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清憐憫地望了他一眼,搖了搖頭道:「現在天下軍權皆在我手,朝中百官又大多是我提拔,假如我說我是建成太子之後,難道我就不能登基為帝嗎?還需立一幼兒?」

  「你!你膽大包天!」李隆基忽然咆哮如雷,瞪得眼珠子都要掉下來,猛地向李清撲去。

  李清一伸手按住了他,隨即輕輕一推,將他推翻在地,冷冷道:「你來日無多,還是多想想你的後事吧!我今天來,是看在多年君臣的情份上。告訴你,我不會篡位,但大唐的強盛將在我的手中開始,它將超越你的開元盛世,可惜!你已看不到那一天了……」說罷,李清揚長而去,李隆基狠毒的目光盯著他的背影,一語不發。半年後,李隆基在興慶宮誤服丹藥而亡,享年七十歲,右相李清率百官、宗室為之送葬,並請謐號為玄宗,楊玉環則封為明貴太皇太妃,移居大明宮。

  第十四卷 家國天下 第388章 家國天下(六)

  至德元年十二月,百官立寧王嫡重孫李逸為帝,改年號為大業,先帝李豫及前太子移葬興平縣,謐號為代宗。

  皇宮無後,李清請李豫的惠妃長孫藍玉暫攝太后之位,掌理後宮,長孫藍玉遂封李清為碎葉王、實封碎葉萬戶,並加封太尉,尊號『尚父』,繼續就任大唐右相一職,總理軍國政務。

  大業二年初,朝廷改革專賣法,除鹽之外,鐵、茶、酒等其他專賣之貨一概取消,並將鹽鐵監改名為稅監,負責除田稅外的其他稅種徵收,並成立市舶署,全面負責全國商業。

  同時改革商籍,廢除過去以商人編戶籍的做法,而改為以商行為個體造冊編戶,責令五十貫本錢以上的商人皆要組建商行。在市舶署登記造冊。這樣一來,大唐商人的身份便與平民無異。而商稅則從天寶十年的十稅一減為三十稅一,並承諾十年不變,以鼓勵商人投資。

  大業二年的寒食節在一場溫暖的春雨中悄然來臨。桃花、杏花同時綻放。奼紫嫣紅,按習俗寒食節家家戶戶不得生火,食用前日準備好的飯菜,儘管如此,但今天依然讓大唐之人振奮不已,因為從這一天起,舉國將放假七日。

  於是,更多的人都選擇了遠途踏青,冒著絲絲春雨。長安城內馬車成隊。絡繹不絕向城外開去。

  一早,李清的全家便動員起來,收拾箱籠、準備帳篷食物,十幾輛馬車已經套好,數百名騎兵也已整頓完畢,只等一聲令下,便護送相國和他的家人們去終南山遊玩。

  這是李清在上元夜便答應之事。那夜燈會盛大,長安市民皆出門歡燈、人流如織,但李清卻在朝房中和新任工部尚書來填及兩淮漕運使高適商討修建官道和擴大漕運之事。三人一直討論到半夜,竟將陪家人歡燈之事忘了。為緩和家人的不滿情緒,他便慷然答應,寒食節那天,率全家去終南山踏青兩日,順便讓一直臥床養病的妻子出去散散心。

  所有的東西都已收拾妥當,簾兒也被丫鬟攙扶著進了馬車,連剛剛從大宛來京的羅瀾也不顧路途勞累,興致勃勃登上了馬車。

  所有的人都準備完畢,不料主人李清卻不見了,書房裡沒有、會客室里沒有、就連後花園都搜遍,依然沒有看見他的影子。最後從守側門的一個家人嘴裡得知,相國一大早便被一輛馬車接走了,去向不明。臨走時留下一句話,說很快便回來。

  此刻不僅是天空陰雲密布。所有人的臉上都陰沉似水,但畢竟盼了幾個月的事,倒不能將它輕易放棄!眾人克制住心中的怒火!沒有散去,大部分人都坐在馬車裡耐心等候,等候他的承諾:很快便回來。

  李清是被戶部侍郎苗晉卿接走了。今天是位於東市的銀坊總店開張的日子,李清是接到臨時通知,便跟苗晉卿而去。

  銀坊也就是以前的櫃坊。為區別於私人櫃坊,官辦的櫃坊便改名為銀坊。從年初起便開始在全國各州興建,原則上每個縣都需要一個銀坊,規模可以不等,暫時的職能是儲蓄民間的銅錢和金銀。但幾乎的官員都知道,一但田稅以鈉錢代物這項制度在漢中地區試行結束,銀坊就將是百姓交納田稅的地方,而不再將田稅交給地方官府。

  這將會是一個重大的財政變化,最終改變過去交納實物完稅的方式,改以貨幣納稅,並不再由地方官府代征,而改由遍布全國的銀坊征繳。但其中最關鍵是錄奪了地方的稅賦徵收權。而是改為地方做開支預算,報戶部審核批准,由朝廷根據當年財政情況安排支出,這樣一來,就從財權上將地方牢牢掌控在朝廷的手中。但是,任何一項制度的出台都非常謹慎小心,先是試點,再慢慢向全國推廣,並在實踐中不斷修改。

  馬車駛入東市,在一片巨大的建築群面前駐停下來,銀坊總店占地約十頃,由原東市常平署改建而成,這裡主要是帳冊文書管理,並不接收金銀銅錢,所有錢貨皆送往左藏儲存。銀坊總店隸屬戶部,由金部郎中管轄。

  今天雖是銀坊總店開張,但店門前卻冷冷清清,沒有尋常店鋪開張時得敲鑼打鼓、歌舞歡慶。只有幾輛馬車停在大門口,而且巡守的士兵眾多,進出都需要嚴格核查,戒備十分森嚴。

  門口台階上站有幾名官員,正翹首以盼,見戶部侍郎的馬車過來,他們急忙上前迎接,苗晉卿下了馬車便向幾名官員拱手笑道:「寒食節還煩勞諸位,辛苦大家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