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頁
事到如今,李豫也不想再隱瞞,他嘴唇動了動,卻不知該怎麼開口,最後只得硬著頭皮低聲道:「師傅,邊令誠替聯操練了三千軍馬,眹不該瞞著師傅!」
李泌的眼中閃過一絲訝色。他似乎想到什麼,立刻回頭問邊令誠道:「難道就是奉天那支軍隊嗎?」
李豫一怔,「師傅已經知道?」
李泌苦笑一下搖搖頭道:「又不是藏於地下的螻蟻,三千人,我怎麼會不知道,兵部早有人稟報了此事。」
說到此,李泌忽然臉色大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窗外。他猛然想起,兵部侍郎是王昌齡,既然他知道,那李清也必然知道,奉天成軍已經快半個月了,李清卻聽之任之,莫非……
李泌已經渾身冷汗。他忽然意識到,李清當初在馬嵬坡留下李隆基,恐怕就是用在今天,難道這個局是他布的嗎?否則如何解釋他親自領軍東征呢?
「師傅,出了什麼事?」
李豫發現了李泌神情有異,他又擔憂地追問道:「難道兵部要接收這支軍隊嗎?」
李泌緊鎖眉頭,他緩緩搖頭,「沒有,你不要擔心!」
現在事情越來越複雜了。他發現自己就算看出了李清的陰謀也無法破這個局。李隆基已經勢在必行,這是典型的鶴蚌相爭、漁翁得利,但問題是他依然看不透李清的著力點在哪裡?他若想改立別人,直接找個藉口廢了李豫便是,又何必繞這個大個彎子。饒是李泌想破頭,他也絕對料不到嗣寧王的嫡孫,竟然只是他的外孫,而是李清之子。
「師傅,太上皇已經知曉邊令誠練軍一事,還派人來拉攏他,現在我該如何是好?」李豫方寸已經大亂,現在李泌是他唯一的依靠。
李泌的思緒被拉了回來,他沉思片古,先問邊令誠道:「現在你的士兵駐紮在哪裡?」
「我上午已經率軍離開奉天,現在在高陵縣。」
「那今天晚上你便把軍隊拉回來,不要進城。繞城到大明宮的後面,就駐紮在重玄門外!」
說完,李泌又急忙回頭對李豫道:「陛下現在立刻將太子搬進宮來居住,再發詔向李清求救。我現在就去找荔非元禮,先探探他的口氣,看他能不能幫我們一把!」
「事情已經到這一步了嗎?」
李豫聽說要將太子也遷進大明宮。終於開始意識形勢比他想的還要嚴峻,他的嘴唇咬得發白,目光緊緊地盯著李泌的眼睛道:「師傅告訴我實話,太上皇究竟已經做到哪一步了。」
李泌輕輕嘆了一口氣,「昨天韋見素已經第二次去見他,在興慶宮裡呆了半個時辰,我想,連韋見素也表態了,那他的準備也快結束了,本來我打算陛下最好能出潢關去前敵搞勞士兵,至少能保得性命,現在既然有一支軍隊,那形勢就不同了,我們完全可以與之一博,現在關鍵就是羽林軍的態度,若他們能站在我們這一邊的話……」
說到此,李泌的目光漸漸變得兇狠起來,他斬釘截鐵地道:「那我們不妨先發制人!」
李泌象一部發動起來的機器,開始馬不停蹄四處活動,他先找了負責防守宮室的羽林軍右中郎將荔非元禮,現在他變成了整個棋局中最關鍵的一個子。如果自己的猜測屬實,那李清一定會給荔非元禮事先交代了什麼。
羽林軍的大本營在西內苑。那裡有宿地和官署,原本長史、行軍司馬、判官、六曹等文官皆齊備,但李隆基的一次逃亡使所有的文官都散失殆盡。官署無人清理,已長出一人高的蒿草,時至隆冬,草木枯敗、滿目荒蕪,說不出的悲涼冷清。但荔非元禮卻沒有這麼多文人悲秋的情懷,在他看來,這麼寬敞精雅的房子比他當馬匪頭子時住的山洞、比他做唐將時睡的軍營要好千百倍,至於葛草,沒有草的軍營那成什麼了?
