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很簡單,你在一開始就自報姓名了。”
“哦?貧僧是在何處自報姓名的?”
“殺害小坂了稔的時候。我見了今天原本要在仙石樓指認兇手聲音的按摩師尾島佑平先生。他的雙眼失明,還勞煩他過來,結果卻讓他白跑一趟。那位尾島先生說,疑似兇手的那名僧侶說道,漸修悟入終歸是件難事。”
這我也聽說了。
“哦?那又如何?”
聲音變了,語調也不同。
“沒有如何。漸修悟入——說到漸悟禪,那就是北宗禪。北宗禪在奈良時代由唐僧傳人日本,卻完全沒有在日本紮根。日本現在的禪,全部都是源自於南宗禪的流派。換言之,全部都是頓悟禪。這樣說的話,兇手既非臨濟僧,也不可能是曹洞僧了。更何況這不是僧侶以外的人會說的話,如此一來,可能性就所剩無幾了。在北宗衰微之前能夠將漸悟禪傳至本朝的,以時期來看,最澄與空海算是極限了。不過不是最澄,那麼空海所帶回來的禪,不就是北宗禪嗎?如果明慧寺是與空海有關聯的禪寺,那麼守護這裡的人,所傳遞的應該就是北宗的漸悟禪了,那麼名字的讀音與北宗之祖六祖神秀相同[注]的你……”
“了不起、了不起的領悟!”仁秀以鏗然有力的聲音說道。
“啊!”今川大叫出聲,“原來……那就是你嗎?”
“沒錯,前幾天在理致殿與你對話之人,正是貧僧。趙州狗子之領悟,著實精彩。”
“今、今川,沒有錯嗎?”山下只是驚慌失措。
完全失去了威嚴的覺丹問道:“仁秀……不,仁秀師父,你、你究竟是什麼人?真、真的就像這個人說的……”
“貧僧就如同這位先生說的,承襲了代代守護此山的仁秀之名號也。”
“繼、繼承北宗禪……?”常信的聲音在發抖。
“吾等並未標榜北宗,原本並無宗名,無南亦無北。除佛弟子之外,本來無一物。”
“那空海是……”
“雖如此傳說,卻是無所謂之事。吾等法脈自六祖神秀起師徒相傳,承襲至今。無論開山者是誰,皆無關係。”
覺丹深深嘆了一口氣。
仁秀述說道:“過去,智稔和尚初次造訪時,貧僧初屆不惑之年。智稔和尚看到貧僧,大為驚訝,貧僧這身模樣,也難怪他,而貧僧也大感吃驚。前代經常下山訪里收購書籍,此外還有代代繼承的眾多禪籍,因此貧僧徒有許多知識;然而貧僧年逾不惑,才初次見到除了前代以外的僧侶。智稔和尚將貧僧比喻為白幽子,大為駭異。”
“所以,你、你和智稔老師是……”
常信困惑極了,十七年間共住於同一座寺院,常信卻無法看破這名老人的真面目。
“智稔和尚說他已大悟數次,小悟無數,貧僧無法理解其境涯。因此貧僧除了初會,再也沒有見他。”
“但是智稔師父說他來過好幾次。”
“即便他來,貧僧亦不見,貧僧不知道他來過幾次。其後,在那場大地震之後,泰全師父來了,然後就這麼不走了。”
“後來我和了稔就進來了……”覺丹垂下肩膀,把手按在額頭上,露出極為難受的表情。
可能是在這座山里度過的二十五年的時間一口氣壓了上來吧。
京極堂問道:“了稔和尚知道你的真面目嗎?”
“應該不知。”
“倉庫的事呢?”
註:神秀(jinsyuu)與仁秀(jinsyuu)的讀音在日語中是相同的。
“他自己私下在調查吧。不過貧僧自它在地震中崩落後,未曾再訪,也未尋找,因此也不知道它埋沒在何處。”
“沒去過?可是《禪宗秘法記》不是放在裡面嗎?”覺丹用卑俗的口氣追問。
仁秀口齒清晰地回答:“那種東西不過是紙片,不過是書寫無用文字之物罷了。執著於斯——愚昧矣。”
覺丹的頭垂得更低了,立場完全逆轉了。
“仁……”山下似乎總算振作起來了,“仁秀先生,那個,可以請你坦白一切……”
警部補說道,從內袋裡掏出記事本。“如果你是兇手,我就非問不可了,因為我是警官。”
“你殺了小坂了稔吧?”山下問,仁秀深深點頭。
接著仁秀淡淡地述說:“了稔師父在那一天,早課之後來到貧僧的草堂,待到黃昏時分。”
“他在你那裡嗎?”
