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氣脈成就已達堂奧,或進而修持第四之光明成就。首得身心內外之有相光明,再以智慧觀照,而得佛智之無相光明。或由此而修第二之幻觀成就,則可壞欲界人間世之世間相,徵得確實人於如夢幻之三昧。第二幻觀成就,與第三之夢成就,修法最近相似,皆為趨向有為法修得小神通之路也。此之四法,已經概括密宗修持身心之全部過程。於此旁枝分化,即有各宗各派之駁雜方法,或加以其他外貌,幾乎使人有目迷十色、耳亂多方之感矣。過此以往,恐人或一生修持而無成者,則有補救之二法,即第五之中陰成就。乃於人之臨死剎那前,依仗佛力他力,度其中陰神識,即俗所謂靈魂成道。再又不能,即第六之破哇成就。即所謂往生成就,乃促使人之神識往生他方佛國,不致墮落沉迷之謂也。

  總之,六成就法中之後五種,皆以第一修氣修脈為其基礎。如此基不立,間或有獨修其中一法者,雖現在小得效驗,若缺虔誠之信仰心,終又歸於烏有。但氣脈之修法,既有理論,又需得過來人明師之真傳,方能如科學家之實驗求證得到。不然,徒知方法,不能博知其理,又不足以望其成。徒知理論,不知實行,又不能望有成就。如全修而全證之,則宇宙人生之奧秘,不待他力而神自明之矣。密宗諸法,雖亦有法本存在,但有時亦有盡信書不如無書之憾。何況翻譯之法本,有通梵藏文字而不諳中文,有通中文而不諸梵藏。甚至,有兩不通達,亦作托空影響之言,欺已迷心,大可哀也。六成就一種,比較信達可徵者,即為美國伊文思溫慈博士纂集,而由張妙定居士譯為中文者。

  出版因緣

  蕭兄天石,自創自由出版社以來,貢獻於古典文化事業,已達十餘年。選刊《道藏精華》已近百餘種。今又發心搜羅密宗典籍,出為專帙,以冀利益修持行者。其志高遠,其心慈悲。然持有密宗之典籍,或習密宗之法者,唯恐深藏名山而不暇,豈肯輕以付人。復慮得之者,挾術以自欺欺人,則其過尤甚於保守而絕跡矣。故雖百計搜羅,盡數年之力,始有收穫,其中不少為世所罕見之珍本。並勸余出所藏密典,印行少數,以公之於世,俾供研究密學密法,與有志於道密雙修者參持之用。今復以出版之事相商,並與論其可否,躊躇尋思,遲遲已達數年。然每念古聖先哲,既已作書,其志乃懼法之將滅,欲寄於文字而流傳也。既已見之文字,世界各國學者,又已有外文之翻譯,等同普通書籍銷售。如吾人猶欲抱殘守缺,自作敝帚千金之計,亦恐非先哲之用心矣。苟或有人得此,不經師授心法,挾其粗淺經驗而眩耀售寄者,終必自食其果,噬臍無及,此於流通者之初衷無傷也。況且修一切有為法者,如不親證性空之理,體取無為之際,無論或密,或顯,為佛法,為道家,終為修途外學,何足論哉。故於其付印之先,乃遵囑為敘,言之如是。

  南懷瑾敘 1961年客於台灣

  (二)《大圓滿禪定休息清淨車解》前序

  佛教秘密一宗,初傳入於西藏之時,適當此土初唐盛世。開啟西藏密宗之教主,乃北印度佛法密教之蓮花生大師,據其本傳,稱為釋迦如來圓寂後八年,即轉化此身,為密教之教主也。當其初傳之佛學概要,已見於拙著《禪海蠡測》中之《禪宗與密宗》一章。其土自蓮師初傳之密宗修持方法,即為西藏政教史上所稱之寧瑪派,俗以其衣著尚紅,故稱為紅教。紅教修法,除灌頂、加行、持咒、觀想等以外,則以大圓滿等為最勝。此後傳及五代至宋初期,有因紅教法久弊深,嫌其雜亂者,又分為噶居派,俗以其衣尚白,故稱為白教。迨元代時期,又有分為薩迦派者,俗以其衣著尚花,故稱為花教。復至於明代初期,西寧出一高僧,名宗喀巴,入藏遍學顯密備乘佛法,有感於舊派之流弊百出,乃創黃衣士之黃教。遞傳至現代為達賴、班禪、章嘉等大師之初祖也。大抵舊派可以實地注重雙修,黃教則以比丘清淨戒律為重,極力主張清淨獨修為主。此則為藏密修持方法分派之簡略觀點。至於所謂雙修,亦無其神秘之可言,以佛法視之,此乃為多欲眾生,謀一修持出離之方便道也。苟為大智利根者,屠刀放下,立地成佛,又何須多此累贅哉!如據理而言,所謂雙修者,豈乃徒指男女之形式!蓋即表示宇宙之法則,一陰一陽之為道也。後世流為縱慾之口實,使求出離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之方便法門,反成為沉墮於三界之果實,其過只在學者自身,非其立意覺迷之初衷也,於法何尤哉!

