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話一說,王夫人自是知道他是什麼意思,臉色也鐵青起來,旁邊的王熙鳳插科打諢道,“瞧你說的,難不成我們娘倆逼你變賣家產?不過是你元春姑姑如今得了聖寵,一家子想法子為她做臉罷了,她自然也記得這份情誼的。”

  這話卻是帶著些許威脅,枕頭風卻是最厲害的,元春如今受寵,萬一說上什麼,寧國府怕是要遭殃。賈蓉聽了哪裡還敢推辭,只得道,“瞧嬸子的話說得,蓉兒怎會有這種想法,回去便讓人將銀子送來。”

  第二個便是她妹妹薛姨媽,只是薛姨媽不是賈家人,對付賈蓉的那一套用不到她身上,畢竟,賢德妃照拂的不過是賈家,無論如何,與薛家都沒有半點關係,只是,薛寶釵不是在宮中嗎?小小的常在,沒有後台怕是難過吧!

  果然,聽了王夫人的話,薛姨媽臉上便露出了躊躇神色,顯然也是動心了。當日,薛寶釵寫下了那“送我上青雲”的詩句,她便曾勸過,只是女兒一向主意大,又不願意嫁入普通人家,過一輩子後宅生活,她方才同意的。如今她表姐賈元春得了聖寵若是能幫幫忙,八成日子也能好過點。

  只可惜的是,薛姨媽面帶愁色道,“她們姐妹能在宮中相扶,自是好的,可是如今蟠兒也大了,家中鋪子都是他掌管,我手中不過是些零散錢,怕是要與他商議一番。”

  薛蟠呆霸王的名頭榮國府誰人不知?別說王夫人,賈母都不敢惹他。可是事關女兒,王夫人也不願放棄,只是嘴巴上倒不能這般說,便道,“既如此,妹妹還是去與侄兒商議一番,反正這邊亦是不缺這些。”

  若是別人八成還覺得賈元春此時正在受寵,要多巴結,可莊季書本就是榮王的班底,又與秦鍾、戴榕交好,賈元春的事情怎會不知道,上皇還活著,賈元春這樣一個曾經做過栽贓陷害之事的人,如今在內宮中居於高位,便是最大的不安定,她如今有功又與榮王有些許情誼,受寵也是正常,可時日一長,帝王之心難測,反而不安定。

  想到此,莊季書便勸了薛姨媽道,“雖說宮中有人扶助是最好的,可寶釵與賢德妃相差十歲,自幼也沒在一起生活過,兩人哪裡來的交情。如今賢德妃正在受寵,也不會願意讓寶釵分寵的。依我看,還是安安穩穩為好,寶釵自來聰慧,必不會埋沒於眾人間的。何況,說句小輩兒不該說的,王夫人並非言而有信之人。”

  莊季書說的是實情,薛蟠自是不肯拿錢出來,薛姨媽想了半日,終是點了頭。莊季書自是知道王夫人不好得罪,便讓薛蟠送了兩萬兩過去,只說鋪子裡周轉困難,些許錢財,只是儘儘做表弟的心。此事兒做得合情合理,王夫人自不能多說甚麼。

  最後一個,王夫人卻是打到了林黛玉頭上。當日林家的家財,多半都在揚州變賣,其中賈璉貪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回來後,卻是交到了老祖宗賈母手中。

  林家的財產可不是小數,當日賈敏出嫁之時,正是榮國府最最風光的時候,賈敏又是嫡女,因此賈母才說過三春比起賈敏當日都差遠了的話。她的嫁妝整整一百四十八台,滿滿當當,賈母私下給的壓箱銀有多少,誰也不知道。再說林如海,林家雖沒了侯爵,可五代列侯,積累下的財富亦不是可以估量的,何況他又在揚州巡鹽御史的位置上坐了幾年,按著王夫人的估量,林家留下的錢財怕是有百萬之巨。

  這筆錢都握在賈母手中,怕是到時候要給林黛玉當嫁妝的,可是,她必不肯同意寶玉娶了林黛玉,這筆錢要是白白便宜了別人家,怕是她也不甘心。何不如拿出來給榮國府添些光彩?

  賈母一向疼林黛玉,開始時自是不肯,可當王夫人將家中帳本拿了出來,讓賈母知道了,若是沒這筆錢財,大觀園連一半都建不起來時,賈母終於猶豫了。到底是她賴以生存的榮國府重要,還是一個外孫女重要?在後宅奮鬥了一輩子的賈母怎會不清楚。

  這筆錢終是有了著落。

  雖然籌錢難,但是建起來卻是快,賈家族中的小輩自是都忙起來了,採買戲子的,管理工程的,監督施工的,不過幾個月間,園內工程皆已告罄,負責整體工程的賈蓉前來稟告賈政,並請他去提匾額與對聯。

  賈政一聽,便想到了那個不學無術的兒子,讓人將寶玉叫了來,並帶著幾個清客,一同去了大觀園。好在寶玉有點急才,又有幾個清客的大力吹捧,賈政臉上終是多了些笑容,算是應付過去。

