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掌柜待要分辨,那外地人又說:“眾位鄉親也都知曉,當鋪開門做生意,最是欺詐人。一件八成新的東西送給他們,非得在當票上將你的物品寫個破破爛爛,為的便是壓價。若是我這把寶劍昨日便是缺了一顆寶石的,還不知道他們當票上在怎生寫呢,大家不如來看看這當票,可明明白白寫著龍泉寶劍一把,鑲嵌白玉一塊,彩色寶石七粒,怎麼只隔一晚,倒只有六粒寶石了。”
人群中有識字的上前看時,果然當票上寫得明明白白。眾人越發高聲指責這當鋪是黑店。
霍炯知曉此時當鋪鬧市絕非好事,忙命掌柜照價賠償。可是那掌柜明明昨日寫當票的時候,便寫明了缺了一粒寶石,此刻的當票上有寫著七粒寶石了。掌柜知這外地人乃是故意鬧事,但既是老闆有命,也不好說什麼,只得一面稟明余老闆實情,一面出來笑呵呵的和那外地人商議,一粒寶石該當賠償幾何?
余老闆聽了實情,不敢怠慢,忙去告知霍炯。誰知那外地人成心鬧事,非要自己原來那粒寶石,這頭因有個余老闆中間傳話,一來一回耽擱了時日。
霍炯聽完余老闆說明,暗道不好:霍炯心知怕是不知怎麼走漏了消息,也不知這外地人受誰指使,忙吩咐余老闆封了庫房,起身意欲從後門逃走。卻聽外間說,那外地人身邊小廝已經報了官,此刻官差已經包圍了雨佳當鋪。
霍炯嚇出一身冷汗,卻情知逃脫不掉,便先躲入余老闆挖出來的地下室。外頭圍觀眾人見官差來了,也便散了。
卻說為何官差來得那樣快,原是絳佑帝手下有個制假高手,偽造書信模仿字跡皆能以假亂真。南安太妃收到那封霍炎讓其備銀運出京城的信並方才外地人手上那張當票,皆出自於此人之手,便是霍家人和當鋪掌柜,也沒看出書信和當票乃是造假。所謂運出銀兩,不過引蛇出洞罷了。南安太妃母子果然中計,親自帶了官差找到霍家私藏金銀的私庫。
前來包圍雨佳當鋪的並非順天府衙役,而是京營官兵,帶隊的偏又是龍禁衛柳湘蓮。
雨佳當鋪所在的城南並非富貴人家住的地方,因而房舍建得極為密集。雨佳當鋪不曾暴露的時候,這些貧民房舍自然是極佳的掩護。但也因此,雨佳當鋪結構簡單,沒有極大的地下室,也沒有朗闊的空間布置複雜的機關,查抄起來極為省事。沒用多少功夫,柳湘蓮便帶人直奔庫房,起出成箱成箱的金銀。又帶走了雨佳當鋪的帳簿。
雨佳當鋪不過一家不起眼的小當鋪,帳簿流水有限得很,霍家貪贓來的這些金銀也不敢直接做倒帳上,因而雨佳當鋪的帳只需隨便一看,便能看出巨額金銀來歷不明。余老闆說不出這些巨額金銀的來歷,柳湘蓮自然名正言順的命人將金銀運入戶部待查,余老闆也下獄待審。
霍炯在地下室躲了一日,待得官兵都走了,才屁滾尿流的回王府,南安太妃已經得了霍家這些年貪贓來的幾百萬銀錢,都已經運往戶部的消息。母子兩個相見,霍炯依舊嚇得一臉的土色,尚未恢復人色。南安太妃屏退下人,霍炯才對南安太妃道:“母親,昨日官兵來那麼快,我總覺得我們被出賣了,也不知是不是老余靠不住。”
南安太妃想著搜刮多少年的金銀一朝盡失,也是心痛得什麼似的。只得道:“我的兒,可不能胡說。若是老余有問題,咱們一家誰落得了好去?永珺那小子也不會任由你回了王府而不來抓你。好在咱們已經寫信給你大哥,讓他緊握兵權莫要回京,只要你大哥手上還有兵權,咱們就不怕什麼。”
母子兩個驚魂未定,一會子怕得什麼似的,就怕官兵就要來抄家,一會子又自說自話道絕無大礙,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正說著,外頭管事高聲回話說:太妃,奴才有要事稟報。
南安太妃母子才止了話頭,宣了下人來問。
那管事道:“太妃,郡王回京了,今日便要進宮拜見皇上,說面聖之後再回來給太妃請安。”
南安太妃聽了,身子一晃,霍炯忙將其扶住,南安太妃才未摔倒。但南安太妃和霍炯都是出了一身的冷汗:絳佑帝如此有恃無恐的又是打太妃,又是抄了霍家金銀,難不成是心知南安郡王會回京不成?但自己母子明明再三寫信告知南安郡王緊握兵權,莫要回京,他怎麼又回來了?
