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其二——現場已無遺體。救起小夜後,滿腔慈悲的禪師又將其母遺體運回寺院,恭行法事、誦經憑弔。
原本以為此女若非死於意外,便是亡於飢病。一片好心,反而誤了事。
禪師挾小夜之證辭,數度請求官府緝兇,到頭來還是未獲理睬。官府應是認為年方八歲的娃兒所述乃童言童語,豈值得採信?說來,小夜的證辭的確含糊不清,但硬是要一衰弱不堪的年幼稚女把話說得條理分明,根本是強人所難。
智弁禪師為此忿忿不平,試圖同所司代等高官多方交涉,但依然無法說動官府。
在禪師悉心照料下,小夜在半個月後恢復健康。
或許是有感於緣份,或許是有感於責任,智弁禪師攜小夜返回鎌倉。
後來,禪師自小夜掛在頸上的亡母遺物,即一隻髒污不堪的護身符中,發現了一張陳舊的紙頭。起初,這紙頭讓禪師大惑不解。理應是舉目無親的世間師稚女的護身符中,竟有這麼張載有某人姓名居所的紙頭,箇中緣由,當然是教人難以理解。更何況所載之居所竟然位於江戶,還是個知名的大商家。
一時似乎誤判,此人或許是稚女的生父。
故此,禪師才特地遣使通報。想必是認為倘若稚女真是此人所生,總不能知情不報。由紙頭上的姓名判斷,此人應非武士,不過是個普通百姓。雖然身分依舊對不上,但總不至於釀成家產之爭。想來,這也是個理所當然的判斷。
後來,百介終於明白雲水來訪的本意。
只因見到雲水遞出一張紙頭,竟是百介頭一冊付梓的書卷之奧付。
見之,百介已是大為震驚。此外,還在自己的筆名旁看見如下補述:
江戶京橋生駒屋之山岡百介——
這下,更是驚愕不已。
百介已有數十載未踏出江戶半步,亦從未與任何女子有過往來,更遑論有任何機會與山民接觸。眼見別說是筆名,就連自己的本名都載於紙頭上,當然是大為震驚。當年,就連生駒屋百介這名字,都沒幾個人聽說過。當年任職於店內者亦已悉數退隱,如今就連職員都無人聽說過百介這名字,更何況山岡乃自己被納為養子前的舊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難道自己是教狐狸精給捉弄了?百介仔細端詳起這張紙頭。
只見一角還有如此記述:
此人足堪信賴——
若逢窮途末路,宜投靠之——
鴉——
鴉?這……
不就是又市?
這應是又市寫的。
百介如此判斷。
這——是一個局。錯不了。倘若是又市寫的,絕對是一個局。
再者,紙頭上還寫有投靠兩字。記憶中,又市從未託付百介任何事兒,孰料這回……
詳情恕難告知,但老夫與此稚女確是有緣,必將擔下養育之責,百介如此回答。
雲水原本以為紙頭上的人物必是小夜生父,但眼見緩緩步出屋外的竟是個老態龍鐘的老頭兒,而且也沒打聽詳情,便堅稱願收養稚女,似乎極為震驚。
總之,老夫將收養此稚女,願立刻遣轎或馬迎之,聽聞百介語氣如此堅決,雲水表示自己應先歸返,待與禪師商談後再行連絡。
猶記當日雲水離去後,百介更是坐立難安。都活到這把年紀了,竟還接連數夜難以成眠。一想到又市對自己有所託付,心中自是興奮莫名。送走那兩位天狗後已過數十載,萬萬想不到事隔多年,自己竟然又和又市有了牽連,這簡直是個晴天霹靂。
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局?又市究竟要讓百介做些什麼?
