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希南”戰役(1948年10月28日至30日)

  當阿拉伯國家的正規軍侵入巴勒斯坦的時候,原來由法弗齊·高克吉指揮而擔負著作戰重擔的“解放軍”,隨即撤退出去進行整訓,或者說得更準確些,準備去改編成為正規軍。在第一次休戰以後,高克吉成了加利利地區的主人。他相繼與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國建立了聯繫,但名義上只接受阿拉伯聯盟的直接指揮,而不在這些國家中任何正規軍的指揮體系以內。

  在兩次休戰之間的10天戰鬥中,高克吉喪失了下加利利的大部分地區,並且包括拿撒勒在內。不過,他仍然把自己的大部分隊伍撤退到了上加利利,在那裡占據著一個長約32公里,寬約24公里的矩形地區。由於已經遭受嚴重的損失,一般看來,他似乎不可能在短時期內採取大規模的進攻行動,但他有可能同某一個或者幾個阿拉伯國家的正規軍聯合起來,因而仍然是一股潛在的威脅力量。而且,他當時盤據在加利利高原之上,處於內線作戰的地位,從巴勒斯坦西部的高地上,可以向以色列部隊所控制的三個狹窄地帶的任何一個發起進攻:向西,與黎巴嫩軍配合,能夠攻入齊布倫谷地;向南,與伊拉克軍配合,能夠攻入埃斯納倫谷地(艾爾莫卡達河谷地);而最可能的是,與敘利亞軍配合,在富拉湖地區攻入約旦河谷地。

  大約在10月中旬,高克吉看到以色列部隊正忙於埃及前線的戰鬥,認為時機巳到,居然不顧停戰協定的約束,貿然決定首先動手。他期望獲得部分的勝利,至少挽回一點威信,因此,決定對夏吉克-阿貝德地域內的以軍陣地發起進攻。這是一個要塞,位置在山脊背上,標高為760公尺,從那裡可以望到馬拉納居民地,能夠瞰制富拉湖谷地。由於遭到突然襲擊,這個要塞終於失守了。於是,馬拉納村再度被切斷,富拉湖谷地也處在危險當中。

  可是,高克吉又失算了,而這一次的錯誤竟引起了致命的後果。以色列軍最高統帥部考慮到,高克吉既然破壞了停戰協定,進行了挑戰,那就趕緊利用埃軍戰線剛剛趨於平靜而以色列空軍正好空了出來的機會,一勞永逸地把高克吉的解放軍解決掉,即把他們完全趕出巴勒斯坦,若有可能,就把他們全部消滅。這樣一來,便引起了一場“希南”戰役(“希南”是黎巴嫩古代一個國王的名字)。這次戰役的進行,總共不到60小時,高克吉的部隊被完全趕出了巴勒斯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我軍殲滅的。

  高克吉所駐守的地區,本是一個進行游擊戰的理想地區,只要擁有相當的兵力和鬥志,那是很適於組織防禦的。對於現代的正規軍來說,這個地區卻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道路稀少,交通不便利。而這一點正是對高克吉的作戰行動有所影響的。那裡可供使用的大道,南北向的只有1條,東西向的算是4條。其餘小道,只能徒步通行,絕大部分難於使騾馬通過。薩沙村是整個地區交通道路網的樞紐部:從海岸邊上過來的,有巴沙至塔爾希的公路和納哈里亞至塔希哈的公路;從南面來的,有法拉底亞公路;往北進入黎巴嫩的,是馬利基亞公路,而黎巴嫩是高克吉的補給基地。

  高克吉的兵力區分為人數大體相等的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都叫作“雅爾莫克”旅。但是把它們稱之為旅,似乎有點名不符實,也不能把它們的名稱去同拜占廷時代奪取巴勒斯坦的“雅爾莫克”那個名字相比。他們的部署是:第一個旅配置在艾克里公路以南,第二個旅扼守著包括薩沙在內的東北地區,第三個旅駐防西北地區,司令部則設在塔希哈。

  我軍的計劃大致如下:派遣兩支部隊,分別從南面和西南面實行佯攻,吸引住高克吉駐在南面的兵力,而以第三支部隊從西面進攻,搶占塔希哈這個據點。同時,以輕型裝甲車輛、半履帶車輛和步兵組成主力集團,從薩費德地域出發,向西實施進攻,力求奪占薩沙村,使我進攻部隊的側翼和後方在南面和西面都不致受到威脅。而當我東西兩面實行夾擊的部隊匯合以後,他們即應擴張戰果。其任務:一是肅清突出部上的殘敵,消滅那些已經落入“口袋”中的敵人;二是沿著東北方向發展進攻,掃除馬利基亞至梅圖拉公路兩側的敵軍,以保障富拉湖谷地中猶太人村莊的安全。

  空軍的任務:在進攻開始前的那個下午,首先對主要目標如塔希哈、薩紗、馬利基亞等進行轟炸;爾後,根據召喚對進攻中的陸軍部隊實行支援。炮兵數量很少,基本上只能配屬給主力集團,即使如此,其實力也不過勉強地湊成起1個炮兵連。

  這個計劃中對裝甲部隊的使用,是值得特別注意的。初看起來,在這個地區使用坦克是很危險的,因為它們必將限制在少數幾條道路上面,而敵人已經占領了道路兩側的高地,隨時都對我構成威脅。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決定使用裝甲部隊,而且把它作為突擊力量,用來進攻主要目標,以阻止或遲滯敵人援軍的接近。行動的快速性是奪取勝利的決定性條件。這次作戰能否成功,從政治理由和軍事因素來衡量,將取決於我們能否在任何一支阿拉伯正規軍來援以前把高克吉打垮,或者迫使他來不及把輜重撤出而逃走。否則,高克吉即使喪失了薩沙,也很容易恢復態勢,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在這樣的條件下使用裝甲兵力,的確是一種冒險,可是很幸運,我們用得頗為成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