卻說上書房裡頭,林如海正正向絳佑帝稟事。林如海道:“回皇上道話,昨日抄了雨佳當鋪,微臣已經派人連夜清點清楚了,共得金銀折合白銀三百八十七萬六千五百四十二兩。如今都已運到國庫裡頭,層層鎖了派人日夜守著。”
絳佑帝聽了,哼一聲道:“父皇當政這幾年,他們也太過張狂了些,算來下,每年就要搜刮七八十萬的銀錢。這些年辦了兩樁大婚,兩回國喪,加之各省大小災害及四方邊疆用銀,花了不少銀子,如今國庫不過百餘萬兩,這霍家一個私庫便比國庫銀錢多出數倍,當真富可敵國了。好一個雨佳當鋪,‘雨佳’為‘霍’,他們倒明目張胆,毫不避嫌。”
林如海忙起身勸道:“皇上息怒,所謂天網恢恢,這霍家總有落網的時候,他們搜刮這些銀錢,原是些貪官污吏孝敬的,咱們一次起了過來,他們不過是幫皇上先收集起來罷了。”
絳佑帝見林如海又站起來回話,且宮人都被打發到了書房外面,絳佑帝忙也站起來說:“小婿說過了,沒有外人的時候,岳父大人不用以君臣之禮待小婿。岳父大人如此站著,豈不折煞小婿了?”
林如海聽了,忙道不敢,心中也是疑惑:絳佑帝還是太子的時候,便對自己極是恭敬,那也罷了,為何登基之後,貴為一國之君,也更願對自己岳父相稱?怪道南安太妃說出絳佑帝是林家上門女婿這樣的大不敬之話來。只絳佑帝如此待自己,可見對黛玉極好,林如海倒是心中放心。
翁婿兩個又商議半日,如何讓李罕帶著聖旨去西海沿子暫且接掌兵權,如何將江南守備冉飛鳴調去北疆,皆是算好時日的。想來南安郡王剛到京城,李罕也該到了西海沿子。若是衛若蘭再勸服了衛將軍,衛將軍和李罕裡應外合,西海沿子的兵權便好接手得很,若是衛將軍執迷不悟,定要衷心南安王霍家,便少不得廢些手段。但是無論如何,南安王這次回京,便再莫想回西海沿子了。
二人下了一盤棋,推定了調虎離山後,李罕趁虛而入的各個環節,皆是策劃極為周密,想來沒有不妥,林如海才從宮中出來。
卻說絳佑帝是以定安帝駕崩為由,聖旨召南安郡王回京弔喪的。南安郡王回京之後,第一件事自是前去皇家祠堂定安帝靈前上香,再到上書房拜見新帝,匯報西海沿子軍情。
南安郡王再上書房對絳佑帝行三跪九叩大禮,絳佑帝並未道免禮平身,而是直受完三跪九叩,隔了會子,才讓南安郡王起來,也不曾賜坐。南安郡王見了如此情形,便在心中打鼓。
南安郡王站在下首,只見面前這個表弟身著一套白色龍袍,倒是守孝服制。但見其面如冠玉,天然一段王者氣度。這個新帝不曾相問西海沿子軍情,南安郡王也不知該當如何開口,一陣沉默中,空氣都仿佛凝固了。
絳佑帝沒沒有開口說話,沒有任何動作,可是絳佑帝什麼都不做,便讓南安郡王感覺到一股恐懼無法抑制的從心底升起,直透脊背。
又隔了會子,絳佑帝一擺手,道:“拿下吧。”柳湘蓮道了一聲是,便出手如閃電,一刀架只南安郡王脖子上。
南安郡王雖然久在軍中,卻也想不到如此變故。且入宮面聖,不得帶兵器,柳湘蓮武功又高強,又是御前帶刀侍衛,南安郡王赤手空拳不是對手不說,也不敢在御前動武,少不得束手就擒。
