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那又怎麼了?”
“也許,”波洛說,他看了看表,“我想,”他說,“我該走了。”
“你要趕飛機嗎?”’
“不,我要到明天早晨才飛,但我今天必須去某處拜訪——那是一個我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的地方,一輛汽車正在外面等著我呢。”
“你要去看什麼?”奧利弗夫人感到有些好奇。
“不光是去看,嗯,是去——感覺,對,這個詞才是準確的——去感覺和識別我以前感覺到的究竟是什麼。”
第十八章 小插曲
赫克爾·波洛穿過教堂的大門,走上一條小徑,現在,他在一堵長滿苔蘚的牆前站住,眼睛盯著面前的一座墳墓,他足足盯了幾分鐘,然後把目光移上了道恩(“奧弗克里福”這所房子後來的名字——譯者注),大海就在它的對面。一會兒他的目光又移回到墓地,那兒放著新近採集的鮮花,一束小小的、但經過歸類的野花,也許是一個孩子放的,但波洛可不這麼想,他看著墓碑上的字:
緬 懷
多諾琪·傑婁 逝於1952.9.15
以 及
瑪格麗特·雷溫斯克羅特 逝於1952.10.3.
妹 妹
阿里斯特·雷溫斯克羅特 逝於1952.10.3.
妹 夫
永遠相依相伴
原諒我們的侵擾
就像我們原諒那些侵擾我們的人
主啊,寬恕我們
基督,寬恕我們
聖母瑪麗亞,寬恕我們
波洛在那兒站了一會,他再次點點頭,然後他離開教堂,走上一條步行小路,這小路一直延伸到懸崖頂;他又一次停下來,望著大海,他對自己說:
“現在我敢肯定我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又是為什麼發生的,我已經理解了這齣悲劇。一個人必須回顧得如此之深,如此之遠。‘我的結束即是我的開始’或者應該反過來說,“我的開始即是我的悲慘的結束’?那個瑞士姑娘一定知道——但是她會告訴我嗎?那孩子相信她會的,她會看在他們的面上——那姑娘和那小伙子,他們除非知道真相,否則沒有勇氣面對生活。”
第十九章 瑪迪和澤莉
“盧瑟拉小姐嗎?”赫克爾·波洛說,他向她鞠躬問候。
盧瑟拉小姐伸出手,她大約五十歲,一個十分傲慢的女人。瞧她那樣,聰明、理智、滿足,他暗暗想到,她就是那樣生活著,她能從可悲的生活中發現許多樂趣。
“我聽說過你的名字,”她說,“你知道,你有兩個朋友也在這兒的鄉村里,在法國。雖然你已經在信里解釋過你來訪的原因,但我仍不敢肯定我能為你做點什麼。那是一起過去的愛情事件,茫無頭緒,事情往往那樣,不過仍有許多線索可尋。請坐吧,我希望那把椅子很舒服,桌上有水杯,還有糕點。”
她很安詳,有條不紊,和藹可親。 “你曾經在雷溫斯克羅特家當過家庭教師,”波洛說,
“也許你現在很難想起了。”
“哦,不,青年時代的事忘不了。我去的時候,她們家有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大約四五歲吧,很好的孩子,他們的父親是陸軍將軍。”
“還有另一個姐妹。”
“噢,我記得,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她不在那裡,我想她是很嬌嫩的,她的健康狀況不佳,當時正在某處治療。”
“你記得他們母親的教名嗎?”
“我想是瑪格麗特。另一個我現在記不清了。”
“多諾琪。”
“對,對,一個我不常想起的名字。她們互相用的是簡稱,莫莉和多莉,她們是雙胞胎,嗯,出奇地像,她們倆都是美人。”
“她們倆互相喜歡嗎?”
“非常忠誠。我們剛才好像弄混了,孩子們不叫普勒斯通—格雷。多諾琪·普勒斯通—格雷跟一個少校結了婚,他叫——嗯,我現在想不起他的名字,其婁,不,傑婁。”
“雷溫斯克羅特呢?”波洛說。
“啊,他呀,是啊,真奇怪,一個人怎麼就記不住名字,普勒斯通一格雷倆是上一代。瑪格麗特·普勒斯通—格雷當時是這兒一所學校的寄宿生,後來曾寫信問過貝娜特夫人——就是後者為她辦理的寄宿生手續——是否她知道有什麼人可以來當她兩個孩子的家庭教師,我被推薦上了。在我任職期間,剛才你提起的那另一個姐妹。也就是多諾琪,正好也在那兒。我教的是一個小姑娘,大約六七歲吧,她的名字就像莎翁筆下的某個人名,我記得是羅莎琳或者是西莉亞。”
“西莉亞,”波洛說。
“那男孩僅三四歲,他叫愛德華,他很淘氣,但也討人喜歡,我跟他們在一起很幸福。”
“我聽說他們跟你在一起也是很幸福的,他們喜歡跟你在一塊兒玩兒,你對他們很仁慈。”
“Moi, j'aime les enfats (法語:我,喜歡孩子——譯者注),”盧瑟拉小姐說。
“我相信他們叫你瑪迪。”
她笑了。
“哦,我喜歡聽到這個字眼,它把我帶回到過去。”
“你知道一個叫德斯蒙德的孩子嗎?德斯蒙德·伯頓—考克斯?”
