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父親這是第一次對母親做飯的水平挑三揀四。母親被這突然而來的打擊弄得不知所措,她張口結舌了半晌才說:這飯怎麼了,不是好好的麼?以前不也是這樣做麼?父親咆哮了一聲:豬食,呸,豬都不吃!說完重重地躺在了床上,不再理母親。
母親望著桌上被父親稱為豬食的飯菜流下了眼淚。這是有史以來,父親第二次這樣粗暴地對待她。第一次是因為母親在飢餓的年代偷拿了食堂的一棵白菜,而遭到了父親一記耳光。這是第二次,母親無法忍受,於是她就哭。
從此,父母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每次吵架他們就相互揭短,以此來擊中對方的要害。
父親指責母親:你好,你看你老家那些親戚!你那些侄子咋都不來看你了,連個電話也沒有。
早在父親的守備區風雨飄搖前,母親那些侄子紛紛找上門來,要求把他們調離守備區,因為他們年輕,在部隊還都有前程。於是父親在母親的勸說下,父親也秉著對下一代負責的態度,紛紛滿足了他們的要求。有的被父親推薦到了上級機關,有的被推薦到了友鄰部隊。守備區撤消了,父親離休了,母親的那些侄子便沒了消息,沒了蹤影。
母親被揭了短,心裡自然難過,但她也不甘示弱,於是揭父親的短:你也不比俺好哪去,以前圍前圍後的那些部長、處長都哪去了?他們咋都當縮頭烏龜了!
父親、母親用最致命的招數打擊著對方。他們吵累了,吵夠了,便望著對方咻咻地喘氣。
父親說:不是我說你,你瞧瞧你們老家那些人。
母親說:俺老家人是不行,你老家人也不咋的,給他們辦完事了,連個影也沒有。
父親突然感到了一層深深的悲哀,他不再和母親吵了,面窗而立,淚流滿面。
母親也在哭,嚶嚶的。他們一時都顯得很脆弱。
父親不僅和母親吵,和干休所的工作人員也吵。
干休所在外地買來一車西瓜。干休所一發東西總像過年一樣熱鬧,車剛回來,一群老頭老太便把車圍了。李所長便親自為每家每戶分西瓜。
唯有父親和母親沒有去。母親想去,她說:你不去俺去,去晚了怕沒好的了!
父親說:不准你去,我不吃西瓜。
父親不讓母親去,母親就不好去了。
西瓜終於熱熱鬧鬧地分完了,這時李所長才想起父親。這時的大瓜已經被挑走了,李所長感到很為難,但還是讓兩個戰士抱了幾個瓜,自己也親自抱了兩個瓜向樓上走來。
李所長敲門,一邊敲一邊說:首長,給您送瓜來了。
父親不開門,也不讓母親開門。父親沖門外說:我不吃瓜。
李所長聽見父親的語氣是生氣的,便檢討地說:這次對不起,首長。瓜是小了點,下次一定給您補上。
李所長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母親過意不去,便把門打開了。李所長帶兩個戰士趁機把瓜送了進來。李所長一邊賠著不是,一邊說:首長,都怪我糊塗,一忙就把您忘了,下次一定補上。
父親大聲訓斥道:告訴你小李子,我不吃瓜!
李所長以前給父親當過勤務員。
李所長檢討再三,父親不理。李所長最後訕訕地走了。
李所長前腳一走,父親便抱起西瓜一個又一個地從窗子扔了出去,像當年扔手榴彈一樣,母親攔也攔不住。
這就驚動了干休所里所有的人,他們聚在父親窗下,仰頭向上望著。李所長惶惑無助地望著大家。大家就仰著頭,沖父親的窗口說:這老石,脾氣還不小!
參加過長征的一個人就說:小石這就是你的不對了!瓜是小點,可都是好瓜。你看看這瓤有多紅,熟透了。
這人一邊指著地下摔碎的西瓜一邊說。
另一個參加過抗戰的人說:我說老石呀,你也太小心跟了!幾個瓜算啥,不給你也不算啥。
另一個也說:操,我說老石,你現在不是司令了,和我們一樣了,你這樣做讓李所長以後還咋工作?
……
父親聽了這些話想罵人,走到窗前又忍住了。他明白,這些人都是老資格了,罵是不能罵的,於是站在窗前父親大聲地說:我操,我告訴你們,我老石不吃瓜!
說完“砰砰”地把所有窗子都關上了。
底下的人便搖著頭勸慰李所長道:這老石還不習慣哩。沒啥,沒啥。
說說勸勸,眾人便都散了。
李所長便指揮戰士清理地下摔碎的西瓜。
父親覺得處處憋氣,他想吵架,他想罵人。母親無可奈何,她只能嘆氣抹眼淚。
一晃,半年就過去了。父親在干休所里仍顯得很孤獨,他與那些買菜的、打門球的、下棋的人們,仍顯得格格不入。
母親似乎已經習慣了,適應了。她先是熟悉了干休所里那些老太太,接下來,她和那幫老太太學著練氣功,然後又跳舞、扭秧歌。適應了這裡的母親反倒勸父親:老石哇,咱走啥路穿啥鞋吧。這樣也沒啥不好。
父親不理母親,更不與母親同流合污。
每天吃過早飯,母親都要動員父親和自己一道去買菜。父親便說:荒唐!讓我去買菜,休想!
