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西嶺月已迫不及待地向外張望,茫然地喊著蕭憶的名字:“憶哥哥,你出來啊!你在哪兒?月兒原諒你了!我原諒你了!”
然而沒有回應,唯有她的回聲響徹在這空蕩的太平山間,孤獨而淒清。
面對這滿目瘡痍,她也知蕭憶再無生機,不禁跌坐在沙土之上,痛哭失聲。
就在昨晚,洞口塌陷之前,石牆已紛紛開始剝落,她顧不得腳傷四處躲避,數次險些被巨石砸中。蕭致武也護著重傷的愛子狼狽閃躲,想是太過顛簸,激得昏迷的蕭憶再度醒了過來。
也許是因為迴光返照,蕭憶當時竟異常清醒,他用僅剩的力氣做了最後一件事——一把將她推入坑中,勉力搬過巨石卡在坑口,急促地說道:“月兒堅持住,福王會來救你。
”之後就再也沒了他的消息。
回想起最後那一幕,西嶺月更無法遏制心中悲痛,伏於李成軒肩頭泣不成聲。
憶哥哥終究沒有辜負當初的誓言,為她生,為她死。
是她辜負了他,害他身受重傷,長埋於太平山下。
而那些美好的過往,那些甜蜜的回憶,也都將隨著他埋葬於此,再難尋回。
天上不知何時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打在西嶺月身上。恍惚間她好似回到了十六歲那年,她和蕭憶站在桃花樹下,彼此相視而笑的場景。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那時的桃花落在他們身上,一朵朵一瓣瓣,就像是眼前飄然而落的雨滴,一如她的心情。
當時有多歡喜,此刻就有多悲泣。
“西嶺,我們走吧。”李成軒打橫將她抱起,踏著滿地的狼藉緩緩離開。
西嶺月流著淚躺在他懷中,摟住他的脖頸,又不自覺地回望那座太平山。
造物者是如此強大,如此隨心所欲,世間的山川河流都似他掌心中的玩物,微一彈指便能山崩地裂。
人命更是猶如螻蟻,渺小微茫,不值一提。
煙雨迷濛之中,那漫山的焦土瘡痍仿佛也都看不清了,天地又恢復朗朗乾坤。
千百年後,是否還有人會記得這一切?
記得有無數鮮活的生命曾埋葬於此,用血肉之軀見證了一場無疾而終的浩劫。
有人夢醒,有人夢醉。
有人夢圓,有
人夢碎。
(叄:乾坤劫,完)
批註:
南康郡王 : 即中唐名將韋皋,曾任劍南西川節度使,任內‘和南詔、拒吐蕃’,軍功卓絕,保西南一方平安,因功受封‘南康郡王’。 。
番外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兩個月後,長安城,武元衡府邸書房。
他正在書架上尋找一樣東西,屋內略顯凌亂,這時管家走了進來:“主子,裴行立裴少卿求見。”
“快請。”武元衡停下動作。
管家特意問了一句:“是請到前廳還是……”
“請他來書房吧。”
這回答讓管家有些意外。因為武元衡這書房可不是誰都能進的,尋常客人哪怕是朝中的高官,甚至是武元衡自己的門生,也大多是在前廳敘話,能進這書房的人少之又少。
管家自然不知道,兩月前的一場討逆,裴行立給武元衡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再加上其父裴垍與武元衡交好,如今他已把裴行立當成親侄子看待了。
管家不敢怠慢,連忙請了客人進來,匆匆奉茶。
“晚輩見過武相爺。”裴行立跨入書房,躬身拜道。
武元衡連忙虛扶一把,請他入席:“哎,裴賢侄來得真是湊巧,再晚一刻,本官就打算進宮面聖了。”
“真巧,晚輩剛從宮裡出來,”裴行立笑道,“特來向您辭行。”
“哦?賢侄是要去哪兒?”
