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她央著皇上往明府賞花,是為了安慰叔父明珠,是為了祭奠納蘭容若,更是為了探一探沈菀的底牌,看清楚這是個什麼樣的女子。而沈菀,無疑是令她驚奇了。
這次出招,她們等於是打成了平手,下一局,她該怎麼做呢?
這是沈菀猜測的故事。雖然她不能確定自己猜的那些就是真相,但她相信,“雖不中,亦不遠矣”。她想覺羅夫人給碧藥講過那麼多故事,除了飛燕合德姐妹洗澡的故事之外,一定也有後宮女子怎樣爭寵、怎樣害死對手以及對手腹中胎兒的故事吧?但這也未能保住碧藥的第一個兒子承慶。
裝了一肚子故事的碧藥入宮後,成功地邀寵,生子,經歷了喪子之痛後,再度得寵,受孕,生子,榮升惠妃。她曾付出死亡的代價,而手上也必定害過不止一條人命吧?盧夫人與公子的死,一定與碧藥有關!而碧藥,也一定會再次向自己出手。今天,就是碧藥出手的日子了吧?
娘娘的口諭是在哥兒百日那天隨著賞賜一起送來府中的,傳旨的太監說,惠妃自從上次賞花節沈菀早產,就深為擔心,如今聽說侄兒健康成長,深覺安慰,很想親眼看看孩子的模樣,故令沈菀抱著孩子隨覺羅夫人於今日午後入宮覲見。
——這麼巧,偏偏是今天,五月二十三日。
五月的風吹在身上,和煦,溫存。沈菀坐在淥水亭的欄杆長椅上,與想像中的納蘭公子久久地對視著。公子的眼神有時親切、祥和,有時玄遠、清虛,仿佛穿過她的身體,在注視著另外一個地方。而今天,他是專注的,與她一起紀念著這個特殊的日子。
一年了,今天是他們定情一年的好日子。她的“問名”之日。去年的今天以前,她叫作沈宛,然而去年的今天,就是在這裡,公子對她說:“青菀者,亦名紫菀、紫茜、還魂草、夜牽牛,開青紫色小花,其根溫苦,無毒,有藥性。用紫菀花五錢加水煎至七成,溫服,可治肺傷咳嗽,於病人最相宜的。”
於是,她就叫了沈菀。又名還魂草的青菀。可是,她能讓公子還魂嗎?
她站起來,嘗試讓腳尖做蜻蜓點水狀,使自己迎風搖擺,卻發現手腳都變得僵硬。因為不用自己餵奶,她的身材恢復得很快也很好,如果她願意,本可以像從前那樣輕盈起舞了。然而,她卻再也輕快不起來。
她沒有了觀眾。納蘭詞已成絕響,無論她多麼曼妙、投入,沒有了那雙激賞的眼睛,她的舞蹈還有何意義?
於是,她重新坐下來,重新閉上眼睛,從頭細想去年五月二十三發生的點點滴滴。
那天,她坐在妝檯前,鏡奩敞開著,盛著許多閃亮精緻的物事供她挑選:釵,梳,篦子,珠花,翠鈿,茉莉針兒,鳳凰銜紅果的金步搖……她拿起來又放下,精心地挑選、插戴,每個動作都比往常慢半拍,仿佛在進行某種盛大的儀式。然後,倚紅姐姐來了,穿著銀紅衫子,墨綠馬甲,下邊是油綠的潞綢寬腿灑花褲子,蹊著喜鵲登梅繡花鞋——每個細節都是這樣清晰,仿佛不是去年今天,而只是發生在昨天的一般。
她的心事還沒有想完,奶娘抱著孩子走來了。孩子剛滿百日,還不會說話,但已經認人了,見了娘,伸手要抱,沈菀只得抱了過來。只覺臂上一沉,忙用力向上聳了聳。
小孩頭上原戴著一頂新的織金帽子,因這一聳被蹭到了一邊去,奶娘替他戴正了,笑道:“太太剛讓人送了今兒進宮的衣裳來讓小和尚試穿,很合身呢。”
沈菀一驚,急問:“你叫他什麼?”