母親不計較父親買菜不買菜,她拿起兜子隨那些干休所的老頭老太集體去買菜了。
母親望著桌上被父親稱為豬食的飯菜流下了眼淚。這是有史以來,父親第二次這樣粗暴地對待她。第一次是因為母親在飢餓的年代偷拿了食堂的一棵白菜,而遭到了父親一記耳光。這是第二次,母親無法忍受,於是她就哭。
從此,父母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每次吵架他們就相互揭短,以此來擊中對方的要害。
父親指責母親:你好,你看你老家那些親戚!你那些侄子咋都不來看你了,連個電話也沒有。
早在父親的守備區風雨飄搖前,母親那些侄子紛紛找上門來,要求把他們調離守備區,因為他們年輕,在部隊還都有前程。於是父親在母親的勸說下,父親也秉著對下一代負責的態度,紛紛滿足了他們的要求。有的被父親推薦到了上級機關,有的被推薦到了友鄰部隊。守備區撤消了,父親離休了,母親的那些侄子便沒了消息,沒了蹤影。
母親被揭了短,心裡自然難過,但她也不甘示弱,於是揭父親的短:你也不比俺好哪去,以前圍前圍後的那些部長、處長都哪去了?他們咋都當縮頭烏龜了!
父親、母親用最致命的招數打擊著對方。他們吵累了,吵夠了,便望著對方咻咻地喘氣。
父親說:不是我說你,你瞧瞧你們老家那些人。
母親說:俺老家人是不行,你老家人也不咋的,給他們辦完事了,連個影也沒有。
父親突然感到了一層深深的悲哀,他不再和母親吵了,面窗而立,淚流滿面。
母親也在哭,嚶嚶的。他們一時都顯得很脆弱。
父親不僅和母親吵,和干休所的工作人員也吵。
干休所在外地買來一車西瓜。干休所一發東西總像過年一樣熱鬧,車剛回來,一群老頭老太便把車圍了。李所長便親自為每家每戶分西瓜。
唯有父親和母親沒有去。母親想去,她說:你不去俺去,去晚了怕沒好的了!
父親說:不准你去,我不吃西瓜。
父親不讓母親去,母親就不好去了。
西瓜終於熱熱鬧鬧地分完了,這時李所長才想起父親。這時的大瓜已經被挑走了,李所長感到很為難,但還是讓兩個戰士抱了幾個瓜,自己也親自抱了兩個瓜向樓上走來。
李所長敲門,一邊敲一邊說:首長,給您送瓜來了。
父親不開門,也不讓母親開門。父親沖門外說:我不吃瓜。
李所長聽見父親的語氣是生氣的,便檢討地說:這次對不起,首長。瓜是小了點,下次一定給您補上。
李所長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母親過意不去,便把門打開了。李所長帶兩個戰士趁機把瓜送了進來。李所長一邊賠著不是,一邊說:首長,都怪我糊塗,一忙就把您忘了,下次一定補上。
父親大聲訓斥道:告訴你小李子,我不吃瓜!
李所長以前給父親當過勤務員。
李所長檢討再三,父親不理。李所長最後訕訕地走了。
李所長前腳一走,父親便抱起西瓜一個又一個地從窗子扔了出去,像當年扔手榴彈一樣,母親攔也攔不住。
這就驚動了干休所里所有的人,他們聚在父親窗下,仰頭向上望著。李所長惶惑無助地望著大家。大家就仰著頭,沖父親的窗口說:這老石,脾氣還不小!
參加過長征的一個人就說:小石這就是你的不對了!瓜是小點,可都是好瓜。你看看這瓤有多紅,熟透了。
這人一邊指著地下摔碎的西瓜一邊說。
另一個參加過抗戰的人說:我說老石呀,你也太小心跟了!幾個瓜算啥,不給你也不算啥。
另一個也說:操,我說老石,你現在不是司令了,和我們一樣了,你這樣做讓李所長以後還咋工作?
……
父親聽了這些話想罵人,走到窗前又忍住了。他明白,這些人都是老資格了,罵是不能罵的,於是站在窗前父親大聲地說:我操,我告訴你們,我老石不吃瓜!
說完“砰砰”地把所有窗子都關上了。
底下的人便搖著頭勸慰李所長道:這老石還不習慣哩。沒啥,沒啥。
說說勸勸,眾人便都散了。
李所長便指揮戰士清理地下摔碎的西瓜。
父親覺得處處憋氣,他想吵架,他想罵人。母親無可奈何,她只能嘆氣抹眼淚。
一晃,半年就過去了。父親在干休所里仍顯得很孤獨,他與那些買菜的、打門球的、下棋的人們,仍顯得格格不入。
母親似乎已經習慣了,適應了。她先是熟悉了干休所里那些老太太,接下來,她和那幫老太太學著練氣功,然後又跳舞、扭秧歌。適應了這裡的母親反倒勸父親:老石哇,咱走啥路穿啥鞋吧。這樣也沒啥不好。
父親不理母親,更不與母親同流合污。
每天吃過早飯,母親都要動員父親和自己一道去買菜。父親便說:荒唐!讓我去買菜,休想!
母親不計較父親買菜不買菜,她拿起兜子隨那些干休所的老頭老太集體去買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