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遐:「……」

  怎麼太學生受折磨還不夠,現在連上蒙學的孩童都要遭罪了?

  然而同僚詳詢,總不好敷衍了事。韓遐乾笑道:「好說,我回去問問,看寶應觀有無出書的打算。」

  秘書省里誰不知韓家和寶應觀的關係,得了准信,那同僚立刻笑著謝過。原本以為只是這同僚盼子成才,誰料一天下來,竟然不止一人相詢,連他的上司都若有若無的問了一句。這下韓遐可坐不住了,回家之後立刻尋了甄瓊。

  「阿兄,近日朝廷要開算科,京中學堂也都換了新修的《九章算術》。這算式太過新奇,不少學堂的師資跟不上,我那些同僚都托我來問問,寶應觀有沒有出蒙童習題的打算呢?」

  甄瓊哪料到韓遐過來竟然是問這個,兩眼不由一亮:「官家真的要重視數算了,這可是好事啊!蒙童習題還不簡單,我回頭讓明月他們編一些,你若是代售,給你個折扣價好了!」

  韓遐臉都黑了:「阿兄玩笑了,都是同僚,小弟豈能跑去賣書?只是幫人問問罷了。」

  甄瓊想了想,也是,都是一家人,還代賣不代賣的,有點太見外了,於是大手一揮:「二郎放心,將來侄兒長大了,咱們也能備著全套的習題,不怕孩子學不好!」

  韓遐:「……」

  不了吧,他不急的……

  ※

  這種能賺錢的大事,甄瓊是從來不會耽擱的。回了寶應觀就尋來了清風、明月,說起蒙書習題的事情。

  「各大學堂都要教算式了?那可能賣不少書啊!」明月一聽就興奮起來了。寶應觀出的書,都是有稿酬拿的。之前的太學習題冊是教他的算學博士和沈括共同出題,稿費也是不少的。現在擴大到整個京城,想來能賺更多。而且這樣的習題冊,他自己也能編啊,只要請人審審即可。

  甄瓊連連點頭:「可不是嘛!官家現在重視數算,這生意大有可為啊。太學的習題要請旁人幫忙,這蒙學肯定就不用了。你好好編,將來稿費也有你的分成!」

  兩人正討論的興致勃勃,一旁清風突然道:「恩師,除了習題之外,能否再出個開蒙的教輔書呢?京中學堂里,開算科的可不多,講師更少。若是能有更簡單的書籍開蒙,能學數算的必然更多。學了數算,貧苦人家出來謀生,也更容易些。」

  這是他的肺腑之言。早年清風還想不明白,為何義學裡要開算科。然而三載過去,等到那些慈幼院中的孤兒出門謀生時,其中益處才顯現了出來。那些不愛學習,從下捨出來的,雖說都有一份手藝,足能安身立命。但是比起上捨生的境遇,可是差了太多。這些上捨出來的,一小半入了道觀,成為燒火童子,或是留在義學,幫著經營作坊。剩下一大半,則無一例外被大商戶聘了去。

  誰不知這韓家義學的上捨生個個能寫能算,是有真本事的,而且早早就經過了作坊歷練,又都是孤兒,沒有家事牽累。這樣的人,可不就是當心腹的好苗子嗎?因而機靈的早早就跟了掌柜打下手,木訥的也能安排個記帳的差事。這可不只是安身立命了,說不定將來也能成為掌柜,帳房,成為他們以往想都不敢想的體面人。

  而這樣的恩德,足以讓所有人感念在心。也正因此,清風每次回道觀時,都會有不少人追著他嘮叨,說要替他們轉達謝意,感謝韓大官人和凌霄子的再造之恩。然而義學,終歸只收孤兒,還有不知多少貧家子弟,一輩子也接觸不到這些。哪怕能識兩個字,也未必能學數算。《九章算術》若是沒有好的老師教,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還是太難了。

  甄瓊怔了怔,倒是沒想到清風會說出這樣的話。然而看著徒弟那懇切的目光,他只想了想就點頭道:「既然你有心,就帶著你師弟一起編部書出來吧。教些數學符號,算式,口訣,四則運算,再稍微講講分數,勾股,方程,度量衡就好。這些都是實用的東西,將來多印些,賣便宜些,能買起的人也就多了。」

  在大益朝,蒙書里確實是有數算一樣,比起《九章算術》可簡單多了,而且更有條理。若是能在大宋也著一本這樣的書,受益者肯定也不少。重視數算,是他對天子諫言的,豈能不做些什麼?

  沒想到恩師答應的如此乾脆,又直指關竅,要廉價售賣。清風只覺兩眼都熱了,深深的彎下了腰:「弟子替萬千貧家,謝過恩師!」

  有這樣一本書,那些跟數算無緣的黔首,會不會也走上另一條道路呢?

  第183章

  熙州的二月, 仍舊春寒料峭, 然而通遠軍已然厲兵秣馬, 整裝待發。

  「明府,如今春耕在即,發兵會不會太早?」眼看就要出擊, 仍有人心懷忐忑。

  立在城牆上,王韶望著還未返青的大地,緩緩搖了搖頭:「不早了。春日乃是吐蕃人最弱之時, 馬兒掉膘, 騎兵就要失了五成戰力,此時不打, 才是耽擱戰機。」

  「可是我軍孤軍深入,背後還是新降的羌人, 會不會未下河州,反失熙州?」又有人問道。

  「羌人乃是神雷降服, 復叛的可能不大。況且有刀有弓有炮,還怕孤軍奔襲嗎?」王韶傲然一笑,伸手按在了腰側的長刀上。那是天子新賜給通遠軍的斬馬刀, 皆由鑌鐵所制, 刃長三尺,刀有環首,只要揮下,不論是馬腿還是脖頸,都能一刀兩斷。此利刃, 通遠軍足足配了三萬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