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199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迎接國家領導人赴港參加回歸慶典,特地購買了一輛黑色奔馳防彈車,後來香港方面將該車拍賣,賴昌星花1200萬港幣赴港競拍,買下了這輛具有特別意義的轎車.聯繫到他的這一"壯舉",對於他不惜花1000萬人民幣與專唱革命歌曲的女歌唱家睡幾個晚上的"豪舉",人們也就應該有所感悟了.
英語的形容詞和副詞有原形、比較級與最高級之分,套用這種語法,潘綏銘教授在《存在與荒謬》一書中概括的七個層次的賣淫女,只能算是"初級賣淫";甜妹歌星簽約向賴文峰"賣藝又賣身",可算是"比較級賣淫";"豪情萬丈的著名女歌唱家"把革命歌曲唱到了走私大王賴昌星的床上,則稱得上"最高級賣淫".順便提一句,甜妹歌星復出歌壇後,居然也很賣力地演唱了幾首革命歌曲.有評論說這是她的"自我突破",我卻相信她是在嘗試著向女歌唱家學習,以期日後能身價猛增,順利邁上"最高級".
是的,別看某些正義凜然、大氣磅礴的"歌唱家"在"主旋律舞台"上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唱得比哭得還動情,其實只要能掙錢、掙大錢,甭管什麼歌什麼調,甭管是強姦犯作的詞還是殺人犯譜的曲,他們都能演唱得如痴如醉,如怨如慕,令全場掌聲四起,歡欣鼓舞."婊子無情,戲子無義",無論哪種級別的賣淫,古來如此,而今亦然.
李真幸虧只是"幻想"
以前有句氣勢豪邁的口號,"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如果不是因為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助長了"大躍進"狂熱氣焰而遭到後人詬病,也許倒可以起到一些鼓勵中國人敢於想像、善於想像的正面作用.與此相似還有胡適的那句名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也是強調無論做人還是做學問,都應該有起碼的想像力,有著眼於未來的遐想或幻想.某大企業的GG詞說,"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如果借用一下,我們也不免擔憂:人類失去幻想,世界將會怎樣?
但中國人傳統上崇尚務實,除了江湖騙子和政治野心家,人們對那些沒有多大把握、甚至八字還沒有一撇的事,一般是不會鄭重其事地大肆張揚的.
在這種文化背景下,近日多家媒體在披露原河北省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真"年輕巨貪幻想當'副總理'"的新聞時,無不帶著某種譏諷和不屑的口氣,似乎也就不足為怪了.不過,這種口氣也暴露出了媒體的勢利,畢竟李真當初是一顆炙手可熱的"政壇新星",以他一個中專畢業生當上省委辦公廳秘書、年僅35歲即爬上廳局級領導高位的發展勢頭,"幻想"當"副總理"既是一種近乎本能的衝動,更是一種不可剝奪的思想自由.李真固然罪大惡極,可你總不能說他"想"一下也是僭越,也罪該萬死吧.阿Q曾幻想"革命"之後,"秀才娘子的一張寧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擺了錢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趙家的罷……",要是我們的領導幹部中竟然無一人哪怕是像阿Q那樣"幻想"一下,那局面大約也是十分不妙的.
我承認自己也對李真充滿了不屑,但那主要不是鄙夷、唾棄,而是恨鐵不成鋼,怒其不爭氣.客觀地講,他能夠產生並毫不諱言有朝一日問鼎"副總理"的"幻想",說明在他對自己政治前途的設計中,有一個明確的期望值和具體的奮鬥目標.須知中國是一個有著十多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在中國競爭到一個副總理職位,無疑要比在歐洲一個小國或南太平洋一個島國要困難得多,李真能有這個雄心壯志,可以說顯示出了一種難得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品格.
反觀這些年來屢見不鮮的所謂"39歲現象"、"59歲現象",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一名年輕幹部如果在39歲這道"坎"上不能進一步提升,便意味著他將來在仕途上只能按部就班地熬年頭,再也很難有"突飛猛進"的機會.一名領導幹部如果在59歲這道"坎"上不能更上一層樓,便意味著他很快將解甲歸田,退休回家養鳥下棋練書法抱孫子.在準備跨越這兩道"坎"時,那些眼看晉升無望的領導幹部如果不能保持平和心態,就很容易產生挫折感、失落感、幻滅感和絕望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積極上進,而是自暴自棄自甘墮落,要緊緊抓住來之不易且
來日不多的機會,利用手中即將"過期作廢"的權力大肆牟取私利,為自己的妻兒老小、也為自己的後半生留下一份"過得去"的產業.即便運氣不好,手段不高明,最終東窗事發,一生"英名"毀於一旦也在所不惜.
