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8頁
「發生什麼事嗎?」李建成平靜地問道,這段時間他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已經有點麻木了。
陳叔達上前道:「啟稟陛下,竇軌、裴寂和封德彝三人率領百官集體辭職,一共有一百五十六名官員遞交了辭呈。」
李建成苦笑一聲,「總共才一百七十人不到,就有一百五十六人要辭職嗎?」
他又問蕭瑀,「蕭相國也是這件事嗎?」
蕭瑀搖了搖頭:「陛下,剛才柴駙馬傳來消息,西城發生了內訌。千餘名士兵要開城投降,被柴駙馬及時制止住了。」
李建成長長嘆息一聲,背手來到窗前,他抬頭凝望著天空的悠悠白雲,民心、臣心、軍心已去,大唐就這麼結束了嗎?
「兩位相國!」
李建成緩緩道:「朕打算開城投降了。」
陳叔達和蕭瑀對望一眼,兩人並沒有反對,其實他們也是想勸李建成投降。隋軍發動了強大的心理攻勢。估計今天晚上就會軍隊譁變投降,除了段德操和長孫順德外,下面的軍官們都不可能再效忠唐朝了,民心、軍心已去。肯定會有軍官投降獻城,與其被隋軍攻破城池,還不如談判投降。得到一點政治優勢。
蕭瑀躬身道:「陛下,臣願意為使者去隋營與楊元慶談判。」
李建成點了點頭,取出一面金牌給他,「你可以全權代表朕去和隋軍談判。」……
西城金光門緩緩開啟,蕭瑀帶著兩名侍衛騎馬出了城門,向隋軍大營而去。城上上萬士兵注視著他。他們都明白,這是要和隋軍談判了。
蕭瑀來到隋營前。高聲大喊:「我是大唐相國蕭瑀,奉大唐皇帝陛下之命來見楚王殿下,請與我通報。」
士兵們飛奔去稟報,不多時,營門開啟,一隊楊元慶的親兵從營內駛出,為首校尉拱手道:「楚王殿下有請,請蕭相國跟我們來。」
蕭瑀深深吸一口氣,跟著他們進營了,他沿著馬道緩行,兩邊戒備森嚴,一隊隊隋軍士兵執槍攜弓,冷冷盯著他,一直來到中軍大帳前,幾名親兵上前搜了身,把他請進大帳。
大帳內只有楊元慶一人,正背著手站在沙盤前,這一張沙盤是天下沙盤,長寬各五丈,幾乎占據了大帳一半,蕭瑀走上前躬身施一禮,「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瞥了他一眼,微微笑道:「蕭相國免禮,希望我的親兵沒有對相國無禮。」
蕭瑀搖搖頭,「他們沒有無禮。」
楊元慶笑了笑,又道:「我先告訴相國一個好消息!我手下大將蘇定方率領六萬聯軍攻破了西突厥牙帳,斬敵四萬餘人,射匱可汗被蘇定方親手斬首,俘獲突厥貴族五百餘人,怎麼樣,這是好消息嗎?」
蕭瑀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這確實是好消息,作為一個漢人,我深感欣慰。」
「蕭相國能這樣說,足見心胸寬廣,不過,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段志弘已經率軍投降了隋軍,希望這個消息不要太打擊蕭相國。」
蕭瑀咬了一下嘴唇,這本來是他來談判的一個籌碼,可以讓巴蜀軍投降,但這個籌碼現在卻消失了,他深深吸一口氣,「殿下,我們談一談以後的事情!怎麼解決眼前的困局?」
「蕭相國以為還有什麼談的必要嗎?」
楊元慶取出一沓信扔到他面前,淡淡道:「這是貴方十四名守城郎將的效忠書,都是用箭射下城,其中有八人表示願意今晚獻城投降,說實話,我完全可以不見你。」
蕭瑀只覺眼前一陣眩暈,半晌他才吃力道:「好!我們只有一個要求,請給予大唐皇帝陛下最後的尊嚴。」
楊元慶點點頭,「封閉府庫,保存檔案,關閉宮門,只要李建成能做到這三點,我可以給他最後的尊嚴,他也不用出城投降。」
「那殿下怎麼處置他?」
楊元慶取出一封信遞給他,「這是我的親筆信,你交給他,我將封他為唐國公,帶著他的家人去唐縣養老!」
……
長安明德門緩緩開啟,十萬隋軍列隊進入長安,隨著太極宮沉悶的鐘聲響起,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卷二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九十四章 新朝開啟
兩個月後,蒲津關,隨著一聲悠揚的鐘聲響起,城頭數千守軍一起舉起長矛,向一隊長長的馬車隊致敬。
蒲津關城門開啟,一隊由三百輛馬車組成的車隊,在三千騎兵的護衛下緩緩駛進了關城。
第二輛馬車裡,裴敏秋靜靜地注視著城頭上飄揚的赤鷹戰旗,眼中流露出複雜的情緒,儘管她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但當它終於到來時,她心中無限感慨。
很快,她就將成為這個新王朝的皇后,將母儀天下,她能否做好,令她憂心忡忡。
坐在她對面是張出塵,她將被封為元妃,不過她對這個名號看得並不重,她心中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大姐,元慶說他準備巡視江南,是什麼時候?」
「好像是秋天!」
裴敏秋微微笑道:「難道你想跟他一起去?」
張出塵點了點頭,「很懷念那方的水和土地,總希望能再去看一看,就怕以後沒有機會了。」
「怎麼會沒有機會?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裴敏秋的目光蔚藍的天空,其實她也有點擔心,一旦進了皇宮,她們還能像楚王府那樣,帶著家人出遊嗎?
