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金部郎中楊炎急忙上前道:「右相希望總店在寒食節前開始運轉,但籌辦事務千頭萬緒,還是晚了一天,還得煩請侍郎大人在右相面前多多美言,莫要責怪我等才是!」

  「為何要請苗侍郎求情,你們直接給本相說,不就行了嗎?」說著,李清笑呵呵從馬車裡出來,幾名官員又驚又喜,急忙上前一齊躬身施禮,「屬下參見右相!」

  「不必多禮!」李清向他們擺了擺手,又對楊炎道:「我說希望在寒食節前完成,就是不想耽誤你們休息。既然完不成,就索性放在寒食節後,再者我也只是口頭說說,並沒有下文限期,你可明白其中的意思?」

  楊炎凝神想了想,還是搖搖頭,表示不明白李清的意思。這時,旁邊苗晉卿接口道:「相國的意思是說各施其責,他雖總理政務,但只考慮大事,並不會幹涉銀坊開業時間這等小事,只是他稍加關注,所以不下文書限期。既然無正式文書。你們便可根據籌辦情況自行安排正式運轉時間,報戶部備案便是,用不著非要寒食節開張,耽誤大家的休息。」

  楊炎恍然大悟,急向李清歉然施禮道:「是屬下考慮不周,耽誤了相國的休息!」

  李清苦笑著搖了搖頭,儘管他已經非常注意自己言行,儘量不干涉各部獨立施政,並將各項事務制度化,凡事皆下正式文書,由主管部門者簽發、勾判。但從今天這件小事便可看出,揣摩上司意圖行事依然是官場潛規則,自己的制度化建設還任重道遠。

  想到此,他只得暗暗嘆口氣。無奈地說道:「既然已經開張了,就簡單一點吧!早一點放大家回去休息。」

  走了兩步,他又回頭對苗晉卿道:「此事是我的責任,還得煩勞價補一份文書,明確銀坊開張時間。」

  苗晉卿點點頭道:「屬下知道了,寒食節後我便辦理。」

  參加完開張儀式,時間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李清匆匆趕回府中,一進大門,卻見滿院子的馬車。馬車上他的家人個個臉色陰沉,面寒似水地盯著他。

  他摸了摸後腦勺,尷尬地笑道:「有一點小事耽誤大家了,我們這就出發!這就出發!」

  「老爺!你過來一下。」車簾拉開一半,妻子趙簾在向他招手。

  李清急忙上前,只見車廂里就只有她一人,不由向兩邊望了望,詫異道:「庭月和煥兒呢?怎麼不跟你。」

  「爹爹,我們在這!」聲音從後面一輛馬車上傳來,李清探頭向後望去,只見女兒李庭月和兒子李煥坐在小雨的馬車上,正向他揮舞著雙臂。

  簾兒溫婉一笑,對李清道:「李郎,我馬車裡寬敞,你就來和我一起坐吧!」

  「夫人有命,自當遵從!」

  李清上了馬車,揮了揮手,府門大開,十幾輛馬車駛出府門,在五百親衛的保護下浩浩蕩蕩向明德門方向駛去。

  城外春雨細密,不時從車窗縫裡飄灑進來,空氣中有一種泥土和青草混合的清香,李清渾身舒坦地躺在柔軟的坐榻上,凝視著窗外鶯飛草長、田地里耕作繁忙,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自從去年年底他主政以來,還從來沒有能象今天這樣放鬆過。

  「李郎!」簾兒輕輕叫了一聲,過了半晌,李清聽她沒有了下文,不由扭頭向她望去,只見她目光中有一點憂慮。

  李清笑了笑,伸手在她手背輕撫一下道:「在擔心什麼?」

  簾兒抬起頭,憂心仲仲道:「我擔心逸兒和煥兒,假如他們長大後知道了真相,他們會不會……」

  「不會!他們不會有衝突的機會。」

  李清淡淡一笑道:「等煥兒長到十五歲,我會讓他去石國,讓他在那裡成人,將來他會繼承我的衣缽,率領大唐鐵騎向西去建立一個新的帝國,而逸兒,我會親自教育他,培養他成人。」

  「李郎!」簾兒忽然聽出他話中的深意,不由訝道:「難道你還要回石國嗎?」

  李清微微一笑,索性將她摟在自己懷中,輕輕拉開了車簾,任由溫暖的細雨飄灑在他倆的身上和臉上,窗外煙雨朦朧、江山如畫。

  李清緊緊將妻子摟在懷中,指著窗外美景道:「等我將大唐打造成一個強盛的帝國,我就會去西域,去建立一個屬於我們的國度,總一天,它的疆域將和天空一樣寬闊!」

  李清仰望著無邊無際的天穹,胸中頓時豪氣萬丈,簾兒呆呆地看著笑傲天下的丈夫,忽然想起了他們在儀隴起早貪黑、小本經營的歲月,一股酸楚而又甜蜜的滋味湧入心田,不知不覺她的目光已經痴了……

  大業十八年,大唐戶部統計,全國在籍戶數已達二千萬戶,人口過億,歲入八千萬貫。江南、嶺南皆為豐腴之地,國富民強。四月,拜占庭帝國遣使赴大唐,邀大唐共擊黑衣大食,年已五旬的內閣首輔李清向皇帝李逸辭去首輔之位,欲親征大食。隨即,內閣十三名閣僚一致推薦戶部尚書楊炎為內閣首輔,接替李清之位,並報李逸批准。

  五月,李清抵達西域,親率二十萬大宛軍遠征大食,一年後,黑衣大食阿拔斯在拜占庭和大唐兩國的夾擊下被迫放棄大馬士革西遁。

  但李清再沒有返回長安,而是留在了大宛,李逸遂封李清為波斯總督,總督蔥嶺以西事務,並禮送其家人遠赴西域。

  大業二十二年,李清在原康國都城薩末健建立大宛國,疆域東西約二千五百里,人口一千二百萬人,並依附為大唐屬國。次年李清遣第五子李誠入長安為質,大唐最終承認了李清的正統地位,以大宛國為西域屏障,防止拜占庭帝國東擴,並加封李清為漢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