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9頁
在後一輛馬車裡,坐著楊冰和楊芳馨,楊芳馨坐在小桌旁。一遍一遍地寫著另一個名字,蕭芳馨,蕭是她母親的姓,以後她將改名為蕭芳馨,楊芳馨從此消失在人間。
「阿姑,別寫了,你已經寫了幾百遍了,難道我還會搞錯嗎?」
楊冰在一旁笑嘻嘻道。
楊芳馨臉一紅。「你那麼多嘴做什麼?要不要我你做繡袋的事情說出去。」
楊冰臉上立刻有些不自然起來。「我給爹爹做繡袋,又有什麼關係?」
「是嗎?」
楊芳馨似笑非笑地望著她,「你做了兩個繡袋,另一個繡袋上有懷玉兩個字。我就不懂了,誰叫懷玉,難道是繡『懷春』繡錯了?」
「你這個死小娘。看我擰你嘴!」
楊冰衝上來,撲倒她,伸手捏她的臉,「看你還敢嚼舌頭!」
車廂響起一陣求饒般的笑聲,「別撓癢了,我不敢再說了。」
在後面一輛馬車上。楊元慶的次子楊靜手中拿一本書。不時探頭出去,好奇地望著前面馬車。他長得身材柔弱,就像一個女孩子,文靜異常。
他捂著嘴笑了起來,「大哥,好像大姊在撓阿姑的癢。」
坐在他對面的是長子楊寧,他正靠在車壁上看書,見兄弟有點心不在焉,便伸手敲了敲小桌子,「專心點!」
「哦!」
楊靜吐了一下舌頭,又乖乖坐好,展開書認認真真讀了起來,他是個認真的孩子,而且極喜歡讀書,有點像躲在晉陽宮裡讀書的楊侑,有一次他母親阿蓮一整天沒看見他,嚇得全家人四處找尋,連水井也掏幹了,最後才發現他躲在父親的外書房裡讀書。
他的對面的楊寧卻反而有點心神不寧,似乎有點心事,師父李綱告訴他,他即將為太子,必須要學習如果做太子,新給他定下了幾十條規矩,說話走路都要講規矩。
楊寧心中嘆息一聲,他也想跟父親出去巡視,不知道父親肯不肯帶他同行?
在他們身後的一輛馬車是江佩華和尉遲綰,江佩華抱著兒子望向窗外,不時低聲告訴他窗外飛過的小鳥,告訴他路邊的小羊,小傢伙歡喜得咯咯直笑。
這時,江佩華回頭看了一眼尉遲綰,關心地問道:「怎麼,反應很嚴重嗎?」
尉遲綰小腹已經微微隆起,她臉色蒼白,用手帕捂住嘴,不時乾嘔,她懷孕已快四個月,但反應依然很嚴重,尤其這次從太原到長安的跋涉,先是坐船,然後改坐馬車,坐船還好一點,但馬車卻顛簸得她極為難受。
「三姐,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抵達長安,真的受不了。」
江佩華連忙把孩子交給旁邊的乳母,輕輕扶住她,拍打她的背,低聲道:「再堅持一下,再走幾十里就到廣通渠,我們還是改坐船,直接到長安。」
「嗯!」尉遲綰點點頭,又是一陣乾嘔。
長長的馬車隊進入了蒲津關,折道向西南,向廣通渠方向而去,在那裡,已經有幾十條坐船在等待著他們。
……
會寧郡,楊元慶視察河湟歸來,轉道會寧,視察這裡的銀礦,銀礦已經大規模開採,來自關隴、河西和突厥的六萬餘礦工,在這裡晝夜不息地開採銀礦和銅礦,稍微粗煉後,又轉送去靈武郡精煉成銀錠和銅錠。
負責會寧銀礦的最高官員是馬紹,他跟隨楊元慶二十餘年,對楊元慶忠心耿耿,爵封穎國公、冠軍大將軍,出任關內道副總管兼會寧都督。
馬紹已經四十餘歲,生了兩個兒子,都在軍中從軍,其中長子馬述武是楊元慶的親兵校尉。