乳娘愣了一下,道:“小和尚——我們鄉下管男孩子都這麼叫,你看小少爺頭上光光的……”
沈菀厲聲道:“沒有頭髮就是和尚嗎?誰許你叫的?沒規矩!”說著,用力把孩子往奶娘懷裡一塞。
小孩子嚇得“哇”一聲大哭起來,乳娘來了府中三個月,還從沒見沈菀發怒過,嚇得兩隻眼睛楞楞的,囁嚅著:“奶奶不喜歡,我以後不叫了。”忙抱過孩子走開。
沈菀看著奶娘的身影走出好遠,一直拐過竹林看不見了,還能聽見小孩子驚惶的哭聲,不禁有些後悔。她對他從來沒什麼感情,看見他,就仿佛看見了自己的劣跡,提醒著她在雙禪寺的日日夜夜;然而這畢竟又是她的親骨肉,是她懷胎十月——不,七個月——九死一生地帶到這世界來的。而且,她還憑藉他得以進入明府,成為眾人心目中的公子的女人。甚至,連皇上和惠妃娘娘也要隔三岔五地賞賜,長命鎖、玉麒麟、氅衣珠寶、脂粉釵環,應有盡有。沈菀明白,那賞賜本不屬於她,而是給英年早逝的御前一等侍衛納蘭成德的妻兒的。如果不是那孩子,九五至尊的皇上,怎麼會賞賜一個清音閣的妓女呢?而國色天香的惠妃娘娘,又怎麼會專程遣人傳詔,指名兒讓她帶著孩子入宮覲見?
沈菀心煩意亂,一邊為自己終於有機會進一步查清真相而興奮,另一邊又為了即將再次見到碧藥而恐懼。她想著在大殿見到的那枚碧綠藥丸,想著盧夫人墓碑上的字句,想著上次在通志堂初見碧藥時她給予自己的恐嚇與侮辱。納蘭碧藥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她不只擁有才智、心機、美貌,她還擁有權勢,是隨便一句話就可以取人性命的。自己與她為敵,比之與虎謀皮還要更艱難,也更荒誕。可是,自己卻不能不做。
沈菀相信,公子會幫自己的。她一個清音閣的妓女,竟然可以一步步走進雙林寺,走進明珠府,今日還要走進紫禁城去,這不是奇蹟是什麼?她經歷了那麼多困境磨難,卻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一定是天意,是公子的亡靈在庇佑自己。於是,她一大早來到這淥水亭,在去年為公子獻舞的地方久久地獨坐,沉思,在回憶中感受著公子的一顰一笑。
昨夜下過一場雨,淥水亭愈覺得花明柳暗,霽色一新。她穿行在花繁柳密間,走在荼蘼架、蔦蘿架、還有葡萄架下,陽光稀疏地篩過枝葉跳躍在她的身上,將她渾身照得通透。她就像一個發光體,忽明忽暗地行走著,仿佛在汲取天地精華,而容若就默默地陪在她身邊,提供著援助。
她有時很慶幸自己可以這樣隨時隨地見到公子,在他死後還可以繼續擁有同他在一起的日日夜夜;然而有時候又覺得悲哀,因為漸漸分不清哪些記憶是真實的,而哪一些只存在於她的幻想中。她真的害怕,這樣的時日久了,她會漸漸忘記公子真正的樣子,而用幻想取代了現實。
不到午時,覺羅夫人就催促著沈菀裝扮了,梳了兩把頭,戴了大拉翅,穿了花盆底鞋子。端詳一番,又從頭上拔下那根金鳳銜紅寶的步搖簪來,替沈菀插在頭上。沈菀吃了一驚,忙道:“這是夫人最心愛的簪子,菀兒何德何能,怎配插戴?”忙欲拔時,覺羅夫人按住了道:“你替我生了個這麼可愛的孫子,這簪子正配你來戴呢。”
沈菀更加惶惑地搖頭:“沈菀愧不敢當。”這句話說得誠心誠意,然而眾人都只當她謙遜,水娘也在一旁勸道:“太太賞你的,你就收下吧。太太賞人東西,是不喜歡人家推辭的。”沈菀只得磕頭謝賞。
這次出招,她們等於是打成了平手,下一局,她該怎麼做呢?
