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從此,父親真正的離休生活開始了。
起初的日子,父親和干休所的生活總是格格不入。一大早,干休所的一些老頭老太太們便起床了,他們總是要比父親早起一些。年齡越大覺越少,這一點說明,父親與他們相比還比較年輕。父親起床的時候,那些老頭老太活動已有些時候了。他們仍在活動著,練氣功,打太極拳或練練劍。父親是不做這些的,他也不會,他只會跑步。戰爭年代他跑步衝鋒搶山頭,和平年代他跑步出操。於是他就跑步。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繞著干休所的院子似磨道上的驢一樣,跑了一圈又一圈。老前輩們看著就很新鮮,目光隨著父親的身影一圈又一圈地轉。他們有人就說:老石別跑了,這麼大歲數了,別跑壞了胳臂腿。
終於有人忍不住道:操!這老石,讓他跑去。看他能跑到啥時辰。
父親沒跑到什麼時辰,畢竟是五十有六的人了。以前出操也就是做做樣子,真跑起來也跑不上多遠。父親便不跑了。其他人仍沒有收招的意思,仍在甩臂踢腿的。父親自然不與這些人為伍,便匆匆回家了。
母親已準時地把飯做好了,早飯依然是稀飯饅頭。父親就吃飯,匆匆忙忙的樣子。以前父親吃飯總是很匆忙,吃完飯他還要去上班,部隊上下有許多事等待他去做指示。
父親匆忙地吃完飯,習慣地站起身,他這時才意識到自己並不非得要去上班了。一時間他很茫然,手腳一時沒處放的樣子。母親瞪大眼睛望著他,於是父親沖窗外說,這天還真不賴呢!
父親不上班也無法在屋裡待下去,最後他還是走了出去。這時,外面的陽光的確很好,父親站在很好的陽光下一時竟不知自己在哪。他望著其他的人,有的去送孫子上幼兒園,有的提著網兜不緊不慢,呼朋引伴地去買菜,一切都顯得那麼悠閒而又有條理。
路過父親身邊的人就說:老石站著幹啥,還不買菜去?
又有人說;過來老石,咱們去打門球吧。
還有人說:走老石,咱們去殺兩盤。
父親恍恍惚惚,仿佛是在夢裡。他覺得自己邁步向前走去,他不知自己為什麼要邁步向前,也不知其中什麼聲音在召喚著他。鬼使神差,他又來到了昔日的軍營。此時這裡已變成了施工現場,推土機、砸夯機、吊車轟鳴著,忙碌著,昔日莊嚴寧靜的軍營一下子熱鬧起來。隨著守備區的撤銷,父親的離休,這裡便再也不是軍營了,而變成了施工現場。在不遠的將來,這裡將矗立起無數座寫字樓、商場和花園。父親仍恍如夢中,直到他被施工安全員吆喝出去,他才清醒地意識到,他的軍旅生涯已經結束了。施工的人群中有人認出了父親,他們指指戳戳地說:以前他是這兒的司令!眾人便朝父親張望。
父親轉身往回走時,眼角潮濕了,三兩滴淚水砸在他的腳面上。
干休所里很寧靜,一伙人在玩著門球,還有一伙人圍在花壇旁的涼亭下在觀戰一盤棋的局勢。
有人說:老朱,跳馬呀,跳馬呀。
另一個說:老王支士,支士,你支士看他能咋樣。
閱報室的門是開著的,有幾個老頭老太戴著老花鏡正在費力地讀報。父親向那裡走過去。以前他也是要看一看報的。那時看報是為了休息,很多事忙完之後,喝口茶,吸支煙,順手翻一翻報紙。其實報紙上寫的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他也認不全那上面的字,他看報紙都是選擇標題和圖片看一看,反正上面寫的事他都知道了。收音機、電視他是雷打不動要聽要看的,那裡播放的新聞都是一些要緊或不要緊的事,報紙上寫的也是一些要緊不要緊的事。既然這樣,父親覺得這些報紙是可有可無的。他看報紙是為了休息,另外,坐在辦公室里翻翻報紙,也是一位司令的身份體現。
