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裴行立知道他是在為自己的選擇而嗟嘆,忙轉移話題問道:“聽家父說,相爺也要趕回西川了?”
“是啊,西川畢竟是蕭家的老巢,聖上怕有餘黨漏網,命本官儘快回去善後。”武元衡順勢提及,“你回去也向令尊轉達一聲,本官三日後啟程,讓他不必送了。待本官年底回京述職,再約令尊把酒相聚。”
“是,晚輩定當轉達。”裴行立本意是來辭行,話已說完,他也不欲久留,便起身告辭,“相爺政務繁忙,晚輩就不叨擾您了,今日白大夫和郭郡守約了晚輩吃酒。”
聽到這兩個官職,武元衡一時還有些不適應。半月前他們一行人平定逆賊回朝,今上論功行賞,白居易被授予左拾遺,還喜獲天子親自賜婚,即將迎娶名門貴女楊氏。
郭仲霆也嚷嚷著要聖上賜婚,正式向聖上求娶胡國公的後人——齊州縣主秦瑟。怎奈聖上故意刁難,非讓他去南浦郡做郡守,聲稱他必須妥善處置了武寧縣,把太平山裡的巨資查驗清楚,還要將當地的暗衛平穩招安,才允准齊州縣主嫁給他。這任務還有個期限,一年之內。
想到此處,武元衡忍不住笑道:“你代本官轉告郭郡守,他若在南浦遇上任何麻煩,可遣人來成都府相告,本官定全力協助。還有,再恭喜白學士……不,是白大夫,就說他大喜之日,本官自有賀禮送上。”
裴行立笑著應下,正待再度告辭,豈料武元衡又想起一件事來:“哦,對了,蕭家父子的屍首找到了嗎?”
“聽郭郡守說,蕭致武的屍首找到了,是憑著衣裳認出來的。蕭憶的屍首還沒找到。”裴行立如實相告。
這也是郭仲霆最為頭痛的一件事。當今天子疑心重,尤其是蕭家父子這等心頭大患,死不見屍,他是不會放心的。可當日太平山塌陷的情形天子不知,他
們都是親眼所見的,要從無數的巨石、泥沙、草皮、土塊中找到一個人是何等之難?
何況過了這麼久還沒找到,屍首早就面目全非了,更加不可能再有什麼結果。但天子還是特意叮囑郭仲霆早日找到蕭家父子的屍身,可想而知他是多麼為難。
武元衡侍奉李純數年,對其性情可算了解,也能體諒郭仲霆的難處。他沉吟片刻,主動壓低聲音道:“你轉告郭郡守,凡事要懂得變通,天子既然要個安心,給他便是。”
裴行立旋即會意,笑回:“是,晚輩這就去告訴郭郡守,想必他定會對相爺感激涕零。”
武元衡哈哈大笑幾聲,朝他擺手:“快去吧,別誤了時辰。”
裴行立這才恭恭敬敬地告辭,在管家的引領下離開。
他走後,武元衡繼續在書架上翻找半晌,終於從一個半舊的錦盒中找到了一封書信。
這封信他讀過多次,內容早已倒背如流,今日找出來卻是要讓另一個人看看。眼見即將正午,武元衡不再耽擱,連忙喚來管家備車,當即入了大明宮。
紫宸殿後堂。
吐突承璀剛剛回稟過福王府的情況,天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
一難,他與李成軒隔閡太深,他曾數度發難,如今再想修復這兄弟關係,實在是難以入手。
二難,他沒想到西嶺月才是真正的康興殿下,也知她在此事上的確無辜,甚至自己能及時發現這個陰謀,還要多虧西嶺
月的機敏。如今她主動回京認罪,按理他應該剷除後患,可他竟不忍心下手;再者,若西嶺月死了,李成軒大約就真的造反了。
這兩個難題,從西嶺月和李成軒回京認罪開始,便已在天子的腦海中盤旋,迄今仍未有個妥善之法。
天子正躊躇不決之時,內侍前來稟報,說武元衡在外求見。
天子聞聲大喜,連忙開口傳喚,想將心中難題相告。
其實他待武元衡很信任。這歸根到底,是因為武元衡做過太子右庶子,在他剛當上太子時便侍奉左右,協助他監國處理朝政,這份感情自然不一般。因此他登基之後也將武元衡一路提拔,從戶部侍郎擢為京兆尹,再到如今的一方大員,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實為宰相之職。
“臣武元衡參見聖上。”武元衡踏入紫宸殿後堂,下跪叩拜。
“老師快快平身,朕說過了,在外人面前你我行君臣之禮,無人時大可自便。”天子再次重申。
李純私下裡待武元衡很尊敬,從任太子時便一直尊稱他為“老師”,但“自便”這個話卻是最近才提起的。武元衡心裡清楚是因為蕭家父子,讓天子對他徹底放了心。
“聖上關懷微臣,臣卻不敢逾越。”武元衡謙虛回道。
李純很滿意他的態度,忙說賜座,主動提道:“老師來得正好,朕正巧有兩樁難事想聽聽你的意思。”
武元衡自然知道兩樁“難事”是什麼,卻不接
話,只道:“聖上的難事,臣自當分憂。但在此之前,臣有一封書信想呈給您看看。”
“什麼信?”天子好奇地問。
武元衡遂從懷中將信取出,躬身奉至頭頂,同時開口:“是臣罷太子右庶子時,先帝寫給臣的信。”
