那兩個差人豈肯替他奔波,反私下計較道:“這人眼看是治不好的了,又白花那些銀子錢做甚?不如我哥兒兩個公平分了,才是正事。”便百般敷衍,反越催促他日夜趲行,每到飯時,自己上酒樓,卻將些殘羹剩菜與鳳姐吃;睡時,自己投店,讓他睡馬棚。鳳姐自出娘胎來也未受過這等氣楚,又扎掙著走了半個月,未到金陵便躺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