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埃軍的部署主要是以兩個假定作為前提,其中一個是正確的,而第二個卻錯了,並且最終導致了他們的失敗。第一個假定是,在內格夫南部這類人口稀少的地區內,誰占有交通線,誰就能控制整個地區。第二個假定是,只把現有的碎石公路看成是這個地區的交通線。因此,他們在該地區內的防禦,又一次採取了支撐點體系,而且是沿公路配置的;其射界(射擊地帶)的布置,只是為了防衛交通線,所以公路本身成了主要射擊對象。

  埃及人從“十瘟”戰役中所汲取的教訓,僅僅是下述兩點:一是認識到以軍具有夜間作戰的經驗;二是必須重視以色列的空軍。由於這個原因,他們更好地對自己的陣地進行了偽裝,並加強了夜間的防衛措施。

  我們總的進攻計劃,與1917年秋季艾倫貝進行第三次加沙會戰的計劃,大體上差不多,只是進攻的方向有所不同:艾倫貝是從南面進攻,而我們則從北面進攻。戰役的主要觀念,是設想在西部地區儘量吸引並釘住大部分埃軍部隊,而後進行一次決定性的突擊,把埃軍的東面集團壓擠出去,趕回到埃及的國境以內。完成這一任務以後,我軍即應折向西北,威脅敵人通向埃及國內的交通線,迫使他們從加沙地區撤出瀕海地帶。如果有必要,還可在戰役的最後階段直接向加沙發起進攻。

  這次戰役開始時,以色列空軍對於分布在臘法、汗尤尼斯和加沙地區內的埃軍機場和部隊,進行了集中猛烈的襲擊,而在整個戰線上,對於埃軍的各個支撐點,則進行了火炮轟擊。就在當天晚上,西線我軍在加沙以南大約13公里的地方,攻占了好幾個高地,從而對敵人造成了威脅,有可能切斷其臘法至加沙的公路。正如以軍司令部所預料的那樣,埃及人立即中了圈套。他們在這一地區集中起相當數量的兵力,其中包括大部分的坦克,用來進行反衝擊,同時,還在加沙至臘法整個地段上加強了防禦力量。

  儘管埃及人經過頑強戰鬥把86高地奪回去了,但是我方分散敵軍兵力的目的早已經達到。所以,當我們在東部地區開始發動進攻的時候,從戰略上就完全取得了突然襲擊的功效。第一個目標是肅清比爾謝巴至奧賈公路上的敵軍。當然,埃及人對於我們這個行動是有所準備的,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我們的偵察人員竟發現了一條羅馬時代的古道。它從比爾謝巴出發,幾乎是走直線通到了奧賈的後方。他們尤其想不到,我們的工兵部隊居然隱蔽地對這條道路進行了修築,使得中型和重型坦克都能通過。然而事情正是這樣進行的。當埃軍駐守在阿斯魯熱的戰鬥警戒部隊以為攻擊將會來自比爾謝巴方向的公路上,因而正緊張地監視著那個方向的公路時,以色列軍的輕型快速部隊卻突然地在沙漠中出現了,不僅在較南面的地方搶占了一系列支撐點,而且在兩個地點切斷了奧賈至臘法的公路。12月25日拂曉,奧賈城受到攻擊。這時,它與北面前哨和西面基地之間的聯繫都已經被切斷。那裡的守備部隊雖然進行了拼命的抵抗,可是由於外援早已斷絕,增援部隊又被封鎖臘法方向的以軍所擊退,他們無法抵抗以軍的強力猛攻,因而在12月27日凌晨放棄了奧賈城,主動向沙漠中撤走。這樣,在幾小時以後,完全陷於孤立地位的阿斯魯熱也就被我軍攻克下來了。於是,從比爾謝巴到奧賈的整個公路,完全控制在以軍手中。我們第一階段的作戰計劃,至此即已完成。

  我軍各個部隊儘管在連續作戰之後深感疲勞,但還是只進行極短暫的休息,一當補給品運到,便立即開始了第二階段的作戰,即開始向埃及境內挺進。12月28日夜間,我軍占領了艾布艾韋吉拉,這是埃及在西奈半島上通向伊斯梅利亞途中的一個基地。隨後,我們的裝甲坦克縱隊即沿著通向阿里什的公路開進,並在該城以南搶占了一個機場,機場上還停有幾架完好無損的飛機。這時,只要再向前躍進一步,我們就可以奪得橫跨瀕海公路的若干陣地,並在阿里什附近抵達海岸邊。可是,由於政治上的原因,我們不可能採取這一步驟。雖然埃及軍隊曾經在以色列境內作戰,而且一直沒有人說話,但當以色列軍隊進入埃及國土時,卻馬上有人認為是不能容忍的。由於面臨著強大的政治壓力,並且受到英國方面進行軍事干涉的威脅,這支裝甲部隊只好奉命撤回到以色列境內。

  我軍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在邊界線以北的臘法地區追求上述目的,即前出到海岸邊上。為此,在那裡集中了幾個旅的兵力,從臘法的東南面發起進攻。隨後,在一片公墓附近攻占了一些陣地,從那裡可以清楚地看到臘法城----這個由英國人所建造的巨大要塞。同時,也在阿里什至臘法的公路南側占領了一些高地。戰鬥發展到這個階段,迫使埃及方面在1月7日下午提出了休戰要求。

  我軍雖然是在進攻發展到最高潮時接到了撤退命令,但是事後檢查戰果,還是感到滿意的。除了加沙這一狹窄地帶以外,埃及軍隊完全被趕出了巴勒斯坦。他們的軍隊,絕大部分都被消滅,或者被擊毀,因此,要想恢復其作戰實力,必須經過相當長的時間。以色列軍雖然在數量上幾乎沒有超過擔任防守任務的埃軍部隊,而且武器裝備要比他們弱得多,但是仍然取得了上述成果。

  圖16 1948年阿以戰爭中的《撞擊》戰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