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第三部 經略江南 卷四 遊人只合江南老 第四十七章 扶桑
本人的第二部小說《晚宋》正式開始發表。起點書號110104 。
歡迎大家多多點擊,多多投票。
簡介:
宋蒙聯合滅金是南宋王朝所犯下的最大戰略錯誤,如果宋蒙當時談判失敗,歷史之路又該如何走?本書就假設了一個偶然的因素導致了宋蒙聯合滅金的談判失敗後,歷史從此改變的故事。本書主人翁李思業是唐朝一支沒落宗室的後裔,城破後十四歲的他被擄到金國成為奴隸,幾經波折,他重獲自由身後回到故國的都城臨安,並漸成商賈。一個偶然的發現,他毒殺了扮作使者前來談判的蒙古大汗窩闊台,歷史從此走錯,李思業本人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本書描述一個少年從奴隸到開國皇帝的傳奇故事。本書為架空歷史小說,請勿和史實對號入座。
===========================================
經過數年的建設,大曆六年時,金陵府的水軍已擴至三萬人,擁有樓船、艨艟、鬥艦、走舸、遊艇和海鶻一千五百餘艘,所用水手二萬餘人。李月遂將水軍一分為三,命林衡為瀏河經略使,統北部水軍共戰船四百餘艘駐紮瀏河、明州;又命徐明謙為長樂經略使,統南部水軍共三百餘艘駐紮泉州、流求;剩下戰船則劃給兵曹事內河航運署,主要負責內河的安全。
與水軍同步發展的是民間的商船,海外貿易的興起極大的刺激了追求高額利潤的商人們,海外商隊的發展如三級跳,擁有船隻從大曆元年的三十餘艘到大曆三年的三百餘艘再到大曆六年的三千餘艘,海船遠至天竺、大食,所雇海員超過五萬餘人,而相關貿易產業也養活著數十萬人之多,在諸多的貿易海外貿易國中,以去日本(以前稱大和國,現在改稱日本)和新羅的船隊最為龐大,自從淮南道劃給金陵府後,揚州的貿易地位再次得到加強,幾乎所有去日本和新羅的船隊都從揚州始發,原來瀏河港的功能已慢慢轉變成軍港。
大曆六年在日本是光仁天皇即位的第二年,這位六十二歲的天皇即位後,聯合擁立他的藤原家族開始清除稱德天皇時佛教干政的情況,在成功後卻發現藤原家族已牢牢控制了朝政,日本竟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即天皇和藤原家族,為消除藤原家族的影響,光仁天皇欲立母系並非來自藤原家族的山部親王為皇太子,
藤原百川以山部親王母親是低賤的百濟宮女為由堅決反對山部親王為皇太子,不得已,光仁天皇只得立同樣出身藤原家族的井上皇后之子他戶親王為皇太子,為保護山部親王,光仁天皇竟將其獻給索男無度的井上皇后為面首,使得藤原百川欲殺山部親王的陰謀破產。
大曆六年八月,來自大唐的商船隊再次抵達日本難波港,上千艘商船在一百餘艘大唐水師戰艦的護衛下,出現在數里外的海面上。
“當!當!當!”巨大的銅鐘被敲響,港內頓時亂成一團,人們紛紛奔走相告,一齊向碼頭涌去。在難波港,除了數千名能直接進港交易的大商販外,在港外還有數萬名中小商販們苦候著唐貨的運出,在離碼頭最近的地方蓋有數百間巨大的屋子,這裡便是江南各大商行在日本的常駐代理行及倉庫。
‘望春商行’的代理行和倉庫在這個建築群的最東面,占地一百多畝,由三間大倉庫和十幾間小屋組成,‘望春商行’派駐日本的總代表叫吳文,是原‘太湖幫’幫主吳淵兒子,今年剛滿二十歲,卻已經在日本呆了兩年,算得上大半個日本通,所謂原‘太湖幫’,是因為在大曆元年,‘太湖幫’已經併入了‘望春商行’不復存在,太湖幫全面負責‘望春商行’所有貨物的國內及海外運輸,幫主吳淵現在已經是‘望春商行’的二掌柜,和‘太湖幫’一樣,其他幾個大的運輸幫派也紛紛加盟大商行,如‘淮幫’就併入了‘丹潤三思商行’等等。
今天吳文正和十幾個日本大商人討論清倉的事情,突然聽到船到的鐘聲響起,狂喜之下的吳文便和其他人一起從屋裡奔了出來,碼頭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吳文只見遠方遮天蔽日的船帆一眼望不到頭,他的從人遠遠地便看見了最前面的船帆上印有‘望春商行’九頭蛇的標誌,連忙高叫著指給吳文看,看到自己的船隊到來,吳文和他的從人都不禁大聲歡呼起來。
就在萬人景仰大唐船隊的同時,在難波港的一個高地處卻有一群心態完全不同的人在靜靜地看著大唐船隊的入港,為首是一名五十多歲的男子,面白無須,身穿一襲考究的長袍,他正是日本最具權力的家族,藤原家族的掌門人藤原百川,身後是兩名大臣分別是少納言吉備真備和大伴古麻呂。
“你們倆看到這個場景有何感想?”藤原百川回頭向二人問道。
“稟左大臣閣下,唐貨輸我國由來已久,但一直對我國的影響不大,不過從唐朝的大曆元年開始,唐貨來日的數量猛增,據屬下調查,新增的唐貨主要來自唐朝江南一帶,和那裡的吳王推行限田興商有關,如此大規模的唐貨湧來,造成我國嚴重入超,白銀大量流出,各地製造業凋敝,還有唐錢的大量湧入,我國百姓已漸漸放棄了本國貨幣,轉而使用開元通寶,長此以往,我國的經濟早晚會被唐朝所左右。”