由於兵力不多,大部份士兵都去值勤去了,只有昨晚換班回來的士兵在吵鬧著吃午飯。一名士兵指了半天,李泌才看見荔非元禮端著個大碗,象個土匪頭子般蹲在士兵堆里津津有味地刨飯,沒有半點忠武將軍的威嚴。這時他得到士兵地通報,探起碩大的頭顱向這邊張望了一下,忽然看見了李泌。他咧嘴笑了,那神情、就仿佛李泌是一道鮮美可口的菜餚一般。
「李尚書一起來吃一點吧!」荔非元禮大步迎上來笑道。
「多謝!我已經吃過。現有要事來找荔非將軍。」
李泌瞅了一眼亂糟糟的場面,向荔非元禮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讓他換個地方談話。荔非元禮呵呵笑了下,擺出個請的姿勢,「請尚書到我官衙里談話!」
「李尚書主管兵部,說起來還是我們這些兵頭的上司,我卻沒有去拜見一次,實在是失禮之極!」荔非元禮嘴上說失禮,可自己卻大刺未地坐著,端了個大杯子喝茶,壓根就沒想過給自己的上司,倒一杯水。
李泌沒有在意這些。他沉思片刻,便開門見山道:「荔非將軍負責宮中安全,責任可謂重大,可皇上說,最近宮中常有陌生面孔出現,讓他很是擔憂,而且過去官員的馬車不准進丹鳳門,現在似乎也不管了,連那些車夫馬徒也能堂而皇之地踏上朝廷軍機重地,實在有失體統,不知是羽林軍兵力不足,還是另有原因?」
荔非元禮哈哈笑了一聲,便直言道:「李尚書問得倒也坦直,我喜歡,不象房尚書、裴尚書問得那般彎彎繞繞,半天也說不到點上!讓人好生厭煩,不錯!是我的兵力不足。這一千人又要顧前殿又要管內宮,還得分成兩班,著實有些捉肘見襟。所以有些地方就放鬆了一點,不過皇上的人身安全不會有問題。而且只要大將軍回來這種狀況就能解決。李尚書請轉告皇上,快了!再忍耐幾日便可?」
李泌的眼中閃過一絲訝色。他似乎想到什麼,立刻回頭問邊令誠道:「難道就是奉天那支軍隊嗎?」
李豫一怔,「師傅已經知道?」
李泌苦笑一下搖搖頭道:「又不是藏於地下的螻蟻,三千人,我怎麼會不知道,兵部早有人稟報了此事。」
說到此,李泌忽然臉色大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窗外。他猛然想起,兵部侍郎是王昌齡,既然他知道,那李清也必然知道,奉天成軍已經快半個月了,李清卻聽之任之,莫非……
李泌已經渾身冷汗。他忽然意識到,李清當初在馬嵬坡留下李隆基,恐怕就是用在今天,難道這個局是他布的嗎?否則如何解釋他親自領軍東征呢?
