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故人?」邊令誠從大石上跳下,滿臉疑惑地朝營門走去,他的故人不少,可誰知道他在奉天?

  第十四卷 家國天下 第384章 家國天下(二)

  「邊公公,還認識我嗎?」陳三貴見邊令誠走出營門,便匆匆下馬,快步迎了上去。

  邊令誠被陽光直射眼睛,一時看不清他的面容,待他走近才驀然發現,來人竟是陳三貴,李隆基的貼身侍衛隊副。

  他仿佛大白天見鬼一般,頓時驚慌失措起來,陳三貴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李隆基知道了自己奉天練兵一事。

  十幾名士兵發現情況有異,紛紛簇擁上來,圍在邊令誠的身旁,這也使邊令誠的緊張略略緩和解。他定了定心神問道:「陳侍衛,你從哪裡來?」

  陳三貴笑容依舊,絲毫不被旁邊惡狠狠的眼光所動,他摸出一封信。悠悠道:「這是你的故主寫來,你可想看?」

  邊令誠的心立刻緊張得『咚!咚』跳了起來,他環顧左右道:「這是我的故人,沒有惡意,你們先退下!」

  他隨即緊緊盯著陳三貴手中的信道:「陳侍衛,請到營帳里詳談!」

  「邊公公,太上皇想復出,你可知道?」陳三貴剛一坐下,便直奔主題道。

  邊令誠沉默了,此事長安人人盡知,他如何不曉,為此他躲到奉天縣練兵。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想讓李隆基知道自己已經回京,但他們居然還是找到了自己。

  「那封信是給我的嗎?」邊令誠的聲音已經微微開始發顫。

  「自然!」陳三貴笑著將信遞了過去,他看似長得粗曠,實則心細無比。他端起茶杯細細吮茶,卻將邊令誠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每一個細微的表情都收入眼中。

  邊令誠的臉色變得異常蒼白,渾身都在微微顫慄。李隆基在心中嚴厲斥責他的背叛,並給他一次機會。如果帶兵來投,將來封他為左羽封軍大將軍、奉天縣公,如果他執迷不悟,將來會用他來警示宦官。

  雖然李隆基沒有說用什麼辦法來警示宦官,邊令誠還是從陳三貴刀子般的目光中猜到可能要剝自己的皮。

  邊令誠對其他宦官的一個最大優勢,那就是他很了解李清。早在安西時,他從李清奪高仙芝權一事上,便清楚地看出了他是一個面善心相之人,而且不會半點容情。

  所以現在雖然看似李清獨攬朝綱,皇帝只是擺設,但邊令誠心裡卻很明白,就算是個擺設,李清也是挑選了李豫,他絕不容許李隆基再重新復位,李隆基的想法實在是一廂情願。一旦李清回驚,他與李隆基的衝突勢不可避。別看現在人人支持李隆基!但如果沒有軍權!屁用都沒有。

  良久,他終於抬起來頭,一字一句道:「陳侍衛,請轉告太上皇,邊令誠絕不敢背主!」

  或許是被邊令誠的驚懼所迷惑,陳三貴竟一時沒聽出邊令誠的話帶有歧義,他立刻站起身拱手笑道:「邊公公識大勢最好!我這就回復陛下,等你的好消息!」

  待陳三貴一走,邊令誠漸漸將信揉成一團!他毅然起身,大步走至帳外道:「命令弟兄們立刻收拾東西,隨我拔營他處!」

  李豫是混在禮部尚書房琅的馬車裡回到大明宮,對這個無權皇帝的怪異行為,房館並沒有多問。太上皇都知道去各個大臣府里拉攏支持,他李豫應該也是這樣,不知他昨晚去了誰的府第,房琅感到很慶幸。

  他沒有來找自己,否則自己真難在兩者之間平衡。既然不想管!那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談到正題。

  於是,『注意身體,早得貴子』一類的話,房琅說了一路,就偏憂沒有提到半句政事,轉移領導的注意力,自古就是以下瞞上的良方。不過李豫也著實乏了,昨夜演兵的熱度已過,房館東拉西扯的話使他更昏昏欲睡。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御書房,立刻便關上門,命令今天誰也不得打擾。

  但剛到中午,邊令誠的緊急求見卻將他的疲憊趨趕得無影無蹤,太上皇已經知道他操練私軍。

  李豫背著手房間裡不安地來回踱步。房間很熱,他不時拿出帕子擦拭額上的汗珠,自從李泌含蓄地告訴他,太上皇又重新生出野心後,李豫已經不再奢望推翻李清奪權,如何保住他的皇位才是當務之急。他也知道,要想保住自己皇位,倚賴羽林軍是靠不住的,必須要自己手上有軍隊才是保命之道。現在萬幸的是邊令誠沒有背叛他,使他終於保住了自己這個唯一的倚靠。

  「陛下,李尚書來了,在門外候見!」

  「請他進來吧!」李豫暗暗嘆口氣,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悔意。他在今天才終於理解了師傅讓他隱忍的真正含義。李清專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甘寂寞的李隆基和一群恨他入骨的親王們,只有等他皇位坐穩,李隆基仙去以後,他才能考慮奪回皇權的問題。

  「臣李泌參見陛下!」李泌必恭必敬地給李豫叩了個頭!伏在地上一動不動。

  李豫的鼻子忽然一酸,一股強烈的歉疚之情幾乎要使他跪下去,但邊令誠就在旁邊,使他克制住了自己的衝動。

  「師傅,請起來吧!」李豫輕輕地李泌扶了起來,又親自搬了一個繡墩請他坐下。

  一聲,師傅,使李泌怔住了,他呆呆地看了看李豫。忽然從他眼睛裡讀到了一絲扦悔,李泌的心中一陣酸楚,他終於理解自己的苦心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