對於這種因為個人仕途失意、"政治幻想"破滅或消失導致的腐敗,我除了歸罪於腐敗者私慾太重,政治覺悟不高,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前途與社會大局的關係外,有時真恨不能像變戲法那樣多多益善地設置一些"副部長"、"副總理"職位,讓更多的領導幹部實現他們的"政治幻想",從而大大減少"39歲現象"、"59歲現象"的發病率.
可是李真的情況與此截然相反.他出生於普通幹部家庭,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19歲中專畢業,也沒有耀眼的學歷光環,憑著拍馬鑽營(從省建設投資公司的一個一般工作人員,調任省政府辦公廳工作秘書,沒有些"詩外工夫"是不可想像的)、狐假虎威(領導秘書假借領導的威風)等"厚黑"本領,短短几年間,先後被提拔到省政府秘書、省委辦公廳秘書、副主任、省國稅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黨組書記、局長的崗位.面對這種火箭般的上升速度和長驅直入的進取態勢,別說他李真忍不住要坦言"當副總理"的理想,換了另外一個沉得住氣的人,一個深諳謙虛謹慎韜光養晦等官場遊戲規則的人,多半也會在內心深處"自比於管仲、樂毅",會時不時把自己關在家裡猛照鏡子欣賞那個"我最崇拜的人".
這樣一個青年得志、官運亨通、自視不凡、志向遠大的李真,既不像有的"39歲幹部"、"59歲幹部"那樣垂頭喪氣,惶惶不可終日,也不會安於現狀,得過且過,那麼,他即便學習、政治、正氣一個都不會講,先進文化、先進生產力、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個都不代表,而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當大官、發大財、出人頭地的個人理想,而且哪怕僅僅是出於純技術性的偽裝、隱忍的需要,他也不應該把自己混同於那些目光短淺、胸無大志、沒當幾天官就吃喝嫖賭抽無所不能、沒過幾年官癮就馬失前蹄徹底完蛋的政治侏儒和官場低能兒啊.
一個"39歲幹部"、"59歲幹部"對自己前途失望透頂,不可能再有"幻想當'副總理'"的激情,從而放鬆自己的欲望,墮入腐敗的深淵,我看這不是最可怕的;一個資質平平的領導幹部對自己的前途缺乏足夠的信心,不敢心存"當'副總理'"的非分之想,他們有意無意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一不小心走上腐敗的歧途,我看這也不是最可怕的;最最可怕的是像李真那樣,既有美妙的前景,又有高遠的追求,有一千條理由嚴於律己,有一萬條理由自珍自愛,卻依然沒能走出"人一闊就變臉"、"地位越高,腰板越硬、脾氣越野、胃口越大"的老路.
英語的形容詞和副詞有原形、比較級與最高級之分,套用這種語法,潘綏銘教授在《存在與荒謬》一書中概括的七個層次的賣淫女,只能算是"初級賣淫";甜妹歌星簽約向賴文峰"賣藝又賣身",可算是"比較級賣淫";"豪情萬丈的著名女歌唱家"把革命歌曲唱到了走私大王賴昌星的床上,則稱得上"最高級賣淫".順便提一句,甜妹歌星復出歌壇後,居然也很賣力地演唱了幾首革命歌曲.有評論說這是她的"自我突破",我卻相信她是在嘗試著向女歌唱家學習,以期日後能身價猛增,順利邁上"最高級".
是的,別看某些正義凜然、大氣磅礴的"歌唱家"在"主旋律舞台"上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唱得比哭得還動情,其實只要能掙錢、掙大錢,甭管什麼歌什麼調,甭管是強姦犯作的詞還是殺人犯譜的曲,他們都能演唱得如痴如醉,如怨如慕,令全場掌聲四起,歡欣鼓舞."婊子無情,戲子無義",無論哪種級別的賣淫,古來如此,而今亦然.
李真幸虧只是"幻想"
以前有句氣勢豪邁的口號,"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如果不是因為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助長了"大躍進"狂熱氣焰而遭到後人詬病,也許倒可以起到一些鼓勵中國人敢於想像、善於想像的正面作用.與此相似還有胡適的那句名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也是強調無論做人還是做學問,都應該有起碼的想像力,有著眼於未來的遐想或幻想.某大企業的GG詞說,"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如果借用一下,我們也不免擔憂:人類失去幻想,世界將會怎樣?
但中國人傳統上崇尚務實,除了江湖騙子和政治野心家,人們對那些沒有多大把握、甚至八字還沒有一撇的事,一般是不會鄭重其事地大肆張揚的.
