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若是如此……
維新後,有不少薩長(註:幕末推動維新最力的薩摩藩與長州藩,曾為倒幕勢力的骨幹,維新後新政府的領導階層,多為此兩藩出身,其派閥俗稱薩長閥)出身之藩士為新政府所登用,其中亦不乏曾幹過密探一類差事者。不過,據傳喜左衛門卻執意辭去。
大政奉還後,喜左衛門便出家為僧。
見此,此曾任密探之下級官員方向禪師詢問,曾頻頻行無益之殺生者若是得度修行,是否也可能成為聖人。
或許,算得上是悔悟罷,禪師說道。
如今——喜左衛門已成一名聞天下之高僧。禪師表示雖宗派有別,亦曾聽聞此人名聲。關東一帶相傳,此僧法力甚為高強,加持祈禱至為靈驗。
喜左衛門,今名國枝慧岳,於千住某真言宗之寺院擔任住持。
不過。
明知此人正是真兇,亦無法將之繩之以法,禪師語帶遺憾地說道。
畢竟此人一切犯行,均已是陳年往事。
就連當年的奉行所都無意願查證,如今的警察更是不可能展開調查。即便想查,已無證據可尋。哪管幾名證人指證歷歷,本人也不可能據實認罪。不,即便本人坦承無諱,亦無法將之逮捕治罪。如今欲報此仇,亦是無從。
即便如此,禪師仍認為應向百介通報此事。
如今,小夜已出落得亭亭玉立,過著平穩寧靜的生活,知曉此事,已是了無意義。雖知此舉或許是畫蛇添足,僅能於小康生活中徒增怨念,但既已釐清實情,仍欲讓百介知曉,否則心中絕難踏實,高僧語帶悲愴地說道。
聞言——
百介誠心致謝。
雖非出自內心,仍表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世間一切均難逃因果報應,若此人果為真兇,終將有惡報降臨其身。
百介亦表示,倘若真如禪師所言,此人不敵罪孽苛責,出於慚愧而立志出家,或許便無須再深究。
但這絕非肺腑之言。
若是放任真兇逍遙法外,百介絕難苟同。
想必那張寫有若逢窮途末路,可投靠百介的紙頭,原本是又市為阿藺所寫的。藉此,又市悄悄將阿藺託付給百介。倘若禪師所言屬實,阿藺乃死于慧岳之手,則此人既是殺害小夜之母、亦是殺害阿銀之女的真兇。
——若是如此……
究竟該如何是好?百介無意誅殺此人,即便殺了慧岳,也是於事無補。既無法讓阿藺復生,小夜亦不可能為此歡喜。但放縱兇手逍遙法外,著實教人難以甘心。
這下,百介思及一則妙計。
偶然幫了百介一把。這下,百介又委託偶然來訪的與次郎代為張羅。一如又市委託百介時從未多作解釋,百介這回也未向與次郎說明任何緣由。
【陸】
為籌辦百物語怪談會而造訪劍之進者,乃青鷺事件之中心人物由良公房卿。不,實為其子,即儒學者由良公篤。但若欲更進一步追本溯源,或許該說是其門下之眾門生。
不久前,公篤氏所開辦的私塾曾有過如此一段問答。
孔子曾雲子不語怪力亂神,敢問塾長對神佛是什麼見解——?
世間本多奇事,怪異巷說所在多有,但人世間究竟有無鬼神——?
理所當然,公篤氏給眾門生的回答,是對怪異巷說必不深究,對鬼神必敬而遠之,探究有無鬼神,乃無為之舉。此外,神即理,佛即慈悲,理與慈悲即便不假神佛二字,亦可論之,若以此二字論之,必失論旨而離世理——此舉實與棄神無異。
孰料。
眾門生雖接受了對神佛的這番解釋,但尚有人堅稱世間必有妖怪。
俗雲有教無類,知名私塾本就是弟子眾多,其中或有優秀人才,但亦不乏平庸之輩。若有一人起個頭,必有兩、三人起鬨附和,不是據傳哪兒有妖怪出沒,便是據說哪個人撞見了幽魂。
公篤氏雖苦口婆心地秉理否定,但仍有門生堅持不願信服。不巧的是,此門生乃某企業之少東,公篤氏創辦私塾時,曾拜其父斥巨資大力資助,故欲斥此門生之言實屬無稽,亦是難為。
故此。
此門生便提議,不妨確認世間是否真無妖怪。此提議雖幼稚荒誕,卻足以教名聞天下的孝悌私塾塾長苦惱不已。
到頭來——此門生進一步提議,有一名曰百物語之遊戲,不妨儘可能依相傳之法式行之,看看是否真有異象,或真無異象發生。這提議與其說是瘋狂,毋寧說是愚蠢,想必教公篤氏至感難堪。
總之不過是個迷信,試之也無妨,問題出在正確法式無一人知曉。
既欲檢證,便非得正確執行不可。故此,公篤氏便央求其父公房卿,代為向妖怪巡查矢作劍之進詢問。
「不過,還真是教人不解呀。」
背靠道場床間(註:日式建築內,座敷中地板最高,用來懸掛字畫或擺放花卉飾品的空間)雙手抱胸、盤腿而坐的揔兵衛高聲說道。揔兵衛這下正在位於神樂坂的澀谷道場中,和與次郎相對而坐。