此時,父親坐在老頭、老太中翻看報紙心情是別樣的。沒翻幾張便不翻了,他無處可去,孤獨地在院子裡站了一會兒,又站了一會兒,最後他別無選擇地向家走去。
母親坐在屋子裡也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她竟不知自己該干點什麼好。屋子收拾過了,菜也買過了,接下來還應該干點什麼呢?她的心裡空落得無依無傍。以前她喜歡出去買菜,或者隨便在營區里走一走,迎接她的是尊敬的目光,或一聲又一聲親切的問候,出入營門,衛兵總要給她敬禮,因為她是司令的夫人。回到家裡仍顯得很忙亂,電話幾乎不停歇地響起,有找父親的,也有找她的。不管是找父親的,還是找她的,總要和她說上幾句,甚至一些部隊上的大事。她總要對這些事情進行品評,打電話的人一律恭敬地聽著。
那時,每到晚上或者星期天,家裡的客人總是絡繹不絕,有老家的那些侄兒、外甥……有父親的下級,也有友鄰其他單位的人,那時的母親顯得忙亂而又充實。有客人在的時候,報紙是要看的。現在她不必看報紙了,就是看也沒有了,以前她看的都是父親帶回的報紙。電話沉默著,電話曾經響起過兩次,有一次是打錯號的,有一次是干休所通知去領蒼蠅藥的。
父親敲門的時候,母親很快把門打開了。母親看見是父親顯出很失望的樣子,隨口說了聲:是你呀!
父親也反唇相譏道:不是我是誰?!
父親一下子顯得老了十歲。
離休後的父親開始找茬和母親吵架了,起因是吃飯。這麼多年了,都是母親做飯父親吃,母親做啥,父親吃啥。父親從沒在吃上說過一句不滿意的話,現在父親覺得吃啥都不對胃口、都沒有滋味。父親終於把碗重重地放在桌子上,沖母親大聲地說:這哪裡是飯,是豬食!
起初的日子,父親和干休所的生活總是格格不入。一大早,干休所的一些老頭老太太們便起床了,他們總是要比父親早起一些。年齡越大覺越少,這一點說明,父親與他們相比還比較年輕。父親起床的時候,那些老頭老太活動已有些時候了。他們仍在活動著,練氣功,打太極拳或練練劍。父親是不做這些的,他也不會,他只會跑步。戰爭年代他跑步衝鋒搶山頭,和平年代他跑步出操。於是他就跑步。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繞著干休所的院子似磨道上的驢一樣,跑了一圈又一圈。老前輩們看著就很新鮮,目光隨著父親的身影一圈又一圈地轉。他們有人就說:老石別跑了,這麼大歲數了,別跑壞了胳臂腿。
終於有人忍不住道:操!這老石,讓他跑去。看他能跑到啥時辰。
父親沒跑到什麼時辰,畢竟是五十有六的人了。以前出操也就是做做樣子,真跑起來也跑不上多遠。父親便不跑了。其他人仍沒有收招的意思,仍在甩臂踢腿的。父親自然不與這些人為伍,便匆匆回家了。
母親已準時地把飯做好了,早飯依然是稀飯饅頭。父親就吃飯,匆匆忙忙的樣子。以前父親吃飯總是很匆忙,吃完飯他還要去上班,部隊上下有許多事等待他去做指示。
父親匆忙地吃完飯,習慣地站起身,他這時才意識到自己並不非得要去上班了。一時間他很茫然,手腳一時沒處放的樣子。母親瞪大眼睛望著他,於是父親沖窗外說,這天還真不賴呢!
父親不上班也無法在屋裡待下去,最後他還是走了出去。這時,外面的陽光的確很好,父親站在很好的陽光下一時竟不知自己在哪。他望著其他的人,有的去送孫子上幼兒園,有的提著網兜不緊不慢,呼朋引伴地去買菜,一切都顯得那麼悠閒而又有條理。
路過父親身邊的人就說:老石站著幹啥,還不買菜去?
