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心的影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腳釘四個銅錢就可以保證婚姻幸運,白首偕老。
我相信風水,但我不相信掛一個風鈴、擺一個魚缸就可以使人財運亨通、官祿無礙。
我相信人與環境中有一些神秘的對應關係,但我不相信一個人走路時先跨左腳或右腳就可以使一件事情成功或失敗。
我相信除了人,這世界還有無數無量的眾生與我們共同生活,但我不相信燒香拜拜就可以事事平安,年年如意。
我相信人與人間有不可思議的因緣,但我不相信不經過任何努力,善緣就可以成熟;不經過任何奮鬥,惡緣就能夠消失。
我相信輪迴、因果、業報能使一個人提升或墮落,但我不相信藉助於一個陌生人的算命和改運,就能提升我們,或墮落我們。
我也相信上帝與天神能對人有所助力,但我不相信光靠上帝和天神可以使我們進入永恆的天國,或因不信,就會使我們落入無邊的地獄。
這些相信與不相信,是緣於我知道一切命運風水只是心的影子,一切際遇起落也只是心的影子,心水如果澄澈,什麼山水花樹在上面都是美麗的,心水如果污濁,再美麗的花照在上面也只是污穢的東西。
因此,改造命運的原理是要從心做起,而改造命運的方法是進入正法,不要落入外道。“心內求法就是正法,心外求法即是外道”,迷信也是如此,想透過外緣的攀附來改變命運就是迷信,只有回來從內心改造才是正信——所以迷信不應指命運、風水、鬼神等神秘的事物,迷信是指心被向外追求的意念所障蔽和迷轉了。
佛經里說:“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滅定業。”佛不能滅的定業,誰能滅呢?只有靠自己了。金剛經也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什麼才能見如來呢?心才能見如來,所以應先求自己的心。
一個人的心如果澄淨了,就能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處處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麼,還有什麼能迷惑、染著我們呢?
一朝
十二歲的時候,第一次讀《紅樓夢》,似懂非懂,讀到林黛玉葬花的那一段,以及她的《葬花詞》,裡面有這樣幾句: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落花也會令人憂傷,而人對落花也像待人一樣,有深刻的情感。那時當然不知道林黛玉的自傷之情勝過於花朵的對待,但當時也起了一點疑情,覺得林黛玉未免小題大做,花落了就是落了,有什麼值得那樣感傷,少年的我正是“儂今葬花人笑痴”那個笑她的人。
我會感到葬花好笑是有背景的,那時候父親為了增加家用,在田裡種了一畝玫瑰,因為農會的人告訴他,一定有那麼一天,一朵玫瑰的價錢可以抵上一斤米。可惜父親一直沒有趕上一朵玫瑰一斤米的好時機,二十幾年前的台灣鄉下,根本不會有人神經到去買玫瑰來插。父親的玫瑰是種得不錯,卻完全滯銷,弄到最後懶得去採收了,一時也想不出改種什麼,玫瑰田就荒置在那裡。
我們時常跑到玫瑰田去玩,每天玫瑰花瓣,黃的、紅的、白的落了一地,用竹掃把一掃就是一畚箕,到後來大家都把掃玫瑰田當成苦差事,掃好之後順手倒入田邊的旗尾溪,千紅萬紫的玫瑰花瓣霎時鋪滿河面,往下游流去,偶爾我也能感受到玫瑰飄逝的憂傷之美,卻絕對不會痴到去葬花。
不只玫瑰是大片大片地落,在我們山上,春天到秋天,坡上都盛開著野百合、野薑花、月桃花、美人蕉,有時連相思樹上都是一片白茫茫,風吹來了,花就不可計數地紛飛起來。山上的孩子看見落花流水,想的都是節氣的改變,有時候壓根兒不會想到花,更別說為花傷情了。
只有一次為花傷心的經驗,是有一年父親種的竹子突然有十幾叢開花了,竹子花真漂亮,細緻的、金黃色的,像滿天星那樣怒放出來,父親告訴我們,竹子一開花就是壽限到了,花朵盛放之後,就會幹枯,死去。而且通常同一母株育種的竹子會同時開花,母親和孩子會同時結束生命。那時我每到竹林里看極美麗絕塵不可逼視的竹子花就會傷心一次,到竹子枯死的那一陣子,總會無端地落下淚來,不過,在父親插下新枝後,我的傷心也就一掃而空了。
多幾次感受到竹子開花這樣的經驗,就比較知道林黛玉不是神經,只是感受比常人敏銳罷了,也慢慢能感受到“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那種借物抒情,反觀自己的情懷。
長大一點,我更知道了連花草樹木都與人有情感、有因緣,為花草樹木傷春悲秋,歡喜或憂傷是極自然的事,能在歡喜或悲傷時,對境有所體會觀照,正是一種覺悟。
最近又重讀了《紅樓夢》,就體會到花草原是法身之內,一朵花的興謝與一個人的成功失敗並沒有兩樣,人如果不能回到自我,做更高智慧之追求,使自己明淨而了知自然的變遷,有一天也會像一朵花一樣在無知中凋謝了。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腳釘四個銅錢就可以保證婚姻幸運,白首偕老。
