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結束本文的時候,還要強調一下,我並不打算詳細論述整個戰鬥行動的進程,只想從戰略的角度上把這些行動指點出來,從而促使大家去理解它們的意義和作用。

  作戰經過概述

  ----由以色列軍總參謀部戰史處處長洛爾奇中校編寫

  一、“十瘟”戰役(1948年10月15日至21日)

  在第一次停戰和第二次停戰之間,即從7月9日到19日的10天裡,其他各條戰線的戰鬥情況表明,主動權完全操在以色列軍手裡。他們成功地進行了戰鬥。至於埃軍,其正面的情況幾乎沒有多大變化。埃及軍隊的迫切希望,是要趕快打敗裝備惡劣而又已是疲兵久戰的以色列陸軍,獲得一次迅速而具有決定性的勝利。可是這個希望終於成了泡影。自從第一次停戰以後,他們就集中全力來鞏固自己在巴勒斯坦所占據的陣地。這些陣地主要分布在阿拉伯人的居民地內,其布局情況是:

  (一)沿著海岸公路向北延伸,一直到達伊斯杜德;

  (二)沿著奧賈往北的大道北進,經過阿斯魯熱、比爾謝巴、希布倫和伯利恆等據點;

  (三)沿著馬季達勒的道路東進,橫插到貝特-賈夫林,這是一條東西方向的公路,正好連接著上述兩條南北方向的道路。

  埃及人作了巨大的努力,但還只是在沿海公路線上攻占了兩個猶太人的居民點。那裡還有第三個居民點,但當地居民竟成功地擊退了埃軍的多次進攻,而在締結第一次停戰協定以後,這些居民就都撤離了那個村莊。內格夫是巴勒斯坦南部的一個半沙漠地區,根據聯合國1947年11月的分治決議,已劃歸以色列國,那裡成了猶太人的一個主要居留地區,由於距離公路較遠,所以仍然平安無恙。但是,它同北方,即同以色列國中心地區之間的交通線,卻被埃及軍隊從東西兩面切斷了,他們占領了前面所述兩條橫貫公路的側翼陣地。

  很明顯,上述這種態勢不可能延續很長時間。即使埃及人打算遵守停戰協定的條件,停戰也只能是暫時的,何況他們並不會認真遵守這些條件。

  當時,根據停戰協定,埃及人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使用橫貫的道路,而以色列則可在另外的時間內使用奧賈至維弗列姆(伯利恆舊稱)的道路。這一形勢有利於埃及方面,他們可以指望在爾後把內格夫地區內的猶太人根據地完全剷除掉,或者以飢餓的辦法迫使猶太居民投降。補給的問題逼著以色列方面不得不爭取主動權,而且,還出現了這樣一種趨勢:業已形成的軍事態勢將作為未來政治解決的基礎,這也就是說,以色列可能要丟掉整個內格夫地區。

  以色列軍事當局所面臨的任務是相當艱巨的。作戰地區內的軍事情況很不穩定。根據聯合國的決議案,以色列人可以向南派遣一支裝載補給物資的運輸車隊。可是,這個車隊遭到了埃及部隊的襲擊,一些車輛起火燃燒,致使車隊被迫返回原來駐地。事情已很明顯,以軍採取任何還擊措施,對埃及方面來說,都不會產生什麼奇襲的效果。然而,通向內格夫只有一條路線,這就是從馬季達勒通向貝特賈夫林的道路,要想保障這條通路的暢通,必須在道路兩側占領一個或幾個據點。可是,埃及人卻在這些地點有了堅固的設防。而且,對以軍當局來說,這一步棋是應該在戰爭初期下好的。換句話說,以軍不僅要暫時地喪失奇襲的手段,而且將不得不把自己的打擊矛頭直接指向埃及部隊可以預料得到的地方。

  從埃軍方面來看,他們的部署是缺乏縱深的。埃軍的陣地,分布在幾條狹窄的防禦地帶內:一條是沿海地帶,夾在海岸與內格夫地區之間;另一條是沿著馬季達勒到貝特賈夫林的道路展開的;第三條向東北方向發展,一直延伸到朱代亞山地。埃軍部署上的這個弱點,正好可以為我所用。我們在作戰當中,可以藉此抵消自己的大部分缺點。然而要想達到此一目的,我們在南面的兵力應比現有的大些才行。因此,在“十瘟”戰役開始以前,我們即利用空運把相當數量的機動兵力運到了已被隔絕的內格夫地區。

  完成這些準備工作以後,我們於1948年10月15日開始發動進攻。當天下午,以色列空軍襲擊了埃及在阿里什地區的機場,同時攻擊了以下一些目標:如加沙、艾斯卡隆、馬季達勒、法盧賈等。這次襲擊使埃及空軍遭受了重大損失。因此,在以後的作戰中,埃及空軍儘管還在繼續活動,但卻一直未能奪回制空權。緊接著,以色列陸軍部隊便在夜間發起進攻,在海岸公路上的艾斯卡隆村附近深深突破了埃軍的防線。這一突破嚴重威脅著埃及人的交通線,爾後竟把他們的交通線完全切斷了。於是,埃方無法向馬季達勒自由調運增援兵力和物資補給,被迫從主戰場上抽去了相當多的兵力。由於同樣的目的,以軍又向南面地區實施了一連串的突擊,其任務是要炸毀阿里什、臘法和汗尤尼斯(臘法東北8公里)之間的橋樑和鐵路。

  與此同時,在貝特賈夫林地區,以軍也占領了幾個沒有埃軍駐守的高地,從而切斷了由馬季達勒到貝特賈夫林的橫貫公路。這樣一來,到10月16日早晨,雖然沒有任何激烈的戰鬥,可是埃及人的交通線,在北面的已被切斷,在西面的也受到威脅。業已形成的局勢,有利於以軍在北面突破埃及人的防線。10月16日黎明時分,以軍的裝甲部隊和步兵協同作戰,向艾曼西亞村和捷利古城發起了進攻。可是,進攻部隊遭到了埃軍組織良好的炮火痛擊,一些坦克被擊毀。沒有坦克火力的支援,步兵無法進行衝鋒,結果只好奉命撤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