南安郡王只得破口喊道:“皇上,本王向來忠君報國,苦守邊疆,盡忠職守,本王可曾做錯了什麼?皇上剛一登基,就如此對待有功之臣,豈不讓百官寒心?”
絳佑帝什麼都沒說,將一疊信件往南安郡王面前一扔,南安郡王頓時面如土色。
第72章 定罪
霍炎見了絳佑帝扔出的一疊信,不用看內容, 單看信封便是自家特有的, 豈能不怕?可是自己和母親、胞弟通信, 為了保險起見,每次看完皆是焚毀的,這些信又豈會落入絳佑帝手中?
瑟縮半日,霍炎才道:“這是什麼?本王看不明白。”
絳佑帝看了會子站在下首的霍炎,緩緩的道:“你當真不願意為了霍家滿門從實招來?你雖是認與不認皆是死路一條, 但認得快些,霍家族人許是不至被連累得誅九族。”
霍炎連雨佳當鋪被抄都不知,便先入了宮, 初時見了好端端的, 絳佑帝下令拿自己,又扔出一疊自己和家中的通信, 難免就慌了。此刻,冷靜下來,霍炎卻想:莫不是這小崽子初登帝位,故意跟我唱空城計不成?
霍炎冷靜下來了,恢復了常色, 道:“回皇上的話, 本王鎮守邊疆, 寸土未失,一心為國,實不知有什麼要招的。”
絳佑帝點了點頭道:“既如此, 柳將軍,你押了霍炎去大理寺天牢,等他想明白了,自然知道該招什麼了。”
霍炎聽了這話,突然定下心來,越發要看絳佑帝要將自己如何。這些年來,南安太妃和霍炯做的許多事,一旦爆發出來就是大罪,因而霍炎回京之前,便已囑咐了西海沿子的心腹,若是半年沒有自己的訊息,便將西海沿子的布防圖獻給西海國。
西海沿子一處,地勢險惡,氣候與中原大不相同。中原腹地之人去了,多有水土不服的。因而但凡西海沿子一處戰事一起,中原軍隊難以抵達,往往增援部隊到了,戰事勝負已分。便是戰火綿延,免禮支撐到援軍到來,援軍也會因舟車勞頓、人困馬乏、水土不服等原因戰力下降。
就是因為西海沿子的特殊氣地勢和氣候特殊,南安郡王一脈才能鎮守西海沿子近百年,無人能夠取代他家。也是因著百年榮耀下來,當年戰力彪悍、正直勇猛的霍家人,如今也養得自大驕矜、外強中乾,行事越發不堪。
霍炎如今仍以為鎮守西海沿子非自己不可,便是在回京之前,接了召自己回京的聖旨,略微有些疑惑,也是有恃無恐的。霍炎將西海沿子布防圖交給心腹手下,囑咐若是半年沒有自己的消息,便獻給西海王。
霍炎心腹自知其意,答到必不負主公所託。霍炎自覺妥當,便堂而皇之的回京,不想如今的新皇帝當真膽大妄為,竟敢二話不說的羈押自己。既是如此,自己索性什麼都不說,待得一年半載,西海沿子的起了戰事的消息傳入中原,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皇帝必是要起復自己的。
人群中有識字的上前看時,果然當票上寫得明明白白。眾人越發高聲指責這當鋪是黑店。
霍炯知曉此時當鋪鬧市絕非好事,忙命掌柜照價賠償。可是那掌柜明明昨日寫當票的時候,便寫明了缺了一粒寶石,此刻的當票上有寫著七粒寶石了。掌柜知這外地人乃是故意鬧事,但既是老闆有命,也不好說什麼,只得一面稟明余老闆實情,一面出來笑呵呵的和那外地人商議,一粒寶石該當賠償幾何?
