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當柯林頓總統即將離開中國的時候,記者問道:“這次訪問中國,您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他說:“我最想不到的是,這兩場活動居然都直播了。”
不過直播讓中國受到了表揚,卻讓美國受到了批評,當然只是一個很小的批評。在柯林頓總統的北大演講中,由於全程用的都是美方提供的翻譯,因此翻譯水準遠遠達不到今天我們翻譯的水準。
我猜想很多中國觀眾知道柯林頓的確一直在說話,但說的是什麼,不太清楚。所以我在直播結束時,說了這樣的一番話:“看樣子美國需要對中國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時候要從語言開始。”包括美聯社在內的很多美國媒體都報導了我的這句話,但是我的另一句話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報導,“對於中美這兩個國家來說,面對面永遠要好過背對背。”
也是在這一年的年初,我開上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輛車。這是我在過去從來不會想到的,中國人有一天也可以開自己的車。個人的喜悅,也會讓你印象深刻,因為第一次是最難忘的。
接下來我要講述的是2008年,這一年我四十歲。
已有很多年大家不再談論的“我有一個夢想”,這一年卻又聽到太多美國人在講。看樣子,歐巴馬的確不想再接受耶魯占領美國二十年這樣的事實了。他用“改變”以及“夢想”這樣的詞彙,讓耶魯大學的師生為他當選總統舉行了慶祝。這個細節讓我看到了耶魯師生的超越。
而這一年,也是中國夢非常明顯的一年。無論是北京奧運會,還是“神舟七號”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中行走,都是中國人期待已久的夢想。但是,就像全世界所有的偉大夢想都註定要遭受挫折一樣,突如其來的四川大地震,讓這一切都變得沒有那麼美好。
我相信這個時候中國人對於生命的看法,跟美國人和世界上一切善待生命的民族都是一樣的。八萬個生命的離開,讓每一個中國人度日如年。我猜在耶魯校園裡,在每一個網頁、電視以及報紙里,也有很多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人們,為這些生命流下眼淚。
但是就像四十年前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卻讓“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站得更高,站得更久,站得更加讓人懂得其價值一樣,更多的中國人也明白了:夢想很重要,生命更重要。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我度過了自己的四十歲生日。那一天我感慨萬千,雖然周圍的人不會知道。因為時間進入我生日那天的時候,我在直播精彩的比賽;二十四小時後,時間要走出這一天了,我依然在直播。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正是這樣一個特殊的生日,讓我意識到我的故事背後的中國夢。正是在這樣的四十年裡,我從一個根本不可能有夢想的邊遠小城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可以在全人類歡聚的節日裡,分享並傳播這種快樂的人。這是一個在中國發生的故事。
同樣是在這一年,中國和美國相距不再遙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需要。據說布希總統度過了他做總統以來在國外—而且是同一個國家—待得最長的一段時間,就是北京奧運會。菲爾普斯拿到了八塊金牌,他的家人都陪伴在他身邊,所有的中國人都為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祝福。
當然,任何一個夢想都會轉眼過去。在這樣一個年份里,中美兩國幾乎是歷史上第一次同時發出了“我有一個新的夢想”的聲音。這樣的時刻,如此地巧合,如此地應該。
美國面臨了一次非常非常艱難的金融危機,當然不僅僅是美國,全世界都受到重大的影響。昨天我到達紐約,剛下飛機,去的第一站就是華爾街。我看到華盛頓總統的雕像,他的視線總是永久不變地盯著證券交易所上那面巨大的美國國旗。非常奇妙的是,雕像後面的展館裡正在舉行“林肯總統在紐約”這樣一個展覽,因此林肯總統的大幅畫像也掛在上面,他也在看那面國旗。我讀出了非常悲壯的一種歷史感。
離開那個地方的時候,我對我的同事說了這樣一句話:“很多很多年前,如果美國發生了這樣的狀況,也許中國人會感到很開心,‘你看,美國又糟糕了’。但是今天的中國人會格外地希望美國儘早好起來,因為我們有幾千億的錢在美國。”
我們還有大量產品等待著裝上貨船,送到美國來。如果美國的經濟進一步轉好,這些貨品背後,就是一個又一個中國人增長的工資,是他重新擁有的就業崗位,以及家庭的幸福。因此,你明白,這不是一個口號的宣傳。
過去的三十年裡,你們是否注意到與一個又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緊密相關的中國夢?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可以在三十年裡,讓個人的命運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一個邊遠小城市的孩子,一個絕望中的孩子,今天有機會在耶魯跟各位同學交流,當然也包括很多老師和教授。
中國這三十年,產生了無數個這樣的家庭。他們的爺爺奶奶依然守候在土地上,僅有微薄的收入,千辛萬苦。他們的父親母親,已經離開了農村,通過考大學,在城市裡擁有了很好的工作。而這個家庭的孫子孫女也許此刻就在美國留學。三代人,就像經歷了三個時代。如果我沒有說錯的話,現場的很多中國留學生,你們的家庭也許就是這樣,對麼?
