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藤原百川點了點頭,示意古麻呂說得對,這是一旁的吉備真備也忍不住說道:“左大臣閣下,屬下以為經濟若崩潰倒是其次了。”

  一言即出,震驚了所有的人,還有什麼比經濟崩潰更嚴重的呢?藤原百川似乎明白吉備真備的意思,淡淡一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我日本至聖德太子開始就向當時的隋朝派遣隋使,至今已二百年,學習先進的東西固然重要,但卻不能學習過頭而失去自己的文化,再看看現在,我國無論政治、文化、經濟,從天皇乃至平民百姓的生活,無不被唐朝所同化,不是我危言聳聽,再如此一百年,我日本就不再是一個國家,而是唐朝的一個道而已,因為我日本的立國之本都已經丟失。”

  藤原百川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道:“吉備君說的正是我所擔心的,前兩天我向天皇陛下建議暫停派遣‘遣唐使’,但天皇陛下卻不能理解,堅持要再派新的‘遣唐使’,還斥責我別有用心,他不能理解啊!吉備君,創立我日本文字的事事關國家興亡,你要抓緊。”

  “是!”

  “還有古麻呂君,我讓你派人潛進江南一事可有進展?”

  “回大人話,我已派了三批人潛到江南各地,其中有一人武功高絕,極有智謀,做事也十分利落,可惜就是殺戮之心重了一點。”

  “只要他能達到目標,無所謂手段,這件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了。各位,我日本自立並非一年二載所能辦到,但‘千里之行,始于于足下’我們就從發動貴族抵制唐貨開始做起吧!只要有一人做到,就會帶動另一人,一年不行就十年,總有一天,我們的百姓都會醒悟的。”

  說完藤原百川凝望著遠方,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自言自語地說道:“新羅,何時歸來?”

  就在藤原百川在難波港決心抵制唐貨的十天後,在日本的首都奈良,光仁天皇正在對一批即將隨大唐商船一起赴唐的‘遣唐使’們進行最後的告誡:

  “各位即將代表我日本赴大唐研修,在唐期間對大唐文化一定要懷著謙和卑躬之心,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東西,帶回日本為我國所用,對上邦的態度也要恭敬有加,切不可妄自高傲,影響兩國的關係。切記!切記!”

  日本寶龜二年,唐朝大曆六年,日本的新一批遣唐使跟隨唐朝的貿易商船赴唐朝學習,與此同時在日本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發起抵制唐貨運動,但遭到了光仁天皇的嚴厲批評同時也不被貪圖華美唐貨的貴族和普通百姓所接受,寶龜二年年底時抵制唐貨運動便陷入了低潮。手握重權的藤原百川見無法從內部打開局面,便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大海的另一端。

  第三部 經略江南 卷四 遊人只合江南老 第四十八章 摩尼

  本人的第二部小說《晚宋》正式開始發表。起點書號110104 。

  歡迎大家一如往的支持多多點擊,多多投票。

  這部小說本人覺得應在各方面都要強過《李唐傳奇》

  簡介:

  宋蒙聯合滅金是南宋王朝所犯下的最大戰略錯誤,如果宋蒙當時談判失敗,歷史之路又該如何走?本書就假設了一個偶然的因素導致了宋蒙聯合滅金的談判失敗後,歷史從此改變的故事。本書主人翁李思業是唐朝一支沒落宗室的後裔,城破後十四歲的他被擄到金國成為奴隸,幾經波折,他重獲自由身後回到故國的都城臨安,並漸成商賈。一個偶然的發現,他毒殺了扮作使者前來談判的蒙古大汗窩闊台,歷史從此走錯,李思業本人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本書描述一個少年從奴隸到開國皇帝的傳奇故事。本書為架空歷史小說,請勿和史實對號入座。

  ===============================================

  摩尼教是三世紀在巴比倫興起的世界性宗教,又稱牟尼教或明教,主要吸收猶太教-基督教等教義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傳播到東方來以後,又染上了一些佛教的輪迴色彩,告訴信徒要信奉光明之神,遠離黑暗和邪惡,以求來生獲得幸福,摩尼教強烈主張眾生平等,因此被不少統治階級以其教義中描述神話故事為藉口判為異端邪說,後來被波斯接受立為國教,但波斯被大食所滅後,摩尼教因其起源於猶太教而被伊斯蘭教視為仇敵進行了殘酷的迫害,摩尼教徒們也被迫分散到世界各地。唐高宗時,摩尼教徒隨波斯商人來到中國的福建、浙江一帶傳教,被胸懷寬廣的唐朝所接納,但在開元二十年之時,有浙東地方官告發摩尼教徒蠱惑山民藐視大唐律法而被唐玄宗所禁絕。摩尼教遂向西發展,被回紇登利可汗所接受,逐漸成為回紇的國教。唐、回兩國談判之時,准許摩尼教重回大唐傳教便是條件之一(參看第三部),大曆三年,摩尼教重返大唐。

  大曆六年十月,宣州寧國縣山洪爆發,全縣被淹,縣令也死於洪水之中,全家死絕的就有五百餘戶,洪水過後阻斷了寧國縣與外界的聯繫,直到半月後,方才被商人發現告之宣州府,宣州刺史立刻派人到寧國縣了解情況,方才得知寧國縣已經是瘟疫流行,全縣人口已經死亡過半。宣州當即發八百里加急向金陵求救,

  李月得報立即命令軍隊開赴寧國縣救援,將未死之人全部帶出寧國縣,建立難民營異地安置,但軍中也開始有人染疫,三日即死,無人敢再進寧國縣掩埋屍體。就在這時一支約百人剛隨‘巴蜀商行從長安來到宣州的摩尼教徒挺身而出,自願到寧國縣掩埋屍體,二十天後,這群僅剩三十三人的摩尼教徒終於從寧國縣走了出來,艱難地完成了掩埋屍體的任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