余老闆聽了實情,不敢怠慢,忙去告知霍炯。誰知那外地人成心鬧事,非要自己原來那粒寶石,這頭因有個余老闆中間傳話,一來一回耽擱了時日。
霍炯聽完余老闆說明,暗道不好:霍炯心知怕是不知怎麼走漏了消息,也不知這外地人受誰指使,忙吩咐余老闆封了庫房,起身意欲從後門逃走。卻聽外間說,那外地人身邊小廝已經報了官,此刻官差已經包圍了雨佳當鋪。
霍炯嚇出一身冷汗,卻情知逃脫不掉,便先躲入余老闆挖出來的地下室。外頭圍觀眾人見官差來了,也便散了。
卻說為何官差來得那樣快,原是絳佑帝手下有個制假高手,偽造書信模仿字跡皆能以假亂真。南安太妃收到那封霍炎讓其備銀運出京城的信並方才外地人手上那張當票,皆出自於此人之手,便是霍家人和當鋪掌柜,也沒看出書信和當票乃是造假。所謂運出銀兩,不過引蛇出洞罷了。南安太妃母子果然中計,親自帶了官差找到霍家私藏金銀的私庫。
前來包圍雨佳當鋪的並非順天府衙役,而是京營官兵,帶隊的偏又是龍禁衛柳湘蓮。
雨佳當鋪所在的城南並非富貴人家住的地方,因而房舍建得極為密集。雨佳當鋪不曾暴露的時候,這些貧民房舍自然是極佳的掩護。但也因此,雨佳當鋪結構簡單,沒有極大的地下室,也沒有朗闊的空間布置複雜的機關,查抄起來極為省事。沒用多少功夫,柳湘蓮便帶人直奔庫房,起出成箱成箱的金銀。又帶走了雨佳當鋪的帳簿。
雨佳當鋪不過一家不起眼的小當鋪,帳簿流水有限得很,霍家貪贓來的這些金銀也不敢直接做倒帳上,因而雨佳當鋪的帳只需隨便一看,便能看出巨額金銀來歷不明。余老闆說不出這些巨額金銀的來歷,柳湘蓮自然名正言順的命人將金銀運入戶部待查,余老闆也下獄待審。
霍炯在地下室躲了一日,待得官兵都走了,才屁滾尿流的回王府,南安太妃已經得了霍家這些年貪贓來的幾百萬銀錢,都已經運往戶部的消息。母子兩個相見,霍炯依舊嚇得一臉的土色,尚未恢復人色。南安太妃屏退下人,霍炯才對南安太妃道:“母親,昨日官兵來那麼快,我總覺得我們被出賣了,也不知是不是老余靠不住。”
南安太妃想著搜刮多少年的金銀一朝盡失,也是心痛得什麼似的。只得道:“我的兒,可不能胡說。若是老余有問題,咱們一家誰落得了好去?永珺那小子也不會任由你回了王府而不來抓你。好在咱們已經寫信給你大哥,讓他緊握兵權莫要回京,只要你大哥手上還有兵權,咱們就不怕什麼。”
母子兩個驚魂未定,一會子怕得什麼似的,就怕官兵就要來抄家,一會子又自說自話道絕無大礙,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正說著,外頭管事高聲回話說:太妃,奴才有要事稟報。
南安太妃母子才止了話頭,宣了下人來問。
那管事道:“太妃,郡王回京了,今日便要進宮拜見皇上,說面聖之後再回來給太妃請安。”
南安太妃聽了,身子一晃,霍炯忙將其扶住,南安太妃才未摔倒。但南安太妃和霍炯都是出了一身的冷汗:絳佑帝如此有恃無恐的又是打太妃,又是抄了霍家金銀,難不成是心知南安郡王會回京不成?但自己母子明明再三寫信告知南安郡王緊握兵權,莫要回京,他怎麼又回來了?
