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父親孤獨地站在干休所的院子裡,遠望著昔日軍營方向。那裡的施工仍在繼續,一座又一座大樓已顯出了輪廓,工地上熱鬧非凡,於是父親就抑鬱寡歡,他在費勁地想著什麼。

  事情的轉機是父親老家又一次來人。

  那一天,父親的老家就突然來人了,來人就是劉二蛋。劉二蛋父親是認得的,不認識的是劉二蛋身後那些年輕後生。

  父親開門看見了眼前的劉二蛋便愣住了。劉二蛋一如以前的謙恭,他叫了聲老石哇,便說不出話了。他在仔細打量著父親,父親老了,白頭髮多黑頭髮少。父親一臉孤獨的神情嚇了劉二蛋一跳。在劉二蛋的記憶里,父親滿頭黑髮,滿面紅光,一雙目光虎虎有威。

  半晌,劉二蛋說:老石哇,我們給你送大米來了。水庫早就修好了,咱家鄉人也吃上大米了。

  劉二蛋說完,便有幾個年輕後生把一整袋大米抬了進來。父親不知是感激還是惶惑,他從口袋裡抓出一把家鄉的大米,久久地摸著、看著。最後他拿起幾粒大米放在嘴裡嚼著,最後他竟咽了。

  父親這才從恍怔中回過神來,沖仍站在他面前的劉二蛋和幾個青年後生說:這次來有啥事?我老石可離休了!

  劉二蛋忙說:沒事,沒事,現在家鄉可不比從前了。

  父親就點頭,然後吩咐母親去炒菜。母親就熱情地去了廚房。

  劉二蛋忙說:不打擾了,不打擾了。我們該走了。

  父親動了感情說:吃了飯再走,飯是一定要吃的。

  於是,兩個童年一同討過飯的朋友終於有機會坐在了一起。喝了兩杯酒之後,父親才知道,劉二蛋他們這次是來城裡觀光的。老家富了,不再為吃穿發愁了,於是他們便集體出來旅遊。父親這才察覺到,劉二蛋的精神比前些年可有了很大的改觀。在父親面前,劉二蛋仍然謙恭,精神卻極好。

  劉二蛋就說:老石哇,村子裡都念著你的好哇。那年發大水,要不是你支援衣服和糧食,是要凍死、餓死人的哩。你要不批炸藥給我們,村人咋能吃上大米……

  說到這,劉二蛋的眼睛潮濕了。

  父親不語,只是一杯又一杯地喝酒。

  半晌,劉二蛋又說:村人們沒忘下你,在後山上還給你修了碑吶!

  修碑?父親迷惑地望著劉二蛋。

  咋能不修個碑哩?你是咱們村里出去的將軍,又給村里辦了那麼大件好事,村人們修個碑算啥!劉二蛋說到這已是眼淚嘩嘩的了。

  父親終於放下酒杯,呆愣愣地望著眼前的鄉親們。

  劉二蛋又說:村人們都想來看看你,我說你工作忙,才只來我們幾個。

  停了停劉二蛋又說:老石哇,這麼多年你沒回一趟老家,以前你工作忙,鄉親們理解。這次你退了,就回老家瞅瞅吧。

  年輕後生們也一齊說:回老家看看吧,看看吧!

  回家?父親喃喃著。

  一座三面環山的小村,村後有一條淙淙而流的小河,小村貧窮而又破敗。這就是留在父親記憶里的家鄉。

  母親也在一旁說:回去一趟吧,開開心,別整日愁眉苦臉的。

  劉二蛋和眾後生們也一起說:回吧,回吧。

  劉二蛋向後生們使了個眼色,那幾個人便齊齊地給父親跪下了。父親又一口喝乾了一杯酒,下定決心似的說:回家!

  結果父親就回了一趟老家。

  老家的一切在父親的眼裡自然是陌生的了。最後他來到了後山,山下就是村里人們修好的水庫,水庫清澈見底,魚們歡暢地在水底游著。後山上他看見了村人們為自己修的那座將軍碑,父親執意要把碑扒了。

  劉二蛋和眾鄉親不依,劉二蛋說:咋能扒了呢,這不是你一個人的碑,是全村人的光榮哩。

  父親就在那座石碑前跪下了。山下就是家鄉的村落,那裡早已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了。父親沖那碑和村落磕了三個響頭,父親抬起頭時,早已是淚流滿面了。

  劉二蛋沖鄉親大聲地說:老石哇,看看今天咱們的老家吧!

  父親悲泣地沖鄉親們說:老鄉們,我老石不是人吶,沒給家鄉幫上啥忙啊。

  劉二蛋說:老石,你這是咋說的哩!你老石是咱們村的光榮哩。

  說完,劉二蛋和父親便抱在了一起,他們痛哭失聲。

  半個月後,父親回到了干休所。半個月不見,父親似換了一個人。他一進院門,便大聲地沖每一位他碰到的人說:我老石回家了,我老石回家了……

  然後父親便向花壇旁那圍了一圈的人群走去。他一邊走一邊說:來,來,來,誰跟我老石殺一盤?

  眾人抬起頭,疑惑地望著父親。

  接下來,他們一起沖父親笑了。

  ·4·

  父親的愛情生活

  父親是十六歲那一年離開老家靠山屯的。戎馬生涯二十年之後父親終於帶著自己的隊伍,進駐到了瀋陽城裡。那一年父親三十六歲。在已逝的二十年歲月中,父親差不多天天都在打仗,槍林彈雨,生生死死,不能不讓父親的神經緊繃著。先是打日本人,後來又和老蔣開仗,東跑西奔。那時父親夢裡都想找一個熱乎乎的火炕睡上一大覺。這回老蔣被趕到了孤島台灣,父親以及他的部隊,卻倒在了瀋陽城內諸多的火炕上。他們一邊咬牙放屁,一邊扯著長短不一、粗細不均的鼾聲在瀋陽城內睡了三天三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