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頁
賈雨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知道的無不大快人心。日後雖然賈雨村也曾兢兢業業地想要起復,但是折騰了無數次,都沒能成功。一來所有他的上級同僚都知道了此人專會告密揭發;二來麼,江寧首富的夫人,娘家正好姓甄。
雍正對賈雨村之流刻厲無比,可是因為十三阿哥不幸早逝,雍正對於其他手足終於表現出了少見的寬容與大度。誠親王允祉重新領了禮部的差事,十四阿哥則被從景陵召回了京,雖然賦閒在家,但是到底是可以四下里稍許走動走動。據說這也是因為十四阿哥在聽到十三哥的喪信之後,在景陵哭了一場的緣故。
唯一還被困著的是老十。十阿哥因以前與允禩來往過密,雍正到底是存了戒心,沒有馬上開釋,往後拖了大約十六個月,才將這位從張家口放出來的。
石詠聽說這些事,心知雍正不過是完成胤祥最後的心愿:善待手足,即便再不願意,雍正也不想讓胤祥在地下不安。
石詠時時能記起,十三阿哥臨終之前,與雍正談了大約有一個時辰。十三阿哥在病榻上到底對雍正求了什麼,無人得知,只有後來從雍正的種種所作所為之中,才能慢慢推測出來:
十三阿哥應當是曾請求雍正善待手足兄弟和子女,大約也提了粘杆處和密折制度的種種弊端,力勸不要用這種手段來控制臣子,免得令朝中風氣敗壞,失了秩序。
有時石詠會忍不住想,十三阿哥還會向兄長提什麼,會提到石詠出海遠航,去尋找那個“新世界”麼?
沒多久,雍正本人就直截了當地向石詠提了這件事。
“聽說你打算辭官?”雍正自顧自坐在養心殿小書房的炕桌跟前,戴著眼鏡,盯著面前如山似的奏摺,正眼也不看石詠。
石詠老老實實地答了一句:“是!”
其實石詠當初在十三阿哥病榻前提及他要辭官,並非想是向雍正透露他未來的打算,更多是想藉此引出他對粘杆處與密折制度的看法。豈料這話被雍正牢牢地記在心頭了。
“朕就是不許你辭官,看你怎麼辦!”雍正惡狠狠地說。
石詠想過當初他直言不諱的後果,也想過被像是年羹堯或是賈雨村那樣降職,身上的官職被一擼到底,甚至還想過雍正隨便找個由頭問他的罪,好出了心頭的一股惡氣……可他沒想過雍正的處理方法這麼簡單粗暴,就是不許他辭官。
這下他可怎麼辦才好?難道,還真要學古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掛冠歸去?
他已經將未來的計劃隱晦地向妻子透露過,如英早已表達了她的看法,既然已經嫁了石詠,那便水裡水裡去,火里火里去,絕無二話。孩子們自然也隨著石詠一起。可如今這樣,他難道還能將一家子妻兒老小都撇下,自己偷摸離開?
石詠心裡想不出任何法子,面上便一片茫然,表情呆滯地抬眼看著雍正。豈知雍正也正在偷眼觀察他,見這小子被自己一頓教訓,徹底給說得驚呆了,雍正心裡多多少少生出一陣快意,心想,這石呆子呀石呆子,已經這麼多年了,果然還是沒脫離這個“呆子”的本色,這樣一嚇唬,就沒辦法了吧?
可是石詠除了呆氣以外,他的“痴氣”也一樣被雍正看在眼裡,只見經過了十三阿哥的喪儀,石詠整個人瘦了一大圈,官服都像是空空蕩蕩地套在個衣服架子上。他眼下一片青色,下巴上也儘是胡茬兒。雍正自然辨得出石詠乃是真心哀慟,心底暗暗感嘆:也不枉十三弟臨終前還那麼護著你,為你說話……
於是雍正也有些不忍心再開口逗他了,從炕桌上抄起一道旨意,扔給石詠,寒聲道:“你自己看!”
石詠茫然地從地面上撿起那道諭旨,打開細看,越讀越是吃驚。只見那諭旨上寫著,免去石詠身上的一切職務,只保留理藩院侍郎,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管的職務。與此同時,雍正委任石詠為“方外海域勘察大臣”,主理遠洋地理勘探與考察工作,可以動用閩粵一帶的海事資源,權限同巡撫。
待讀完這諭旨上的每一個字,石詠暈乎乎地抬頭,望著雍正。這諭旨上他每一個字都認得,可是拼到一起他真的懵了。實在難以想像,在不久之前這位帝王還在糾結,究竟是開小海禁還是大海禁,可是怎麼現在這位就能邁出這麼一大步了?
石詠震驚的眼光多少竟令雍正有些鼻酸,這位重新將視線移回眼前的奏摺上,一目十行地讀下去,良久,這一位方才緩緩地開口:“一切都是應他所請!”
“他說你會去尋找那樣一個地方,一個他做夢都想親眼見到的地方!”