這是沈菀猜測的故事。雖然她不能確定自己猜的那些就是真相,但她相信,“雖不中,亦不遠矣”。她想覺羅夫人給碧藥講過那麼多故事,除了飛燕合德姐妹洗澡的故事之外,一定也有後宮女子怎樣爭寵、怎樣害死對手以及對手腹中胎兒的故事吧?但這也未能保住碧藥的第一個兒子承慶。
裝了一肚子故事的碧藥入宮後,成功地邀寵,生子,經歷了喪子之痛後,再度得寵,受孕,生子,榮升惠妃。她曾付出死亡的代價,而手上也必定害過不止一條人命吧?盧夫人與公子的死,一定與碧藥有關!而碧藥,也一定會再次向自己出手。今天,就是碧藥出手的日子了吧?
娘娘的口諭是在哥兒百日那天隨著賞賜一起送來府中的,傳旨的太監說,惠妃自從上次賞花節沈菀早產,就深為擔心,如今聽說侄兒健康成長,深覺安慰,很想親眼看看孩子的模樣,故令沈菀抱著孩子隨覺羅夫人於今日午後入宮覲見。
——這麼巧,偏偏是今天,五月二十三日。
五月的風吹在身上,和煦,溫存。沈菀坐在淥水亭的欄杆長椅上,與想像中的納蘭公子久久地對視著。公子的眼神有時親切、祥和,有時玄遠、清虛,仿佛穿過她的身體,在注視著另外一個地方。而今天,他是專注的,與她一起紀念著這個特殊的日子。
一年了,今天是他們定情一年的好日子。她的“問名”之日。去年的今天以前,她叫作沈宛,然而去年的今天,就是在這裡,公子對她說:“青菀者,亦名紫菀、紫茜、還魂草、夜牽牛,開青紫色小花,其根溫苦,無毒,有藥性。用紫菀花五錢加水煎至七成,溫服,可治肺傷咳嗽,於病人最相宜的。”
於是,她就叫了沈菀。又名還魂草的青菀。可是,她能讓公子還魂嗎?
她站起來,嘗試讓腳尖做蜻蜓點水狀,使自己迎風搖擺,卻發現手腳都變得僵硬。因為不用自己餵奶,她的身材恢復得很快也很好,如果她願意,本可以像從前那樣輕盈起舞了。然而,她卻再也輕快不起來。
她沒有了觀眾。納蘭詞已成絕響,無論她多麼曼妙、投入,沒有了那雙激賞的眼睛,她的舞蹈還有何意義?
於是,她重新坐下來,重新閉上眼睛,從頭細想去年五月二十三發生的點點滴滴。
那天,她坐在妝檯前,鏡奩敞開著,盛著許多閃亮精緻的物事供她挑選:釵,梳,篦子,珠花,翠鈿,茉莉針兒,鳳凰銜紅果的金步搖……她拿起來又放下,精心地挑選、插戴,每個動作都比往常慢半拍,仿佛在進行某種盛大的儀式。然後,倚紅姐姐來了,穿著銀紅衫子,墨綠馬甲,下邊是油綠的潞綢寬腿灑花褲子,蹊著喜鵲登梅繡花鞋——每個細節都是這樣清晰,仿佛不是去年今天,而只是發生在昨天的一般。
她的心事還沒有想完,奶娘抱著孩子走來了。孩子剛滿百日,還不會說話,但已經認人了,見了娘,伸手要抱,沈菀只得抱了過來。只覺臂上一沉,忙用力向上聳了聳。
小孩頭上原戴著一頂新的織金帽子,因這一聳被蹭到了一邊去,奶娘替他戴正了,笑道:“太太剛讓人送了今兒進宮的衣裳來讓小和尚試穿,很合身呢。”
沈菀一驚,急問:“你叫他什麼?”
