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在千鈞一髮之際,戴榕心中微嘆,伸手緊緊抱了懷中人一下,隨後猛然將人從自己身上扯下,一個大臂遠拋,將人扔出了水面,而他也因隨之而來的力量,以極快地速度墜向潭底。
第二日一早,秦可卿眼底一片青黑,開了房門。秦鍾依舊坐立在原處,仿若一夜未動,瞧見她進來,小臉立刻昂了起來,眼巴巴地衝著秦可卿道,“姐姐?”
這就仿若小時候,秦鐘有事相求的樣子。他從小長得漂亮,一擺出這個樣子,秦可卿就會心軟,立刻答應下來。從寧國府逼婚開始,這樣的表情已然不見了,卻沒想到,為了戴榕,竟又使了出來。想著兩人的情意,秦可卿嘆了口氣,問道,“你就那麼喜歡他?”
“他也這般喜歡我。”秦鍾立刻回答。
“你……”秦可卿知道他一向臉皮厚,卻沒想到厚到這般程度,“就算他不變心,秦家的香火怎麼辦?日後你們老了膝下荒涼怎麼辦?”
這便是退了一步,一夜未歇的秦鍾暗自欣喜,“這些有何疑慮,我是秦家人,姐姐難道不是秦家人,日後姐姐嫁人了,多生個兒子給我便是了。這樣秦家又有了香火,我們膝下又有了兒子,豈不兩全其美?”
這般無恥的話倒是將秦可卿愣生生的氣樂了,心中雖是酸痛無比,也知道無可挽回,便開始打另一個主意——日後要藉機會安排幾個丫鬟,起碼要有個孩子,嘴上卻罵道,“我沒有兒子給你,滾出去!”
秦鍾哪裡知道他姐姐的想法,只當是同意了,瞧了瞧姐姐還紅著的眼圈,知道此時他在這裡反而招人煩,當即便站了起來,一溜煙跑了出去,還衝著守外面的望月道,“你快去勸勸,姐姐惱著呢。”
秦鍾一夜未歸,怕戴榕擔心,一出門便回了自己的院子,誰料壽兒竟然在門口熬藥呢!秦鍾詫異道,“誰病了?”
壽兒一張臉快擠成了苦瓜,張嘴就想說些什麼,可惜摘星卻狠狠瞪了他一眼,讓他立刻閉了嘴,論武力,兩個他也打不過一個摘星。何況,自家二爺也不准吭聲。摘星瞧著壽兒猶豫半天,就將話接過來,“昨日夜裡戴大人忘了蓋被,凍著了,有點發熱,請了慈空大師給開了付藥。”
不過一夜未歸就能凍著自己,秦鍾當即黑了臉。直接推門進去,卻瞧見戴榕一張黑臉難得暈染上點紅色,此時睡得正香。
他過去摸摸額頭,又試了試鼻息,都有些熱,忍不住地嘟囔,“多大的人,連被子都蓋不好”。卻不想一個疏鬆,竟被戴榕猛然拉進了懷裡。被子裡cháo熱的很,戴榕又緊緊地將他箍在懷中,卻與平日裡的溫柔決然不同。秦鍾以為他病了才這樣,輕輕地拍著他的手道,“莫怕,我守著你。”
戴榕將腦袋埋在他的肩胛處,想著昨日秦可卿的試探,他以為自己要與秦鍾別離了,誰知道竟會有再相見的時候。一時間眼中累起無限的眷戀,許久才道,“我也守著你。”
棲霞宮中,吳公公早已帶著太監宮女退下,唯留下了皇帝和太上皇兩人。
皇帝一臉為難,斟酌了半日才道,“父皇,那名女子已然查了出來,是原工部部營繕郎中秦業的女兒秦可卿。”
“秦可卿?”太上皇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那個獻上避雷法子的秦鐘的姐姐?”