半個月後,和田智弁禪師親自帶著小夜前來生駒屋。
看見這隨禪師前來的小姑娘的模樣——
百介終於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
小夜。
生得和阿銀根本是一模一樣。
慘遭殺害的阿藺,想必就是阿銀之女罷。而又市所寫的那張紙頭,原本想必是為了阿藺而寫的。至於阿藺與又市是什麼關係,根本是無從得知,即便試圖釐清,也註定是白費工夫。不過,倘若阿藺真是阿銀之女,和又市想必就多有牽連了。又市曾將記有百介住所的紙頭交給阿銀之女,以備有什麼萬一時有人可投靠,的確是不無可能——
這下,百介當場號啕大哭了起來。
並向智弁禪師陳述了一切緣由。
聽聞這番解釋,禪師便將小夜托給了百介。
從此,百介便在小夜相伴下過活。
——至今已有十三年,還是十四年了罷。
為此,百介遷出店內小屋赴外結庵,過起了僅有兩人的日子。
百介教授小夜讀寫,將之視為己出撫養。長得愈大,小夜的容貌也與阿銀益發酷似。不過小夜依然是小夜,而非阿銀。但雖非阿銀,小夜畢竟是阿銀曾活在這世上的證據。而對百介而言,與小夜一同生活,也是個證明自己與阿銀、又市度過的那段時日絕非虛構想像、乃是千真萬確的明證。
如今。
相隔十數年。
和田禪師再度造訪百介。
這些年裡,雙方雖曾數度書信往返,但百介一度也未與禪師照過面。雖然百介一切依舊,但禪師的地位已是益發顯赫,與其面會也變得益發困難。雖然身分制度業已廢撤,但人人仍得在自己的世界裡過活。而百介與和田智弁正是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裡,故此……
禪師的突如造訪,著實教百介大吃一驚。
聽聞來訪用意後,百介更是驚訝得無法自已。
禪師表示,業已尋獲殺害小夜生母的嫌犯。
起初,百介深感難以置信,但禪師卻斷言絕對錯不了。
消息乃得自一任職於新政府的下級官員,此人於前幕府時代,曾任薩摩之密探。據此人所言,殺害小夜之母——阿藺者,乃一與其同為薩摩密探者,名曰國枝喜左衛門。
所謂密探者,並非僅擔任探子或奸細。有時,密探也得充當執行暗殺的刺客。
不,或許他們幹的根本稱不上暗殺。在那年頭,殺人有時根本是稀鬆平常的活兒。當然,當年殺人亦非合法,大多得以重罪論處。但也有不少人挾著自以為是的大義名分,肆無忌憚地大開殺戒。
哪管是為了什麼豪情壯志,殺人畢竟是法理難容的野蠻行為。
不過。
即便真有個有志之士,殘殺山民之女哪可能是為了什麼大義名分?
所言甚是,聽完百介這番分析,禪師亦深表贊同,經過一番審思,復開口說道:
據傳——這喜左衛門不僅對女色異常執著,還有難抑衝動的怪癖。一旦燃起怒氣,立刻變得失去理智。遇女抵抗,不僅挾蠻力淫之,還要胡亂揮刀傷之——向禪師吐露實情者,亦不知該如何制止這同儕逸離常規的行止,心中滿是煩惱沉痛。
果真確定是此人所為?百介問道。絕對無誤,禪師回答:
論時期、場所,俱屬吻合,必能斷言喜左衛門正是真兇。
原本以為此女若非死於意外,便是亡於飢病。一片好心,反而誤了事。
禪師挾小夜之證辭,數度請求官府緝兇,到頭來還是未獲理睬。官府應是認為年方八歲的娃兒所述乃童言童語,豈值得採信?說來,小夜的證辭的確含糊不清,但硬是要一衰弱不堪的年幼稚女把話說得條理分明,根本是強人所難。
智弁禪師為此忿忿不平,試圖同所司代等高官多方交涉,但依然無法說動官府。
在禪師悉心照料下,小夜在半個月後恢復健康。
或許是有感於緣份,或許是有感於責任,智弁禪師攜小夜返回鎌倉。
後來,禪師自小夜掛在頸上的亡母遺物,即一隻髒污不堪的護身符中,發現了一張陳舊的紙頭。起初,這紙頭讓禪師大惑不解。理應是舉目無親的世間師稚女的護身符中,竟有這麼張載有某人姓名居所的紙頭,箇中緣由,當然是教人難以理解。更何況所載之居所竟然位於江戶,還是個知名的大商家。
一時似乎誤判,此人或許是稚女的生父。
故此,禪師才特地遣使通報。想必是認為倘若稚女真是此人所生,總不能知情不報。由紙頭上的姓名判斷,此人應非武士,不過是個普通百姓。雖然身分依舊對不上,但總不至於釀成家產之爭。想來,這也是個理所當然的判斷。
後來,百介終於明白雲水來訪的本意。
只因見到雲水遞出一張紙頭,竟是百介頭一冊付梓的書卷之奧付。
見之,百介已是大為震驚。此外,還在自己的筆名旁看見如下補述:
江戶京橋生駒屋之山岡百介——
這下,更是驚愕不已。
百介已有數十載未踏出江戶半步,亦從未與任何女子有過往來,更遑論有任何機會與山民接觸。眼見別說是筆名,就連自己的本名都載於紙頭上,當然是大為震驚。當年,就連生駒屋百介這名字,都沒幾個人聽說過。當年任職於店內者亦已悉數退隱,如今就連職員都無人聽說過百介這名字,更何況山岡乃自己被納為養子前的舊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難道自己是教狐狸精給捉弄了?百介仔細端詳起這張紙頭。
只見一角還有如此記述:
此人足堪信賴——
若逢窮途末路,宜投靠之——
鴉——
鴉?這……
不就是又市?