此時,馬紹正陪同著楊元慶視察銀礦,他用馬鞭指著一座剛建好的銀礦井笑道:「殿下,那座銀礦開始,我們不再用礦洞方式,而是礦井,逐步擴大擴深,最終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礦坑,應該足夠天下的白銀耗用。」
楊元慶卻搖了搖頭道:「我們不能一直依賴會寧郡銀礦,應該居安思危,想法尋找新的白銀來源,和西方進行貿易是一個好辦法。絲綢、茶葉、瓷器,我們的利潤就是西方源源不斷送來的白銀黃金,以後會寧郡銀礦不能再擴大了,要給子孫留一點,明白了嗎?」
「卑職明白了!」
停一下,馬紹又小心翼翼道:「殿下為何要留下李唐餘孽,不把他們趕盡殺絕?」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淡淡笑道:「為什麼要趕盡殺絕?」
「當年楊堅可是把宇文皇族給斬盡殺絕了。」馬紹有些不服氣道。
「那為什麼楊堅為何不把陳國和蕭國皇族趕盡殺絕?」
「這……」馬紹語塞了。他有點反應過來。楊堅是因為篡位才殺宇文皇族,和楊元慶不一樣。
楊元慶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坐天下要有氣度,我能饒過竇建德、饒過蕭銑。為何就不能饒過李建成?他們還可能翻身嗎?若連這點自信都沒有,何以能取天下?」
馬紹低下頭,半晌咬了一下嘴唇道:「殿下。我不想看守銀礦,我想為殿下拓邊,讓我也參加打高麗!」
楊元慶微微搖頭,馬紹頓時急了,「殿下,我才四十五歲。至少還可以征戰十年。整天看著他們採礦,我都要憋瘋了。」
楊元慶笑了。「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想讓你打西突厥,雖然西突厥牙帳被攻破,但餘孽猶在,還要繼續進攻,過幾個月,你和楊巍一起,協助蘇定方征西。」
「阿姑,別寫了,你已經寫了幾百遍了,難道我還會搞錯嗎?」
楊冰在一旁笑嘻嘻道。
楊芳馨臉一紅。「你那麼多嘴做什麼?要不要我你做繡袋的事情說出去。」
楊冰臉上立刻有些不自然起來。「我給爹爹做繡袋,又有什麼關係?」
「是嗎?」
楊芳馨似笑非笑地望著她,「你做了兩個繡袋,另一個繡袋上有懷玉兩個字。我就不懂了,誰叫懷玉,難道是繡『懷春』繡錯了?」
「你這個死小娘。看我擰你嘴!」
楊冰衝上來,撲倒她,伸手捏她的臉,「看你還敢嚼舌頭!」
車廂響起一陣求饒般的笑聲,「別撓癢了,我不敢再說了。」
在後面一輛馬車上。楊元慶的次子楊靜手中拿一本書。不時探頭出去,好奇地望著前面馬車。他長得身材柔弱,就像一個女孩子,文靜異常。
他捂著嘴笑了起來,「大哥,好像大姊在撓阿姑的癢。」
坐在他對面的是長子楊寧,他正靠在車壁上看書,見兄弟有點心不在焉,便伸手敲了敲小桌子,「專心點!」
「哦!」
楊靜吐了一下舌頭,又乖乖坐好,展開書認認真真讀了起來,他是個認真的孩子,而且極喜歡讀書,有點像躲在晉陽宮裡讀書的楊侑,有一次他母親阿蓮一整天沒看見他,嚇得全家人四處找尋,連水井也掏幹了,最後才發現他躲在父親的外書房裡讀書。
他的對面的楊寧卻反而有點心神不寧,似乎有點心事,師父李綱告訴他,他即將為太子,必須要學習如果做太子,新給他定下了幾十條規矩,說話走路都要講規矩。
楊寧心中嘆息一聲,他也想跟父親出去巡視,不知道父親肯不肯帶他同行?