“是,”皇帝答道,“秦可卿乃是秦業十九年前從養生堂抱來的棄嬰,兒子派人去養生堂查過,問了當年的管事人,追查到了一個老嬤嬤身上。”他略微頓了頓,卻似是不知該如何說下去。
太上皇怕是極不喜歡他的吞吞吐吐,訓道,“你這溫吞性子卻是還不改,如何又去震懾那幫臣工?”
皇帝慌忙請罪道,“兒子知罪。”
他這副樣子雖然有些窩囊,卻是讓太上皇放心,畢竟,有個太過有主見的皇帝,他的日子便會難過許多,搖手讓皇帝起身,他便示意皇帝接著講下去。皇帝有些為難道,“父皇,此事雖然查到那裡,但兒子是在不敢信,卻不知該說不該說。”
這事兒皇帝自開元寺回來後,便細細想過,嘉瑞一輩子養在宮中,十六歲便卒了,出宮的次數不多,又向來乖巧,怎可能有這麼大的女兒?嘉瑞與他長得頗像,那女子是哪個皇室宗親私生女的可能性還大些。因此,聽著皇帝結結巴巴,便知道怕是查出生父是誰了,便哼道,“說罷,到底是哪個混帳幹的事兒。”
皇帝有些為難地說道,“兒子順著那嬤嬤找到了當年的人,竟查出秦可卿的生父是端王。”
太上皇的眉頭不可避免地皺了一下,秦可卿嫁入寧國府一事,他卻是清清楚楚,當年秦鍾先是在大朝會上狀告寧國府,贏了官司後,沒想到端王插了一腳,又將秦可卿許配給了寧國府賈蓉,他記得在一個雷雨天,戴榕說要瞧瞧那避雷之術,他便叫了秦鍾來,秦鍾還求過一次賜婚。
若秦可卿真是端王的女兒,如此做卻是讓人寒心。只是,太上皇又想到,那人本就是個眼中無父無兄無子的人,手段異常狠辣,如此做倒是他的作風。想到此,皇帝便沒了興致,道,“既是如此,你瞧著哪日有了機會,給那女子些許賞賜,也算是她生為皇家人的補償。”
眼瞅著太上皇已然沒了精神,按照平日,皇帝必然極有眼色的告退了,可此時,皇帝卻仍舊站在那裡,太上皇免不得回頭瞧了他一眼,正好看到他眼中糾結神色,便問了句,“你還有何事?”
皇帝仿若是下了極大的決心,這才道,“那秦可卿的生母,兒子也查了出來。”
聽著這事兒,太上皇倒是沒在意,既然生了不敢養,甚至送了出去,那此女的生母便不可能是個姑娘,否則以端王的身份,便是納進府中做個側妃,這滿朝上下的人家,誰敢不應,八成應是哪個已婚婦人。不過皇帝既然如此表情,怕是此人還挺重要,便隨口問道,“哦?是誰?”
