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三十三天天重天 白雲裡面出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堅
這一首是通俗的詩,白話文學,是近代一個道家人作的。據說他在清代來到台灣,這詩還寫在宜蘭山上一塊岩石上。我記得幾十年前報紙登過,有人在宜蘭山上看到的確有這樣一首詩。所以修道和成道並不難,就是此心能否專一的問題。
“此心既不動移,十二時中,行住坐臥,不離規中,即到寢寐之時,向晦晏息,一點元神,自然與與元炁相抱,如爐中種火相似”,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在一念不生這個境界上,即使在睡覺的時候,這一點昭昭靈靈,一念無念一靈不昧的,自然跟本身生命元炁配合為一了。道家形容是八卦爐中煉丹,爐子裡永遠有一個火種。所以密宗講“修拙火”就是這個道理,不要以為我丹田發燙是拙火來了,不要搞錯,“拙火”是意火。
“猶恐或致昏沉,必須常覺常悟”,所以永遠關照它,“冥心內照”就是內照,“照見五蘊皆空”那個“照”。“察規中之消息,候真種之存亡”,要知道這一點真種子的存在。所以你們打坐,裡頭如果沒有一靈不昧的話,就是張紫陽真人《悟真篇》里的兩句話,“腹內若無真種子,猶如爐火煮空鐺”。所以道家反對空心靜坐,你坐幾十年也沒有用。
“故曰,寢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如此用心,何慮金丹不結,真人不現”,這個路走對了,長生不老之道,個個都做得到,這個原理都說得很清楚了。
變年輕漂亮了
“顏色浸以潤,骨節益堅強”,回到本文,你工夫做對了,就有返老還童之象,你皮膚的顏色潤澤,筋骨越來越健康,而且是越來越軟,轉成同嬰兒一樣。這個時候,你打起坐來,有時身體內部都聽到咔嚓咔嚓響,骨頭也慢慢軟化起來,都變化了。老年人身體膠質少,石灰質增長就硬,如果修到元精、元氣守住時,這骨節有了膠質就越來越軟,那是十分效驗的。譬如有些人有灰指甲的,工夫真到了,看到那個指甲中一層一層退出去了,灰指甲就沒有了,本身的元氣有這樣厲害。所以這樣下來,身體就越來越健康了。“辟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身體上的陰氣,病的現象都趕跑了,老化現象也消'退了。
“修之不輟休,庶炁雲雨行”,先能夠返老還童,再用功努力進步,近視當然沒有了,眼鏡可以不戴,老花眼也會退回去。然後就是另外一層境界了,身體變成氣體,在密宗來講,這個身體就變成一個琉璃球體,所以東方佛藥師琉璃光如來,身體就是個氣,是水晶體了。水晶是形容,說明他沒有實質了,內外透明。“淫淫若春澤”,口水,荷爾蒙的分泌源源不絕像春天。“液液象解冰”,形容這個身體晝夜那個舒服呀!都像冰一樣的,到了春天太陽光一來,嘩啦嘩啦就化成液體。你身上精氣越來越多,“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這真正叫做灌頂了,不是密宗喇嘛給你摩摩頂,拿一些水在頭上倒一倒。天主教的洗禮、佛教的灌頂都是同一個來源的,“灌頂”是印度名稱。五大教主都是東方人,到了西方變了一個名稱叫做“洗禮”。到了這個境界就是真灌頂,真休息了,一路下來渾身都轉變了,下來以後再上升,上升又下來,所以九轉還丹,就是還丹九轉,氣脈真正通了。
“往來洞無極,怫怫被谷中”,一往一來很多次。這個時候如果敗道就慘了,百病又要重新來過,你還有沒有機會就不知道了,要所謂“重安爐鼎,再造乾坤”。你不要認為工夫已經到了這一步,這一步往往是最容易敗道的。道家叫敗道,就是失敗了,這個只能就文字來形容。什麼時間會到這一步呢?每人不同,拿佛學來講,每人業力不同,根器修持不同,變化就不一樣。但是有一個是一樣,就是所證的境界是一樣的,要搞清楚這個道理。所以一升一降、一陰一陽往來,“怫怫被谷中”,“怫怫”是形容這個心裡的輕鬆,非空非有,道家老子叫做“恍兮惚兮”。現在人聽到恍惚就認為是昏頭昏腦,血壓低血壓高,沒有思想了叫恍惚。不是的,道家老子這個“恍兮惚兮”,是非空非有,很自然很逍遙。“怫怫被谷中”,好像永遠在一個山谷裡頭一樣,在空空洞洞的當中,外層好像有氣體保護住一樣。
真正結丹了
