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把心放平靜了,把呼吸調細緻一些,就會有蓮花的香氣從眾花之中穿越出來,不愧是王者之香,即使是最濃烈的野薑花之香氣,也絲毫不能掩蓋那清冽、悠遠、不染一絲塵土的清淨之香。

  花香里以蓮花最為第一,雖然我也喜歡別的花香,但如果仔細品過蓮花的香氣就會知道,唯有蓮花的香氣可以與我們的心靈等高,或者說,唯有蓮花才能使我們從塵世的夢中之夢,聞到一些超塵的聲息,甚而悟到身外之身。

  當學生的時候,我就常常為了看蓮花,不惜翻山越嶺。最近的蓮花是長在南海學園裡,坐在歷史博物館小販賣部的角落裡,叫一杯品質不是很好的茶,就可以從俯視的角度看植物園的千花齊放,在風中翻轉。那時感覺到連品質粗劣的清茶也好起來了,手中不管握的是什麼書,總也有了書香。

  有時會想,一杯茶、一卷書、還少了一爐香,如果有最好的水沉香,則人間可以無憾。有一次午後,突然悟到,如果能真正地進入蓮花,則心中自有水沉香,還需要什麼香呢?

  這是遠觀,還不能真正知道蓮花之香。

  去年秋天,我到南山去,借住南仁湖畔的養牛人家,牛戶在竹林里種了一片蓮花,有粉紅與純白兩色。清晨時分,我借了竹筏撐到竹林外系住,穿林過水走到湖岸,坐在湖邊看蓮花在晨光中開起,然後蓮香自花苞中散出來,由於竹林的圍繞,香氣盤桓,久久都不逸去。

  那是杳無人跡的地方,空氣清甜、和風沉靜、湖山明澈,有絲絲蓮花的香味突然飄蕩起來,可想而知是多麼動人!我在草坡上坐了一個上午,感覺到連自己的呼吸都有蓮花的香味,驚奇地想:是不是人也可以坐成一株蓮花呢?

  怪不得在佛教里,把蓮花當成是第一供養,是供養佛菩薩最尊貴的花;又把人見到自性譬喻成從污泥中開出不染的蓮花;甚至用來比喻妙法正法,最偉大的一乘教化經典,名字就叫《妙法蓮華經》。。。這些,在南湖的清晨,都使我切身的體會到了。如果不是蓮花這樣華果具多、華寶具足、華開蓮現、華落蓮成,一般俗花如何能比喻妙法呢?

  佛經里說,蓮花有四德:香、淨、柔、可愛。其香深奧悠遠、其淨出泥不染,不小心珍惜,很容易斷裂受損,這不也像我們的心一樣,如果不細心護惜,一個人的心是很容易受傷的!但易於受傷的心,總比剛強不能調伏的心要好一些。

  至於可愛,我們有時會覺得蘭花俗艷不堪、姜花野性難馴、玫瑰夢幻不實、百合過於吵鬧,蓮花卻沒有可挑剔地方,一株蓮花和一群蓮花一樣,都有寧靜、清雅、尊貴、和諧的品質。這世上香花不美、美花不香頗令人感到遺憾,唯有蓮花香美具足,它的香令人清明,它的美使人謙卑。

  這樣尊貴的花,培植不易,以前的價錢非常昂貴,現在喜歡的人多,蓮花也普及起來,一株蓮花才十五元台幣,如果與花店相熟,有時十元就能買到了。十元買到菩薩與自性最尊貴的供養,真是價廉物美,有時想想,人的佛性也是如此,因為普遍、人人都有,就忘失了它的尊貴。

  或者不必供在案前,即使是在花市里、在蓮花池,看看蓮花,親近其香,就覺得蓮花與自己相應而有著無比的感動。

  在晨曦中,看書案前的一盆蓮花盛開,在上揚的沉香中,觀想自己有蓮花開放,或者甚至成為花里的一縷香,這時會想起《阿含經》中說的:蓮花生在水中、長在水中、伸出水上,而不著於水。如來生於人間、長在人間、出於人間,而不執著人間的法。心裡就震動起來,泫然欲泣,連眼角都有了水意,深信自己雖生於水,總有一天也能像蓮花一樣不著於水。

  在污濁的人世,還能開著蓮花,使我們能有清淨與溫柔的對待真值得感恩,“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一花一淨土,一土一如來。”願我們在觀蓮花的時候,也能反觀自己的蓮花,在我們一念覺悟、一念慈悲、一念清淨、一念柔軟、一念芬芳、一念恩澤等等菩提心轉動的時候,我們的蓮花就穿越貪瞋痴慢疑欲望的水面,在光明的晨光中開啟了。

  當我們像飽含甘露的蓮花時,我們就會聞到從我們身體呼出來的最深的芳香!

  不是茶

  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是日本無人不曉的歷史人物,他的家教非常成功,千利休家族傳了十七八代,代代都有茶道名師。

  千利休家族後來成為日本茶道的象徵,留下來的故事不計其數,其中有三個故事我特別喜歡。

  千利休到晚年時,已經是公認的偉大茶師,當時掌握大權的將軍秀吉特地來向他求教飲茶的藝術,沒想到他竟說飲茶沒有特別神秘之處,他說:“把炭放進爐子裡,等水開到適當程度,加上茶葉使其產生適當的味道。按照花的生長情形,把花插在瓶子裡。在夏天的時候使人想到涼爽,在冬天的時候使人想到溫暖,沒有別的秘密。”

  發問者聽了這種解釋,便帶著厭煩的神情說,這些他早已知道了。千利休厲聲地回答說:“好!如果有人早已知道這種情形,我很願意做他的弟子。”

  千利休後來留下一首有名的詩,來說明他的茶道精神:

  先把水燒開,

  再加進茶葉,

  然後用適當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