那麼,在你們觀察中國的時候,也許經常關注的是“社會主義”或其他龐大的政治詞彙,或許該換一個視角,去看看十三億普通的中國人,看他們並不宏大的夢想、改變命運的衝動、依然善良的性格和勤奮的品質。今天的中國是由剛才的這些詞彙構成。
過去的很多年裡,中國人看美國,似乎在用望遠鏡看。美國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被這個望遠鏡給放大了。經常有人說美國怎麼怎麼樣,我們這兒什麼時候能這樣。
過去的很多年裡,美國人似乎也在用望遠鏡看中國,但是我猜他們拿反了。因為他們看到的是一個縮小了的、錯誤不斷的、有眾多問題的中國。他們忽視了十三億非常普通的中國人改變命運的衝動和欲望,使這個國家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我也一直有一個夢想,為什麼要用望遠鏡來看彼此呢?我相信現場的很多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他們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最真實的美國,用自己的耳朵了解了最真實的美國人內心的想法,很難再被其他的文字或聲音改變,因為這來自他們內心的感受。
當然我也希望更多的美國人,有機會去看看中國,而不是透過媒體去了解中國。你知道我並不太信任我的所有同行—開個玩笑。其實美國同行是我非常尊敬的同行,我只是希望越來越多的美國朋友去看一個真實的中國。我起碼敢確定一件事情:你在美國吃到的即使被公認為最好的中國菜,在中國都很難賣出好價錢。
就像很多年前,中國所有的城市裡都流行著一種“加州牛肉麵”,人們認為美國來的東西一定非常好吃,所以他們都去吃了。即使沒那麼好吃,因為這是美國來的,大家也不好意思批評。這個連鎖快餐店在中國存在了很久,直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親自來到美國,發現加州原來沒有牛肉麵。
不過直播讓中國受到了表揚,卻讓美國受到了批評,當然只是一個很小的批評。在柯林頓總統的北大演講中,由於全程用的都是美方提供的翻譯,因此翻譯水準遠遠達不到今天我們翻譯的水準。
我猜想很多中國觀眾知道柯林頓的確一直在說話,但說的是什麼,不太清楚。所以我在直播結束時,說了這樣的一番話:“看樣子美國需要對中國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時候要從語言開始。”包括美聯社在內的很多美國媒體都報導了我的這句話,但是我的另一句話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報導,“對於中美這兩個國家來說,面對面永遠要好過背對背。”
也是在這一年的年初,我開上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輛車。這是我在過去從來不會想到的,中國人有一天也可以開自己的車。個人的喜悅,也會讓你印象深刻,因為第一次是最難忘的。
接下來我要講述的是2008年,這一年我四十歲。
已有很多年大家不再談論的“我有一個夢想”,這一年卻又聽到太多美國人在講。看樣子,歐巴馬的確不想再接受耶魯占領美國二十年這樣的事實了。他用“改變”以及“夢想”這樣的詞彙,讓耶魯大學的師生為他當選總統舉行了慶祝。這個細節讓我看到了耶魯師生的超越。
而這一年,也是中國夢非常明顯的一年。無論是北京奧運會,還是“神舟七號”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中行走,都是中國人期待已久的夢想。但是,就像全世界所有的偉大夢想都註定要遭受挫折一樣,突如其來的四川大地震,讓這一切都變得沒有那麼美好。
我相信這個時候中國人對於生命的看法,跟美國人和世界上一切善待生命的民族都是一樣的。八萬個生命的離開,讓每一個中國人度日如年。我猜在耶魯校園裡,在每一個網頁、電視以及報紙里,也有很多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人們,為這些生命流下眼淚。
但是就像四十年前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卻讓“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站得更高,站得更久,站得更加讓人懂得其價值一樣,更多的中國人也明白了:夢想很重要,生命更重要。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我度過了自己的四十歲生日。那一天我感慨萬千,雖然周圍的人不會知道。因為時間進入我生日那天的時候,我在直播精彩的比賽;二十四小時後,時間要走出這一天了,我依然在直播。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正是這樣一個特殊的生日,讓我意識到我的故事背後的中國夢。正是在這樣的四十年裡,我從一個根本不可能有夢想的邊遠小城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可以在全人類歡聚的節日裡,分享並傳播這種快樂的人。這是一個在中國發生的故事。
