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不只撿鄉間河畔的石頭,在國外旅行時,如果遇到一條河,我總會撿幾粒石頭回來做紀念。例如有一年我在尼羅河撿了一袋石頭回來擺在案前,有人問起,我總說:“這是尼羅河撿來的石頭。”那人把石頭來回搓揉,然後說:“尼羅河的石頭也沒有什麼嘛!”

  石頭撿回來,我很少另做處理,只有一次是例外,我在墾丁海岸撿到幾粒碩大的珊瑚礁石,看出它原是白色的,卻蒙上灰色的風塵,我就用漂白水泡了三天三夜,使它潔白得像在海底看見的一樣。

  我還有一些是在沙侖淡水河口撿到的石頭,是純黑的,隱在長著虎苔的大石縫中,同樣是這島上的石頭,有的純白,有的玄黑,一想到,就覺得生命頗有迷離之感。

  我並不像一般的撿石者,他們只對石頭裡浮出的影像有興趣,例如石上正好有一朵菊花、一隻老鼠,或一條蛇,我的石頭是沒有影像的,它們只是記載了一條河的某些感覺,以及我和那條河相會面的剎那。但偶爾我的石頭會出現一些像雲、像花、像水的紋理,那只是一種巧合,讓我感覺到石頭在某個層次上是很柔軟的,這種堅強中的柔軟之感,使我堅信,在最剛強的人心中,我們必然也可看見一些柔軟的紋理,裡面有著感性與想像,或者夢一樣的東西。

  在我的書桌上、架子上,甚至地板上到處都堆著石頭,有時在黑夜開燈,覺得自己正在河的某一處激流里,接受生命的沖刷。

  那樣的感覺好像走在人群中突然看見一雙仿佛熟識的眼睛,互相閃動了一下。

  2 走在人群中看見熟識的眼睛,互相地閃動,常常讓我有河的感覺。

  在最繁華的忠孝東路,如果我回來居住在台北的時候,我會沿著永吉路、基隆路,散步到忠孝東路去。我喜歡在人群里東張西望,或者坐在有玻璃大窗的咖啡店旁邊,看著流動如河的人群。雖然人是那樣擁擠,卻反而給我一種特別的寧靜之感,好像秋日的河岸。

  在人群的靜觀,使我不至於在枯木寒灰的隱居生活中淪入空茫的狀態。我知道了人心的喧鬧,人間的匆忙,以及人是多麼渺小有如河裡的一粒卵石。

  我是多麼喜歡觀察人間的活動,並且在波動的混亂中找尋一些美好的事物,或者說找尋一些動人的眼睛。人的眼睛是五官中最會說話的,它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比嘴巴還要豐富的語言,嬰兒的眼睛純淨,兒童的眼睛好奇,青年的眼睛有叛逆之色,情侶的眼睛充滿了柔情,主婦的眼睛充滿了分析與評判,中年人的眼睛沉穩濃重,老年人的眼睛,則有歷經滄桑後的一種蒼茫。

  如果說我是在雜沓的城市中看人,還不如說我在尋找著人的眼睛,這也是超越了美感的賞析的態度,我不太會在意人們穿什麼衣裳,或者在意現在流行什麼,或者什麼人是美的或丑的,回到家裡,浮現在我眼前的,總是人間的許許多多眼神,這些眼神,記載了一條人的河流的某些感覺,以及我和他們相會時的剎那。

  有時,見到兩個人在街頭偶然相遇,在還沒有開口說話之前,他們的眼神就已經先驚呼出聲,而在打完招呼錯身而過時,我看見了眼裡的輕微的嘆息。

  我們要了解人間,應該先看清眾生的眼睛。

  有一次,在統領百貨公司的門口,我看到一位年老的婆婆帶著一位稚嫩的孩子,坐在冰涼的磨石地板上乞討,老婆婆俯低著頭,看著眼前的一個裝滿零錢的臉盆,小孩則仰起頭來,有一對黑白分明的眼睛,滴溜溜轉著,看著從前面川流過的人群。那臉盆前有一張紙板,寫著雙目失明的老婆婆家裡沉痛的災變,她是如何悲苦地撫育著唯一的孫子。

  我坐在咖啡廳臨窗的位置,卻看到好幾次,每當有人丟下整張的鈔票,老婆婆會不期然地伸出手把鈔票抓起,匆忙地塞進黑色的袍子裡。

  乞討的行為並不令我心碎,只是讓我悲憫,當她把鈔票抓起來的那一剎那,才令我真正心碎了。好眼睛的人不能抬眼看世界,卻要裝成失明者來謀取生存,更讓人覺得眼睛是多麼重要。

  這世界有許多好眼睛的人,卻用心把自己的眼睛蒙蔽起來,周圍的店招上寫著“深情推薦”“折扣熱賣”“跳樓價”“最心動的三折”等等,無不是在蒙蔽我們的眼睛,讓我們心的貪婪伸出手來,想要占取這個世界的便宜,就好像卵石相碰的水花,這世界的便宜豈是如此容易就被我們侵占?

  人的河流里有很多讓人無奈的事相,這些事相益發令人感到生命之悲苦。

  有一個問卷調查報告,青少年十大喜愛的活動,排在第一位的竟是“逛街”,接下來是“看電影”“游泳”。其實,這都是河流的事,讓我看見了,整個城市這樣流過來又流過去,每個人在這條河流里游泳,每個人扮演自己的電影,在過程中茫然地活動,並且等待結局。

  最好看的電影,結局總是悲哀的,但那悲哀不是流淚或者嚎啕,只是無奈,加上一些些茫然。

  有一個人說,城市人擦破手,感覺上比鄉下人擦破手,還要痛得多。那是因為,城市裡難得有破皮流血的機會,為什麼呢?因為人人都已是一粒粒的卵石,足夠的圓滑,並且知道如何來避免傷害。

  可嘆息的是,如果傷害是來自別人、來自世界,總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但城市人的傷害往往來自無法給自己定位,傷害到後來就成為人情的無感,所以,有人在街邊乞討,甚至要偽裝盲者才能喚起一丁點的同情,帶給人的心動,還不如“心動的三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