“先帝的信……”天子神色複雜,竟遲疑著不敢接過。
“是啊,西川畢竟是蕭家的老巢,聖上怕有餘黨漏網,命本官儘快回去善後。”武元衡順勢提及,“你回去也向令尊轉達一聲,本官三日後啟程,讓他不必送了。待本官年底回京述職,再約令尊把酒相聚。”
“是,晚輩定當轉達。”裴行立本意是來辭行,話已說完,他也不欲久留,便起身告辭,“相爺政務繁忙,晚輩就不叨擾您了,今日白大夫和郭郡守約了晚輩吃酒。”
聽到這兩個官職,武元衡一時還有些不適應。半月前他們一行人平定逆賊回朝,今上論功行賞,白居易被授予左拾遺,還喜獲天子親自賜婚,即將迎娶名門貴女楊氏。
郭仲霆也嚷嚷著要聖上賜婚,正式向聖上求娶胡國公的後人——齊州縣主秦瑟。怎奈聖上故意刁難,非讓他去南浦郡做郡守,聲稱他必須妥善處置了武寧縣,把太平山裡的巨資查驗清楚,還要將當地的暗衛平穩招安,才允准齊州縣主嫁給他。這任務還有個期限,一年之內。
想到此處,武元衡忍不住笑道:“你代本官轉告郭郡守,他若在南浦遇上任何麻煩,可遣人來成都府相告,本官定全力協助。還有,再恭喜白學士……不,是白大夫,就說他大喜之日,本官自有賀禮送上。”
裴行立笑著應下,正待再度告辭,豈料武元衡又想起一件事來:“哦,對了,蕭家父子的屍首找到了嗎?”
“聽郭郡守說,蕭致武的屍首找到了,是憑著衣裳認出來的。蕭憶的屍首還沒找到。”裴行立如實相告。
這也是郭仲霆最為頭痛的一件事。當今天子疑心重,尤其是蕭家父子這等心頭大患,死不見屍,他是不會放心的。可當日太平山塌陷的情形天子不知,他
們都是親眼所見的,要從無數的巨石、泥沙、草皮、土塊中找到一個人是何等之難?
何況過了這麼久還沒找到,屍首早就面目全非了,更加不可能再有什麼結果。但天子還是特意叮囑郭仲霆早日找到蕭家父子的屍身,可想而知他是多麼為難。
武元衡侍奉李純數年,對其性情可算了解,也能體諒郭仲霆的難處。他沉吟片刻,主動壓低聲音道:“你轉告郭郡守,凡事要懂得變通,天子既然要個安心,給他便是。”
裴行立旋即會意,笑回:“是,晚輩這就去告訴郭郡守,想必他定會對相爺感激涕零。”
武元衡哈哈大笑幾聲,朝他擺手:“快去吧,別誤了時辰。”
裴行立這才恭恭敬敬地告辭,在管家的引領下離開。
他走後,武元衡繼續在書架上翻找半晌,終於從一個半舊的錦盒中找到了一封書信。
這封信他讀過多次,內容早已倒背如流,今日找出來卻是要讓另一個人看看。眼見即將正午,武元衡不再耽擱,連忙喚來管家備車,當即入了大明宮。
紫宸殿後堂。
吐突承璀剛剛回稟過福王府的情況,天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
一難,他與李成軒隔閡太深,他曾數度發難,如今再想修復這兄弟關係,實在是難以入手。
二難,他沒想到西嶺月才是真正的康興殿下,也知她在此事上的確無辜,甚至自己能及時發現這個陰謀,還要多虧西嶺
月的機敏。如今她主動回京認罪,按理他應該剷除後患,可他竟不忍心下手;再者,若西嶺月死了,李成軒大約就真的造反了。
這兩個難題,從西嶺月和李成軒回京認罪開始,便已在天子的腦海中盤旋,迄今仍未有個妥善之法。
天子正躊躇不決之時,內侍前來稟報,說武元衡在外求見。
天子聞聲大喜,連忙開口傳喚,想將心中難題相告。
其實他待武元衡很信任。這歸根到底,是因為武元衡做過太子右庶子,在他剛當上太子時便侍奉左右,協助他監國處理朝政,這份感情自然不一般。因此他登基之後也將武元衡一路提拔,從戶部侍郎擢為京兆尹,再到如今的一方大員,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實為宰相之職。
“臣武元衡參見聖上。”武元衡踏入紫宸殿後堂,下跪叩拜。
“老師快快平身,朕說過了,在外人面前你我行君臣之禮,無人時大可自便。”天子再次重申。
李純私下裡待武元衡很尊敬,從任太子時便一直尊稱他為“老師”,但“自便”這個話卻是最近才提起的。武元衡心裡清楚是因為蕭家父子,讓天子對他徹底放了心。
“聖上關懷微臣,臣卻不敢逾越。”武元衡謙虛回道。
李純很滿意他的態度,忙說賜座,主動提道:“老師來得正好,朕正巧有兩樁難事想聽聽你的意思。”
武元衡自然知道兩樁“難事”是什麼,卻不接
話,只道:“聖上的難事,臣自當分憂。但在此之前,臣有一封書信想呈給您看看。”
“什麼信?”天子好奇地問。
武元衡遂從懷中將信取出,躬身奉至頭頂,同時開口:“是臣罷太子右庶子時,先帝寫給臣的信。”
“先帝的信……”天子神色複雜,竟遲疑著不敢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