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是說,日本製造的鎧甲、中國製造的長方形箱子,再加上那張床等三樣容器,透過更換其內容物構成本案的最大詭計。換句話說,將鎧甲中的內容物轉移到長方形箱子中,將長方形箱子的內容物轉移到床上,將床上的東西——即吉姆本人——轉移到鎧甲中,透過這樣的乾坤大挪移來糊弄貝因茲夫婦和女主人。”

  “大挪移的最終景象是:穿著鎧甲的吉姆在房間內走動,到處潑灑酒精和點火,然後回到房間角落端坐在一直擺在那裡的凳子上。”

  “吉姆縱火的時刻特別選在天剛亮、家人即將起床的時候,所以房間一起火便被家人發現。正如詭計設計者所預料的那樣,三人破門入房後便亂成一團。設計者唯恐單憑木乃伊還不足以引起大騷動,故在房間內縱火,加強混亂效果。如果沒有大騷動,吉姆從房間逃逸的難度就會增加。”

  “而當時吉姆這傢伙,穿著鎧甲端坐在凳子上觀察三人的忙亂情況。正如預料那樣,貝因茲夫婦抱著在床前突然昏厥過去的女主人送她回樓下寢室。因為貝因茲年紀巳大,不可能一個人送女主人下樓。”

  “當他們三人的身影在走廊消失以後,吉姆立即站起身,脫下鎧甲,並在鎧甲上面灑以酒精點火,然後穿過已破的房門下樓,一面避人耳目,一面溜出玄關。接下來他沿著屋檐下往梅雅莉寢室的相反方向迂迴至後院,攀越灌木籬笆逃之夭夭。沿屋檐下逃跑本來有可能留下腳印,但貝因茲說天亮時分正好下過一陣雪,把腳印掩蓋了。”

  “不論怎麼說,在這麼寬敞的宅邸里只住著三個人,要避過他們的耳目是輕而易舉的。假如在屋前的廣闊庭院裡行走就比較醒目,但後院窄小,且隔著籬笆就是鄰家,故極易逃脫。”

  “確實是個巧妙的詭計!普通人難免上當受騙。”雷思垂德說道:“可是,福爾摩斯兄,我還有難以理解的問題。林奇家的人之所以上當受騙,關鍵在於那具木乃伊,你說對不對?而這又基於在英國的自然環境下不可能製造木乃伊屍體的這種共識基礎之上。那麼,做案者究竟是透過什麼方法來製造這具木乃伊?謀殺真正的金斯萊的也是這批人嗎?”

  “不,不是這樣。在這一點上還是你教我的喔,雷思垂德。你不是說過金斯萊可能是餓死的嗎?我也有同感,覺得他或許是自然死亡。讓他的屍體變成木乃伊的‘犯人’,則是今年英國的異常寒冷天氣。”

  我一下子不能理解福爾摩斯說的話,唯有保持編默。

  “是不是可以再做詳細一點的解釋,福爾摩斯兄?寒冷與木乃伊有什麼關係?”

  “這是一種自然現象,雷思垂德。在我國比較少見,但在歐洲大陸就時有所聞,例如最近俄國發生的伊華諾夫公爵的離奇死亡事件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死亡的人體在極度寒冷的環境下不易腐爛,其中有極少量的屍體變成了木乃伊。尤其在我們面對的這個事件中,由於金斯萊是餓死的,就比一般的屍體更容易木乃伊化,因為在金斯萊的腸胃等內臟中沒有任何東西了。”

  “而且,以金斯萊的情況又加上了其它幾方面有利於實現木乃伊化的因素。假如沒有多方面因素加在一起,就不容易形成木乃伊。金斯萊住的地方是位於荒野中一座孤零零的屋子,根本沒有什麼人去看他,而且由於是一座破房子,室內與室外的溫差很小。或許在這位普里格斯頓老先生上門拜訪之前,金斯萊已經餓死且變成了木乃伊,但誰也不知道。”

  “這麼說來,金斯萊餓死後自然地變成木乃伊,這位老先生發現了這一事實,從而興起利用它的念頭。是這樣嗎?”

