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注①:1867-1302,俳句詩人、歌人。東京大學退學後曾入日本新聞社,後以創作悱句為終身事業。著有《寒山落木》、《竹之里歌》、《獺祭書屋俳話》、《仰臥漫錄》等。
信中還提及有傳聞說我在英國患了憂鬱症。我想到在泰晤士河畔的烤肉店與藤代吃飯的一幕,或許藤代返日後,向文部省報告“夏目精神失常”的消息了吧。對於這樣的傳聞,看來有闢謠的必要。
高浜邀我寫回憶正岡文章的理由是,要將文章刊登在《杜鵑》雜誌上。以前我寄給子規的書簡,好像以“倫敦消息”為題,都登在這份雜誌上。但我覺得有點為難,決定暫時不寫。
說實在的,接到正岡的訃報,令我十分震驚。哪怕用好幾張紙,也寫不盡我的感慨,但是我現在不想寫。我是個脾氣彆扭的人,若寫出對他的真實回憶,恐有不敬。
正岡子規這個人一貫以我的老師自居。我每有俳句發表,他照例必定馬上修改圏點。也不僅僅是俳句,他見到我寫的漢文詩,照樣拿起硃筆圈點。不過這一次我寫英文文章給他看,這位老先生沒轍了,只能寫verygood作答。
此外,我借住上野氏的裡屋時,子規從中國回來,他既不回自己的家,也不去親戚家,說要到我的住處居住,這是事先不打招呼的情況下自作主張。上野家的人在背後對我頗有怨言,因為據說正岡先生罹患肺病。
我雖然也有點不高興,但並不介意把他安置下來。現在想起來,那時候沒有把他趕出去算是一項善舉了。
把這些回憶寫出來作為對畏友的悼文,顯然有失厚道。所以我給高浜君的覆函中,對他詳細介紹子規臨終情況表示由衷的感謝,至於撰寫回憶文章,暫難從命。就在封上信口時,突然心血來潮,加添一句:
筒袖(筒袖即和服)共秋棺一色。
可惜沒有人再做圈點了。
返日郵船終於確定為12月5日的博德丸,依然在泰晤士河邊的艾伯特碼頭啟航。
12月5日星期五,這是北方之都最寒冷的日子。有些店鋪已一早布置了聖誕裝飾。我佇立在泰晤士河邊。在褐色的混濁水面上,一陣寒風吹過,漾起陣陣漣漪。因為太冷了,河面看不到海鷗的身影。
博德丸己靠在碼頭,不過離啟航還有不少時間。我走進碼頭,心不在焉地看周圍因寒冷而縮著脖子的人,東方人似乎一個也沒有見到。
這是沒有送行者的寂寞起程。公使館的人員以為我已在11月7日回國,故沒有派人來。一隻裝了隨身少量物件的皮包放在腳邊,豎起外套的領子擋禦寒風,我耐心地等待上船時刻。
下游有一艘空船破浪而來,左右掀起褐色的波浪。不久,波浪涌到停泊在碼頭的博德丸,但它紋風不動,畢竟是三千八百噸排水量的郵輪啊!
不知從哪兒傳來喵喵的類似海貓的叫聲。這使我憶起明治22年去房州的旅行。難道,這個國家也生存著與房州相同的海貓嗎?
正在浮想連翩之際,突然有人拍我的肩膀。我在碼頭沒有熟悉的人呀!我吃了一驚,回頭後望。啊,後面站著一名高大的男子,戴著附耳套的獵帽,口銜菸斗,笑嘻嘻地對我說道:
“夏目先生,你討厭有人替你送行嗎?”
原來是福爾摩斯先生,在他旁邊站著華生先生。更讓我吃驚的是,兩人後面竟還站著梅雅莉·林奇,那隻波斯小貓牢牢地抓貼在她胸前。
我大喜過望,情不自禁地大聲說道:
“啊,福爾摩斯先生、華生先生,你們對船期很熟悉呀。”
福爾摩斯聽了,誇張地聳聳肩,說道:
“瞞住朋友,偷偷回國,該當何罪?做我們這行的,要了解你的行蹤和船期,簡直易如反掌。”
華生先生在旁笑嘻嘻插嘴道:
“我國與貴國今年不是結成同盟了嗎(日英同盟,明治35年締結,大正10年廢止)?我們是友好國民呀。”
不過,此時我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們背後的女人身上了。我迫不及待地問道:
“可是,梅雅莉夫人也來了,她的身體完全康復了嗎?”