「師傅,出了什麼事?」
李豫發現了李泌神情有異,他又擔憂地追問道:「難道兵部要接收這支軍隊嗎?」
李泌緊鎖眉頭,他緩緩搖頭,「沒有,你不要擔心!」
現在事情越來越複雜了。他發現自己就算看出了李清的陰謀也無法破這個局。李隆基已經勢在必行,這是典型的鶴蚌相爭、漁翁得利,但問題是他依然看不透李清的著力點在哪裡?他若想改立別人,直接找個藉口廢了李豫便是,又何必繞這個大個彎子。饒是李泌想破頭,他也絕對料不到嗣寧王的嫡孫,竟然只是他的外孫,而是李清之子。
「師傅,太上皇已經知曉邊令誠練軍一事,還派人來拉攏他,現在我該如何是好?」李豫方寸已經大亂,現在李泌是他唯一的依靠。
李泌的思緒被拉了回來,他沉思片古,先問邊令誠道:「現在你的士兵駐紮在哪裡?」
「我上午已經率軍離開奉天,現在在高陵縣。」
「那今天晚上你便把軍隊拉回來,不要進城。繞城到大明宮的後面,就駐紮在重玄門外!」
說完,李泌又急忙回頭對李豫道:「陛下現在立刻將太子搬進宮來居住,再發詔向李清求救。我現在就去找荔非元禮,先探探他的口氣,看他能不能幫我們一把!」
「事情已經到這一步了嗎?」
李豫聽說要將太子也遷進大明宮。終於開始意識形勢比他想的還要嚴峻,他的嘴唇咬得發白,目光緊緊地盯著李泌的眼睛道:「師傅告訴我實話,太上皇究竟已經做到哪一步了。」
李泌輕輕嘆了一口氣,「昨天韋見素已經第二次去見他,在興慶宮裡呆了半個時辰,我想,連韋見素也表態了,那他的準備也快結束了,本來我打算陛下最好能出潢關去前敵搞勞士兵,至少能保得性命,現在既然有一支軍隊,那形勢就不同了,我們完全可以與之一博,現在關鍵就是羽林軍的態度,若他們能站在我們這一邊的話……」
說到此,李泌的目光漸漸變得兇狠起來,他斬釘截鐵地道:「那我們不妨先發制人!」
李泌象一部發動起來的機器,開始馬不停蹄四處活動,他先找了負責防守宮室的羽林軍右中郎將荔非元禮,現在他變成了整個棋局中最關鍵的一個子。如果自己的猜測屬實,那李清一定會給荔非元禮事先交代了什麼。
羽林軍的大本營在西內苑。那裡有宿地和官署,原本長史、行軍司馬、判官、六曹等文官皆齊備,但李隆基的一次逃亡使所有的文官都散失殆盡。官署無人清理,已長出一人高的蒿草,時至隆冬,草木枯敗、滿目荒蕪,說不出的悲涼冷清。但荔非元禮卻沒有這麼多文人悲秋的情懷,在他看來,這麼寬敞精雅的房子比他當馬匪頭子時住的山洞、比他做唐將時睡的軍營要好千百倍,至於葛草,沒有草的軍營那成什麼了?
由於兵力不多,大部份士兵都去值勤去了,只有昨晚換班回來的士兵在吵鬧著吃午飯。一名士兵指了半天,李泌才看見荔非元禮端著個大碗,象個土匪頭子般蹲在士兵堆里津津有味地刨飯,沒有半點忠武將軍的威嚴。這時他得到士兵地通報,探起碩大的頭顱向這邊張望了一下,忽然看見了李泌。他咧嘴笑了,那神情、就仿佛李泌是一道鮮美可口的菜餚一般。
「李尚書一起來吃一點吧!」荔非元禮大步迎上來笑道。
「多謝!我已經吃過。現有要事來找荔非將軍。」
李泌瞅了一眼亂糟糟的場面,向荔非元禮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讓他換個地方談話。荔非元禮呵呵笑了下,擺出個請的姿勢,「請尚書到我官衙里談話!」
「李尚書主管兵部,說起來還是我們這些兵頭的上司,我卻沒有去拜見一次,實在是失禮之極!」荔非元禮嘴上說失禮,可自己卻大刺未地坐著,端了個大杯子喝茶,壓根就沒想過給自己的上司,倒一杯水。
李泌沒有在意這些。他沉思片刻,便開門見山道:「荔非將軍負責宮中安全,責任可謂重大,可皇上說,最近宮中常有陌生面孔出現,讓他很是擔憂,而且過去官員的馬車不准進丹鳳門,現在似乎也不管了,連那些車夫馬徒也能堂而皇之地踏上朝廷軍機重地,實在有失體統,不知是羽林軍兵力不足,還是另有原因?」
荔非元禮哈哈笑了一聲,便直言道:「李尚書問得倒也坦直,我喜歡,不象房尚書、裴尚書問得那般彎彎繞繞,半天也說不到點上!讓人好生厭煩,不錯!是我的兵力不足。這一千人又要顧前殿又要管內宮,還得分成兩班,著實有些捉肘見襟。所以有些地方就放鬆了一點,不過皇上的人身安全不會有問題。而且只要大將軍回來這種狀況就能解決。李尚書請轉告皇上,快了!再忍耐幾日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