陳叔達上前道:「啟稟陛下,竇軌、裴寂和封德彝三人率領百官集體辭職,一共有一百五十六名官員遞交了辭呈。」
李建成苦笑一聲,「總共才一百七十人不到,就有一百五十六人要辭職嗎?」
他又問蕭瑀,「蕭相國也是這件事嗎?」
蕭瑀搖了搖頭:「陛下,剛才柴駙馬傳來消息,西城發生了內訌。千餘名士兵要開城投降,被柴駙馬及時制止住了。」
李建成長長嘆息一聲,背手來到窗前,他抬頭凝望著天空的悠悠白雲,民心、臣心、軍心已去,大唐就這麼結束了嗎?
「兩位相國!」
李建成緩緩道:「朕打算開城投降了。」
陳叔達和蕭瑀對望一眼,兩人並沒有反對,其實他們也是想勸李建成投降。隋軍發動了強大的心理攻勢。估計今天晚上就會軍隊譁變投降,除了段德操和長孫順德外,下面的軍官們都不可能再效忠唐朝了,民心、軍心已去。肯定會有軍官投降獻城,與其被隋軍攻破城池,還不如談判投降。得到一點政治優勢。
蕭瑀躬身道:「陛下,臣願意為使者去隋營與楊元慶談判。」
李建成點了點頭,取出一面金牌給他,「你可以全權代表朕去和隋軍談判。」……
西城金光門緩緩開啟,蕭瑀帶著兩名侍衛騎馬出了城門,向隋軍大營而去。城上上萬士兵注視著他。他們都明白,這是要和隋軍談判了。
蕭瑀來到隋營前。高聲大喊:「我是大唐相國蕭瑀,奉大唐皇帝陛下之命來見楚王殿下,請與我通報。」
士兵們飛奔去稟報,不多時,營門開啟,一隊楊元慶的親兵從營內駛出,為首校尉拱手道:「楚王殿下有請,請蕭相國跟我們來。」
蕭瑀深深吸一口氣,跟著他們進營了,他沿著馬道緩行,兩邊戒備森嚴,一隊隊隋軍士兵執槍攜弓,冷冷盯著他,一直來到中軍大帳前,幾名親兵上前搜了身,把他請進大帳。
大帳內只有楊元慶一人,正背著手站在沙盤前,這一張沙盤是天下沙盤,長寬各五丈,幾乎占據了大帳一半,蕭瑀走上前躬身施一禮,「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瞥了他一眼,微微笑道:「蕭相國免禮,希望我的親兵沒有對相國無禮。」
蕭瑀搖搖頭,「他們沒有無禮。」
楊元慶笑了笑,又道:「我先告訴相國一個好消息!我手下大將蘇定方率領六萬聯軍攻破了西突厥牙帳,斬敵四萬餘人,射匱可汗被蘇定方親手斬首,俘獲突厥貴族五百餘人,怎麼樣,這是好消息嗎?」
蕭瑀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這確實是好消息,作為一個漢人,我深感欣慰。」
「蕭相國能這樣說,足見心胸寬廣,不過,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段志弘已經率軍投降了隋軍,希望這個消息不要太打擊蕭相國。」
蕭瑀咬了一下嘴唇,這本來是他來談判的一個籌碼,可以讓巴蜀軍投降,但這個籌碼現在卻消失了,他深深吸一口氣,「殿下,我們談一談以後的事情!怎麼解決眼前的困局?」
「蕭相國以為還有什麼談的必要嗎?」
楊元慶取出一沓信扔到他面前,淡淡道:「這是貴方十四名守城郎將的效忠書,都是用箭射下城,其中有八人表示願意今晚獻城投降,說實話,我完全可以不見你。」
蕭瑀只覺眼前一陣眩暈,半晌他才吃力道:「好!我們只有一個要求,請給予大唐皇帝陛下最後的尊嚴。」
楊元慶點點頭,「封閉府庫,保存檔案,關閉宮門,只要李建成能做到這三點,我可以給他最後的尊嚴,他也不用出城投降。」
「那殿下怎麼處置他?」
楊元慶取出一封信遞給他,「這是我的親筆信,你交給他,我將封他為唐國公,帶著他的家人去唐縣養老!」
……
長安明德門緩緩開啟,十萬隋軍列隊進入長安,隨著太極宮沉悶的鐘聲響起,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卷二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九十四章 新朝開啟
兩個月後,蒲津關,隨著一聲悠揚的鐘聲響起,城頭數千守軍一起舉起長矛,向一隊長長的馬車隊致敬。
蒲津關城門開啟,一隊由三百輛馬車組成的車隊,在三千騎兵的護衛下緩緩駛進了關城。
第二輛馬車裡,裴敏秋靜靜地注視著城頭上飄揚的赤鷹戰旗,眼中流露出複雜的情緒,儘管她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但當它終於到來時,她心中無限感慨。
很快,她就將成為這個新王朝的皇后,將母儀天下,她能否做好,令她憂心忡忡。
坐在她對面是張出塵,她將被封為元妃,不過她對這個名號看得並不重,她心中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大姐,元慶說他準備巡視江南,是什麼時候?」
「好像是秋天!」
裴敏秋微微笑道:「難道你想跟他一起去?」
張出塵點了點頭,「很懷念那方的水和土地,總希望能再去看一看,就怕以後沒有機會了。」
「怎麼會沒有機會?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裴敏秋的目光蔚藍的天空,其實她也有點擔心,一旦進了皇宮,她們還能像楚王府那樣,帶著家人出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