  “正是如此。”

  “我不信,木乃伊怎麼可能自然形成?”

  “你只要去一趟愛丁堡,就會明白我說的話了,雷思垂德。在那茫茫雪原中的一棟破房子裡,一位餓死凍斃者變成木乃伊,是絕不出奇的事情呀。唉,為了讓你更容易理解,我不如從頭說起吧。”

  “本來就該如此。”

  “假如我後面說的話與事實有出入的話,請在場的吉姆和普里格斯頓不客氣地指正好了,怎麼樣?”

  “梅雅莉·林奇自丈夫逝世後繼承家業,變成了富有的遺孀。她想起多年前失散、至今不知所蹤的弟弟,希望找到他,把他接來普拉奧利路與自己一起生活,於是在報上刊登尋人GG。眾所周知,在我國,報紙上的三行GG是很有效用的東西。顯然,這個尋人GG引起了這裡在座的普里格斯頓老先生的注意,也成為梅雅莉·林奇的不幸的開始。”

  “普里格斯頓的做人宗旨是只要能賺錢的事他都做。不過,尋人是他的本行或許沒錯,最初去訪問林奇宅邸的目的,也確是誠心誠意想協助女主人尋找金斯萊。何況有錢的女主人願出比慣例多三倍的酬金,更激起了他尋人的積極性。”

  “不要聽他胡扯!我是誠實的商人,跟你們做偵探一樣,信用第一。”

  普里格斯頓提出抗議。

  “但當要尋找的對象以木乃伊的形態呈現在他面前時,他所謂信用第一的信念便動搖了。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探尋到金斯萊,但金斯萊因生活窮困餓死在家,且己變成木乃伊,老頭子未免感到泄氣。因為受女主人所託尋到的人竟變成了一具屍體,假如如實回報,必令女主人大失所望,酬金方面肯定也要大幅減少了。於是老頭子想出一個自以為聰明的歪主意。”

  “他的想法大致是這樣的:由於姐弟在很早之前的少年時代就失散了,那麼就算金斯萊現今的相貌與過去大不相同也不奇怪,實際上姐姐對童年時代的印象確實已十分模糊了,所以不妨利用他人來頂替金斯萊。在金斯萊的破屋裡,自然殘留著不少金斯萊生前的身邊物品,這些物品正好成為冒名頂替的最佳證物。老頭子自以為得計,滿心希望攝取至少比尋人報酬多百倍的金錢。”

  “你好像在旁邊看到一樣。”

  “這是邏輯推理。老頭子偶然獲得珍貴的金斯萊木乃伊屍體,又千方百計找到了酷似木乃伊的替身人物。巧妙地利用這兩隻棋子,就可以使梅雅莉·林奇成為廢人,把她逼離普拉奧利路的宅邸。這堪稱是活用十九世紀英國罕見的木乃伊做出的驚天大案呀!”

  “那麼,把林奇夫人逼離宅邸後,是誰得益呢?不用說,得益者是已死主人的親屬。主人有一個弟弟,此人目前若處境貧窮的話,知道有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肯定義無反顧地參與迫害林奇夫人的木乃伊計劃。對他來說,這是福從天降,財源滾滾而來的大好事情呀!而對普里格斯頓而言,只需事先控制了主人的弟弟,以後瓜分龐大的財產簡直如囊中取物。”

  “已死的傑斐遜·林奇也算是當代名人,像這一類名人,往往有很不堪的兄弟姐妹。據說,傑斐遜就有一個不知行蹤的弟弟。尋找這種人物,則是普里格斯頓的拿手好戲了,加上女主人梅雅莉·林奇神經本來就特別脆弱,把她置於烽煙四起,眼前的弟弟突然變成木乃伊的環境下,她的精神立刻異常。這都是在做案者預料之中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