“唔,我想,他住在我們旁邊,也可能是附近,我們周圍有些鄰居,孩子們總在一塊兒玩兒,他叫德斯蒙德?對,我記得。”
“你在那兒很久嗎?小姐?”
“不,我最多在那裡呆了三四年,以後我就回這兒來了,我母親病倒,我回來護理她,雖然我知道這不需要很長時間,確實如此,她在我回來一年半或兩年以後就去世了。之後我又到外面開始工作,有些已經長大的姑娘希望學習語言和別的東西,我就教她們。我沒再去英國,雖然我在一兩年的時間裡總和他們保持書雕來,那兩個孩子總會在聖誕節給我寄明信片。”
“雷溫斯克羅特將軍和他的妻子給你的印象是一對幸福的夫婦嗎?”
“非常幸福,他們也喜歡他們的孩子。”
“他們相互很般配?”
“是的,在我看來,他們雙方都具備了結合的素質。”
“你說雷溫斯克羅特夫人對她的姐姐很忠誠,那麼她姐姐對她呢?”
“嗯,我沒有很多機會作這種評斷,坦率地說,我認為她姐姐——多莉,就像他們叫她的——一定有精神病,有一兩次她的行動非常古怪。我想她是一個愛忌妒的女人,我知道她曾經訂過婚,或者說打算訂婚,和雷溫斯克羅特少校,就我的看法,他起先也愛過她,後來……總之,他愛上了她的妹妹——那是很幸運的,因為莫莉·雷溫斯克羅特是一個平衡感很好、很可愛的女人,而多莉——有時我認為她很羨慕莫莉,有時又恨她,她是一個很會忌妒的女人,她決心給孩子們施加更大的影響。有一個人能比我說得更清楚,米歐沃莉特小姐,她住在洛桑(瑞士西部一城市。——譯者注),她大約在我離開一年半或兩年後到那裡,跟他們生活了好幾年。我聽說,在西莉亞去國外以後,她還回去陪伴雷溫斯克羅特夫人。”
“也許,”波洛說,他看了看表,“我想,”他說,“我該走了。”
“你要趕飛機嗎?”’
“不,我要到明天早晨才飛,但我今天必須去某處拜訪——那是一個我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的地方,一輛汽車正在外面等著我呢。”
“你要去看什麼?”奧利弗夫人感到有些好奇。
“不光是去看,嗯,是去——感覺,對,這個詞才是準確的——去感覺和識別我以前感覺到的究竟是什麼。”
第十八章 小插曲
赫克爾·波洛穿過教堂的大門,走上一條小徑,現在,他在一堵長滿苔蘚的牆前站住,眼睛盯著面前的一座墳墓,他足足盯了幾分鐘,然後把目光移上了道恩(“奧弗克里福”這所房子後來的名字——譯者注),大海就在它的對面。一會兒他的目光又移回到墓地,那兒放著新近採集的鮮花,一束小小的、但經過歸類的野花,也許是一個孩子放的,但波洛可不這麼想,他看著墓碑上的字:
緬 懷
多諾琪·傑婁 逝於1952.9.15
以 及
瑪格麗特·雷溫斯克羅特 逝於1952.10.3.
妹 妹
阿里斯特·雷溫斯克羅特 逝於1952.10.3.
妹 夫
永遠相依相伴
原諒我們的侵擾
就像我們原諒那些侵擾我們的人
主啊,寬恕我們
基督,寬恕我們
聖母瑪麗亞,寬恕我們
波洛在那兒站了一會,他再次點點頭,然後他離開教堂,走上一條步行小路,這小路一直延伸到懸崖頂;他又一次停下來,望著大海,他對自己說:
“現在我敢肯定我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又是為什麼發生的,我已經理解了這齣悲劇。一個人必須回顧得如此之深,如此之遠。‘我的結束即是我的開始’或者應該反過來說,“我的開始即是我的悲慘的結束’?那個瑞士姑娘一定知道——但是她會告訴我嗎?那孩子相信她會的,她會看在他們的面上——那姑娘和那小伙子,他們除非知道真相,否則沒有勇氣面對生活。”
第十九章 瑪迪和澤莉
“盧瑟拉小姐嗎?”赫克爾·波洛說,他向她鞠躬問候。
盧瑟拉小姐伸出手,她大約五十歲,一個十分傲慢的女人。瞧她那樣,聰明、理智、滿足,他暗暗想到,她就是那樣生活著,她能從可悲的生活中發現許多樂趣。
“我聽說過你的名字,”她說,“你知道,你有兩個朋友也在這兒的鄉村里,在法國。雖然你已經在信里解釋過你來訪的原因,但我仍不敢肯定我能為你做點什麼。那是一起過去的愛情事件,茫無頭緒,事情往往那樣,不過仍有許多線索可尋。請坐吧,我希望那把椅子很舒服,桌上有水杯,還有糕點。”
她很安詳,有條不紊,和藹可親。 “你曾經在雷溫斯克羅特家當過家庭教師,”波洛說,
“也許你現在很難想起了。”
“哦,不,青年時代的事忘不了。我去的時候,她們家有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大約四五歲吧,很好的孩子,他們的父親是陸軍將軍。”
“還有另一個姐妹。”
“噢,我記得,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她不在那裡,我想她是很嬌嫩的,她的健康狀況不佳,當時正在某處治療。”
“你記得他們母親的教名嗎?”