“所以,朕命你,有生之年,務須找到那樣一個所在,然後全須全尾地回來,親口告訴你姑父,你終於尋到了那樣一個所在。”
“對了,這一件物事,往後都用不著了。按照老十三的遺願,送給你,時時帶在身邊,可以時時做個念想!”雍正終於放緩了語氣,言語裡多帶了幾分關懷與親切。
石詠依言上前,雙手接下了雍正交到他手裡的那一枚物事。只見竟是一隻高古玉的虎符,攔腰一道金燦燦的鑲金,十分亮眼。
原來十三阿哥的遺願,是讓這一枚虎符都從此退役,再無用武之處,畢竟天下太平,世間已不再需要那許多,隱藏在暗處,默默監視著臣子與百姓們的力量了。
雍正對賈雨村之流刻厲無比,可是因為十三阿哥不幸早逝,雍正對於其他手足終於表現出了少見的寬容與大度。誠親王允祉重新領了禮部的差事,十四阿哥則被從景陵召回了京,雖然賦閒在家,但是到底是可以四下里稍許走動走動。據說這也是因為十四阿哥在聽到十三哥的喪信之後,在景陵哭了一場的緣故。
唯一還被困著的是老十。十阿哥因以前與允禩來往過密,雍正到底是存了戒心,沒有馬上開釋,往後拖了大約十六個月,才將這位從張家口放出來的。
石詠聽說這些事,心知雍正不過是完成胤祥最後的心愿:善待手足,即便再不願意,雍正也不想讓胤祥在地下不安。
石詠時時能記起,十三阿哥臨終之前,與雍正談了大約有一個時辰。十三阿哥在病榻上到底對雍正求了什麼,無人得知,只有後來從雍正的種種所作所為之中,才能慢慢推測出來:
十三阿哥應當是曾請求雍正善待手足兄弟和子女,大約也提了粘杆處和密折制度的種種弊端,力勸不要用這種手段來控制臣子,免得令朝中風氣敗壞,失了秩序。
有時石詠會忍不住想,十三阿哥還會向兄長提什麼,會提到石詠出海遠航,去尋找那個“新世界”麼?
沒多久,雍正本人就直截了當地向石詠提了這件事。
“聽說你打算辭官?”雍正自顧自坐在養心殿小書房的炕桌跟前,戴著眼鏡,盯著面前如山似的奏摺,正眼也不看石詠。
石詠老老實實地答了一句:“是!”
其實石詠當初在十三阿哥病榻前提及他要辭官,並非想是向雍正透露他未來的打算,更多是想藉此引出他對粘杆處與密折制度的看法。豈料這話被雍正牢牢地記在心頭了。
“朕就是不許你辭官,看你怎麼辦!”雍正惡狠狠地說。
石詠想過當初他直言不諱的後果,也想過被像是年羹堯或是賈雨村那樣降職,身上的官職被一擼到底,甚至還想過雍正隨便找個由頭問他的罪,好出了心頭的一股惡氣……可他沒想過雍正的處理方法這麼簡單粗暴,就是不許他辭官。
這下他可怎麼辦才好?難道,還真要學古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掛冠歸去?
他已經將未來的計劃隱晦地向妻子透露過,如英早已表達了她的看法,既然已經嫁了石詠,那便水裡水裡去,火里火里去,絕無二話。孩子們自然也隨著石詠一起。可如今這樣,他難道還能將一家子妻兒老小都撇下,自己偷摸離開?
石詠心裡想不出任何法子,面上便一片茫然,表情呆滯地抬眼看著雍正。豈知雍正也正在偷眼觀察他,見這小子被自己一頓教訓,徹底給說得驚呆了,雍正心裡多多少少生出一陣快意,心想,這石呆子呀石呆子,已經這麼多年了,果然還是沒脫離這個“呆子”的本色,這樣一嚇唬,就沒辦法了吧?
可是石詠除了呆氣以外,他的“痴氣”也一樣被雍正看在眼裡,只見經過了十三阿哥的喪儀,石詠整個人瘦了一大圈,官服都像是空空蕩蕩地套在個衣服架子上。他眼下一片青色,下巴上也儘是胡茬兒。雍正自然辨得出石詠乃是真心哀慟,心底暗暗感嘆:也不枉十三弟臨終前還那麼護著你,為你說話……
於是雍正也有些不忍心再開口逗他了,從炕桌上抄起一道旨意,扔給石詠,寒聲道:“你自己看!”
石詠茫然地從地面上撿起那道諭旨,打開細看,越讀越是吃驚。只見那諭旨上寫著,免去石詠身上的一切職務,只保留理藩院侍郎,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管的職務。與此同時,雍正委任石詠為“方外海域勘察大臣”,主理遠洋地理勘探與考察工作,可以動用閩粵一帶的海事資源,權限同巡撫。
待讀完這諭旨上的每一個字,石詠暈乎乎地抬頭,望著雍正。這諭旨上他每一個字都認得,可是拼到一起他真的懵了。實在難以想像,在不久之前這位帝王還在糾結,究竟是開小海禁還是大海禁,可是怎麼現在這位就能邁出這麼一大步了?
石詠震驚的眼光多少竟令雍正有些鼻酸,這位重新將視線移回眼前的奏摺上,一目十行地讀下去,良久,這一位方才緩緩地開口:“一切都是應他所請!”
“他說你會去尋找那樣一個地方,一個他做夢都想親眼見到的地方!”
“所以,朕命你,有生之年,務須找到那樣一個所在,然後全須全尾地回來,親口告訴你姑父,你終於尋到了那樣一個所在。”
“對了,這一件物事,往後都用不著了。按照老十三的遺願,送給你,時時帶在身邊,可以時時做個念想!”雍正終於放緩了語氣,言語裡多帶了幾分關懷與親切。
石詠依言上前,雙手接下了雍正交到他手裡的那一枚物事。只見竟是一隻高古玉的虎符,攔腰一道金燦燦的鑲金,十分亮眼。
原來十三阿哥的遺願,是讓這一枚虎符都從此退役,再無用武之處,畢竟天下太平,世間已不再需要那許多,隱藏在暗處,默默監視著臣子與百姓們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