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怎麼?用一隻手提著?”龍雄走到她跟前。“就是說,他一會兒用手握著,一會兒扛在肩上,來回倒爺著,是嗎?”
“就是。”
龍雄急忙向梁場車站走去。
也許是沒有列車到站,到站長坐在那裡發愣,龍推隔著玻璃門看進去,副站長發現龍雄,便站起來問道:
“怎麼樣?查明白了嗎?”
“查到了。是這個把?”龍華從口袋裡掏出發籤給他看。
“就是這件,就是這件。已經查到了?”不知內情的測站長笑嘻嘻地問。
可是,龍雄沒有理睬他,只是說:
“麻煩您,我再打聽一件事。”
“什麼事?”
“我想知道,這隻木箱何時發的發?何時到站的?”
“發貨?這木箱不是貨運,是客運。”副站長當即回答道。
“怎麼回事?是客運?”
龍雄叫了一聲。仔細想一下,客運倒更合乎情理。
“哦,原來是這樣。對不起,是哪一天運出的?”
“請稍等一下。”
副站長回到桌旁,找開帳薄,他非但不嫌麻煩,還把有關內容記在紙條上拿過來。
“當天早晨,由發貨站運出,是123次列車運來的。”
“幾點鐘到的站?”
“十八點二十分。按先後順序來說,九點三十四分由上歧津站發出,十三點三十三分到達鹽夙。轉到中央幹線上。十四點十分發車,十四點三十七分到松本。同十五點三十分開往大呼的列車掛鉤後,於十六點三十六分到大呼。同我們這條支線聯上後,十七點五十分發車,到達本站是十八點二十分,因為中轉站太多,相當麻煩。不過,各站停車時間很充裕,所以沒有耽擱裝車卸車。”副站長—一說明。
“十八點二十分……就是晚上六點二十分。”
龍推眼睛望著窗外,心裡在思忖。晚上六點二十分,因為日長,天還比較亮。
走到那個村里,已經是黃昏時分了。時間正好相符。——龍雄又想,那伙人要隨著貨物在各站上上下下,他們非如此不可。他們必須在木箱運到發電所之前,搶先運走。
“副站長,”龍雄向,“十八點二十分木箱到站時,在下車的旅客中、有沒有一個拿口袋的人?不知檢票員是否還記得?”
“什麼樣口袋?”
“裝得滿滿的,但分量很輕。一隻手拿得動。大概是一隻麻袋吧。”
“恐怕記不得了吧。我去問問看。”
副站長問過檢票員,說是記不得了。
龍雄向副站長點點頭,道了謝,便離開車站。
龍雄又站停了。他想到,他們下車比貨物來得快,貨物再運到出站口,大約要二十分鐘。
這二十分鐘工夫,他們是怎樣打發過去的呢?所謂他們,當然是幾個電工打扮的人,站務員以為是發電所的人,便把木箱交給了他們。
龍華的視線落在出站前的小吃店。他方才在裡面吃過養麥面。
他們在傍晚六點二十分到,肚子一定餓了。到取木箱,還有二十分鐘空間。肚子餓的人,在這種場合該怎麼辦?是不言而喻的了。
於是龍雄徑直朝小吃店走去。
一小時後,龍雄乘上開往松本的火車。他拿出記事本,聚精會神地研究上面的記錄。本子裡橫七豎八,記著各種事情。聽來的,自己想到的,統統記在上面。
其中有一段小吃店老闆娘的話:
“日子記不得了。好像是上吊案子發生前四五天,有三個工人模樣的男子每人要了兩碗面,急急忙忙吃了下去。我還記得他們有個口袋,是又粗又髒的麻袋,鼓鼓囊囊的,用繩子扎著口。因為是一個人手提著走進店裡的,所以不會太重。吃麵的時候,口袋靠著凳子豎在地上。臨走也是一隻手拎出去的。”
接下去是記的要點,字跡潦糙。
*麻袋事關重大。分量很輕。一隻手可以提起。約十公斤左右。
*木箱內破瓶爛罐,重五十九公斤。相當於一具屍體的重量。這是偽裝。為什麼要偽裝?這是癥結所在。這偽裝做給誰看?
*上崎繪津子來此調查什麼?是主動來的?抑或受他人指使?