“是十二妹妹,嘉瑞公主。”
太上皇的腳步猛然停了下來,不敢置信地回頭問道,“誰?”這一聲卻是極為嚴厲,甚至還帶些破音,他顯然是惱了。
皇帝卻是不吐不快,極為迅速地說道,“兒子找到了當年養生堂的管事人,又順著管事人找到了當年送秦可卿來養生堂的嬤嬤,那嬤嬤卻是成國公家的人,後來招供說是端王妃讓她送出來的,兒子便讓人找了端王妃身邊的張媽媽,拷問之下,張媽媽招供說,那孩子是嘉瑞的。當年嘉瑞與端王有了私情,並懷了孕,端王無助之下求助端王妃,端王妃便以嘉瑞身體不好為由接了她出來養病,其實是放到了莊子裡待產。嘉瑞並不知道秦可卿的存在,她以為那孩子出生後便死了,回宮後才會鬱鬱寡歡,不久便卒了。”
這番話又急又快地說出,那太上皇臉上的神情卻是由驚訝到傷心再到痛恨,他的身子狠狠地晃了晃,然後便一頭栽倒在地。
三日後,太上皇終於醒來,捏著皇帝的手道,“賜……賜端王……端王妃……死……”
當夜,皇帝身邊新晉大太監胡公公前去端王府宣旨,“太上皇諭:端王水煜結黨營私、陷害忠良、無兄無父、不守人倫,端王妃劉氏秉性惡毒,蛇蠍心腸,罪狀多端,不可盡數,實乃惡子惡婦,賜白綾,令其自盡。”
(完)
=================================
作者有話要說:寫到這裡,這個故事就結束了,這是我預想的結局,停在端王被賜死的一刻。
當然,故事裡有許多未交待的,譬如說夫夫兩人的婚後甜蜜生活,秦可卿的婚事,尤三姐的孩子等,會有番外專門交待。
從六月一日發文一直到現在,整整三個月,謝謝大家的陪伴,沒有你們我不會這麼有動力的寫完這篇小說。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還可一看,歡迎收藏我的專欄。期待在下篇文與你們相見。
我的專欄=
92
番外:林黛玉
賈元春封了賢德妃,又能回家省親,這對於榮國府來說,卻是無上的榮光。只是那大觀園卻並非幾萬兩銀子便能建起的,掌家的王夫人便先想到三家,一是寧國府,畢竟榮國府與他們算是一脈兩支,東西府兩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事寧國府逃不開,便讓人請了如今的掌家人賈蓉前來說話。
自賈珍死後,賈蓉終於媳婦熬成了婆,算是能當家做主了。他本就是個風流性子,在玩弄女人方面並不比他爹差,如今又沒人管著他,寧國府里只比原先更烏煙瘴氣。只是有一點,此人驟然掌家,對自己手裡那點家產看得卻是嚴得很,聽得王夫人管他要銀子,怎能不心疼。只是他雖是族長,但輩分卻小,這事兒不能明著來,便道,“這些銀子哪裡能一下子便湊足,容孫兒去清理清理庫房,瞧瞧有什麼值錢又無用的東西發賣了,看看能否湊上。”
第二日一早,秦可卿眼底一片青黑,開了房門。秦鍾依舊坐立在原處,仿若一夜未動,瞧見她進來,小臉立刻昂了起來,眼巴巴地衝著秦可卿道,“姐姐?”
這就仿若小時候,秦鐘有事相求的樣子。他從小長得漂亮,一擺出這個樣子,秦可卿就會心軟,立刻答應下來。從寧國府逼婚開始,這樣的表情已然不見了,卻沒想到,為了戴榕,竟又使了出來。想著兩人的情意,秦可卿嘆了口氣,問道,“你就那麼喜歡他?”
“他也這般喜歡我。”秦鍾立刻回答。
“你……”秦可卿知道他一向臉皮厚,卻沒想到厚到這般程度,“就算他不變心,秦家的香火怎麼辦?日後你們老了膝下荒涼怎麼辦?”
這便是退了一步,一夜未歇的秦鍾暗自欣喜,“這些有何疑慮,我是秦家人,姐姐難道不是秦家人,日後姐姐嫁人了,多生個兒子給我便是了。這樣秦家又有了香火,我們膝下又有了兒子,豈不兩全其美?”
這般無恥的話倒是將秦可卿愣生生的氣樂了,心中雖是酸痛無比,也知道無可挽回,便開始打另一個主意——日後要藉機會安排幾個丫鬟,起碼要有個孩子,嘴上卻罵道,“我沒有兒子給你,滾出去!”
秦鍾哪裡知道他姐姐的想法,只當是同意了,瞧了瞧姐姐還紅著的眼圈,知道此時他在這裡反而招人煩,當即便站了起來,一溜煙跑了出去,還衝著守外面的望月道,“你快去勸勸,姐姐惱著呢。”
秦鍾一夜未歸,怕戴榕擔心,一出門便回了自己的院子,誰料壽兒竟然在門口熬藥呢!秦鍾詫異道,“誰病了?”