所以他這一節很重要,再看註解:“此節,言結丹之證驗也。”就是真正結丹了,學密宗的所謂“拙火成就”,結丹的證驗就是這個。真正成果的現象都是一定的,隨便你用什麼方法,這個程序是呆定的,沒有第二條路,有二皆非真。“凡人之形神,本不相離”,神跟形,就是肉體跟神,本來離不開的。“真種一得,表里俱應”,一念不生,無念之處,定在這裡叫做“真種”。這一點火種得到了,“表里俱應”,身體內部外面一下子活起來了。“自然顏色潤澤,骨節堅強,辟除後天陰邪之物,建立先天正陽之炁。蓋一身內外,莫非陰邪”,佛學講五陰,也叫五蘊,我們都被這個陰蓋住了,自己本來的清明沒有了,所以一身內外都是陰邪。“先天陽炁一到,陰邪自然存留不住”,本身所發動的這一陽活子時來了,能保留住,就是真陽來了的無念境界,一念不生,陰邪自然留不住了。
“更能行之不輟,其效如神”,一路修行下去,這個生理的變化快得很。“周身九竅八脈,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孔,總是太和元炁流轉”,在一團氣體中,那就是密宗所講的“樂明無念”,真正的境界來了。“但見如雲之行,如雨之施,如澤之潤,如冰之解”,像天氣一樣,如雲如雨自然現象。“從崑崙頂上,降而到足,復從湧泉穴底,升而到頭,徹頭徹底,往來於空洞無涯之中,不相隔礙”,從頭頂開始下降而到足,又從足底心湧上來,升而到頭頂。
“蓋天地間,山川土石,俱窒塞而不通”,這個宇宙,在地球上的山、河、岩石擋住了走不通。“惟有洞天虛谷,竅竅相通”,其實太空是相通的,是圓周的,所以到那個境界如同到了太空一樣。人身也是這個樣子,所以我們一般沒有修煉的,他的“人身亦然,肌肉骨節,俱窒礙而不通。惟有元竅虛谷,脈脈相通,與造化之洞天相似。元炁往來,洞然無極,正往來於虛谷之中也。故曰,往來洞無極,怫怫被谷中”。這是最重要的一篇,講實際結丹的現象。有人說這個境界碰到過,可惜後來沒有了。不要瞎吹了!你真碰到過嗎?真到了這裡不會退的,隨時隨地,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這個境界中。如果你有時候瞎貓撞到了死老鼠,然後沒有了,丟了,那是意識的幻相。這個不是意識的幻相,是身心實在到了。
所以這一篇和《參同契》上面的一句原文“此與上篇黃中漸通理,潤澤達肌膚相似”(書中“達”字刻成“遠”字,錯了),他說這個是“俱金丹自然之驗”。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堅
這一首是通俗的詩,白話文學,是近代一個道家人作的。據說他在清代來到台灣,這詩還寫在宜蘭山上一塊岩石上。我記得幾十年前報紙登過,有人在宜蘭山上看到的確有這樣一首詩。所以修道和成道並不難,就是此心能否專一的問題。
“此心既不動移,十二時中,行住坐臥,不離規中,即到寢寐之時,向晦晏息,一點元神,自然與與元炁相抱,如爐中種火相似”,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在一念不生這個境界上,即使在睡覺的時候,這一點昭昭靈靈,一念無念一靈不昧的,自然跟本身生命元炁配合為一了。道家形容是八卦爐中煉丹,爐子裡永遠有一個火種。所以密宗講“修拙火”就是這個道理,不要以為我丹田發燙是拙火來了,不要搞錯,“拙火”是意火。
“猶恐或致昏沉,必須常覺常悟”,所以永遠關照它,“冥心內照”就是內照,“照見五蘊皆空”那個“照”。“察規中之消息,候真種之存亡”,要知道這一點真種子的存在。所以你們打坐,裡頭如果沒有一靈不昧的話,就是張紫陽真人《悟真篇》里的兩句話,“腹內若無真種子,猶如爐火煮空鐺”。所以道家反對空心靜坐,你坐幾十年也沒有用。
“故曰,寢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如此用心,何慮金丹不結,真人不現”,這個路走對了,長生不老之道,個個都做得到,這個原理都說得很清楚了。
變年輕漂亮了
“顏色浸以潤,骨節益堅強”,回到本文,你工夫做對了,就有返老還童之象,你皮膚的顏色潤澤,筋骨越來越健康,而且是越來越軟,轉成同嬰兒一樣。這個時候,你打起坐來,有時身體內部都聽到咔嚓咔嚓響,骨頭也慢慢軟化起來,都變化了。老年人身體膠質少,石灰質增長就硬,如果修到元精、元氣守住時,這骨節有了膠質就越來越軟,那是十分效驗的。譬如有些人有灰指甲的,工夫真到了,看到那個指甲中一層一層退出去了,灰指甲就沒有了,本身的元氣有這樣厲害。所以這樣下來,身體就越來越健康了。“辟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身體上的陰氣,病的現象都趕跑了,老化現象也消'退了。