本人的第二部小說《晚宋》正式開始發表。起點書號110104 。
歡迎大家多多點擊,多多投票。
簡介:
宋蒙聯合滅金是南宋王朝所犯下的最大戰略錯誤,如果宋蒙當時談判失敗,歷史之路又該如何走?本書就假設了一個偶然的因素導致了宋蒙聯合滅金的談判失敗後,歷史從此改變的故事。本書主人翁李思業是唐朝一支沒落宗室的後裔,城破後十四歲的他被擄到金國成為奴隸,幾經波折,他重獲自由身後回到故國的都城臨安,並漸成商賈。一個偶然的發現,他毒殺了扮作使者前來談判的蒙古大汗窩闊台,歷史從此走錯,李思業本人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本書描述一個少年從奴隸到開國皇帝的傳奇故事。本書為架空歷史小說,請勿和史實對號入座。
===========================================
經過數年的建設,大曆六年時,金陵府的水軍已擴至三萬人,擁有樓船、艨艟、鬥艦、走舸、遊艇和海鶻一千五百餘艘,所用水手二萬餘人。李月遂將水軍一分為三,命林衡為瀏河經略使,統北部水軍共戰船四百餘艘駐紮瀏河、明州;又命徐明謙為長樂經略使,統南部水軍共三百餘艘駐紮泉州、流求;剩下戰船則劃給兵曹事內河航運署,主要負責內河的安全。
與水軍同步發展的是民間的商船,海外貿易的興起極大的刺激了追求高額利潤的商人們,海外商隊的發展如三級跳,擁有船隻從大曆元年的三十餘艘到大曆三年的三百餘艘再到大曆六年的三千餘艘,海船遠至天竺、大食,所雇海員超過五萬餘人,而相關貿易產業也養活著數十萬人之多,在諸多的貿易海外貿易國中,以去日本(以前稱大和國,現在改稱日本)和新羅的船隊最為龐大,自從淮南道劃給金陵府後,揚州的貿易地位再次得到加強,幾乎所有去日本和新羅的船隊都從揚州始發,原來瀏河港的功能已慢慢轉變成軍港。
大曆六年在日本是光仁天皇即位的第二年,這位六十二歲的天皇即位後,聯合擁立他的藤原家族開始清除稱德天皇時佛教干政的情況,在成功後卻發現藤原家族已牢牢控制了朝政,日本竟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即天皇和藤原家族,為消除藤原家族的影響,光仁天皇欲立母系並非來自藤原家族的山部親王為皇太子,
藤原百川以山部親王母親是低賤的百濟宮女為由堅決反對山部親王為皇太子,不得已,光仁天皇只得立同樣出身藤原家族的井上皇后之子他戶親王為皇太子,為保護山部親王,光仁天皇竟將其獻給索男無度的井上皇后為面首,使得藤原百川欲殺山部親王的陰謀破產。
大曆六年八月,來自大唐的商船隊再次抵達日本難波港,上千艘商船在一百餘艘大唐水師戰艦的護衛下,出現在數里外的海面上。
“當!當!當!”巨大的銅鐘被敲響,港內頓時亂成一團,人們紛紛奔走相告,一齊向碼頭涌去。在難波港,除了數千名能直接進港交易的大商販外,在港外還有數萬名中小商販們苦候著唐貨的運出,在離碼頭最近的地方蓋有數百間巨大的屋子,這裡便是江南各大商行在日本的常駐代理行及倉庫。
‘望春商行’的代理行和倉庫在這個建築群的最東面,占地一百多畝,由三間大倉庫和十幾間小屋組成,‘望春商行’派駐日本的總代表叫吳文,是原‘太湖幫’幫主吳淵兒子,今年剛滿二十歲,卻已經在日本呆了兩年,算得上大半個日本通,所謂原‘太湖幫’,是因為在大曆元年,‘太湖幫’已經併入了‘望春商行’不復存在,太湖幫全面負責‘望春商行’所有貨物的國內及海外運輸,幫主吳淵現在已經是‘望春商行’的二掌柜,和‘太湖幫’一樣,其他幾個大的運輸幫派也紛紛加盟大商行,如‘淮幫’就併入了‘丹潤三思商行’等等。
今天吳文正和十幾個日本大商人討論清倉的事情,突然聽到船到的鐘聲響起,狂喜之下的吳文便和其他人一起從屋裡奔了出來,碼頭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吳文只見遠方遮天蔽日的船帆一眼望不到頭,他的從人遠遠地便看見了最前面的船帆上印有‘望春商行’九頭蛇的標誌,連忙高叫著指給吳文看,看到自己的船隊到來,吳文和他的從人都不禁大聲歡呼起來。
就在萬人景仰大唐船隊的同時,在難波港的一個高地處卻有一群心態完全不同的人在靜靜地看著大唐船隊的入港,為首是一名五十多歲的男子,面白無須,身穿一襲考究的長袍,他正是日本最具權力的家族,藤原家族的掌門人藤原百川,身後是兩名大臣分別是少納言吉備真備和大伴古麻呂。
“你們倆看到這個場景有何感想?”藤原百川回頭向二人問道。
“稟左大臣閣下,唐貨輸我國由來已久,但一直對我國的影響不大,不過從唐朝的大曆元年開始,唐貨來日的數量猛增,據屬下調查,新增的唐貨主要來自唐朝江南一帶,和那裡的吳王推行限田興商有關,如此大規模的唐貨湧來,造成我國嚴重入超,白銀大量流出,各地製造業凋敝,還有唐錢的大量湧入,我國百姓已漸漸放棄了本國貨幣,轉而使用開元通寶,長此以往,我國的經濟早晚會被唐朝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