*從車站取出木箱並扛到雜糙叢里是三個人。木箱扔到糙叢里,然後拿著麻袋上山。後來在這山上發現上吊的屍體。當時被村里老婆子撞見。
古吊死者是誰?可想而知。
*但屍體已有五個多月,腐爛得幾近枯骨。這一點尚未搞清。死後已五個多月,不用說解剖醫生,即便外行也知道,爛成白骨,當然要經過五個月之久。這樣便產生很大矛盾,是推理上最大的障礙。解剖是科學,是嚴酷的事實。不可能有絲毫謬誤。然而,他不可能在五個月前死去。不懂,怎麼也弄不懂。實在無法解釋。
*木箱發貨站土歧津,同瑞浪只隔一站。兩地有某種關聯。黑地健吉和上崎繪津子確實在瑞浪滯留過。
*長野縣南佐久區春野村橫尾里。黑地健吉的出生地。戶籍簿上的記載。梅村音次。
*上歧津九點三十分發車,鹽局千四點十分到站;鹽民十四點十三分發車,松本十四點三十七分到站,松本十五點三十分發車,大盯十六點三十六分到站;大時十七點五十分發車,梁場十八點二十分到站。木箱和入同搭一列火車。
*舟級英明身世不明。他是朝鮮人。據說,反對派說他是朝鮮人,根據是什麼?
是舟權自己泄露的,說他是朝鮮人。是不是謠傳?
*舟級英明——黑地健吉——上崎繪津子,是什麼關係?
*黑地健專原籍是長野縣南佐久區。發現期沼律師屍體的地方是長野縣西築摩區。吊死人的現場是長野縣北曇區。——幾處全是長野縣。不僅如此,瑞浪和上歧津也接近長野縣。此中原因,不難猜出。
記事本上的字,十分潦糙。前後不連貫,支離破碎。但對龍雄來說,是份比作戰地圖更為詳細的地圖。
龍雄此刻看著本子,各種可能與不可能的事,錯綜交叉。形成無形的網狀系統,展現在他面前。
—
—上品的當事人是誰?已經猜出來了。但是,“他”至少一個月前還活著。就屍體而論,已有一半變成白骨。不用驗屍,誰也判斷得出,顯然死在五個月前。這是怎麼回事?實在弄不懂。
眼前碰上這堵大牆。龍雄用手指抓了抓頭髮。車窗外的景色,預示快到松本市了。外面已是萬家燈火。
龍推去找報社的通訊站。在繁華街里首的一條小胡同里,掛著一塊招牌。
滿頭亂髮的通訊站主任走了出來。
“田村來過這裡沒有?”龍推剛問,對方便說;“您是秋崎先生嗎?田村先生中午來過,同木曾福島通訊站聯繫後,使上那兒去了。他說,您或許會來,有事請打電話給木曾福島通訊站。”
“就是。”
龍雄急忙向梁場車站走去。
也許是沒有列車到站,到站長坐在那裡發愣,龍推隔著玻璃門看進去,副站長發現龍雄,便站起來問道:
“怎麼樣?查明白了嗎?”
“查到了。是這個把?”龍華從口袋裡掏出發籤給他看。
“就是這件,就是這件。已經查到了?”不知內情的測站長笑嘻嘻地問。
可是,龍雄沒有理睬他,只是說:
“麻煩您,我再打聽一件事。”
“什麼事?”
“我想知道,這隻木箱何時發的發?何時到站的?”
“發貨?這木箱不是貨運,是客運。”副站長當即回答道。
“怎麼回事?是客運?”
龍雄叫了一聲。仔細想一下,客運倒更合乎情理。
“哦,原來是這樣。對不起,是哪一天運出的?”
“請稍等一下。”
副站長回到桌旁,找開帳薄,他非但不嫌麻煩,還把有關內容記在紙條上拿過來。
“當天早晨,由發貨站運出,是123次列車運來的。”
“幾點鐘到的站?”
“十八點二十分。按先後順序來說,九點三十四分由上歧津站發出,十三點三十三分到達鹽夙。轉到中央幹線上。十四點十分發車,十四點三十七分到松本。同十五點三十分開往大呼的列車掛鉤後,於十六點三十六分到大呼。同我們這條支線聯上後,十七點五十分發車,到達本站是十八點二十分,因為中轉站太多,相當麻煩。不過,各站停車時間很充裕,所以沒有耽擱裝車卸車。”副站長—一說明。
“十八點二十分……就是晚上六點二十分。”
龍推眼睛望著窗外,心裡在思忖。晚上六點二十分,因為日長,天還比較亮。
走到那個村里,已經是黃昏時分了。時間正好相符。——龍雄又想,那伙人要隨著貨物在各站上上下下,他們非如此不可。他們必須在木箱運到發電所之前,搶先運走。
“副站長,”龍雄向,“十八點二十分木箱到站時,在下車的旅客中、有沒有一個拿口袋的人?不知檢票員是否還記得?”
“什麼樣口袋?”