病癒不久的英國婦人抱著小貓跑到我的面前,用清晰的言詞說道:
“謝謝你送我可愛的小貓,夏目先生。”
我握住她的手,做西方騎士式的問候。
她雖然算不上是美人,但有一張非常討人喜歡的臉孔。與她會面不是第一次了,但一種心意相通的感覺首次湧上我的心頭。看來,她的精神基本上已康復了。
“看到你的病徹底痊癒,我太高興啦!”這是由衷之言。假如此刻藤代禎輔在場問我誰是瘋子?我一定指向自己。
“基本上可以出外散步了。多虧你幫了大忙呀!”
福爾摩斯先生在旁邊說道。我卻感到有幾分不自在,指著小貓說:
“不,不是靠我,全靠這小貓,才讓梅雅莉夫人迅速康復。”
“嗯,究竟靠誰多一些倒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大偵探面露難色地說道。他低頭沉思,沒多久,又喜孜孜地說道:
“不過,我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
我“哦”地一聲,靜聽他的高見。
“把這隻貓取名為夏目不就得了。”
我噗哧笑起來。
“你討厭這個命名嗎?”
“哪裡哪裡,我以此為榮呀。大偵探的腦袋確實不簡單,想出這樣的好辦法,即便我離開了這個國家,我的分身還留在這裡呀。”
我愉快地答道。福爾摩斯又問我的名字叫什麼?
“金之助。”我答道。
“KIN……什麼?嗯,還是叫姓比較好,你的名字太難記啦。”
此時梅雅莉又走向前來,把一隻小型黑色手提包遞給我。
“這是我的回禮。”梅雅莉說道:“我不再需要這個了。”
這是一把古老的小提琴。那次訪問地角的精神病院時,看到她正在樹蔭下拉這把小提琴。
我不知道如何是好,用求援的眼光看看福爾摩斯先生。他也用眼光示意,要我接受。即便如此,我還是感到有點猶豫,但轉而一想,既然擁有這樂器的人現在不再需要了,由我繼承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那麼,我就笑納了。為了不忘記那事件,以及永遠銘記留英期間諸位賜予我的關愛,回國後我一定練習拉小提琴。”
我剛說完,華生先生也送上裝幀頗豪華的三冊書,說道:
“奉上拙作三冊,聊充禮物。請回國後務必在百忙中撥空一讀,這裡面記載了我和福爾摩斯先生辦過的案子。”
然後華生先生又略帶歉意地表示希望不會增加我的負擔才好。此時,只見福爾摩斯輕輕地搖頭。
“哼,華生太誇張。”福爾摩斯不屑地說道:“我做的事有什麼可以炫耀的?”
福爾摩斯說罷,也亮出他的一大包禮物,但我實在柃不起了,露出為難的神色。
信中還提及有傳聞說我在英國患了憂鬱症。我想到在泰晤士河畔的烤肉店與藤代吃飯的一幕,或許藤代返日後,向文部省報告“夏目精神失常”的消息了吧。對於這樣的傳聞,看來有闢謠的必要。
高浜邀我寫回憶正岡文章的理由是,要將文章刊登在《杜鵑》雜誌上。以前我寄給子規的書簡,好像以“倫敦消息”為題,都登在這份雜誌上。但我覺得有點為難,決定暫時不寫。
說實在的,接到正岡的訃報,令我十分震驚。哪怕用好幾張紙,也寫不盡我的感慨,但是我現在不想寫。我是個脾氣彆扭的人,若寫出對他的真實回憶,恐有不敬。
正岡子規這個人一貫以我的老師自居。我每有俳句發表,他照例必定馬上修改圏點。也不僅僅是俳句,他見到我寫的漢文詩,照樣拿起硃筆圈點。不過這一次我寫英文文章給他看,這位老先生沒轍了,只能寫verygood作答。
此外,我借住上野氏的裡屋時,子規從中國回來,他既不回自己的家,也不去親戚家,說要到我的住處居住,這是事先不打招呼的情況下自作主張。上野家的人在背後對我頗有怨言,因為據說正岡先生罹患肺病。
我雖然也有點不高興,但並不介意把他安置下來。現在想起來,那時候沒有把他趕出去算是一項善舉了。
把這些回憶寫出來作為對畏友的悼文,顯然有失厚道。所以我給高浜君的覆函中,對他詳細介紹子規臨終情況表示由衷的感謝,至於撰寫回憶文章,暫難從命。就在封上信口時,突然心血來潮,加添一句:
筒袖(筒袖即和服)共秋棺一色。
可惜沒有人再做圈點了。
返日郵船終於確定為12月5日的博德丸,依然在泰晤士河邊的艾伯特碼頭啟航。
12月5日星期五,這是北方之都最寒冷的日子。有些店鋪已一早布置了聖誕裝飾。我佇立在泰晤士河邊。在褐色的混濁水面上,一陣寒風吹過,漾起陣陣漣漪。因為太冷了,河面看不到海鷗的身影。
博德丸己靠在碼頭,不過離啟航還有不少時間。我走進碼頭,心不在焉地看周圍因寒冷而縮著脖子的人,東方人似乎一個也沒有見到。
這是沒有送行者的寂寞起程。公使館的人員以為我已在11月7日回國,故沒有派人來。一隻裝了隨身少量物件的皮包放在腳邊,豎起外套的領子擋禦寒風,我耐心地等待上船時刻。
下游有一艘空船破浪而來,左右掀起褐色的波浪。不久,波浪涌到停泊在碼頭的博德丸,但它紋風不動,畢竟是三千八百噸排水量的郵輪啊!