壽兒一張臉快擠成了苦瓜,張嘴就想說些什麼,可惜摘星卻狠狠瞪了他一眼,讓他立刻閉了嘴,論武力,兩個他也打不過一個摘星。何況,自家二爺也不准吭聲。摘星瞧著壽兒猶豫半天,就將話接過來,“昨日夜裡戴大人忘了蓋被,凍著了,有點發熱,請了慈空大師給開了付藥。”
不過一夜未歸就能凍著自己,秦鍾當即黑了臉。直接推門進去,卻瞧見戴榕一張黑臉難得暈染上點紅色,此時睡得正香。
他過去摸摸額頭,又試了試鼻息,都有些熱,忍不住地嘟囔,“多大的人,連被子都蓋不好”。卻不想一個疏鬆,竟被戴榕猛然拉進了懷裡。被子裡cháo熱的很,戴榕又緊緊地將他箍在懷中,卻與平日裡的溫柔決然不同。秦鍾以為他病了才這樣,輕輕地拍著他的手道,“莫怕,我守著你。”
戴榕將腦袋埋在他的肩胛處,想著昨日秦可卿的試探,他以為自己要與秦鍾別離了,誰知道竟會有再相見的時候。一時間眼中累起無限的眷戀,許久才道,“我也守著你。”
棲霞宮中,吳公公早已帶著太監宮女退下,唯留下了皇帝和太上皇兩人。
皇帝一臉為難,斟酌了半日才道,“父皇,那名女子已然查了出來,是原工部部營繕郎中秦業的女兒秦可卿。”
“秦可卿?”太上皇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那個獻上避雷法子的秦鐘的姐姐?”
“是,”皇帝答道,“秦可卿乃是秦業十九年前從養生堂抱來的棄嬰,兒子派人去養生堂查過,問了當年的管事人,追查到了一個老嬤嬤身上。”他略微頓了頓,卻似是不知該如何說下去。
太上皇怕是極不喜歡他的吞吞吐吐,訓道,“你這溫吞性子卻是還不改,如何又去震懾那幫臣工?”
皇帝慌忙請罪道,“兒子知罪。”
他這副樣子雖然有些窩囊,卻是讓太上皇放心,畢竟,有個太過有主見的皇帝,他的日子便會難過許多,搖手讓皇帝起身,他便示意皇帝接著講下去。皇帝有些為難道,“父皇,此事雖然查到那裡,但兒子是在不敢信,卻不知該說不該說。”
這事兒皇帝自開元寺回來後,便細細想過,嘉瑞一輩子養在宮中,十六歲便卒了,出宮的次數不多,又向來乖巧,怎可能有這麼大的女兒?嘉瑞與他長得頗像,那女子是哪個皇室宗親私生女的可能性還大些。因此,聽著皇帝結結巴巴,便知道怕是查出生父是誰了,便哼道,“說罷,到底是哪個混帳幹的事兒。”
皇帝有些為難地說道,“兒子順著那嬤嬤找到了當年的人,竟查出秦可卿的生父是端王。”
太上皇的眉頭不可避免地皺了一下,秦可卿嫁入寧國府一事,他卻是清清楚楚,當年秦鍾先是在大朝會上狀告寧國府,贏了官司後,沒想到端王插了一腳,又將秦可卿許配給了寧國府賈蓉,他記得在一個雷雨天,戴榕說要瞧瞧那避雷之術,他便叫了秦鍾來,秦鍾還求過一次賜婚。
若秦可卿真是端王的女兒,如此做卻是讓人寒心。只是,太上皇又想到,那人本就是個眼中無父無兄無子的人,手段異常狠辣,如此做倒是他的作風。想到此,皇帝便沒了興致,道,“既是如此,你瞧著哪日有了機會,給那女子些許賞賜,也算是她生為皇家人的補償。”
眼瞅著太上皇已然沒了精神,按照平日,皇帝必然極有眼色的告退了,可此時,皇帝卻仍舊站在那裡,太上皇免不得回頭瞧了他一眼,正好看到他眼中糾結神色,便問了句,“你還有何事?”