“沒錯,而他這麼說了。”
——仁秀,這次啊,這座山或許會被賣掉。那樣一來,你就得離開這裡了,那樣你會覺得很困擾吧?
——是啊、是啊,很困擾啊。
——所以為了買下這塊土地,我想賣掉某樣東西。我以前從智稔老師那裡聽說過,不過你從一開始就住在這裡了,你應該知道吧?就是這座寺院的大倉庫。那座倉庫滑下懸崖,被埋起來了。我想要賣掉那裡頭的東西,然後用賣得的錢,買下這裡。我沒有其他可以拜託的和尚,你可以幫我忙嗎?
“那麼了稔和尚給我的信里所寫的所謂不世出的神品,指的就是那些書嗎?”今川擊掌說道。
“貧僧因為有田裡的工作,告訴了稔師父農事完了後可以幫忙,便離開了,但回來一看,了稔師父還在那裡。然後他要求貧僧同行,貧僧便同行了。”
“穿過覺證殿後面嗎?”
“正是。”
“而那一幕被托雄看到了啊……”
叫二秀,你在這裡待了多久了?
——連數歲都無意義之久。
——這樣啊,我待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年間,我一直做著蠢事。你雖然不是和尚,卻有學識,你知道悟這東西嗎?
——小的離那般佛境界甚遠矣。
——仁秀,雖然你這麼說,但你不可能只是只老鼠。
——哦,老鼠指的是什麼呢?
——智稔師父在過世前,曾經提到你的事,他說你是白幽子。
——小的並非悠遊仙境般優雅之人。
——這樣嗎?我在這座山里建了一座牢檻,你知道為什麼嗎?
——完全不知。
——是嗎?我啊,建了一座牢檻,是為了要讓牛逃出牢檻。然後我總算捕捉到它了,我啊,現在正在得牛之處。現在才要開始,所以絕不能讓這塊土地被搶走。而且大學也要派人過來。
——牛嗎?
——是啊,牛。
——那麼,那頭牛在哪兒?
——就在這兒,而它已經不在了,我知道自己就是牛了。昨天,我豁然大悟了。好長,我花了二十五年哪。
“哦?貧僧是在何處自報姓名的?”
“殺害小坂了稔的時候。我見了今天原本要在仙石樓指認兇手聲音的按摩師尾島佑平先生。他的雙眼失明,還勞煩他過來,結果卻讓他白跑一趟。那位尾島先生說,疑似兇手的那名僧侶說道,漸修悟入終歸是件難事。”
這我也聽說了。
“哦?那又如何?”
聲音變了,語調也不同。
“沒有如何。漸修悟入——說到漸悟禪,那就是北宗禪。北宗禪在奈良時代由唐僧傳人日本,卻完全沒有在日本紮根。日本現在的禪,全部都是源自於南宗禪的流派。換言之,全部都是頓悟禪。這樣說的話,兇手既非臨濟僧,也不可能是曹洞僧了。更何況這不是僧侶以外的人會說的話,如此一來,可能性就所剩無幾了。在北宗衰微之前能夠將漸悟禪傳至本朝的,以時期來看,最澄與空海算是極限了。不過不是最澄,那麼空海所帶回來的禪,不就是北宗禪嗎?如果明慧寺是與空海有關聯的禪寺,那麼守護這裡的人,所傳遞的應該就是北宗的漸悟禪了,那麼名字的讀音與北宗之祖六祖神秀相同[注]的你……”
“了不起、了不起的領悟!”仁秀以鏗然有力的聲音說道。
“啊!”今川大叫出聲,“原來……那就是你嗎?”
