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頁
“我相信,種子已經種了下去,再過個幾十年,我們也許就能看到它生根發芽,看到變化與進步。我們身上擔著責任,有義務看著它越來越好,向積極的一面轉化!”
石詠一口一個“有責任”,一口一個“有義務”,傅雲生被辯得啞口無言,遙遙手說:“得,我說不過你!這些計劃都由你來定,我還是去負責我的技術就好了。如今只有三艘船安裝了輔助動力,我再帶著人手,去安裝幾艘船好了!”
說著傅雲生蹬蹬蹬地離開,再也不與石詠爭辯。事後石詠聽說,傅雲生曾經這樣評價他:為什麼越是在朝中待得久,思想意識覺悟反而就越高呢?
石詠傅雲生一行人為了這次遠航,在廣州籌備了好幾個月,終於等到季風轉向的時候,準備啟航。
啟航這一日,弘晝、穆爾泰帶著廣州的大小官員,一起在岸上恭送,並且舉辦了一個小小的儀式,弘晝甚至親自剪了一段紅綢,並且命人將大紅綢花綁縛在船隊主艦的船頭,碼頭上則一片吹吹打打,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待一切儀程結束,所有的人登船已畢。石詠和主艦的幾名船員是最後留在岸上的人。作為此次遠航的負責人與主官,石詠最後一個登船,在此之前,他向穆爾泰與弘晝道別。
穆爾泰依依不捨,但是他最不舍的其實是女兒和外孫們,所以口口聲聲囑咐石詠一定要帶如英和孩子們“常回家看看”。石詠滿口答應,但是他心裡清楚,下一次他們有機會歸來,一定是三年五載之後了。
弘晝卻一直可憐巴巴的,一直盯著石詠不說話,仿佛石詠下一秒就要遺棄他。
“弘晝,此去朝中,諸事小心。”石詠叮嚀,“往後也不要再胡鬧了。”
弘晝耷拉著腦袋,嘟噥一聲:“若是我不胡鬧了,旁人卻看不過眼怎麼辦?”
石詠無奈了,滿心覺得這個孩子好生可憐。有弘曆在,弘晝的位置就十分尷尬,他優秀了不合適,太孬也不合適。但是就眼下情形而言,弘晝與弘曆之間的關係是個死結,無法開解。
於是石詠輕輕嘆息了一聲,將手掌放在弘晝肩上,小聲說:“自己斟酌,有些分寸即可。”
正在這時,傅雲生立在主艦的船頭,向石詠招手,高聲道:“老鐵……要走了——”
這時候石詠轉向穆爾泰,一躬到底:“泰山大人,請放心!”
穆爾泰則拿眼瞪著石詠,仿佛在說你敢不讓我放心我跟你沒完。石詠無奈之下只得訕訕地笑了笑,隨即轉向弘晝,拍拍這孩子的肩,道:“五阿哥保重!”
他說著回身,沿著碼頭上堆起的棧橋往船身上走。他們這次出海的主艦在水面以上至少有三丈高。所以特為用了一座高大的棧橋,從岸邊遠遠地延伸出去,棧橋末端還有一段用厚木板搭成的跳板。石詠邁步從那跳板上踏過,船上與碼頭上的船工就協力將那跳板挪開,這邊的大船已經緩緩移動,準備離岸。
正在這時,弘晝突然往後退了一步,然後開始沿著那棧橋快速奔跑。眼看那船身與棧橋已經出現了將近五尺的空隙,弘晝卻全不減速,雙足在棧橋上使勁兒一蹬,整個身體已經在空中。
弘晝眼見著石詠在他面前驚慌失措,大聲叫著他的名字,並且向他伸出雙手。弘晝心內得意之際。在高高躍過那道空隙的時候,弘晝開口奮力大喊一聲:
“——我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本書的正文到這裡就全部寫完了。從3月底到11月底連載了大半年,很感謝大家一路陪伴。全訂的小夥伴可以在全書完結後打分,作者在這裡跪求五星評分,因為這將影響到這本書完結之後還有多少新的讀者進來看到這個故事。
當初寫這個故事的時候,覺得男主人公其實是個永遠不合時宜的人。他在原本的時空做的工作足以讓他跟不上時代的節奏,所以他與文物為伍,感受古典美的薰陶。但是他到了新的時空以後,他原本所具有的時代性依舊與舊時代格格不入,但是卻能成為一個閃光點,從而吸引與他同樣不那麼格格不入的人。
弘晝在文末最後縱身一躍,意味著他是書中為數不算多的一個真正甩脫了自己固有命運的人。他喊的那一聲,可以理解為“師父,我來了!”(怎麼有點兒像二師兄?),也可以理解為“新世界,我來了!”他的做法最終紓解了皇權與親情之間的擠壓與碰撞,十三的遺願在這裡用另外一種方式達成。
明後天還有兩個很小的番外,一個是關於賈家的,另一個是關於文物的。總之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陪伴,最後再次求一回五星評分,謝謝大家!
不出意外的話,下周二,新文《荒島求妻日常》見。
第419章
“新郎官上門迎親啦——”
隨著娶親太太一聲脆生生的招呼, 榮府門外爆竹噼里啪啦地響起來,空氣中迅速瀰漫起喜慶的味道, 爆竹的紅紙屑在院牆另一頭上下翻飛, 偶爾有一星半點飛進二門內, 落在賈璉肩上。
這日正是賈璉長女巧姐兒出嫁的日子。
賈家現在的一家之主正是賈璉。因賈赦一直臥病, 因此皇帝下令命賈璉襲了爵位。賈璉便是名正言順的榮府之主了。他此前放過幾任外任,已經做到了直隸巡撫的位置,後來又回京進了工部。如今在工部任上做得順風順水, 估摸著這樣過幾年, 再次外放的時候,就該是封疆大吏了。
石詠一口一個“有責任”,一口一個“有義務”,傅雲生被辯得啞口無言,遙遙手說:“得,我說不過你!這些計劃都由你來定,我還是去負責我的技術就好了。如今只有三艘船安裝了輔助動力,我再帶著人手,去安裝幾艘船好了!”