乳娘愣了一下,道:“小和尚——我們鄉下管男孩子都這麼叫,你看小少爺頭上光光的……”
沈菀厲聲道:“沒有頭髮就是和尚嗎?誰許你叫的?沒規矩!”說著,用力把孩子往奶娘懷裡一塞。
小孩子嚇得“哇”一聲大哭起來,乳娘來了府中三個月,還從沒見沈菀發怒過,嚇得兩隻眼睛楞楞的,囁嚅著:“奶奶不喜歡,我以後不叫了。”忙抱過孩子走開。
沈菀看著奶娘的身影走出好遠,一直拐過竹林看不見了,還能聽見小孩子驚惶的哭聲,不禁有些後悔。她對他從來沒什麼感情,看見他,就仿佛看見了自己的劣跡,提醒著她在雙禪寺的日日夜夜;然而這畢竟又是她的親骨肉,是她懷胎十月——不,七個月——九死一生地帶到這世界來的。而且,她還憑藉他得以進入明府,成為眾人心目中的公子的女人。甚至,連皇上和惠妃娘娘也要隔三岔五地賞賜,長命鎖、玉麒麟、氅衣珠寶、脂粉釵環,應有盡有。沈菀明白,那賞賜本不屬於她,而是給英年早逝的御前一等侍衛納蘭成德的妻兒的。如果不是那孩子,九五至尊的皇上,怎麼會賞賜一個清音閣的妓女呢?而國色天香的惠妃娘娘,又怎麼會專程遣人傳詔,指名兒讓她帶著孩子入宮覲見?
沈菀心煩意亂,一邊為自己終於有機會進一步查清真相而興奮,另一邊又為了即將再次見到碧藥而恐懼。她想著在大殿見到的那枚碧綠藥丸,想著盧夫人墓碑上的字句,想著上次在通志堂初見碧藥時她給予自己的恐嚇與侮辱。納蘭碧藥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她不只擁有才智、心機、美貌,她還擁有權勢,是隨便一句話就可以取人性命的。自己與她為敵,比之與虎謀皮還要更艱難,也更荒誕。可是,自己卻不能不做。
沈菀相信,公子會幫自己的。她一個清音閣的妓女,竟然可以一步步走進雙林寺,走進明珠府,今日還要走進紫禁城去,這不是奇蹟是什麼?她經歷了那麼多困境磨難,卻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一定是天意,是公子的亡靈在庇佑自己。於是,她一大早來到這淥水亭,在去年為公子獻舞的地方久久地獨坐,沉思,在回憶中感受著公子的一顰一笑。
昨夜下過一場雨,淥水亭愈覺得花明柳暗,霽色一新。她穿行在花繁柳密間,走在荼蘼架、蔦蘿架、還有葡萄架下,陽光稀疏地篩過枝葉跳躍在她的身上,將她渾身照得通透。她就像一個發光體,忽明忽暗地行走著,仿佛在汲取天地精華,而容若就默默地陪在她身邊,提供著援助。
她有時很慶幸自己可以這樣隨時隨地見到公子,在他死後還可以繼續擁有同他在一起的日日夜夜;然而有時候又覺得悲哀,因為漸漸分不清哪些記憶是真實的,而哪一些只存在於她的幻想中。她真的害怕,這樣的時日久了,她會漸漸忘記公子真正的樣子,而用幻想取代了現實。
不到午時,覺羅夫人就催促著沈菀裝扮了,梳了兩把頭,戴了大拉翅,穿了花盆底鞋子。端詳一番,又從頭上拔下那根金鳳銜紅寶的步搖簪來,替沈菀插在頭上。沈菀吃了一驚,忙道:“這是夫人最心愛的簪子,菀兒何德何能,怎配插戴?”忙欲拔時,覺羅夫人按住了道:“你替我生了個這麼可愛的孫子,這簪子正配你來戴呢。”
沈菀更加惶惑地搖頭:“沈菀愧不敢當。”這句話說得誠心誠意,然而眾人都只當她謙遜,水娘也在一旁勸道:“太太賞你的,你就收下吧。太太賞人東西,是不喜歡人家推辭的。”沈菀只得磕頭謝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