卻說上書房裡頭,林如海正正向絳佑帝稟事。林如海道:“回皇上道話,昨日抄了雨佳當鋪,微臣已經派人連夜清點清楚了,共得金銀折合白銀三百八十七萬六千五百四十二兩。如今都已運到國庫裡頭,層層鎖了派人日夜守著。”
絳佑帝聽了,哼一聲道:“父皇當政這幾年,他們也太過張狂了些,算來下,每年就要搜刮七八十萬的銀錢。這些年辦了兩樁大婚,兩回國喪,加之各省大小災害及四方邊疆用銀,花了不少銀子,如今國庫不過百餘萬兩,這霍家一個私庫便比國庫銀錢多出數倍,當真富可敵國了。好一個雨佳當鋪,‘雨佳’為‘霍’,他們倒明目張胆,毫不避嫌。”
林如海忙起身勸道:“皇上息怒,所謂天網恢恢,這霍家總有落網的時候,他們搜刮這些銀錢,原是些貪官污吏孝敬的,咱們一次起了過來,他們不過是幫皇上先收集起來罷了。”
絳佑帝見林如海又站起來回話,且宮人都被打發到了書房外面,絳佑帝忙也站起來說:“小婿說過了,沒有外人的時候,岳父大人不用以君臣之禮待小婿。岳父大人如此站著,豈不折煞小婿了?”
林如海聽了,忙道不敢,心中也是疑惑:絳佑帝還是太子的時候,便對自己極是恭敬,那也罷了,為何登基之後,貴為一國之君,也更願對自己岳父相稱?怪道南安太妃說出絳佑帝是林家上門女婿這樣的大不敬之話來。只絳佑帝如此待自己,可見對黛玉極好,林如海倒是心中放心。
翁婿兩個又商議半日,如何讓李罕帶著聖旨去西海沿子暫且接掌兵權,如何將江南守備冉飛鳴調去北疆,皆是算好時日的。想來南安郡王剛到京城,李罕也該到了西海沿子。若是衛若蘭再勸服了衛將軍,衛將軍和李罕裡應外合,西海沿子的兵權便好接手得很,若是衛將軍執迷不悟,定要衷心南安王霍家,便少不得廢些手段。但是無論如何,南安王這次回京,便再莫想回西海沿子了。
二人下了一盤棋,推定了調虎離山後,李罕趁虛而入的各個環節,皆是策劃極為周密,想來沒有不妥,林如海才從宮中出來。
卻說絳佑帝是以定安帝駕崩為由,聖旨召南安郡王回京弔喪的。南安郡王回京之後,第一件事自是前去皇家祠堂定安帝靈前上香,再到上書房拜見新帝,匯報西海沿子軍情。
南安郡王再上書房對絳佑帝行三跪九叩大禮,絳佑帝並未道免禮平身,而是直受完三跪九叩,隔了會子,才讓南安郡王起來,也不曾賜坐。南安郡王見了如此情形,便在心中打鼓。
南安郡王站在下首,只見面前這個表弟身著一套白色龍袍,倒是守孝服制。但見其面如冠玉,天然一段王者氣度。這個新帝不曾相問西海沿子軍情,南安郡王也不知該當如何開口,一陣沉默中,空氣都仿佛凝固了。
絳佑帝沒沒有開口說話,沒有任何動作,可是絳佑帝什麼都不做,便讓南安郡王感覺到一股恐懼無法抑制的從心底升起,直透脊背。
又隔了會子,絳佑帝一擺手,道:“拿下吧。”柳湘蓮道了一聲是,便出手如閃電,一刀架只南安郡王脖子上。
南安郡王雖然久在軍中,卻也想不到如此變故。且入宮面聖,不得帶兵器,柳湘蓮武功又高強,又是御前帶刀侍衛,南安郡王赤手空拳不是對手不說,也不敢在御前動武,少不得束手就擒。
南安郡王只得破口喊道:“皇上,本王向來忠君報國,苦守邊疆,盡忠職守,本王可曾做錯了什麼?皇上剛一登基,就如此對待有功之臣,豈不讓百官寒心?”
