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徹不知內情,認為三郎擔心自己,每天睜開眼總能看到三郎,別提劉徹多感動。一個月後,劉徹痊癒,覺得宮裡太悶想搬去甘泉宮,可是他剛回來,又覺得應該過些天再搬。三郎就勸劉徹應當保重身體云云,劉徹就把政事推給太子,移到甘泉宮,還令二郎和三郎隨駕。

  二郎無所謂,三郎巴不得天天盯著劉徹,省得劉徹身邊的小人在劉徹面前說些不該說的話,惹得劉徹胡思亂想。

  事實上這次生病讓劉徹意識到他平時身體雖好,也架不住年齡大了。以往病天就能痊癒,如今得拖小半個月。以往病七八天,這次一個月才痊癒。很惜命的劉徹沒胡思亂想,還真聽三郎的話開始休養生息。

  不和俳優、藝伎嬉戲,劉徹覺得日子很無聊。人無聊就得找點事做,可甘泉宮那邊太偏僻,他上了年紀也不敢出去騎馬打獵,就盯上二郎和三郎。

  征和元年開春,二郎和三郎先後娶妻,倆人的王妃是劉徹親自挑的,婚事定下來,史瑤和太子才知道。

  閒得無聊的劉徹倒是想順便給大郎選一個賢妻,大郎怕遇到個像史瑤或他上輩子的母親那樣的,說什麼都不要王妃。大郎不願意,劉徹也不好勉強,直到兩年後太子登基為帝,劉徹和皇后以及他的幾位夫人搬去甘泉宮,大郎也沒娶妻。

  太子登基那一年正好四十歲,不是巧,而是劉徹想到“四十不惑”,決定在征和三年年底退下來,省得史官記錄時寫到劉據當四十年太子。

  劉徹在位時設立太學,鑿空西域,北擊匈奴,開闢西南夷,還頒布太初曆等等,政績赫赫,劉據自知再活一世也無法和他父皇比,安安穩穩做十年守成之君,劉據就把皇位傳給四郎。

  十年間劉徹、皇后、衛青先後病逝,劉據深刻體會到生命短暫,而他活到五十歲還沒出過長安,退位後搬去甘泉宮的劉據就對史瑤說,他們出去走走。

  四郎是皇帝,想走也走不掉,三郎不放心四郎,打算在長安盯著四郎,就讓大郎和二郎陪史瑤和劉據出去。劉據不讓兩個兒子跟著,大郎和二郎不聽。劉據就對大郎說,他們三月初九再出去。

  劉據說這時是三月初二,大郎不疑有他,就和二郎回府了。三月初六,休沐日,大郎和二郎用過早飯就去甘泉宮,打算查看劉據和史瑤的行囊有沒有收拾好。

  到了甘泉宮,宮門緊閉。大郎心中有個不好的預感,敲門進去,果然不出他所料,甘泉宮的禁衛沒了,只剩幾個宮女和宦者。

  大郎到正殿,正殿案几上放著一封信,二郎拆開信一看,頓時無語了。

  劉據和史瑤三月初四就走了。夫妻二人扮成富家翁,禁衛扮成隨從,同行的還有燕王劉旦和廣陵王劉胥。

  信上史瑤也沒說去哪兒,只說出去玩玩,歸期不定,不用擔心他們。大郎和二郎立刻去燕王府,到燕王府發現劉旦的侍從少了一大半,兄弟二人才算放心。不過,這麼大的事不能瞞著四郎。大郎把此事告訴四郎,四郎氣得臉都紅了。

  二郎拍拍他的肩膀,勸道,“別生氣,父皇和母后不會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他們是不會。”四郎望著二郎道,“阿兄就不擔心他們走個三年五載再回來?”

  二郎“不會吧?”

  “三叔父和四叔父的家人都在府里。”大郎道。

  四郎“假如父皇和母后讓三叔父和四叔父回來,他們繼續逛呢?大漢很大,每個郡停留五天,算上趕路,遊覽一遍至少得兩年。”

  “那,那怎麼辦?”二郎慌了,“我們以前出海只是去東南沿海,來回就用一年,照四郎這樣說,我總感覺得三年。”

  大郎想了想,試探著說“要不我們把父皇和母親的畫傳給各地郡守?”

  “那是對付通緝犯。”四郎道。

  作者有話要說  月半下本寫現代文,大年初一開。已經定好時間,零點零分,春晚主持人念倒計時的時候就可以打開晉江了。

  第157章 人生盡頭

  大郎“那你說怎麼辦。”

  “我——你還好意思問我, 你和阿兄兩個都看不住父皇一個。”四郎道, “早知道就不讓你倆跟著了。”

  二郎忙說“你說錯了,不是我倆看一個,是看兩個。”

  “老遠就聽見你們吵吵, 吵吵什麼呢?”三郎走進來,“四郎,今天的奏章批好了沒?”

  四郎瞥他一眼“就知道奏章奏章,你父母都沒了。”

  “什麼?”外面飄起小雨, 三郎把蓑衣遞給宦者, 走過去才注意到三人臉色都不好, “這是什麼?”指著二郎手裡的紙。

  二郎遞給他,嘆氣道,“你自己看吧。”

  三郎看看大郎又看看四郎,拿過紙低頭一看,猛然睜大眼,“母親的信?”

  “是的。”二郎道,“現在派人去追,也不知道該往哪兒追。”

  三郎看向大郎。大郎擺手, “你別看我。父皇很少撒謊,我做夢也沒想到他會騙我。如果是母后說初九啟程, 我一定會派人在甘泉宮外面盯著。”

  “我也沒想到父皇會騙我們。”二郎道,“三郎,你看這事怎麼辦?”

  四郎“還能怎麼辦?等他們玩夠了自己回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