又有人說;過來老石,咱們去打門球吧。
還有人說:走老石,咱們去殺兩盤。
父親恍恍惚惚,仿佛是在夢裡。他覺得自己邁步向前走去,他不知自己為什麼要邁步向前,也不知其中什麼聲音在召喚著他。鬼使神差,他又來到了昔日的軍營。此時這裡已變成了施工現場,推土機、砸夯機、吊車轟鳴著,忙碌著,昔日莊嚴寧靜的軍營一下子熱鬧起來。隨著守備區的撤銷,父親的離休,這裡便再也不是軍營了,而變成了施工現場。在不遠的將來,這裡將矗立起無數座寫字樓、商場和花園。父親仍恍如夢中,直到他被施工安全員吆喝出去,他才清醒地意識到,他的軍旅生涯已經結束了。施工的人群中有人認出了父親,他們指指戳戳地說:以前他是這兒的司令!眾人便朝父親張望。
父親轉身往回走時,眼角潮濕了,三兩滴淚水砸在他的腳面上。
干休所里很寧靜,一伙人在玩著門球,還有一伙人圍在花壇旁的涼亭下在觀戰一盤棋的局勢。
有人說:老朱,跳馬呀,跳馬呀。
另一個說:老王支士,支士,你支士看他能咋樣。
閱報室的門是開著的,有幾個老頭老太戴著老花鏡正在費力地讀報。父親向那裡走過去。以前他也是要看一看報的。那時看報是為了休息,很多事忙完之後,喝口茶,吸支煙,順手翻一翻報紙。其實報紙上寫的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他也認不全那上面的字,他看報紙都是選擇標題和圖片看一看,反正上面寫的事他都知道了。收音機、電視他是雷打不動要聽要看的,那裡播放的新聞都是一些要緊或不要緊的事,報紙上寫的也是一些要緊不要緊的事。既然這樣,父親覺得這些報紙是可有可無的。他看報紙是為了休息,另外,坐在辦公室里翻翻報紙,也是一位司令的身份體現。
此時,父親坐在老頭、老太中翻看報紙心情是別樣的。沒翻幾張便不翻了,他無處可去,孤獨地在院子裡站了一會兒,又站了一會兒,最後他別無選擇地向家走去。
母親坐在屋子裡也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她竟不知自己該干點什麼好。屋子收拾過了,菜也買過了,接下來還應該干點什麼呢?她的心裡空落得無依無傍。以前她喜歡出去買菜,或者隨便在營區里走一走,迎接她的是尊敬的目光,或一聲又一聲親切的問候,出入營門,衛兵總要給她敬禮,因為她是司令的夫人。回到家裡仍顯得很忙亂,電話幾乎不停歇地響起,有找父親的,也有找她的。不管是找父親的,還是找她的,總要和她說上幾句,甚至一些部隊上的大事。她總要對這些事情進行品評,打電話的人一律恭敬地聽著。
那時,每到晚上或者星期天,家裡的客人總是絡繹不絕,有老家的那些侄兒、外甥……有父親的下級,也有友鄰其他單位的人,那時的母親顯得忙亂而又充實。有客人在的時候,報紙是要看的。現在她不必看報紙了,就是看也沒有了,以前她看的都是父親帶回的報紙。電話沉默著,電話曾經響起過兩次,有一次是打錯號的,有一次是干休所通知去領蒼蠅藥的。
父親敲門的時候,母親很快把門打開了。母親看見是父親顯出很失望的樣子,隨口說了聲:是你呀!
父親也反唇相譏道:不是我是誰?!
父親一下子顯得老了十歲。
離休後的父親開始找茬和母親吵架了,起因是吃飯。這麼多年了,都是母親做飯父親吃,母親做啥,父親吃啥。父親從沒在吃上說過一句不滿意的話,現在父親覺得吃啥都不對胃口、都沒有滋味。父親終於把碗重重地放在桌子上,沖母親大聲地說:這哪裡是飯,是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