  誰料到,此時卻有下人前來稟告,左副都御史張驍來了,正在外書房等著。張驍為人正直,官聲甚好,太上皇原本就重用他,如今皇帝亦是看中他,只是兩家一向沒有什麼交情,賈政雖摸不著頭腦,但也不敢怠慢,便急匆匆趕了過去。

  近了外書房,兩人不過含糊幾句,張驍便說明了來意,“我與如海兄交情深厚,他去世前,曾將女兒託付於我,只是賈家畢竟是林家小姐外家,既是接了她來養,自會厚待於她,總比跟著我這個世伯要強些。”

  這話說得倒是在理,賈政還未聽出點什麼,便連連稱是。只是張驍瞬間就變了臉,衝著賈政道,“只是如今我卻聽著,你賈家建的省親園子,竟是動了林家的家財,這卻是不合情理,不知存周兄如何解釋?”

  這話卻將賈政問懵了,他向來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家中的財務都交給內院婦人打理,至於建個園子要多少錢,怕是心中都不清楚。可他好歹是個讀書人,自是知道禮義廉恥,明白這世上沒有用孤女錢財的事。聽著張驍問得生氣,便立時答道,“這定是外面人胡沁呢,我榮國府怎會做出這等事,張兄萬萬放心。”

  張驍道,“存周兄一向為人正直,按理說我不該心存懷疑,可是這事卻是老友臨死託付,日後林家姑娘也靠著這筆家財在婆家立足,我卻是不能不慎重。若是方便,我還想請出林姑娘來查驗一番帳簿。”

  這話說得客氣,其實內里意思就是一條,我不信任你們林家。若是普通人,榮國府當然可以隨意推脫了,可張驍是誰,他是大正朝最最出名的鐵面御史,若是鬧大了,一張彈劾奏到御前,到時候便不是這般查驗,怕是皇帝命了人來查驗了。

  賈政雖然對張驍有些反感,可因著心中無鬼,便答應了下來。讓人通告了內院中的王夫人,讓她派人開了存放黛玉家財的府庫,讓張驍一一查驗。

  王夫人卻是驚起一身冷汗,林家的東西在揚州變賣了不少,倒是有單子,可銀子早就填在了大觀園裡,如今哪裡拿得出?她慌忙去找了賈母,賈母思忖半日,知道這事兒還是出在黛玉身上,若是黛玉說一句林家家財她心中有數,並無缺失,這事便過去了。便讓鴛鴦叫了黛玉來。

  此時的黛玉還住在賈母的碧紗櫥里,聽得是外祖母叫她,便讓紫鵑替她收拾了衣服,跟著鴛鴦去了。待聽得王夫人的話後,林黛玉的心便咯噔一下,她是聰慧之人,早年又有秦鐘的提點,當日回了揚州時,家中財產賈璉竟是沒有讓她過目便發賣了,最後不過給她看了個大體的帳本。

  她自是知道,日後要寄住在外祖母家,賈璉是正當的長房嫡孫,不能得罪他,便裝作不知,任他從中扣了不少下來。待到回家後,賈璉一本正經地將帳本交給了賈母,她的心才放下來。

  如今聽了王夫人的話,怎不知這是在賈母手中的那筆錢也不見了,她悄悄抬眼看了一眼賈母,卻見她正眯著眼,似是睡著了。論理說,她自幼受寵,林家又富裕,自不會養成那種見錢眼開的性子,那筆錢便是賈母告訴她一聲,她也不會不允許,如今賈母這般裝睡,卻讓她寒心。

  林黛玉想了想道,“這事兒我自是信得過外祖母,只是我一個姑娘家,卻不好拋頭露面,還是一切由舅媽代理吧。黛玉在此謝過了。”

  便將這事兒推了出去。林黛玉不出面,便是紫鵑來了張驍也不會信,王夫人卻是愁壞了。

  而張驍在外書房等了一個時辰後,瞧著還未有人來,便站起了身,衝著賈政抱了拳道,“看樣子存周兄卻是毫無誠意,我卻不能讓如海兄死不瞑目,此事我自會告到京都府衙門,存周兄還是等著衙門來清點吧!”

  告到衙門便是臉面無存,賈政怎會允許?立時攔住了張驍,道,“我去去就來,還請張兄再稍待片刻。”

  說罷,賈政便急匆匆地出了門,聽得王夫人在賈母房中後,便向著賈母院中走去。他到時王夫人還在,黛玉已然回了碧紗櫥,賈政先是給賈母行了個禮,然後才黑著臉問王夫人,“林家的財物帳本都放在哪裡了,速速拿出來,我要用。”

  王夫人想了想勸道,“許多東西,查驗起來麻煩得不得了,老爺怎會突然想到這個?都鎖在庫房裡,必是不會少的。”

  賈政聽了哼道,“如海當年去世前也不知怎的,竟是將黛玉託付給了左副都御史張驍,他不知怎的,竟是聽到咱家建園子花費的是林家的錢,便來查帳簿了。你速速拿來,我給他看了,也好打發他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