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國倉促應戰,廉頗、樂乘(樂毅的另一個兒子)率領二十五萬少年軍大破燕軍,北上五百里圍困燕國,燕王喜很不喜歡地割讓了五座城池給趙國,這個遊戲代價也太大了,一點都不好玩。此時樂閒跟著兄弟樂乘到了趙國,燕王喜寫信勸樂閒回國,說是勸有點牽強,此前燕惠王勸樂毅回國好歹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別管心裡是不是那麼想的,而燕王喜卻在為自己做辯護,說自己雖然笨,但不是桀紂,還知道樂閒是個人才,遲早會提拔的,再說家醜不可外揚,一點說服力都沒有,連我都忽悠不住,聰明樂閒會上當麼?樂毅是燕趙兩國的和平大使,但他兒子輩卻見證了燕趙兩國的反目成仇、大動干戈。秦國藉機攻取趙國榆次三十七城,燕王喜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催化劑啊,至少讓趙國提前十年滅亡。

  鄗代之戰,趙國聲威大震,廉頗也達到了事業的巔峰,被封為信平君,代理首相,他與趙奢、樂乘同為趙孝成王的三駕馬車。趙奢死的早,廉頗、樂乘這兩架馬車幾年內也配合得天衣無縫。公元前245年,廉頗攻打魏國繁陽,趙國中興有望,趙孝成王卻不合時宜地掛了。繼任的趙悼襄王怕廉頗功高震主,想讓樂乘代替他當國防部部長,廉頗為了生存含淚和部將樂乘自相殘殺,樂乘跑路,廉頗流亡魏國。兩架馬車全沒了,趙悼襄王可真能折騰,多年後趙國兵災不斷,他又想到老將廉頗,派特使去請,廉頗為了能報效祖國不惜以吃漢堡比賽的速度往胃裡填了十斤(合今五斤)肉,一斗米,可惜奸臣郭開讒言,只能活活等死。有一退休縣文化局局長連春錦為了出名竟然把廉頗捧為“德聖”,真驗證了現在“先造謠,後造廟”的搞旅遊方針啊!

  廉頗奔魏醒君是無奈之舉,他要不走肯定和李牧一樣的下場,楊國忠逼死哥舒翰還有點技術含量,郭開害死李牧、司馬尚,讓廉頗報國無門活做得也忒不細緻了!如果說哥舒翰殺杜乾運和袁崇煥殺毛文龍均屬嚴重侵犯君權,明顯給皇帝留下殺他們的把柄;宋高宗殺岳飛也有迎回二聖這個說不出的理由,至少那是他們趨利避害的唯一選擇;崇禎雖說也殺了不少人,但至少動機是為了國家;可趙王遷這個婊子養的殺李牧、司馬尚自己平日裡歌舞昇平,不關心國事,佞臣說殺便殺你難道只是個提線木偶麼?要我當法官,愚笨的趙王遷打四十大板就可以了,可郭開得打六十大板,還得狠狠地打。

  第四季 夢天品終結戰爭 九、呂氏春秋

  公元前251年,叱吒風雲半個多世紀的秦昭王(統治時間等於孝公、惠王、武王三人總和)斗弱了楚國,斗殘了齊國,又鬥垮了趙國,終於死在了工作崗位上,韓惠王披麻戴孝去弔唁。權力雖然誘人,但沒有退休制度也太不人道了,君主好比被判了無期徒刑,治理國家那是分內事,每時每刻還得防著臣子們來奪權,要是我這種逍遙散人肯定會崩潰的。

  安國君料理完老爹的後事,逼迫趙國引渡兒媳婦趙姬母子歸國,開過年正式即位三天就掛了,比明光宗福氣還好,能當一輩子不操心的太子。子楚即位,呂不韋為丞相,一個嶄新的時代到來了!

  呂不韋早年的經歷就不用贅述了,古裝戲已經普及得人人皆知了,他和白圭同樣都是商而優則仕,只不過白圭的相位是一把手魏惠王任命的,而呂不韋有著“奇貨可居”的犀利商業眼光,用一流的炒期貨手法投資並包裝了子楚,把一個落難王孫扶上王位,把自己炒成了丞相。司馬遷一會說趙姬是舞娘,一會說他是豪家女,一個人的出身都有不同說法,這點郭沫若的論點比較有建設性,認為極有可能是呂后當權時的產物。

  呂不韋和邯鄲舞娘趙姬之前私通過,後來也私通過,但秦始皇是不是他兒子倒是個兩難官司。本來人家關起門來玩二人遊戲就那麼一會會,古代又不能拍艷照傳到網上,況且懷孕與否當事人可能都無法確定,在技術角度來說難度太大,只不過讓大家知道讀書要有懷疑精神,沒想到王立群教授囉里吧嗦揪住妊娠、羊水、胎盤這些醫學術語不放,還想著用DNA來驗真偽,萬一趙姬是女版陳冠希你有那麼多千年屍骨挖麼?萬一人家趙姬、子楚和呂不韋喜歡玩3P或者4P彼此都無所謂呢?研究歷史的不要過多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不能見小失大,雖然八卦的東西好炒作,但只有炒作永遠成不了大師,王立群看來並沒有用行動來實踐自己“名毀於透支”的理念啊!錢穆的考辨看似東一榔頭西一錘的,囉嗦而無中心,但都是重量級的史料,可以當工具書查閱,為將來真正的大師提供了方便之門。

  呂不韋貴為相國,干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事,雖然以往他平生幹過無數次大事,比如包養女星啊,破家為子異啊等等,但這件事卻是最偉大的。呂不韋門客三千人,四公子的門客文武齊全,黑白兩道都有,主要為他們專權服務,而秦國軍事強盛,呂不韋沒有也不需要插手軍方,而是召集文士修編了《呂氏春秋》。可以說這本書是呂不韋理論的產物,而他主張寬政修秦法,試圖彌補商鞅思想的漏洞。秦國歷任丞相只有商鞅和呂不韋從路線方針上為統一大業做了大貢獻,其他諸公只不過是執行者罷了!郭沫若預測,如果秦始皇能堅決執行呂不韋理論,秦國斷不會“僅僅十五年便迅速地徹底崩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