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奧欽列克實施了這樣三次計劃良好的攻擊以後,義大利軍隊士氣低落,幾乎完全瓦解,這就迫使隆美爾不得不把他的德國非洲軍分散展開,散布到從海岸至卡塔拉窪地之間長約60公里的防線上,以便加強義大利軍的抵抗力。這樣一來,隆美爾坦克集團軍中最有戰鬥力的一個因素,即所謂的“非洲軍”,也就完全喪失了機動性能。

  到了1942年的7月中旬,軸心國軍想要突入埃及內地的企圖,也就完全破產了。從此以後,由於戰鬥和疾病的緣故,敵人的死傷增多,損失一天比一天加大。他們在這個開闊的沙漠中,據守著一條長達60公里的防線,不斷地遭到我方強大空軍的無情轟炸,以及300多門野戰炮的集中轟擊。隆美爾進攻尼羅河三角洲的計劃徹底破滅了。自從他到達阿拉曼防線以後,其部隊的被俘人員總數,已達9千人之多。但是,隆美爾這時還有相當雄厚的恢復能力。因此,有必要大大增強埃及的防禦能力,提高第8集團軍的現有地位。一旦隆美爾再次發起進攻,就可以將他徹底打敗。如果由於情況所迫,他不得不實行撤退,以擺脫這條完全暴露而且過於伸長的防線,那就可以對他實行追擊。不過,就隆美爾的個性來說,要使他走上這一步,可能性似乎是很小的。

  我們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在海岸與外薩特山山脊之間的開闊地區,大力加強第8集團軍的地位。他們陣地的南翼,是完全暴露著的。而且在這些戰役中,我們已經兩次看到,配置在這個沙漠中的部隊,是很容易被較小兵力所擊毀的。

  奧欽列克面臨的問題,是要使第8集團軍的翼側不再受隆美爾的威脅。他所採取的辦法,也就是我前面說明了的那種理論。放棄了1941年構築的那些已不合用的陣地以後,他立即在第8集團軍的後方,在離防禦前沿不太深遠的地方,構築了一道新的防線。這道防線延伸到了外薩特山山脊南面一點,距離約32公里,是由支撐點(抵抗樞紐)構成的。這些支撐點布成了一個棋盤陣,每個據點橫直相距都是9公里,各由1個25磅炮的炮兵連和2個步兵營協同防守。1個師有3個步兵旅,每個旅負責一個防區,其中有3個這樣的支撐點。沒有一個據點是孤立的,所有這些據點都可以相互支援。

  然而,這些據點只不過是構成了一個骨架子。凡是不負責防守某一據點的部隊,可以在這個棋盤中自由作戰;他們配置在各個中間地點,統歸奧欽列克指揮,可以根據情況需要隨時調往別處,因而前後左右都可應付自如。在這個大棋盤上,還設置了地雷場和地雷帶,其設置原則是,使它們既不能妨礙己方的反擊,也不會為敵方所利用。一支軍隊若作如此部署,則他們的正面可視情況需要隨時加以轉換,而且不致喪失自己的穩定性。這樣每一個單位都不會再有孤立作戰的危險,他們能夠互相進行支援,而高級指揮官也不會因為擔心後方受攻擊而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過去格拉齊安尼和李特奇的失敗,都是由於這個緣故。奧欽列克的司令部處在這個棋盤防禦體系之中。但是,僅有此種改變還是不夠的。如果敵人對這個防區的一翼或兩翼實施進攻,那麼他可能採取內外兩側夾擊的方式。所以,奧欽列克準備使用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從東南面對於這種行動實行反擊。他的這個計劃,可以說是從三個方面運用了間接路線:為了以間接的方式抗擊敵人的進攻而設計了棋盤式的據點;散處防禦地帶內的部隊可以箝制進攻的敵人;重型坦克集團和機動的輕型坦克集團可對進攻敵軍的側翼或後方實施突擊。

  在第8集團軍尚未獲得國內運來的增援部隊和補充物資以前,隆美爾即使能把我們從阿拉曼-外薩特山棋盤防區逐出來,也絕不至於把我們打垮。因為在建設阿拉曼防線的同時,我們即在它的東面地區開始構築第二道防線,以防阿拉曼陣地的喪失。為了這個目的,我們還在亞歷山大港地區進行了防禦部署,其防禦工事已經延伸到了安里亞(亞歷山大港西南23公里)的沙漠地帶和尼羅河的東面。拉特魯乾河的障礙物也已用來作為一個防區的基礎。在開羅以西,尼羅河河谷地區的防禦工事,已經延伸到了法榮河一線,並且準備在馬地附近以及以南地區作橫跨尼羅河的架橋準備。這些防禦工事給第8集團軍提供了一種可能性,當它在隆美爾的壓迫下不得不從阿拉曼陣地撤退時,它仍可以實行有秩序的退卻,並且可以隨時從兩個方向去威脅敵軍的側翼。

  1942年8月6日,魏維爾在訪問第8集團軍離去之前,曾經對我說:“你們這種部署是非常有利的。採取這樣的防禦方式,當然可以作正面的撤退,以來引誘敵軍,使他們自投羅網。你們有過這種打算嗎?”事實上,我們的確考慮過這種可能性,並且認為這種觀念是很有成功希望的。

  對於軍事科學來說,也可以說是一種不幸,因為第8集團軍的這種防禦布勢,竟沒有經受實戰考驗的機會。等到隆美爾在9月間再次發動進攻時,第8集團軍已經獲得了補充,無論在人員數量方面,還是在火力和裝甲武器方面,都已超過了德軍,因此,當德軍向我們棋盤方陣的南翼進攻時,立即遭到了我方預備隊的反擊。他們損失了60多輛坦克,結果一無所獲。從總的進展情況來看,戰鬥局勢是按照奧欽列克的計劃發展的。隆美爾終於喪失了主動權。這次的成功,可以說完全是奧欽列克的勝利;其他指揮官們只不過由於他的遠見而受到實惠罷了。當然,也不能因此而降低了司令官的功績。隆美爾的敗局雖然早在7月就已經決定了,但是直到10月,當蒙哥馬利發起反攻時,才真正獲得了奧欽列克所開創的這場勝利。這次阿拉曼防禦部署所發揮的間接路線和攻勢防禦精神,在你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得到理論的根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