“修之不輟休,庶炁雲雨行”,先能夠返老還童,再用功努力進步,近視當然沒有了,眼鏡可以不戴,老花眼也會退回去。然後就是另外一層境界了,身體變成氣體,在密宗來講,這個身體就變成一個琉璃球體,所以東方佛藥師琉璃光如來,身體就是個氣,是水晶體了。水晶是形容,說明他沒有實質了,內外透明。“淫淫若春澤”,口水,荷爾蒙的分泌源源不絕像春天。“液液象解冰”,形容這個身體晝夜那個舒服呀!都像冰一樣的,到了春天太陽光一來,嘩啦嘩啦就化成液體。你身上精氣越來越多,“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這真正叫做灌頂了,不是密宗喇嘛給你摩摩頂,拿一些水在頭上倒一倒。天主教的洗禮、佛教的灌頂都是同一個來源的,“灌頂”是印度名稱。五大教主都是東方人,到了西方變了一個名稱叫做“洗禮”。到了這個境界就是真灌頂,真休息了,一路下來渾身都轉變了,下來以後再上升,上升又下來,所以九轉還丹,就是還丹九轉,氣脈真正通了。
“往來洞無極,怫怫被谷中”,一往一來很多次。這個時候如果敗道就慘了,百病又要重新來過,你還有沒有機會就不知道了,要所謂“重安爐鼎,再造乾坤”。你不要認為工夫已經到了這一步,這一步往往是最容易敗道的。道家叫敗道,就是失敗了,這個只能就文字來形容。什麼時間會到這一步呢?每人不同,拿佛學來講,每人業力不同,根器修持不同,變化就不一樣。但是有一個是一樣,就是所證的境界是一樣的,要搞清楚這個道理。所以一升一降、一陰一陽往來,“怫怫被谷中”,“怫怫”是形容這個心裡的輕鬆,非空非有,道家老子叫做“恍兮惚兮”。現在人聽到恍惚就認為是昏頭昏腦,血壓低血壓高,沒有思想了叫恍惚。不是的,道家老子這個“恍兮惚兮”,是非空非有,很自然很逍遙。“怫怫被谷中”,好像永遠在一個山谷裡頭一樣,在空空洞洞的當中,外層好像有氣體保護住一樣。
真正結丹了
所以他這一節很重要,再看註解:“此節,言結丹之證驗也。”就是真正結丹了,學密宗的所謂“拙火成就”,結丹的證驗就是這個。真正成果的現象都是一定的,隨便你用什麼方法,這個程序是呆定的,沒有第二條路,有二皆非真。“凡人之形神,本不相離”,神跟形,就是肉體跟神,本來離不開的。“真種一得,表里俱應”,一念不生,無念之處,定在這裡叫做“真種”。這一點火種得到了,“表里俱應”,身體內部外面一下子活起來了。“自然顏色潤澤,骨節堅強,辟除後天陰邪之物,建立先天正陽之炁。蓋一身內外,莫非陰邪”,佛學講五陰,也叫五蘊,我們都被這個陰蓋住了,自己本來的清明沒有了,所以一身內外都是陰邪。“先天陽炁一到,陰邪自然存留不住”,本身所發動的這一陽活子時來了,能保留住,就是真陽來了的無念境界,一念不生,陰邪自然留不住了。
“更能行之不輟,其效如神”,一路修行下去,這個生理的變化快得很。“周身九竅八脈,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孔,總是太和元炁流轉”,在一團氣體中,那就是密宗所講的“樂明無念”,真正的境界來了。“但見如雲之行,如雨之施,如澤之潤,如冰之解”,像天氣一樣,如雲如雨自然現象。“從崑崙頂上,降而到足,復從湧泉穴底,升而到頭,徹頭徹底,往來於空洞無涯之中,不相隔礙”,從頭頂開始下降而到足,又從足底心湧上來,升而到頭頂。
“蓋天地間,山川土石,俱窒塞而不通”,這個宇宙,在地球上的山、河、岩石擋住了走不通。“惟有洞天虛谷,竅竅相通”,其實太空是相通的,是圓周的,所以到那個境界如同到了太空一樣。人身也是這個樣子,所以我們一般沒有修煉的,他的“人身亦然,肌肉骨節,俱窒礙而不通。惟有元竅虛谷,脈脈相通,與造化之洞天相似。元炁往來,洞然無極,正往來於虛谷之中也。故曰,往來洞無極,怫怫被谷中”。這是最重要的一篇,講實際結丹的現象。有人說這個境界碰到過,可惜後來沒有了。不要瞎吹了!你真碰到過嗎?真到了這裡不會退的,隨時隨地,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這個境界中。如果你有時候瞎貓撞到了死老鼠,然後沒有了,丟了,那是意識的幻相。這個不是意識的幻相,是身心實在到了。
所以這一篇和《參同契》上面的一句原文“此與上篇黃中漸通理,潤澤達肌膚相似”(書中“達”字刻成“遠”字,錯了),他說這個是“俱金丹自然之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