不知從哪兒傳來喵喵的類似海貓的叫聲。這使我憶起明治22年去房州的旅行。難道,這個國家也生存著與房州相同的海貓嗎?
正在浮想連翩之際,突然有人拍我的肩膀。我在碼頭沒有熟悉的人呀!我吃了一驚,回頭後望。啊,後面站著一名高大的男子,戴著附耳套的獵帽,口銜菸斗,笑嘻嘻地對我說道:
“夏目先生,你討厭有人替你送行嗎?”
原來是福爾摩斯先生,在他旁邊站著華生先生。更讓我吃驚的是,兩人後面竟還站著梅雅莉·林奇,那隻波斯小貓牢牢地抓貼在她胸前。
我大喜過望,情不自禁地大聲說道:
“啊,福爾摩斯先生、華生先生,你們對船期很熟悉呀。”
福爾摩斯聽了,誇張地聳聳肩,說道:
“瞞住朋友,偷偷回國,該當何罪?做我們這行的,要了解你的行蹤和船期,簡直易如反掌。”
華生先生在旁笑嘻嘻插嘴道:
“我國與貴國今年不是結成同盟了嗎(日英同盟,明治35年締結,大正10年廢止)?我們是友好國民呀。”
不過,此時我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們背後的女人身上了。我迫不及待地問道:
“可是,梅雅莉夫人也來了,她的身體完全康復了嗎?”
病癒不久的英國婦人抱著小貓跑到我的面前,用清晰的言詞說道:
“謝謝你送我可愛的小貓,夏目先生。”
我握住她的手,做西方騎士式的問候。
她雖然算不上是美人,但有一張非常討人喜歡的臉孔。與她會面不是第一次了,但一種心意相通的感覺首次湧上我的心頭。看來,她的精神基本上已康復了。
“看到你的病徹底痊癒,我太高興啦!”這是由衷之言。假如此刻藤代禎輔在場問我誰是瘋子?我一定指向自己。
“基本上可以出外散步了。多虧你幫了大忙呀!”
福爾摩斯先生在旁邊說道。我卻感到有幾分不自在,指著小貓說:
“不,不是靠我,全靠這小貓,才讓梅雅莉夫人迅速康復。”
“嗯,究竟靠誰多一些倒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大偵探面露難色地說道。他低頭沉思,沒多久,又喜孜孜地說道:
“不過,我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
我“哦”地一聲,靜聽他的高見。
“把這隻貓取名為夏目不就得了。”
我噗哧笑起來。
“你討厭這個命名嗎?”
“哪裡哪裡,我以此為榮呀。大偵探的腦袋確實不簡單,想出這樣的好辦法,即便我離開了這個國家,我的分身還留在這裡呀。”
我愉快地答道。福爾摩斯又問我的名字叫什麼?
“金之助。”我答道。
“KIN……什麼?嗯,還是叫姓比較好,你的名字太難記啦。”
此時梅雅莉又走向前來,把一隻小型黑色手提包遞給我。
“這是我的回禮。”梅雅莉說道:“我不再需要這個了。”
這是一把古老的小提琴。那次訪問地角的精神病院時,看到她正在樹蔭下拉這把小提琴。
我不知道如何是好,用求援的眼光看看福爾摩斯先生。他也用眼光示意,要我接受。即便如此,我還是感到有點猶豫,但轉而一想,既然擁有這樂器的人現在不再需要了,由我繼承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那麼,我就笑納了。為了不忘記那事件,以及永遠銘記留英期間諸位賜予我的關愛,回國後我一定練習拉小提琴。”
我剛說完,華生先生也送上裝幀頗豪華的三冊書,說道:
“奉上拙作三冊,聊充禮物。請回國後務必在百忙中撥空一讀,這裡面記載了我和福爾摩斯先生辦過的案子。”
然後華生先生又略帶歉意地表示希望不會增加我的負擔才好。此時,只見福爾摩斯輕輕地搖頭。
“哼,華生太誇張。”福爾摩斯不屑地說道:“我做的事有什麼可以炫耀的?”
福爾摩斯說罷,也亮出他的一大包禮物,但我實在柃不起了,露出為難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