皇帝仿若是下了極大的決心,這才道,“那秦可卿的生母,兒子也查了出來。”
聽著這事兒,太上皇倒是沒在意,既然生了不敢養,甚至送了出去,那此女的生母便不可能是個姑娘,否則以端王的身份,便是納進府中做個側妃,這滿朝上下的人家,誰敢不應,八成應是哪個已婚婦人。不過皇帝既然如此表情,怕是此人還挺重要,便隨口問道,“哦?是誰?”
“是十二妹妹,嘉瑞公主。”
太上皇的腳步猛然停了下來,不敢置信地回頭問道,“誰?”這一聲卻是極為嚴厲,甚至還帶些破音,他顯然是惱了。
皇帝卻是不吐不快,極為迅速地說道,“兒子找到了當年養生堂的管事人,又順著管事人找到了當年送秦可卿來養生堂的嬤嬤,那嬤嬤卻是成國公家的人,後來招供說是端王妃讓她送出來的,兒子便讓人找了端王妃身邊的張媽媽,拷問之下,張媽媽招供說,那孩子是嘉瑞的。當年嘉瑞與端王有了私情,並懷了孕,端王無助之下求助端王妃,端王妃便以嘉瑞身體不好為由接了她出來養病,其實是放到了莊子裡待產。嘉瑞並不知道秦可卿的存在,她以為那孩子出生後便死了,回宮後才會鬱鬱寡歡,不久便卒了。”
這番話又急又快地說出,那太上皇臉上的神情卻是由驚訝到傷心再到痛恨,他的身子狠狠地晃了晃,然後便一頭栽倒在地。
三日後,太上皇終於醒來,捏著皇帝的手道,“賜……賜端王……端王妃……死……”
當夜,皇帝身邊新晉大太監胡公公前去端王府宣旨,“太上皇諭:端王水煜結黨營私、陷害忠良、無兄無父、不守人倫,端王妃劉氏秉性惡毒,蛇蠍心腸,罪狀多端,不可盡數,實乃惡子惡婦,賜白綾,令其自盡。”
(完)
=================================
作者有話要說:寫到這裡,這個故事就結束了,這是我預想的結局,停在端王被賜死的一刻。
當然,故事裡有許多未交待的,譬如說夫夫兩人的婚後甜蜜生活,秦可卿的婚事,尤三姐的孩子等,會有番外專門交待。
從六月一日發文一直到現在,整整三個月,謝謝大家的陪伴,沒有你們我不會這麼有動力的寫完這篇小說。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還可一看,歡迎收藏我的專欄。期待在下篇文與你們相見。
我的專欄=
92
番外:林黛玉
賈元春封了賢德妃,又能回家省親,這對於榮國府來說,卻是無上的榮光。只是那大觀園卻並非幾萬兩銀子便能建起的,掌家的王夫人便先想到三家,一是寧國府,畢竟榮國府與他們算是一脈兩支,東西府兩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事寧國府逃不開,便讓人請了如今的掌家人賈蓉前來說話。
自賈珍死後,賈蓉終於媳婦熬成了婆,算是能當家做主了。他本就是個風流性子,在玩弄女人方面並不比他爹差,如今又沒人管著他,寧國府里只比原先更烏煙瘴氣。只是有一點,此人驟然掌家,對自己手裡那點家產看得卻是嚴得很,聽得王夫人管他要銀子,怎能不心疼。只是他雖是族長,但輩分卻小,這事兒不能明著來,便道,“這些銀子哪裡能一下子便湊足,容孫兒去清理清理庫房,瞧瞧有什麼值錢又無用的東西發賣了,看看能否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