「老隱士打的是什麼主意,我完全猜不透。想到老隱士的為人、個性,似乎是隱瞞了些什麼。這提議雖是有趣,行事亦該含蓄委婉,但談的既然是怪談,我倒認為無須如此謹慎。若是過度拘泥於理法,反而變得不駭人了不是?」
「老隱士的本意,我也猜不透。」
與次郎只能如此回答。畢竟一白翁這番委託,的確是有點兒教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若要談百物語,最後一則還請留給老夫敘述——老人向與次郎如此請求。
那麼,計劃是如何?揔兵衛問道:
「不是全讓三游亭來說?」
「不,一白翁也要說一些,故圓朝師父只須說個一半就成。」
「一半?那就是五十則了。」
「五十成也不算少哩。想到師父平日多忙,即便是簡短的故事,求其說個百則,想必也是強人所難。不難想像,這差事會有多累人罷?而且還得一路說到早晨,只怕要把師父給累昏了。」
「不過,師父要比想像中來得和氣得多哩。據說還表示若是山岡先生所託,別說是一百則,就算是兩百則也是兩肋插刀,在所不辭。還恭恭敬敬地要求,這回可否不用三游亭這藝名,而是以本名出淵次郎吉的名義參加。」
「該不是教你這張臉給嚇著了罷?」
揔兵衛生得這副德行,即便不吭聲也夠嚇人。
哪有可能?揔兵衛一臉茫然地否定道:
「師父是曾說過我這長相嚇人,但僅向我開個玩笑,要以我這長相編出一則怪談罷了。」
「想必這將會是一則十分嚇人的怪談罷。總而言之,要一人獨自述足百則,的確是強人所難。隨著這消息愈傳愈廣,除了咱們倆,屆時還將有近二十人參加。只要每人說個兩則,就有四十則了。」
由良公篤是不可能說的,揔兵衛說道:
「此類怪力亂神的胡言亂語,此人想必是連聽都不想聽罷。」
「不過,公篤氏依然得在場見證,畢竟整件事兒也是因其而起的。個人是認為應由一白翁起個頭,接著再由在座其他幾人接下去,待圓朝師父說完後,最後再回到一白翁做個總結。」
維新後,有不少薩長(註:幕末推動維新最力的薩摩藩與長州藩,曾為倒幕勢力的骨幹,維新後新政府的領導階層,多為此兩藩出身,其派閥俗稱薩長閥)出身之藩士為新政府所登用,其中亦不乏曾幹過密探一類差事者。不過,據傳喜左衛門卻執意辭去。
大政奉還後,喜左衛門便出家為僧。
見此,此曾任密探之下級官員方向禪師詢問,曾頻頻行無益之殺生者若是得度修行,是否也可能成為聖人。
或許,算得上是悔悟罷,禪師說道。
如今——喜左衛門已成一名聞天下之高僧。禪師表示雖宗派有別,亦曾聽聞此人名聲。關東一帶相傳,此僧法力甚為高強,加持祈禱至為靈驗。
喜左衛門,今名國枝慧岳,於千住某真言宗之寺院擔任住持。
不過。
明知此人正是真兇,亦無法將之繩之以法,禪師語帶遺憾地說道。
畢竟此人一切犯行,均已是陳年往事。
就連當年的奉行所都無意願查證,如今的警察更是不可能展開調查。即便想查,已無證據可尋。哪管幾名證人指證歷歷,本人也不可能據實認罪。不,即便本人坦承無諱,亦無法將之逮捕治罪。如今欲報此仇,亦是無從。
即便如此,禪師仍認為應向百介通報此事。
如今,小夜已出落得亭亭玉立,過著平穩寧靜的生活,知曉此事,已是了無意義。雖知此舉或許是畫蛇添足,僅能於小康生活中徒增怨念,但既已釐清實情,仍欲讓百介知曉,否則心中絕難踏實,高僧語帶悲愴地說道。
聞言——
百介誠心致謝。
雖非出自內心,仍表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世間一切均難逃因果報應,若此人果為真兇,終將有惡報降臨其身。
百介亦表示,倘若真如禪師所言,此人不敵罪孽苛責,出於慚愧而立志出家,或許便無須再深究。
但這絕非肺腑之言。
若是放任真兇逍遙法外,百介絕難苟同。
想必那張寫有若逢窮途末路,可投靠百介的紙頭,原本是又市為阿藺所寫的。藉此,又市悄悄將阿藺託付給百介。倘若禪師所言屬實,阿藺乃死于慧岳之手,則此人既是殺害小夜之母、亦是殺害阿銀之女的真兇。
——若是如此……
究竟該如何是好?百介無意誅殺此人,即便殺了慧岳,也是於事無補。既無法讓阿藺復生,小夜亦不可能為此歡喜。但放縱兇手逍遙法外,著實教人難以甘心。
這下,百介思及一則妙計。
偶然幫了百介一把。這下,百介又委託偶然來訪的與次郎代為張羅。一如又市委託百介時從未多作解釋,百介這回也未向與次郎說明任何緣由。
【陸】
為籌辦百物語怪談會而造訪劍之進者,乃青鷺事件之中心人物由良公房卿。不,實為其子,即儒學者由良公篤。但若欲更進一步追本溯源,或許該說是其門下之眾門生。
不久前,公篤氏所開辦的私塾曾有過如此一段問答。
孔子曾雲子不語怪力亂神,敢問塾長對神佛是什麼見解——?
