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這一切同鄧布魯斯有什麼關係?

  “莫斯納村原本是一個不足三十人居住的小村子,他們聚族而居,交往緊密。因為地處偏遠,等閒不會有外人進入。按說這樣的地方,不大容易發生傳染病,尤其是來自歐洲的疾患。”

  庫爾曼的面目,透過幽藍的煙霧,叫人捉摸不定。

  鄧布魯斯不知在什麼時候,已經坐在庫爾曼對面,他若有所思,骨節粗大的食指,有一下沒一下敲擊著桌面。

  “鄧布魯斯大人,您同約翰·威金斯是同鄉,於1798年一同在劍橋大學求學,你受到喬治王子的器重,畢業後留任劍橋大學教授,後於1810年出任大教堂司鐸,次年因故升任副主教。而他似乎窮困潦倒,十分窘迫,看起來,你們過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庫爾曼說起了一個完全不相干的人。

  “哦,我有些年頭沒見過他了。”鄧布魯斯平靜地與他對視。

  他既不為老友的現狀擔憂,也不為庫爾曼的言語牽動,十分冷漠無情。

  “那真是太不湊巧了。”庫爾曼說:“我的一位小友,善於搜集各類信息,對德比郡的街巷和人物,幾乎可以說了熟於心。一個月前,他的神秘助手,在玫瑰街的小酒館裡,看到喬裝的您,同這位約翰·威金斯先生秘密會面,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五分鐘,但其後您秘密換了三套裝扮,繞了三條路,最後才回到大教堂。”

  “喬裝?”

  “是的,您脫下的衣服,在我的助手那裡。”庫爾曼胸有成竹。

  “即使我同威金斯見過面,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庫爾曼先生,您長話短說,主教疑似身陷莫斯納村,我們還有很多事務要處理。”鄧布魯斯道。

  “您果然是劍橋畢業的高材生。柯林斯,我聽說,劍橋大學盛產間諜人物,您在校的時候,是否接觸過?”庫爾曼突然問柯林斯。

  這是眾所周知的。

  隨著大英帝國的統治如日當空,英國的間諜活動和間諜組織也日益猖獗。其中,又以劍橋大學的這類人物和活動最多。你無法猜測,身邊的那一位同學、教師,甚至是園藝工,都有可能是當權組織的間諜。

  “哦,我對這類活動,並不熱衷。”柯林斯說。

  “那真是太遺憾了。”庫爾曼說:“但間諜這類人物的確很悲情。因為一個命令,就能毫不猶豫地作孤膽英雄。鄧布魯斯大人,你在命令他去義大利感染黑死病毒的時候,是否已經將他當作死人了?”

  鄧布魯斯拍桌子,怒吼:“庫爾曼先生,治安官的職能,絕不包括血口噴人。希望你明白你在做什麼。”

  “我們當然不冤枉無辜。威金斯先生現在已經被控制了。”庫爾曼站起身,雙腿併攏,再一次脫帽鞠躬:“鄧布魯斯大人,請您去警局配合我們調查。”

  “不可能!”鄧布魯斯不可置信。

  “對於間諜,我們總有很多辦法,叫他開口。”庫爾曼冷漠地說。

  “不可能……”鄧布魯斯聽到這裡,頹然地跌落在扶手椅里:“他不可能會背叛。”

  鄧布魯斯被庫爾曼帶走,柯林斯在安排好大教堂的事務後,就立即趕到警局。他既擔心主教大人的安慰,又急切地想要了解,鄧布魯斯的身份。

  如果他是間諜,必定身份極高。

  他們提到的喬治王子,是王儲嗎?難道這是一場政治陰謀?

  可是,主教大人素來與世無爭,怎麼會冒犯這些貴人,以致身陷險境?

  這一切,如同一團亂麻。

  鄧布魯斯不大容易招供,但他性格的缺陷,在於易怒且猜疑。庫爾曼用了些功夫,才從他嘴裡打聽到“血字黨”的存在。

  這是一個神秘的組織。

  鄧布魯斯沒有透露更多信息。但目前已知的成員有二:鄧布魯斯和威金斯。庫爾曼大膽推測,鄧布魯斯的恩主喬治王子,或許也牽涉其中。

  血字黨,謀殺主教大人。

  這兩件事,像是兩顆獨立的珠子,需要一根線和其他很多珍珠,才能把它們串聯成完整的項鍊。

  庫爾曼立志作那根線條。

  “我們需要去審問威金斯嗎?”

  因為鄧布魯斯身份特殊,沒有大主教的批准,他們既不能對鄧布魯斯用刑,又不能從他口中打探出更多的消息,柯林斯於是轉而問起另一位涉案人員。

  庫爾曼帶他走出詢問室。

  他眉頭緊鎖,雙目緊閉:“難道,你忘了,威金斯先生是位黑死病患者。莫斯納村已經全村封閉,他們出不來,我們也進不去。”

  “那……你竟然欺騙鄧布魯斯。”柯林斯又一次為老友的膽大妄為感到擔憂。

  “也不算是騙嘛。威金斯先生現在確實被控制住了。”庫爾曼請他一起去二層檔案室。那裡存放著許多資料。其中,攤開的一冊,是報紙摘要,裡頭記載著鄧布魯斯的公開信息。

  “來看看這個吧。”庫爾曼打開另一冊,引入眼帘的是一張黑白照片,是一個慈眉善目,穿修士法袍,戴小圓帽的五十多歲的老人,他胸前銀鏈上的十字熠熠生輝。

  “主教大人?”

  資料上記錄著這位主教大人的生平:派屈克主教,生於1756年12月24日,無父無母。因得神父幫助,成為教堂傭工。1768年,受到教會資助,入讀劍橋神學院,畢業後四處傳教,深受大主教及教眾信賴,於1800年成為德比大教堂主教至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