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或者不必供在案前,即使是在花市里、在蓮花池,看看蓮花,親近其香,就覺得蓮花與自己相應而有著無比的感動。

  在晨曦中,看書案前的一盆蓮花盛開,在上揚的沉香中,觀想自己有如蓮花開放,或者甚至成為花里的一縷香,這時會想起《阿含經》中說的:蓮花生在水中、長在水中、伸出水上,而不著於水。如來生於人間、長於人間、出於人間,而不執著人間的法。心裡就震動起來,泫然欲泣,連眼角都有了水意,深信自己雖生於水,總有一天也能像蓮花一樣不著於水。

  在污濁的人世,還能開著蓮花,使我們能有清淨與溫柔的對待真值得感恩,“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一花一淨土,一土一如來。”願我們在觀蓮花的時候,也能反觀自己的蓮花,在我們一念覺悟、一念慈悲、一念清淨、一念柔軟、一念芬芳、一念恩澤等等菩提心轉動的時候,我們的蓮花就穿出貪嗔痴慢疑欲望的水面,在光明的晨光中開啟了。

  當我們像飽含甘露的蓮花時,我們就會聞到從我們身體呼出來的最深的芳香!

  掌中寶玉

  一位想要學習玉石鑑定的青年,聽說在遠處有一位年老的玉石家,他就不遠千里地去向老師傅學藝。

  當他見到老師傅,說明了自己學玉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師傅一樣成為眾人仰佩的專家。老師傅拿一塊玉給他,叫他捏緊,然後開始給他上中國歷史的課程,從三皇五帝夏商周開始講,講了幾個小時,卻一句也沒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課,老師傅仍然交給他一塊玉叫他捏緊,又繼續講中國歷史,一句也不提玉的事。就這樣,光是中國歷史就講了幾個星期。接著,他向年輕人講中國的風土人文、哲學思想,甚至生命情操,除了玉石的知識之外,老師傅幾乎什麼都講授了。

  而且,每天他都叫那個青年捏緊一塊玉聽課。

  經過幾個月以後,青年開始著急了,因為他想學的是玉,沒有想到卻學了一大堆無用的東西,有一天他終於鼓起勇氣,希望向老師表明,請老師開始講玉的學問。

  他走進老師的房間,老師仍照往常一樣交給他一塊玉,叫他捏緊,正要開始談天的時候,青年大叫起來:“老師,您給我的這一塊,不是玉!”老師笑起來說:“你現在可以開始學玉了。”

  這是一位收藏玉的朋友講給我聽的故事,有非常深刻的啟示。對於學玉的人,要成為玉石專家,不能光是看石頭本身,因為玉石與中國文化是不可分的,沒有深厚的文化素養,不可能懂玉。所以老師不先教玉,而先做文化通識的教化,其次,進入玉的世界第一步,是分辨是不是玉,這種分辨不只是知識的累積,常常是直覺的反應。

  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往人生推進,也可以找到許多深思的角度,一是學習任何事物而成為專家都不是容易的事,必須經過很長時期的訓練。二是在成為專家之前,需要通識教育,如果作為中國專家,就要先對歷史、人文、哲學、思想、性格有基本的識見,否則光是懂一些普通技術有何意義?三是成為專家的第一步,應該有基本的判斷,有是非之觀、明義利之辨、有善惡之分,就如同掌中的寶玉,憑著直覺就知道為與不為,這才可以說是進入知識分子的第一步了。

  這世界上任何有價值的智能,都不是老師可以一一傳授的,完全要依靠自己的體會,老師能教給我們寶玉,能不能分辨寶玉卻要靠自己,那是由於寶玉不僅在掌中,也在心中。

  每個人的心靈里都有一塊寶玉,只是沒有被開發,大部分的人不開發自己的寶玉,卻羨慕別人手上的玉,就如同一隻手隱藏了原有的玉,又伸手向別人要寶物一樣,最後就失去了理想的遠景和心靈的壯懷了。

  所以,每天把自己的玉捏一捏,久而久之,不但能肯定自己的價值,也能發現別人的美質,甚至看見整個世界都有著玉石與琉璃的質感。

  清雅食譜

  有時候生活清淡到自己都吃驚起來了。

  尤其對食物的欲望差不多完全超脫出來,面對別人都認為是很好的食物,一點也不感到動心。反而在大街小巷裡自己發現一些毫不起眼的東西,有驚艷的感覺,並慢慢品味出一種哲學,正如我常說的,好東西不一定貴,平淡的東西也自有滋味。

  在台北四維路一條陰暗的巷子裡,有好幾家山東老鄉開的饅頭鋪子,說是鋪子是由於它實在夠小,往往老闆就是掌柜,也是蒸饅頭的人。這些饅頭鋪子,早午各開籠一次,開籠的時候水汽瀰漫,一些嗜吃饅頭的老鄉早就排隊等在外面了。

  熱騰騰、有勁道的山東大饅頭,一個才五塊錢,那剛從籠屜被老闆的大手抓出來的饅頭,有一種傳統鄉野的香氣,非常的美味,也非常之結實,尋常一般人一餐也吃不了這樣一個饅頭。我是把饅頭當點心吃的,那純樸的麥香令人回味,有時走很遠的路,只是去買一個饅頭。

  這巷子裡的饅頭大概是台北最好的饅頭了,只可惜被人遺忘。有的饅頭店兼賣素油餅,大大的一張,可蒸、可煎、可烤,和稀飯吃時,真是人間美味。

  說到油餅,在頂好市場後面,有一家賣餃子的北平館,出名的是“手抓餅”,那餅烤出來時用籃子盛著,餅是整個挑松的,又綿又香,用手一把一把抓著吃。我偶爾路過,就買兩張餅回家,邊喝水仙茶,抓著餅吃,如果遇到下雨的日子,就更覺得那抓餅有難言的滋味,仿佛是雨中青翠生出的嫩芽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