我相信風水,但我不相信掛一個風鈴、擺一個魚缸就可以使人財運亨通、官祿無礙。
我相信人與環境中有一些神秘的對應關係,但我不相信一個人走路時先跨左腳或右腳就可以使一件事情成功或失敗。
我相信除了人,這世界還有無數無量的眾生與我們共同生活,但我不相信燒香拜拜就可以事事平安,年年如意。
我相信人與人間有不可思議的因緣,但我不相信不經過任何努力,善緣就可以成熟;不經過任何奮鬥,惡緣就能夠消失。
我相信輪迴、因果、業報能使一個人提升或墮落,但我不相信藉助於一個陌生人的算命和改運,就能提升我們,或墮落我們。
我也相信上帝與天神能對人有所助力,但我不相信光靠上帝和天神可以使我們進入永恆的天國,或因不信,就會使我們落入無邊的地獄。
這些相信與不相信,是緣於我知道一切命運風水只是心的影子,一切際遇起落也只是心的影子,心水如果澄澈,什麼山水花樹在上面都是美麗的,心水如果污濁,再美麗的花照在上面也只是污穢的東西。
因此,改造命運的原理是要從心做起,而改造命運的方法是進入正法,不要落入外道。“心內求法就是正法,心外求法即是外道”,迷信也是如此,想透過外緣的攀附來改變命運就是迷信,只有回來從內心改造才是正信——所以迷信不應指命運、風水、鬼神等神秘的事物,迷信是指心被向外追求的意念所障蔽和迷轉了。
佛經里說:“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滅定業。”佛不能滅的定業,誰能滅呢?只有靠自己了。金剛經也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什麼才能見如來呢?心才能見如來,所以應先求自己的心。
一個人的心如果澄淨了,就能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處處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麼,還有什麼能迷惑、染著我們呢?
一朝
十二歲的時候,第一次讀《紅樓夢》,似懂非懂,讀到林黛玉葬花的那一段,以及她的《葬花詞》,裡面有這樣幾句: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落花也會令人憂傷,而人對落花也像待人一樣,有深刻的情感。那時當然不知道林黛玉的自傷之情勝過於花朵的對待,但當時也起了一點疑情,覺得林黛玉未免小題大做,花落了就是落了,有什麼值得那樣感傷,少年的我正是“儂今葬花人笑痴”那個笑她的人。
我會感到葬花好笑是有背景的,那時候父親為了增加家用,在田裡種了一畝玫瑰,因為農會的人告訴他,一定有那麼一天,一朵玫瑰的價錢可以抵上一斤米。可惜父親一直沒有趕上一朵玫瑰一斤米的好時機,二十幾年前的台灣鄉下,根本不會有人神經到去買玫瑰來插。父親的玫瑰是種得不錯,卻完全滯銷,弄到最後懶得去採收了,一時也想不出改種什麼,玫瑰田就荒置在那裡。
我們時常跑到玫瑰田去玩,每天玫瑰花瓣,黃的、紅的、白的落了一地,用竹掃把一掃就是一畚箕,到後來大家都把掃玫瑰田當成苦差事,掃好之後順手倒入田邊的旗尾溪,千紅萬紫的玫瑰花瓣霎時鋪滿河面,往下游流去,偶爾我也能感受到玫瑰飄逝的憂傷之美,卻絕對不會痴到去葬花。
不只玫瑰是大片大片地落,在我們山上,春天到秋天,坡上都盛開著野百合、野薑花、月桃花、美人蕉,有時連相思樹上都是一片白茫茫,風吹來了,花就不可計數地紛飛起來。山上的孩子看見落花流水,想的都是節氣的改變,有時候壓根兒不會想到花,更別說為花傷情了。
只有一次為花傷心的經驗,是有一年父親種的竹子突然有十幾叢開花了,竹子花真漂亮,細緻的、金黃色的,像滿天星那樣怒放出來,父親告訴我們,竹子一開花就是壽限到了,花朵盛放之後,就會幹枯,死去。而且通常同一母株育種的竹子會同時開花,母親和孩子會同時結束生命。那時我每到竹林里看極美麗絕塵不可逼視的竹子花就會傷心一次,到竹子枯死的那一陣子,總會無端地落下淚來,不過,在父親插下新枝後,我的傷心也就一掃而空了。
多幾次感受到竹子開花這樣的經驗,就比較知道林黛玉不是神經,只是感受比常人敏銳罷了,也慢慢能感受到“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那種借物抒情,反觀自己的情懷。
長大一點,我更知道了連花草樹木都與人有情感、有因緣,為花草樹木傷春悲秋,歡喜或憂傷是極自然的事,能在歡喜或悲傷時,對境有所體會觀照,正是一種覺悟。
最近又重讀了《紅樓夢》,就體會到花草原是法身之內,一朵花的興謝與一個人的成功失敗並沒有兩樣,人如果不能回到自我,做更高智慧之追求,使自己明淨而了知自然的變遷,有一天也會像一朵花一樣在無知中凋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