“裝得滿滿的,但分量很輕。一隻手拿得動。大概是一隻麻袋吧。”
“恐怕記不得了吧。我去問問看。”
副站長問過檢票員,說是記不得了。
龍雄向副站長點點頭,道了謝,便離開車站。
龍雄又站停了。他想到,他們下車比貨物來得快,貨物再運到出站口,大約要二十分鐘。
這二十分鐘工夫,他們是怎樣打發過去的呢?所謂他們,當然是幾個電工打扮的人,站務員以為是發電所的人,便把木箱交給了他們。
龍華的視線落在出站前的小吃店。他方才在裡面吃過養麥面。
他們在傍晚六點二十分到,肚子一定餓了。到取木箱,還有二十分鐘空間。肚子餓的人,在這種場合該怎麼辦?是不言而喻的了。
於是龍雄徑直朝小吃店走去。
一小時後,龍雄乘上開往松本的火車。他拿出記事本,聚精會神地研究上面的記錄。本子裡橫七豎八,記著各種事情。聽來的,自己想到的,統統記在上面。
其中有一段小吃店老闆娘的話:
“日子記不得了。好像是上吊案子發生前四五天,有三個工人模樣的男子每人要了兩碗面,急急忙忙吃了下去。我還記得他們有個口袋,是又粗又髒的麻袋,鼓鼓囊囊的,用繩子扎著口。因為是一個人手提著走進店裡的,所以不會太重。吃麵的時候,口袋靠著凳子豎在地上。臨走也是一隻手拎出去的。”
接下去是記的要點,字跡潦糙。
*麻袋事關重大。分量很輕。一隻手可以提起。約十公斤左右。
*木箱內破瓶爛罐,重五十九公斤。相當於一具屍體的重量。這是偽裝。為什麼要偽裝?這是癥結所在。這偽裝做給誰看?
*上崎繪津子來此調查什麼?是主動來的?抑或受他人指使?
*從車站取出木箱並扛到雜糙叢里是三個人。木箱扔到糙叢里,然後拿著麻袋上山。後來在這山上發現上吊的屍體。當時被村里老婆子撞見。
古吊死者是誰?可想而知。
*但屍體已有五個多月,腐爛得幾近枯骨。這一點尚未搞清。死後已五個多月,不用說解剖醫生,即便外行也知道,爛成白骨,當然要經過五個月之久。這樣便產生很大矛盾,是推理上最大的障礙。解剖是科學,是嚴酷的事實。不可能有絲毫謬誤。然而,他不可能在五個月前死去。不懂,怎麼也弄不懂。實在無法解釋。
*木箱發貨站土歧津,同瑞浪只隔一站。兩地有某種關聯。黑地健吉和上崎繪津子確實在瑞浪滯留過。
*長野縣南佐久區春野村橫尾里。黑地健吉的出生地。戶籍簿上的記載。梅村音次。
*上歧津九點三十分發車,鹽局千四點十分到站;鹽民十四點十三分發車,松本十四點三十七分到站,松本十五點三十分發車,大盯十六點三十六分到站;大時十七點五十分發車,梁場十八點二十分到站。木箱和入同搭一列火車。
*舟級英明身世不明。他是朝鮮人。據說,反對派說他是朝鮮人,根據是什麼?
是舟權自己泄露的,說他是朝鮮人。是不是謠傳?
*舟級英明——黑地健吉——上崎繪津子,是什麼關係?
*黑地健專原籍是長野縣南佐久區。發現期沼律師屍體的地方是長野縣西築摩區。吊死人的現場是長野縣北曇區。——幾處全是長野縣。不僅如此,瑞浪和上歧津也接近長野縣。此中原因,不難猜出。
記事本上的字,十分潦糙。前後不連貫,支離破碎。但對龍雄來說,是份比作戰地圖更為詳細的地圖。
龍雄此刻看著本子,各種可能與不可能的事,錯綜交叉。形成無形的網狀系統,展現在他面前。
—
—上品的當事人是誰?已經猜出來了。但是,“他”至少一個月前還活著。就屍體而論,已有一半變成白骨。不用驗屍,誰也判斷得出,顯然死在五個月前。這是怎麼回事?實在弄不懂。
眼前碰上這堵大牆。龍雄用手指抓了抓頭髮。車窗外的景色,預示快到松本市了。外面已是萬家燈火。
龍推去找報社的通訊站。在繁華街里首的一條小胡同里,掛著一塊招牌。
滿頭亂髮的通訊站主任走了出來。
“田村來過這裡沒有?”龍推剛問,對方便說;“您是秋崎先生嗎?田村先生中午來過,同木曾福島通訊站聯繫後,使上那兒去了。他說,您或許會來,有事請打電話給木曾福島通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