絳佑帝什麼都沒說,將一疊信件往南安郡王面前一扔,南安郡王頓時面如土色。
第72章 定罪
霍炎見了絳佑帝扔出的一疊信,不用看內容, 單看信封便是自家特有的, 豈能不怕?可是自己和母親、胞弟通信, 為了保險起見,每次看完皆是焚毀的,這些信又豈會落入絳佑帝手中?
瑟縮半日,霍炎才道:“這是什麼?本王看不明白。”
絳佑帝看了會子站在下首的霍炎,緩緩的道:“你當真不願意為了霍家滿門從實招來?你雖是認與不認皆是死路一條, 但認得快些,霍家族人許是不至被連累得誅九族。”
霍炎連雨佳當鋪被抄都不知,便先入了宮, 初時見了好端端的, 絳佑帝下令拿自己,又扔出一疊自己和家中的通信, 難免就慌了。此刻,冷靜下來,霍炎卻想:莫不是這小崽子初登帝位,故意跟我唱空城計不成?
霍炎冷靜下來了,恢復了常色, 道:“回皇上的話, 本王鎮守邊疆, 寸土未失,一心為國,實不知有什麼要招的。”
絳佑帝點了點頭道:“既如此, 柳將軍,你押了霍炎去大理寺天牢,等他想明白了,自然知道該招什麼了。”
霍炎聽了這話,突然定下心來,越發要看絳佑帝要將自己如何。這些年來,南安太妃和霍炯做的許多事,一旦爆發出來就是大罪,因而霍炎回京之前,便已囑咐了西海沿子的心腹,若是半年沒有自己的訊息,便將西海沿子的布防圖獻給西海國。
西海沿子一處,地勢險惡,氣候與中原大不相同。中原腹地之人去了,多有水土不服的。因而但凡西海沿子一處戰事一起,中原軍隊難以抵達,往往增援部隊到了,戰事勝負已分。便是戰火綿延,免禮支撐到援軍到來,援軍也會因舟車勞頓、人困馬乏、水土不服等原因戰力下降。
就是因為西海沿子的特殊氣地勢和氣候特殊,南安郡王一脈才能鎮守西海沿子近百年,無人能夠取代他家。也是因著百年榮耀下來,當年戰力彪悍、正直勇猛的霍家人,如今也養得自大驕矜、外強中乾,行事越發不堪。
霍炎如今仍以為鎮守西海沿子非自己不可,便是在回京之前,接了召自己回京的聖旨,略微有些疑惑,也是有恃無恐的。霍炎將西海沿子布防圖交給心腹手下,囑咐若是半年沒有自己的消息,便獻給西海王。
霍炎心腹自知其意,答到必不負主公所託。霍炎自覺妥當,便堂而皇之的回京,不想如今的新皇帝當真膽大妄為,竟敢二話不說的羈押自己。既是如此,自己索性什麼都不說,待得一年半載,西海沿子的起了戰事的消息傳入中原,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皇帝必是要起復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