在這種文化背景下,近日多家媒體在披露原河北省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真"年輕巨貪幻想當'副總理'"的新聞時,無不帶著某種譏諷和不屑的口氣,似乎也就不足為怪了.不過,這種口氣也暴露出了媒體的勢利,畢竟李真當初是一顆炙手可熱的"政壇新星",以他一個中專畢業生當上省委辦公廳秘書、年僅35歲即爬上廳局級領導高位的發展勢頭,"幻想"當"副總理"既是一種近乎本能的衝動,更是一種不可剝奪的思想自由.李真固然罪大惡極,可你總不能說他"想"一下也是僭越,也罪該萬死吧.阿Q曾幻想"革命"之後,"秀才娘子的一張寧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擺了錢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趙家的罷……",要是我們的領導幹部中竟然無一人哪怕是像阿Q那樣"幻想"一下,那局面大約也是十分不妙的.
我承認自己也對李真充滿了不屑,但那主要不是鄙夷、唾棄,而是恨鐵不成鋼,怒其不爭氣.客觀地講,他能夠產生並毫不諱言有朝一日問鼎"副總理"的"幻想",說明在他對自己政治前途的設計中,有一個明確的期望值和具體的奮鬥目標.須知中國是一個有著十多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在中國競爭到一個副總理職位,無疑要比在歐洲一個小國或南太平洋一個島國要困難得多,李真能有這個雄心壯志,可以說顯示出了一種難得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品格.
反觀這些年來屢見不鮮的所謂"39歲現象"、"59歲現象",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一名年輕幹部如果在39歲這道"坎"上不能進一步提升,便意味著他將來在仕途上只能按部就班地熬年頭,再也很難有"突飛猛進"的機會.一名領導幹部如果在59歲這道"坎"上不能更上一層樓,便意味著他很快將解甲歸田,退休回家養鳥下棋練書法抱孫子.在準備跨越這兩道"坎"時,那些眼看晉升無望的領導幹部如果不能保持平和心態,就很容易產生挫折感、失落感、幻滅感和絕望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積極上進,而是自暴自棄自甘墮落,要緊緊抓住來之不易且
來日不多的機會,利用手中即將"過期作廢"的權力大肆牟取私利,為自己的妻兒老小、也為自己的後半生留下一份"過得去"的產業.即便運氣不好,手段不高明,最終東窗事發,一生"英名"毀於一旦也在所不惜.
對於這種因為個人仕途失意、"政治幻想"破滅或消失導致的腐敗,我除了歸罪於腐敗者私慾太重,政治覺悟不高,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前途與社會大局的關係外,有時真恨不能像變戲法那樣多多益善地設置一些"副部長"、"副總理"職位,讓更多的領導幹部實現他們的"政治幻想",從而大大減少"39歲現象"、"59歲現象"的發病率.
可是李真的情況與此截然相反.他出生於普通幹部家庭,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19歲中專畢業,也沒有耀眼的學歷光環,憑著拍馬鑽營(從省建設投資公司的一個一般工作人員,調任省政府辦公廳工作秘書,沒有些"詩外工夫"是不可想像的)、狐假虎威(領導秘書假借領導的威風)等"厚黑"本領,短短几年間,先後被提拔到省政府秘書、省委辦公廳秘書、副主任、省國稅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黨組書記、局長的崗位.面對這種火箭般的上升速度和長驅直入的進取態勢,別說他李真忍不住要坦言"當副總理"的理想,換了另外一個沉得住氣的人,一個深諳謙虛謹慎韜光養晦等官場遊戲規則的人,多半也會在內心深處"自比於管仲、樂毅",會時不時把自己關在家裡猛照鏡子欣賞那個"我最崇拜的人".
這樣一個青年得志、官運亨通、自視不凡、志向遠大的李真,既不像有的"39歲幹部"、"59歲幹部"那樣垂頭喪氣,惶惶不可終日,也不會安於現狀,得過且過,那麼,他即便學習、政治、正氣一個都不會講,先進文化、先進生產力、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個都不代表,而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當大官、發大財、出人頭地的個人理想,而且哪怕僅僅是出於純技術性的偽裝、隱忍的需要,他也不應該把自己混同於那些目光短淺、胸無大志、沒當幾天官就吃喝嫖賭抽無所不能、沒過幾年官癮就馬失前蹄徹底完蛋的政治侏儒和官場低能兒啊.
一個"39歲幹部"、"59歲幹部"對自己前途失望透頂,不可能再有"幻想當'副總理'"的激情,從而放鬆自己的欲望,墮入腐敗的深淵,我看這不是最可怕的;一個資質平平的領導幹部對自己的前途缺乏足夠的信心,不敢心存"當'副總理'"的非分之想,他們有意無意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一不小心走上腐敗的歧途,我看這也不是最可怕的;最最可怕的是像李真那樣,既有美妙的前景,又有高遠的追求,有一千條理由嚴於律己,有一萬條理由自珍自愛,卻依然沒能走出"人一闊就變臉"、"地位越高,腰板越硬、脾氣越野、胃口越大"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