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宣州刺史江上清親自上書,向李月匯報了這支摩尼教徒的巨大功績,十二月,李月在金陵府勤政院接見了這批從死神手中逃出來的摩尼教徒。

  “大將軍別來無恙否?”

  摩尼教徒剛剛走進西閣大殿,一名年老的摩尼教徒便站出來向李月問候。

  李月一怔,他立刻認出這名老者竟是當年在回紇見過的國師睿息,他大吃一驚,連忙過來施禮道:

  “國師親到江南,李月無禮!”

  “大將軍,不,應該是吳王殿下,我已經不是回紇的國師了,國師之位我讓給了總教派來的副教主,我現在是負責在大唐傳教,當年我就說過,或許我們有緣在江南再見,果然是這樣啊!”

  “大師不顧年邁,率領教徒捨身救我百姓,李月十分感激,來!各位請坐。”

  隨後李月命功曹事官員去接待其他摩尼教徒,自己和崔煥則專門接見了睿息。

  “吳王殿下,我是在前年來到長安的,皇上十分信守當年的承諾,並不干涉我們的傳教活動,去年我們已經在長安建立了寺院,教徒也發展到了二千多人,主要以下層民眾為主。我想殿下也知道,摩尼教初來大唐之時,便是在東南一帶傳教,到開元二十年時已頗有百姓基礎,這次我來江南就是想請殿下答應我重新恢復在江南一地的傳教。”

  李月聽了睿息的話,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既然皇上答應你們在我朝傳教,從原則上我並不反對,但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雙方達成共識。”

  睿息早就知道李月必然要提條件,他便微微一笑,等待對方的要求,這時李月看了看崔煥,崔煥知其意,便笑著說道:“首先是傳教的地方,剛開始時暫時不要在浙西一帶傳教,你們可去越州、福州、泉州一帶可好?”

  “這個沒問題,我們的基礎本來就是那一帶。”

  “其次希望你們儘量在百越等少數民族中傳教,勸服他們下山入籍成為普通百姓。”

  “這也是我們教義的宗旨,在光明之神下,眾生平等。”

  “好!最後一條是你們必須遵守大唐的律法,不得觸犯大唐的刑律,更不得煽動百姓與官府為敵,當年殿下在台州就處死了一名自稱是摩尼教神婆的女巫,望你們以後自重。”

  睿息微微一笑答道:“此事我也有所聽聞,我們摩尼教並無神婆的說法,更不會為己斂財,這一定是人借摩尼教之名蠱惑我的信徒,這就更需要真正的摩尼教徒去宣揚我們為善的教義,免得被不法之人所趁,況且我早聞江南一帶百姓富足、官吏清廉,乃大唐百姓所嚮往之理想之地,我在大唐多年知道普通百姓小富即安,若如此,再有人鼓動百姓也不會跟隨造反,崔大人何必多慮?”

  “大師說得好,自古只有官逼民反,哪有百姓吃飽飯還造反之理,我同意大師在江南傳教。”

  “多謝吳王殿下和崔大人,我還有一個請求,我想在泉州和明州各建一座大雲光明寺,不知能否答應?”

  不待李月說話,崔煥便搶先說道:“此事大師可向功曹事祠廟署申請,按章審批。”

  睿息點點頭,他摸出兩枚戒指遞給李月道:

  “這戒指是用我波斯國璽的碎片所做,非金非玉,一枚名王者之戒,一枚曰霸者之戒,王者之戒上鑲有血鑽,而霸者之戒上鑲的是黑鑽,這兩顆鑽石也是來自波斯國王的權杖,我聞殿下膝下有二子,現將這兩枚戒指權作見面之禮獻上,請殿下笑納。”

  “如此珍貴的禮物,李月替犬子謝過大師了。”

  第二天,睿息便向祠廟署遞交建寺申請,按金陵政制,新教建廟屬甲等公務,需經吳王審批後方可執行。

  金陵府在經蕭隱、崔煥兩任長史後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政務制度,比如將日常公務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戊五等,戊級公務由從事直接審批即可,如本錢在五百貫以下的店鋪開張等;丁級公務則需要主薄批准;以此類推丙級公務就需要一署之長司馬來審批;到了最高一等的甲級公務,如平亂、賑災、頒令等則需要吳王的簽字方可施行;在分級的基礎上又按所屬分為白麻和黃麻二類,白麻類公務用白麻紙記錄必須報金陵府審批;而黃麻類公務則直接由地方審批即可,一般用黃色麻紙記錄,但也必須送金陵府備案。這套制度在後來被李月用金字刻在鐵碑之上,立在了勤政院的廣場中央。

  話說睿息向祠廟署遞交建寺申請後,時間已臨近新年,就在新年的前一天,睿息接到官府通知,建寺申請已經批下來了,讓他到祠廟署領取批文,批文上說根據規定新教初建寺只能建一處,所以祠廟署只批准在明州建寺,三年後方可申請在泉州增置,睿息雖然有點遺憾但他對勤政院的效率卻深感震驚,他去年在長安申請增置一處大雲光明寺時,足足等了大半年,到今年的六月方才批下來,而金陵卻只用了二十天便完成了所有的審批手續,這不由讓睿息感到了前途的光明。

  新年一過,睿息便率領教徒奔赴明州建寺,睿息當年便是東南一帶的摩尼教主,如今教主的歸來讓無數信仰者歡欣若狂,睿息本人還未到明州,聞訊從各地趕來的信徒奔出明州城數十里外前來迎接,一件睿息,狂熱的教徒們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高高將睿息抬起,睿息當即向信徒們表示要建寺的心愿,在場的數萬信徒當場清囊而出,共捐錢數萬貫,一個月後,睿息共收到各地信徒捐款計十五萬貫,糧食二十餘萬石。三個月後,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在明州建成,供奉光明之神也就是摩尼教的創始者摩尼的法像,各地趕來登記的教徒超過了十萬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