世間本多奇事,怪異巷說所在多有,但人世間究竟有無鬼神——?
理所當然,公篤氏給眾門生的回答,是對怪異巷說必不深究,對鬼神必敬而遠之,探究有無鬼神,乃無為之舉。此外,神即理,佛即慈悲,理與慈悲即便不假神佛二字,亦可論之,若以此二字論之,必失論旨而離世理——此舉實與棄神無異。
孰料。
眾門生雖接受了對神佛的這番解釋,但尚有人堅稱世間必有妖怪。
俗雲有教無類,知名私塾本就是弟子眾多,其中或有優秀人才,但亦不乏平庸之輩。若有一人起個頭,必有兩、三人起鬨附和,不是據傳哪兒有妖怪出沒,便是據說哪個人撞見了幽魂。
公篤氏雖苦口婆心地秉理否定,但仍有門生堅持不願信服。不巧的是,此門生乃某企業之少東,公篤氏創辦私塾時,曾拜其父斥巨資大力資助,故欲斥此門生之言實屬無稽,亦是難為。
故此。
此門生便提議,不妨確認世間是否真無妖怪。此提議雖幼稚荒誕,卻足以教名聞天下的孝悌私塾塾長苦惱不已。
到頭來——此門生進一步提議,有一名曰百物語之遊戲,不妨儘可能依相傳之法式行之,看看是否真有異象,或真無異象發生。這提議與其說是瘋狂,毋寧說是愚蠢,想必教公篤氏至感難堪。
總之不過是個迷信,試之也無妨,問題出在正確法式無一人知曉。
既欲檢證,便非得正確執行不可。故此,公篤氏便央求其父公房卿,代為向妖怪巡查矢作劍之進詢問。
「不過,還真是教人不解呀。」
背靠道場床間(註:日式建築內,座敷中地板最高,用來懸掛字畫或擺放花卉飾品的空間)雙手抱胸、盤腿而坐的揔兵衛高聲說道。揔兵衛這下正在位於神樂坂的澀谷道場中,和與次郎相對而坐。
「老隱士打的是什麼主意,我完全猜不透。想到老隱士的為人、個性,似乎是隱瞞了些什麼。這提議雖是有趣,行事亦該含蓄委婉,但談的既然是怪談,我倒認為無須如此謹慎。若是過度拘泥於理法,反而變得不駭人了不是?」
「老隱士的本意,我也猜不透。」
與次郎只能如此回答。畢竟一白翁這番委託,的確是有點兒教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若要談百物語,最後一則還請留給老夫敘述——老人向與次郎如此請求。
那麼,計劃是如何?揔兵衛問道:
「不是全讓三游亭來說?」
「不,一白翁也要說一些,故圓朝師父只須說個一半就成。」
「一半?那就是五十則了。」
「五十成也不算少哩。想到師父平日多忙,即便是簡短的故事,求其說個百則,想必也是強人所難。不難想像,這差事會有多累人罷?而且還得一路說到早晨,只怕要把師父給累昏了。」
「不過,師父要比想像中來得和氣得多哩。據說還表示若是山岡先生所託,別說是一百則,就算是兩百則也是兩肋插刀,在所不辭。還恭恭敬敬地要求,這回可否不用三游亭這藝名,而是以本名出淵次郎吉的名義參加。」
「該不是教你這張臉給嚇著了罷?」
揔兵衛生得這副德行,即便不吭聲也夠嚇人。
哪有可能?揔兵衛一臉茫然地否定道:
「師父是曾說過我這長相嚇人,但僅向我開個玩笑,要以我這長相編出一則怪談罷了。」
「想必這將會是一則十分嚇人的怪談罷。總而言之,要一人獨自述足百則,的確是強人所難。隨著這消息愈傳愈廣,除了咱們倆,屆時還將有近二十人參加。只要每人說個兩則,就有四十則了。」
由良公篤是不可能說的,揔兵衛說道:
「此類怪力亂神的胡言亂語,此人想必是連聽都不想聽罷。」
「不過,公篤氏依然得在場見證,畢竟整件事兒也是因其而起的。個人是認為應由一白翁起個頭,接著再由在座其他幾人接下去,待圓朝師父說完後,最後再回到一白翁做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