“沒錯,前幾天在理致殿與你對話之人,正是貧僧。趙州狗子之領悟,著實精彩。”
“今、今川,沒有錯嗎?”山下只是驚慌失措。
完全失去了威嚴的覺丹問道:“仁秀……不,仁秀師父,你、你究竟是什麼人?真、真的就像這個人說的……”
“貧僧就如同這位先生說的,承襲了代代守護此山的仁秀之名號也。”
“繼、繼承北宗禪……?”常信的聲音在發抖。
“吾等並未標榜北宗,原本並無宗名,無南亦無北。除佛弟子之外,本來無一物。”
“那空海是……”
“雖如此傳說,卻是無所謂之事。吾等法脈自六祖神秀起師徒相傳,承襲至今。無論開山者是誰,皆無關係。”
覺丹深深嘆了一口氣。
仁秀述說道:“過去,智稔和尚初次造訪時,貧僧初屆不惑之年。智稔和尚看到貧僧,大為驚訝,貧僧這身模樣,也難怪他,而貧僧也大感吃驚。前代經常下山訪里收購書籍,此外還有代代繼承的眾多禪籍,因此貧僧徒有許多知識;然而貧僧年逾不惑,才初次見到除了前代以外的僧侶。智稔和尚將貧僧比喻為白幽子,大為駭異。”
“所以,你、你和智稔老師是……”
常信困惑極了,十七年間共住於同一座寺院,常信卻無法看破這名老人的真面目。
“智稔和尚說他已大悟數次,小悟無數,貧僧無法理解其境涯。因此貧僧除了初會,再也沒有見他。”
“但是智稔師父說他來過好幾次。”
“即便他來,貧僧亦不見,貧僧不知道他來過幾次。其後,在那場大地震之後,泰全師父來了,然後就這麼不走了。”
“後來我和了稔就進來了……”覺丹垂下肩膀,把手按在額頭上,露出極為難受的表情。
可能是在這座山里度過的二十五年的時間一口氣壓了上來吧。
京極堂問道:“了稔和尚知道你的真面目嗎?”
“應該不知。”
“倉庫的事呢?”
註:神秀(jinsyuu)與仁秀(jinsyuu)的讀音在日語中是相同的。
“他自己私下在調查吧。不過貧僧自它在地震中崩落後,未曾再訪,也未尋找,因此也不知道它埋沒在何處。”
“沒去過?可是《禪宗秘法記》不是放在裡面嗎?”覺丹用卑俗的口氣追問。
仁秀口齒清晰地回答:“那種東西不過是紙片,不過是書寫無用文字之物罷了。執著於斯——愚昧矣。”
覺丹的頭垂得更低了,立場完全逆轉了。
“仁……”山下似乎總算振作起來了,“仁秀先生,那個,可以請你坦白一切……”
警部補說道,從內袋裡掏出記事本。“如果你是兇手,我就非問不可了,因為我是警官。”
“你殺了小坂了稔吧?”山下問,仁秀深深點頭。
接著仁秀淡淡地述說:“了稔師父在那一天,早課之後來到貧僧的草堂,待到黃昏時分。”
“他在你那裡嗎?”
“沒錯,而他這麼說了。”
——仁秀,這次啊,這座山或許會被賣掉。那樣一來,你就得離開這裡了,那樣你會覺得很困擾吧?
——是啊、是啊,很困擾啊。
——所以為了買下這塊土地,我想賣掉某樣東西。我以前從智稔老師那裡聽說過,不過你從一開始就住在這裡了,你應該知道吧?就是這座寺院的大倉庫。那座倉庫滑下懸崖,被埋起來了。我想要賣掉那裡頭的東西,然後用賣得的錢,買下這裡。我沒有其他可以拜託的和尚,你可以幫我忙嗎?
“那麼了稔和尚給我的信里所寫的所謂不世出的神品,指的就是那些書嗎?”今川擊掌說道。
“貧僧因為有田裡的工作,告訴了稔師父農事完了後可以幫忙,便離開了,但回來一看,了稔師父還在那裡。然後他要求貧僧同行,貧僧便同行了。”
“穿過覺證殿後面嗎?”
“正是。”
“而那一幕被托雄看到了啊……”
叫二秀,你在這裡待了多久了?
——連數歲都無意義之久。
——這樣啊,我待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年間,我一直做著蠢事。你雖然不是和尚,卻有學識,你知道悟這東西嗎?
——小的離那般佛境界甚遠矣。
——仁秀,雖然你這麼說,但你不可能只是只老鼠。
——哦,老鼠指的是什麼呢?
——智稔師父在過世前,曾經提到你的事,他說你是白幽子。
——小的並非悠遊仙境般優雅之人。
——這樣嗎?我在這座山里建了一座牢檻,你知道為什麼嗎?
——完全不知。
——是嗎?我啊,建了一座牢檻,是為了要讓牛逃出牢檻。然後我總算捕捉到它了,我啊,現在正在得牛之處。現在才要開始,所以絕不能讓這塊土地被搶走。而且大學也要派人過來。
——牛嗎?
——是啊,牛。
——那麼,那頭牛在哪兒?
——就在這兒,而它已經不在了,我知道自己就是牛了。昨天,我豁然大悟了。好長,我花了二十五年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