說著傅雲生蹬蹬蹬地離開,再也不與石詠爭辯。事後石詠聽說,傅雲生曾經這樣評價他:為什麼越是在朝中待得久,思想意識覺悟反而就越高呢?
石詠傅雲生一行人為了這次遠航,在廣州籌備了好幾個月,終於等到季風轉向的時候,準備啟航。
啟航這一日,弘晝、穆爾泰帶著廣州的大小官員,一起在岸上恭送,並且舉辦了一個小小的儀式,弘晝甚至親自剪了一段紅綢,並且命人將大紅綢花綁縛在船隊主艦的船頭,碼頭上則一片吹吹打打,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待一切儀程結束,所有的人登船已畢。石詠和主艦的幾名船員是最後留在岸上的人。作為此次遠航的負責人與主官,石詠最後一個登船,在此之前,他向穆爾泰與弘晝道別。
穆爾泰依依不捨,但是他最不舍的其實是女兒和外孫們,所以口口聲聲囑咐石詠一定要帶如英和孩子們“常回家看看”。石詠滿口答應,但是他心裡清楚,下一次他們有機會歸來,一定是三年五載之後了。
弘晝卻一直可憐巴巴的,一直盯著石詠不說話,仿佛石詠下一秒就要遺棄他。
“弘晝,此去朝中,諸事小心。”石詠叮嚀,“往後也不要再胡鬧了。”
弘晝耷拉著腦袋,嘟噥一聲:“若是我不胡鬧了,旁人卻看不過眼怎麼辦?”
石詠無奈了,滿心覺得這個孩子好生可憐。有弘曆在,弘晝的位置就十分尷尬,他優秀了不合適,太孬也不合適。但是就眼下情形而言,弘晝與弘曆之間的關係是個死結,無法開解。
於是石詠輕輕嘆息了一聲,將手掌放在弘晝肩上,小聲說:“自己斟酌,有些分寸即可。”
正在這時,傅雲生立在主艦的船頭,向石詠招手,高聲道:“老鐵……要走了——”
這時候石詠轉向穆爾泰,一躬到底:“泰山大人,請放心!”
穆爾泰則拿眼瞪著石詠,仿佛在說你敢不讓我放心我跟你沒完。石詠無奈之下只得訕訕地笑了笑,隨即轉向弘晝,拍拍這孩子的肩,道:“五阿哥保重!”
他說著回身,沿著碼頭上堆起的棧橋往船身上走。他們這次出海的主艦在水面以上至少有三丈高。所以特為用了一座高大的棧橋,從岸邊遠遠地延伸出去,棧橋末端還有一段用厚木板搭成的跳板。石詠邁步從那跳板上踏過,船上與碼頭上的船工就協力將那跳板挪開,這邊的大船已經緩緩移動,準備離岸。
正在這時,弘晝突然往後退了一步,然後開始沿著那棧橋快速奔跑。眼看那船身與棧橋已經出現了將近五尺的空隙,弘晝卻全不減速,雙足在棧橋上使勁兒一蹬,整個身體已經在空中。
弘晝眼見著石詠在他面前驚慌失措,大聲叫著他的名字,並且向他伸出雙手。弘晝心內得意之際。在高高躍過那道空隙的時候,弘晝開口奮力大喊一聲:
“——我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本書的正文到這裡就全部寫完了。從3月底到11月底連載了大半年,很感謝大家一路陪伴。全訂的小夥伴可以在全書完結後打分,作者在這裡跪求五星評分,因為這將影響到這本書完結之後還有多少新的讀者進來看到這個故事。
當初寫這個故事的時候,覺得男主人公其實是個永遠不合時宜的人。他在原本的時空做的工作足以讓他跟不上時代的節奏,所以他與文物為伍,感受古典美的薰陶。但是他到了新的時空以後,他原本所具有的時代性依舊與舊時代格格不入,但是卻能成為一個閃光點,從而吸引與他同樣不那麼格格不入的人。
弘晝在文末最後縱身一躍,意味著他是書中為數不算多的一個真正甩脫了自己固有命運的人。他喊的那一聲,可以理解為“師父,我來了!”(怎麼有點兒像二師兄?),也可以理解為“新世界,我來了!”他的做法最終紓解了皇權與親情之間的擠壓與碰撞,十三的遺願在這裡用另外一種方式達成。
明後天還有兩個很小的番外,一個是關於賈家的,另一個是關於文物的。總之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陪伴,最後再次求一回五星評分,謝謝大家!
不出意外的話,下周二,新文《荒島求妻日常》見。
第419章
“新郎官上門迎親啦——”
隨著娶親太太一聲脆生生的招呼, 榮府門外爆竹噼里啪啦地響起來,空氣中迅速瀰漫起喜慶的味道, 爆竹的紅紙屑在院牆另一頭上下翻飛, 偶爾有一星半點飛進二門內, 落在賈璉肩上。
這日正是賈璉長女巧姐兒出嫁的日子。
賈家現在的一家之主正是賈璉。因賈赦一直臥病, 因此皇帝下令命賈璉襲了爵位。賈璉便是名正言順的榮府之主了。他此前放過幾任外任,已經做到了直隸巡撫的位置,後來又回京進了工部。如今在工部任上做得順風順水, 估摸著這樣過幾年, 再次外放的時候,就該是封疆大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