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周汝言謝了恩後立即奏道:“臣要奏內閣首輔張居廉干涉刑罰、濫用權職、謀害忠良!李英李大人絕不是畏罪自殺,李大人是因為掌握了對張居廉不利的卷宗證據,才被張居廉殺人滅口!”
整個皇極殿靜悄悄的,周汝言說的話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卻仍震驚於周汝言敢這麼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出來。
周汝言喘了口氣繼續,“沈暢一案中刑部說他貪墨賑災銀三十萬兩,且尋出了銀兩來往的帳本,卻偏偏沒有提及那三十萬兩現銀的去處,只說沈暢將之折換成地產金石。賑災銀皆為當年打制的官銀,但自隆慶五年以降,市面上並未流通過如此大量的隆慶五年制官銀。”
刑部尚書何文信立即反駁道:“但是戶部的確少了三十萬兩現銀,這是刑部和戶部一起清點出來的。”
這時陳彥允也站了出來,“臣原想將此事於明日朝會上奏報,既然周大人和何大人都提及了,臣上奏昨日在戶部地窖裡頭發現三十萬兩未啟封的官銀銀錠,皆為隆慶五年所制。”
何文信冷笑,“陳大人這是開玩笑呢?一個月前刑部到戶部查帳時您怎麼沒有發現?三十萬兩官銀!從隆慶五年一直到萬曆一年,在戶部地窖里放了整整三年,您在糊弄誰呢?”
陳彥允平靜地說:“事實如此,何大人若不信可派人再去戶部察看。此事是臣失察,臣願領罰。”
何文信還想反駁,周汝言又開口了,“劉新雲一案更不必提,劉大人一生清廉眾人皆有目共睹,李大人查訪了當初審訊關押劉大人的獄卒,劉大人畫押的口供根本是等劉大人被折磨而死後才按了手印上去,這根本連屈打成招都算不上!”
滿殿譁然,張居廉感受到許多審視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張居廉不動如山,面無表情。
周汝言痛心疾首,幾欲落淚,“不僅如此,皇上,臣與李大人在翻閱刑部卷宗時發現許多舊案皆有疑點,臣懇請皇上開啟查卷,將自隆慶元年以來至今三法司的卷宗重做校檢,臣不忍心看我大明的忠臣良民蒙冤啊!”
朱駿安看向張居廉,“張大人有什麼想說的嗎?”
張居廉神色淡淡,“現在這些不過是周大人的一面之詞。”
朱駿安點點頭,“張大人說得有理,沒有證據誰也說不好。這樣吧,三法司互查,大理寺查刑部,都察院查大理寺,刑部查都察院。將隆慶元年起至今的重大案件卷宗全部複查一邊,朕倒要看看,大明的司法到底是不是不堪成這副樣子。”
眾人沒想到朱駿安出這麼個點子,三法司手上誰沒幾個冤假錯案,這樣互查可不是就讓三法司互咬,把彼此的舊底都給掏個乾淨。
參刑部尚書何文信、都察院左都御史徐年厚、大理寺卿於淳祐三人齊齊出列, “臣遵旨。”
朱駿安宣布退朝後,張居廉仍舊第一個率先離開,路過陳彥允時他竟然向陳彥允笑了一下,“九衡,你現在算是出師了。”
陳彥允看見他眼中已經不想掩飾的殺機,仍舊溫和恭敬,“學生不敢,還是比不得老師。”
張居廉冷笑了一下,“你以為你已經贏了嗎?”
陳彥允神色不變,“學生和老師不一樣。老師輸贏只為了自己,學生還有需要學生庇護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我有一個小心愿,完結前作收破三百四
其實之前到過三百四,但是又掉下來了……我好可憐、好弱小、好無助……
☆、終了
五月二十九日夜,長興侯府遭不明身份刺客襲擊,長興侯世子夫人為此受驚大病一場。刺客被抓獲後,於其身上搜出大量盜取自長興侯世子書房的卷宗,卷宗內容多與隆慶元年遼王撤藩案相關。
睦嘉堂里,“大病”的羅懷秋半坐在床上,一邊皺眉將碗中的湯藥喝下,一邊對葉限說:“真是的,我又沒真生病,裝裝樣子請大夫也就罷了,怎麼還要真的喝藥。”
葉限眉眼柔和地看著羅懷秋喝乾淨最後一口藥,把湯碗擺到一旁的方桌上,摸了摸羅懷秋的臉,哄她道:“這是八珍湯,補氣補血。平日裡你起床總是說腰酸無力,陳院判說這是氣虛的表現。”
羅懷秋臉色微紅,她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腰酸無力的,葉限應該最清楚。羅懷秋假借用帕子擦拭嘴角遮住臉,轉移話題道:“為什麼今天才將張居廉派刺客到長興侯府上的事情報上去?這都是八天前的事了。”
照葉限以前的性子自然是含含糊糊敷衍過去就是了,但羅懷秋險些被脅持的事情讓葉限後怕了,很是耐心地向羅懷秋解釋道:“因為現在三法司開始互相查卷,此時將遼王案抖出來,誰都不願意包庇張居廉,只恨不得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他頭上來摘清自己。”
“可是那刺客已經死了,如何證明他一定是張居廉派來的?”
葉限臉上露出一個微妙的笑容,伸手輕輕擰了擰羅懷秋的臉,“在現在的情況下,只要我手裡有人有物,誰還會懷疑這刺客不是張居廉派來的呢?”
羅懷秋有些驚訝地抬頭看向葉限,“有人?你是想讓人偽裝成那刺客,然後栽贓給張居廉?”