這應是又市寫的。
百介如此判斷。
這——是一個局。錯不了。倘若是又市寫的,絕對是一個局。
再者,紙頭上還寫有投靠兩字。記憶中,又市從未託付百介任何事兒,孰料這回……
詳情恕難告知,但老夫與此稚女確是有緣,必將擔下養育之責,百介如此回答。
雲水原本以為紙頭上的人物必是小夜生父,但眼見緩緩步出屋外的竟是個老態龍鐘的老頭兒,而且也沒打聽詳情,便堅稱願收養稚女,似乎極為震驚。
總之,老夫將收養此稚女,願立刻遣轎或馬迎之,聽聞百介語氣如此堅決,雲水表示自己應先歸返,待與禪師商談後再行連絡。
猶記當日雲水離去後,百介更是坐立難安。都活到這把年紀了,竟還接連數夜難以成眠。一想到又市對自己有所託付,心中自是興奮莫名。送走那兩位天狗後已過數十載,萬萬想不到事隔多年,自己竟然又和又市有了牽連,這簡直是個晴天霹靂。
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局?又市究竟要讓百介做些什麼?
半個月後,和田智弁禪師親自帶著小夜前來生駒屋。
看見這隨禪師前來的小姑娘的模樣——
百介終於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
小夜。
生得和阿銀根本是一模一樣。
慘遭殺害的阿藺,想必就是阿銀之女罷。而又市所寫的那張紙頭,原本想必是為了阿藺而寫的。至於阿藺與又市是什麼關係,根本是無從得知,即便試圖釐清,也註定是白費工夫。不過,倘若阿藺真是阿銀之女,和又市想必就多有牽連了。又市曾將記有百介住所的紙頭交給阿銀之女,以備有什麼萬一時有人可投靠,的確是不無可能——
這下,百介當場號啕大哭了起來。
並向智弁禪師陳述了一切緣由。
聽聞這番解釋,禪師便將小夜托給了百介。
從此,百介便在小夜相伴下過活。
——至今已有十三年,還是十四年了罷。
為此,百介遷出店內小屋赴外結庵,過起了僅有兩人的日子。
百介教授小夜讀寫,將之視為己出撫養。長得愈大,小夜的容貌也與阿銀益發酷似。不過小夜依然是小夜,而非阿銀。但雖非阿銀,小夜畢竟是阿銀曾活在這世上的證據。而對百介而言,與小夜一同生活,也是個證明自己與阿銀、又市度過的那段時日絕非虛構想像、乃是千真萬確的明證。
如今。
相隔十數年。
和田禪師再度造訪百介。
這些年裡,雙方雖曾數度書信往返,但百介一度也未與禪師照過面。雖然百介一切依舊,但禪師的地位已是益發顯赫,與其面會也變得益發困難。雖然身分制度業已廢撤,但人人仍得在自己的世界裡過活。而百介與和田智弁正是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裡,故此……
禪師的突如造訪,著實教百介大吃一驚。
聽聞來訪用意後,百介更是驚訝得無法自已。
禪師表示,業已尋獲殺害小夜生母的嫌犯。
起初,百介深感難以置信,但禪師卻斷言絕對錯不了。
消息乃得自一任職於新政府的下級官員,此人於前幕府時代,曾任薩摩之密探。據此人所言,殺害小夜之母——阿藺者,乃一與其同為薩摩密探者,名曰國枝喜左衛門。
所謂密探者,並非僅擔任探子或奸細。有時,密探也得充當執行暗殺的刺客。
不,或許他們幹的根本稱不上暗殺。在那年頭,殺人有時根本是稀鬆平常的活兒。當然,當年殺人亦非合法,大多得以重罪論處。但也有不少人挾著自以為是的大義名分,肆無忌憚地大開殺戒。
哪管是為了什麼豪情壯志,殺人畢竟是法理難容的野蠻行為。
不過。
即便真有個有志之士,殘殺山民之女哪可能是為了什麼大義名分?
所言甚是,聽完百介這番分析,禪師亦深表贊同,經過一番審思,復開口說道:
據傳——這喜左衛門不僅對女色異常執著,還有難抑衝動的怪癖。一旦燃起怒氣,立刻變得失去理智。遇女抵抗,不僅挾蠻力淫之,還要胡亂揮刀傷之——向禪師吐露實情者,亦不知該如何制止這同儕逸離常規的行止,心中滿是煩惱沉痛。
果真確定是此人所為?百介問道。絕對無誤,禪師回答:
論時期、場所,俱屬吻合,必能斷言喜左衛門正是真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