同樣是在這一年,中國和美國相距不再遙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需要。據說布希總統度過了他做總統以來在國外—而且是同一個國家—待得最長的一段時間,就是北京奧運會。菲爾普斯拿到了八塊金牌,他的家人都陪伴在他身邊,所有的中國人都為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祝福。
當然,任何一個夢想都會轉眼過去。在這樣一個年份里,中美兩國幾乎是歷史上第一次同時發出了“我有一個新的夢想”的聲音。這樣的時刻,如此地巧合,如此地應該。
美國面臨了一次非常非常艱難的金融危機,當然不僅僅是美國,全世界都受到重大的影響。昨天我到達紐約,剛下飛機,去的第一站就是華爾街。我看到華盛頓總統的雕像,他的視線總是永久不變地盯著證券交易所上那面巨大的美國國旗。非常奇妙的是,雕像後面的展館裡正在舉行“林肯總統在紐約”這樣一個展覽,因此林肯總統的大幅畫像也掛在上面,他也在看那面國旗。我讀出了非常悲壯的一種歷史感。
離開那個地方的時候,我對我的同事說了這樣一句話:“很多很多年前,如果美國發生了這樣的狀況,也許中國人會感到很開心,‘你看,美國又糟糕了’。但是今天的中國人會格外地希望美國儘早好起來,因為我們有幾千億的錢在美國。”
我們還有大量產品等待著裝上貨船,送到美國來。如果美國的經濟進一步轉好,這些貨品背後,就是一個又一個中國人增長的工資,是他重新擁有的就業崗位,以及家庭的幸福。因此,你明白,這不是一個口號的宣傳。
過去的三十年裡,你們是否注意到與一個又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緊密相關的中國夢?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可以在三十年裡,讓個人的命運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一個邊遠小城市的孩子,一個絕望中的孩子,今天有機會在耶魯跟各位同學交流,當然也包括很多老師和教授。
中國這三十年,產生了無數個這樣的家庭。他們的爺爺奶奶依然守候在土地上,僅有微薄的收入,千辛萬苦。他們的父親母親,已經離開了農村,通過考大學,在城市裡擁有了很好的工作。而這個家庭的孫子孫女也許此刻就在美國留學。三代人,就像經歷了三個時代。如果我沒有說錯的話,現場的很多中國留學生,你們的家庭也許就是這樣,對麼?
那麼,在你們觀察中國的時候,也許經常關注的是“社會主義”或其他龐大的政治詞彙,或許該換一個視角,去看看十三億普通的中國人,看他們並不宏大的夢想、改變命運的衝動、依然善良的性格和勤奮的品質。今天的中國是由剛才的這些詞彙構成。
過去的很多年裡,中國人看美國,似乎在用望遠鏡看。美國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被這個望遠鏡給放大了。經常有人說美國怎麼怎麼樣,我們這兒什麼時候能這樣。
過去的很多年裡,美國人似乎也在用望遠鏡看中國,但是我猜他們拿反了。因為他們看到的是一個縮小了的、錯誤不斷的、有眾多問題的中國。他們忽視了十三億非常普通的中國人改變命運的衝動和欲望,使這個國家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我也一直有一個夢想,為什麼要用望遠鏡來看彼此呢?我相信現場的很多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他們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最真實的美國,用自己的耳朵了解了最真實的美國人內心的想法,很難再被其他的文字或聲音改變,因為這來自他們內心的感受。
當然我也希望更多的美國人,有機會去看看中國,而不是透過媒體去了解中國。你知道我並不太信任我的所有同行—開個玩笑。其實美國同行是我非常尊敬的同行,我只是希望越來越多的美國朋友去看一個真實的中國。我起碼敢確定一件事情:你在美國吃到的即使被公認為最好的中國菜,在中國都很難賣出好價錢。
就像很多年前,中國所有的城市裡都流行著一種“加州牛肉麵”,人們認為美國來的東西一定非常好吃,所以他們都去吃了。即使沒那麼好吃,因為這是美國來的,大家也不好意思批評。這個連鎖快餐店在中國存在了很久,直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親自來到美國,發現加州原來沒有牛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