葉限按了按羅懷秋的鼻尖,搖頭道:“這可不是栽贓。”
整個皇極殿靜悄悄的,周汝言說的話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卻仍震驚於周汝言敢這麼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出來。
周汝言喘了口氣繼續,“沈暢一案中刑部說他貪墨賑災銀三十萬兩,且尋出了銀兩來往的帳本,卻偏偏沒有提及那三十萬兩現銀的去處,只說沈暢將之折換成地產金石。賑災銀皆為當年打制的官銀,但自隆慶五年以降,市面上並未流通過如此大量的隆慶五年制官銀。”
刑部尚書何文信立即反駁道:“但是戶部的確少了三十萬兩現銀,這是刑部和戶部一起清點出來的。”
這時陳彥允也站了出來,“臣原想將此事於明日朝會上奏報,既然周大人和何大人都提及了,臣上奏昨日在戶部地窖裡頭發現三十萬兩未啟封的官銀銀錠,皆為隆慶五年所制。”
何文信冷笑,“陳大人這是開玩笑呢?一個月前刑部到戶部查帳時您怎麼沒有發現?三十萬兩官銀!從隆慶五年一直到萬曆一年,在戶部地窖里放了整整三年,您在糊弄誰呢?”
陳彥允平靜地說:“事實如此,何大人若不信可派人再去戶部察看。此事是臣失察,臣願領罰。”
何文信還想反駁,周汝言又開口了,“劉新雲一案更不必提,劉大人一生清廉眾人皆有目共睹,李大人查訪了當初審訊關押劉大人的獄卒,劉大人畫押的口供根本是等劉大人被折磨而死後才按了手印上去,這根本連屈打成招都算不上!”
滿殿譁然,張居廉感受到許多審視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張居廉不動如山,面無表情。
周汝言痛心疾首,幾欲落淚,“不僅如此,皇上,臣與李大人在翻閱刑部卷宗時發現許多舊案皆有疑點,臣懇請皇上開啟查卷,將自隆慶元年以來至今三法司的卷宗重做校檢,臣不忍心看我大明的忠臣良民蒙冤啊!”
朱駿安看向張居廉,“張大人有什麼想說的嗎?”
張居廉神色淡淡,“現在這些不過是周大人的一面之詞。”
朱駿安點點頭,“張大人說得有理,沒有證據誰也說不好。這樣吧,三法司互查,大理寺查刑部,都察院查大理寺,刑部查都察院。將隆慶元年起至今的重大案件卷宗全部複查一邊,朕倒要看看,大明的司法到底是不是不堪成這副樣子。”
眾人沒想到朱駿安出這麼個點子,三法司手上誰沒幾個冤假錯案,這樣互查可不是就讓三法司互咬,把彼此的舊底都給掏個乾淨。
參刑部尚書何文信、都察院左都御史徐年厚、大理寺卿於淳祐三人齊齊出列, “臣遵旨。”
朱駿安宣布退朝後,張居廉仍舊第一個率先離開,路過陳彥允時他竟然向陳彥允笑了一下,“九衡,你現在算是出師了。”
陳彥允看見他眼中已經不想掩飾的殺機,仍舊溫和恭敬,“學生不敢,還是比不得老師。”
張居廉冷笑了一下,“你以為你已經贏了嗎?”
陳彥允神色不變,“學生和老師不一樣。老師輸贏只為了自己,學生還有需要學生庇護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我有一個小心愿,完結前作收破三百四
其實之前到過三百四,但是又掉下來了……我好可憐、好弱小、好無助……
☆、終了
五月二十九日夜,長興侯府遭不明身份刺客襲擊,長興侯世子夫人為此受驚大病一場。刺客被抓獲後,於其身上搜出大量盜取自長興侯世子書房的卷宗,卷宗內容多與隆慶元年遼王撤藩案相關。
睦嘉堂里,“大病”的羅懷秋半坐在床上,一邊皺眉將碗中的湯藥喝下,一邊對葉限說:“真是的,我又沒真生病,裝裝樣子請大夫也就罷了,怎麼還要真的喝藥。”
葉限眉眼柔和地看著羅懷秋喝乾淨最後一口藥,把湯碗擺到一旁的方桌上,摸了摸羅懷秋的臉,哄她道:“這是八珍湯,補氣補血。平日裡你起床總是說腰酸無力,陳院判說這是氣虛的表現。”
羅懷秋臉色微紅,她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腰酸無力的,葉限應該最清楚。羅懷秋假借用帕子擦拭嘴角遮住臉,轉移話題道:“為什麼今天才將張居廉派刺客到長興侯府上的事情報上去?這都是八天前的事了。”
照葉限以前的性子自然是含含糊糊敷衍過去就是了,但羅懷秋險些被脅持的事情讓葉限後怕了,很是耐心地向羅懷秋解釋道:“因為現在三法司開始互相查卷,此時將遼王案抖出來,誰都不願意包庇張居廉,只恨不得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他頭上來摘清自己。”
“可是那刺客已經死了,如何證明他一定是張居廉派來的?”
葉限臉上露出一個微妙的笑容,伸手輕輕擰了擰羅懷秋的臉,“在現在的情況下,只要我手裡有人有物,誰還會懷疑這刺客不是張居廉派來的呢?”
羅懷秋有些驚訝地抬頭看向葉限,“有人?你是想讓人偽裝成那刺客,然後栽贓給張居廉?”
葉限按了按羅懷秋的鼻尖,搖頭道:“這可不是栽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