  民國諦造之初,對於漢藏文化溝通尤力。東來內地各省,傳紅教者,有諾那活佛。傳白教者,有貢噶活佛。傳花教者,有根桑活佛。傳黃教者,有班禪、章嘉活佛等等。各省佛學界僧俗入藏者,實繁有徒,指不勝舉。密宗風氣,於以大行。上之所舉,亦僅為犖犖大者。活佛者,即呼圖克圖之別號,表示其為有真實修持,代表住持佛法之尊稱,實無特別名理之神秘存焉。紅教徒眾,集居於西康北部者為多。白教徒眾,集居於川康邊境者為多。1949年以前,花教徒眾,亦以散居於西藏及雲南邊境者為多。黃教則雄踞前後藏,掌握西藏之政教權,以人王雨兼法王,形成為一特殊區域之佛國世間矣。

  因漢藏佛教顯密學術之交流,密宗修法,亦即源源公眾。而且於近六十年來,傳布於歐美者為更甚。大概而言,紅教以大圓滿、喜金剛為傳法之重心。白教以大手印、六成就法、亥母修法等為傳法之重心。花教以大圓勝慧、蓮師十六成就法為傳法之重心。黃教以大威德、時輪金剛、中觀正見與止觀修法為傳法之重心。當其神秘方來,猶如風行草堰,學佛法而不知密者,幾視為學者之不通外國科學然,實亦一時之異盛也。

  要之,密宗之側重修持,無有一法,不自基於色身之氣脈起修者。只是或多或少,讀雜於性空緣起之間耳。大圓滿之修法,例亦不能外此。所謂大圓滿者,內有心性休息一法,即如禪宗所云明心見性而是當下清淨者。又有禪定休息一法,即為修持禪定得求解脫者。又有虛幻休息一法,即以修持幻觀而得成就者。今者,自由出版社蕭天石先生,先取禪定休息之法流通之,即其中心之第二法也。其修法之初,勢必先能具備有如道家所云:法、財、侶、地之適當條件。尤其特別注重於擇地,一年四季,各有所宣,且皆加有詳說。至於擇地之要,當須參考《大藏經》中密部之梵天擇地法,則可互相證印矣。至其正修之方法,仍以修氣修脈,修明點,修靈能,如六成就法之第一法也。其中尤多一注視光明而定,與注視虛空平等而定之法。道家某派,平視空前之法,其初似即由此而來者。最後為下品難修眾生,又加傳述欲樂定之簡法。此即《大圓滿禪定休息清淨車解》一書之總綱也。造此揭論者,乃蓮師之親傳弟子,名無垢光尊者所作。解釋之者,乃龍清善將巴所作。譯藏文中為中文者,乃一前輩佛教大德,意欲逃名,但以傳世為功德,故佚之矣。本書旨簡法要,大有利於修習禪定者參考研習之價值。唯所憾者,蓋因藏漢文法隔礙,譯筆失之達雅,良可嘆耳。但有宿慧之士,當參考六成就、大手印等法而融會之,自然無所礙矣。如能得明師之口授真傳,了知諸法從本來,皆自寂滅相。性空無相,乃起妙有之用,則尤為難得之殊勝因緣。至於譯者稱此法本,名為《大圓滿禪定休息清淨車解》,此皆為直譯之筆,故學者難通其義。如求其意譯為中文之理趣,是書實為《大乘道清淨寂滅禪定光明大圓滿法要釋論》,則較為準確。其餘原譯內容,顛倒之句,多如此類。今乏藏本據以重譯,當在學者之心通明辨之矣。是為敘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