“晚輩今日已得了聖上口諭,從衛尉少卿調任河東令,待明旨下達便將赴任。”“這麼倉促?”武元衡微感驚訝,可轉念想起近日發生的事,倒也能理解他。
就在半個月前,他們一行人自武寧縣返回長安,李成軒和西嶺月也回來了。沒過幾日,長公主府就傳出喪事,昭告
世人愛女郭令月重病身亡,裴家與郭家的婚事也就此作罷。
可熟知內情的人都曉得,裴行立的未婚妻不僅沒死,如今還好端端地住在福王府里養傷。看天子的意思,是有意與福王重修兄弟之情,而西嶺月身份微妙、前程未卜,是絕不可能嫁給裴行立了。
想必他也是極度傷情,不肯再留在長安了。
武元衡不免一嘆:“賢侄也太心急了,以你此次的功勞,絕不止一個河東令的位置,大可再等等。”
豈料裴行立看得很開:“這是晚輩自己選的,河東乃我裴氏祖源地,迄今仍有上百族人居住,晚輩能回鄉與族人團聚,也是美事一樁。”
“聽你一說,確實如此。”武元衡口中應和,心中仍是感到惋惜。想裴行立一表人才,先在鎮海被耽誤了數年,好不容易因功擢升沁州刺史,又沒去赴任,改任了衛尉少卿。如今倒好,既沒找個好地方任刺史,也沒留在長安做京官,回鄉去了,親事也沒個著落。
然而沒有回應,唯有她的回聲響徹在這空蕩的太平山間,孤獨而淒清。
面對這滿目瘡痍,她也知蕭憶再無生機,不禁跌坐在沙土之上,痛哭失聲。
就在昨晚,洞口塌陷之前,石牆已紛紛開始剝落,她顧不得腳傷四處躲避,數次險些被巨石砸中。蕭致武也護著重傷的愛子狼狽閃躲,想是太過顛簸,激得昏迷的蕭憶再度醒了過來。
也許是因為迴光返照,蕭憶當時竟異常清醒,他用僅剩的力氣做了最後一件事——一把將她推入坑中,勉力搬過巨石卡在坑口,急促地說道:“月兒堅持住,福王會來救你。
”之後就再也沒了他的消息。
回想起最後那一幕,西嶺月更無法遏制心中悲痛,伏於李成軒肩頭泣不成聲。
憶哥哥終究沒有辜負當初的誓言,為她生,為她死。
是她辜負了他,害他身受重傷,長埋於太平山下。
而那些美好的過往,那些甜蜜的回憶,也都將隨著他埋葬於此,再難尋回。
天上不知何時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打在西嶺月身上。恍惚間她好似回到了十六歲那年,她和蕭憶站在桃花樹下,彼此相視而笑的場景。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那時的桃花落在他們身上,一朵朵一瓣瓣,就像是眼前飄然而落的雨滴,一如她的心情。
當時有多歡喜,此刻就有多悲泣。
“西嶺,我們走吧。”李成軒打橫將她抱起,踏著滿地的狼藉緩緩離開。
西嶺月流著淚躺在他懷中,摟住他的脖頸,又不自覺地回望那座太平山。
造物者是如此強大,如此隨心所欲,世間的山川河流都似他掌心中的玩物,微一彈指便能山崩地裂。
人命更是猶如螻蟻,渺小微茫,不值一提。
煙雨迷濛之中,那漫山的焦土瘡痍仿佛也都看不清了,天地又恢復朗朗乾坤。
千百年後,是否還有人會記得這一切?
記得有無數鮮活的生命曾埋葬於此,用血肉之軀見證了一場無疾而終的浩劫。
有人夢醒,有人夢醉。
有人夢圓,有
人夢碎。
(叄:乾坤劫,完)
批註:
南康郡王 : 即中唐名將韋皋,曾任劍南西川節度使,任內‘和南詔、拒吐蕃’,軍功卓絕,保西南一方平安,因功受封‘南康郡王’。 。
番外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兩個月後,長安城,武元衡府邸書房。
他正在書架上尋找一樣東西,屋內略顯凌亂,這時管家走了進來:“主子,裴行立裴少卿求見。”
“快請。”武元衡停下動作。
管家特意問了一句:“是請到前廳還是……”
“請他來書房吧。”
這回答讓管家有些意外。因為武元衡這書房可不是誰都能進的,尋常客人哪怕是朝中的高官,甚至是武元衡自己的門生,也大多是在前廳敘話,能進這書房的人少之又少。
管家自然不知道,兩月前的一場討逆,裴行立給武元衡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再加上其父裴垍與武元衡交好,如今他已把裴行立當成親侄子看待了。
管家不敢怠慢,連忙請了客人進來,匆匆奉茶。
“晚輩見過武相爺。”裴行立跨入書房,躬身拜道。
武元衡連忙虛扶一把,請他入席:“哎,裴賢侄來得真是湊巧,再晚一刻,本官就打算進宮面聖了。”
“真巧,晚輩剛從宮裡出來,”裴行立笑道,“特來向您辭行。”
“哦?賢侄是要去哪兒?”
“晚輩今日已得了聖上口諭,從衛尉少卿調任河東令,待明旨下達便將赴任。”“這麼倉促?”武元衡微感驚訝,可轉念想起近日發生的事,倒也能理解他。
就在半個月前,他們一行人自武寧縣返回長安,李成軒和西嶺月也回來了。沒過幾日,長公主府就傳出喪事,昭告
世人愛女郭令月重病身亡,裴家與郭家的婚事也就此作罷。
可熟知內情的人都曉得,裴行立的未婚妻不僅沒死,如今還好端端地住在福王府里養傷。看天子的意思,是有意與福王重修兄弟之情,而西嶺月身份微妙、前程未卜,是絕不可能嫁給裴行立了。
想必他也是極度傷情,不肯再留在長安了。
武元衡不免一嘆:“賢侄也太心急了,以你此次的功勞,絕不止一個河東令的位置,大可再等等。”
豈料裴行立看得很開:“這是晚輩自己選的,河東乃我裴氏祖源地,迄今仍有上百族人居住,晚輩能回鄉與族人團聚,也是美事一樁。”
“聽你一說,確實如此。”武元衡口中應和,心中仍是感到惋惜。想裴行立一表人才,先在鎮海被耽誤了數年,好不容易因功擢升沁州刺史,又沒去赴任,改任了衛尉少卿。如今倒好,既沒找個好地方任刺史,也沒留在長安做京官,回鄉去了,親事也沒個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