在他們身後的一輛馬車是江佩華和尉遲綰,江佩華抱著兒子望向窗外,不時低聲告訴他窗外飛過的小鳥,告訴他路邊的小羊,小傢伙歡喜得咯咯直笑。
這時,江佩華回頭看了一眼尉遲綰,關心地問道:「怎麼,反應很嚴重嗎?」
尉遲綰小腹已經微微隆起,她臉色蒼白,用手帕捂住嘴,不時乾嘔,她懷孕已快四個月,但反應依然很嚴重,尤其這次從太原到長安的跋涉,先是坐船,然後改坐馬車,坐船還好一點,但馬車卻顛簸得她極為難受。
「三姐,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抵達長安,真的受不了。」
江佩華連忙把孩子交給旁邊的乳母,輕輕扶住她,拍打她的背,低聲道:「再堅持一下,再走幾十里就到廣通渠,我們還是改坐船,直接到長安。」
「嗯!」尉遲綰點點頭,又是一陣乾嘔。
長長的馬車隊進入了蒲津關,折道向西南,向廣通渠方向而去,在那裡,已經有幾十條坐船在等待著他們。
……
會寧郡,楊元慶視察河湟歸來,轉道會寧,視察這裡的銀礦,銀礦已經大規模開採,來自關隴、河西和突厥的六萬餘礦工,在這裡晝夜不息地開採銀礦和銅礦,稍微粗煉後,又轉送去靈武郡精煉成銀錠和銅錠。
負責會寧銀礦的最高官員是馬紹,他跟隨楊元慶二十餘年,對楊元慶忠心耿耿,爵封穎國公、冠軍大將軍,出任關內道副總管兼會寧都督。
馬紹已經四十餘歲,生了兩個兒子,都在軍中從軍,其中長子馬述武是楊元慶的親兵校尉。
此時,馬紹正陪同著楊元慶視察銀礦,他用馬鞭指著一座剛建好的銀礦井笑道:「殿下,那座銀礦開始,我們不再用礦洞方式,而是礦井,逐步擴大擴深,最終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礦坑,應該足夠天下的白銀耗用。」
楊元慶卻搖了搖頭道:「我們不能一直依賴會寧郡銀礦,應該居安思危,想法尋找新的白銀來源,和西方進行貿易是一個好辦法。絲綢、茶葉、瓷器,我們的利潤就是西方源源不斷送來的白銀黃金,以後會寧郡銀礦不能再擴大了,要給子孫留一點,明白了嗎?」
「卑職明白了!」
停一下,馬紹又小心翼翼道:「殿下為何要留下李唐餘孽,不把他們趕盡殺絕?」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淡淡笑道:「為什麼要趕盡殺絕?」
「當年楊堅可是把宇文皇族給斬盡殺絕了。」馬紹有些不服氣道。
「那為什麼楊堅為何不把陳國和蕭國皇族趕盡殺絕?」
「這……」馬紹語塞了。他有點反應過來。楊堅是因為篡位才殺宇文皇族,和楊元慶不一樣。
楊元慶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坐天下要有氣度,我能饒過竇建德、饒過蕭銑。為何就不能饒過李建成?他們還可能翻身嗎?若連這點自信都沒有,何以能取天下?」
馬紹低下頭,半晌咬了一下嘴唇道:「殿下。我不想看守銀礦,我想為殿下拓邊,讓我也參加打高麗!」
楊元慶微微搖頭,馬紹頓時急了,「殿下,我才四十五歲。至少還可以征戰十年。整天看著他們採礦,我都要憋瘋了。」
楊元慶笑了。「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想讓你打西突厥,雖然西突厥牙帳被攻破,但餘孽猶在,還要繼續進攻,過幾個月,你和楊巍一起,協助蘇定方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