“我想是瑪格麗特。另一個我現在記不清了。”
“多諾琪。”
“對,對,一個我不常想起的名字。她們互相用的是簡稱,莫莉和多莉,她們是雙胞胎,嗯,出奇地像,她們倆都是美人。”
“她們倆互相喜歡嗎?”
“非常忠誠。我們剛才好像弄混了,孩子們不叫普勒斯通—格雷。多諾琪·普勒斯通—格雷跟一個少校結了婚,他叫——嗯,我現在想不起他的名字,其婁,不,傑婁。”
“雷溫斯克羅特呢?”波洛說。
“啊,他呀,是啊,真奇怪,一個人怎麼就記不住名字,普勒斯通一格雷倆是上一代。瑪格麗特·普勒斯通—格雷當時是這兒一所學校的寄宿生,後來曾寫信問過貝娜特夫人——就是後者為她辦理的寄宿生手續——是否她知道有什麼人可以來當她兩個孩子的家庭教師,我被推薦上了。在我任職期間,剛才你提起的那另一個姐妹。也就是多諾琪,正好也在那兒。我教的是一個小姑娘,大約六七歲吧,她的名字就像莎翁筆下的某個人名,我記得是羅莎琳或者是西莉亞。”
“西莉亞,”波洛說。
“那男孩僅三四歲,他叫愛德華,他很淘氣,但也討人喜歡,我跟他們在一起很幸福。”
“我聽說他們跟你在一起也是很幸福的,他們喜歡跟你在一塊兒玩兒,你對他們很仁慈。”
“Moi, j'aime les enfats (法語:我,喜歡孩子——譯者注),”盧瑟拉小姐說。
“我相信他們叫你瑪迪。”
她笑了。
“哦,我喜歡聽到這個字眼,它把我帶回到過去。”
“你知道一個叫德斯蒙德的孩子嗎?德斯蒙德·伯頓—考克斯?”
“唔,我想,他住在我們旁邊,也可能是附近,我們周圍有些鄰居,孩子們總在一塊兒玩兒,他叫德斯蒙德?對,我記得。”
“你在那兒很久嗎?小姐?”
“不,我最多在那裡呆了三四年,以後我就回這兒來了,我母親病倒,我回來護理她,雖然我知道這不需要很長時間,確實如此,她在我回來一年半或兩年以後就去世了。之後我又到外面開始工作,有些已經長大的姑娘希望學習語言和別的東西,我就教她們。我沒再去英國,雖然我在一兩年的時間裡總和他們保持書雕來,那兩個孩子總會在聖誕節給我寄明信片。”
“雷溫斯克羅特將軍和他的妻子給你的印象是一對幸福的夫婦嗎?”
“非常幸福,他們也喜歡他們的孩子。”
“他們相互很般配?”
“是的,在我看來,他們雙方都具備了結合的素質。”
“你說雷溫斯克羅特夫人對她的姐姐很忠誠,那麼她姐姐對她呢?”
“嗯,我沒有很多機會作這種評斷,坦率地說,我認為她姐姐——多莉,就像他們叫她的——一定有精神病,有一兩次她的行動非常古怪。我想她是一個愛忌妒的女人,我知道她曾經訂過婚,或者說打算訂婚,和雷溫斯克羅特少校,就我的看法,他起先也愛過她,後來……總之,他愛上了她的妹妹——那是很幸運的,因為莫莉·雷溫斯克羅特是一個平衡感很好、很可愛的女人,而多莉——有時我認為她很羨慕莫莉,有時又恨她,她是一個很會忌妒的女人,她決心給孩子們施加更大的影響。有一個人能比我說得更清楚,米歐沃莉特小姐,她住在洛桑(瑞士西部一城市。——譯者注),她大約在我離開一年半或兩年後到那裡,跟他們生活了好幾年。我聽說,在西莉亞去國外以後,她還回去陪伴雷溫斯克羅特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