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此,林彪在信中稱,開闢陝南比在陝北鞏固和擴大根據地更重要,更有意義。他還開列了一個長長的名單,要求將紅一軍團主要幹部盡數調出,由他率領南下。

  毛澤東接到林彪的信,為之一驚,張國燾南下的問題沒有解決,現在林彪又提出了一個南下的主張。這無疑在毛澤東心裡投下了一個陰影。但毛澤東很快冷靜下來,他想,張國燾是有陰謀的人,而林彪還只不過是一位剛剛脫掉稚氣的青年人而已,形勢好了就興奮,形勢不好了就悲觀。

  於是,毛澤東便隨口說道:“林彪又搖晃起來了。”

  毛澤東以為林彪又是在那裡悲觀了,所以只是嚴厲地批評了林彪的悲觀思想,並指出他同中央有分歧,希望他及早改變主意。

  實際上,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指揮員,僅從戰略眼光來看待南下陝南的問題,林彪也不會不發現當時的戰略態勢。向南發展,就要同東北軍和西北軍打仗,而且陳誠在洛陽及其以西地區控制了三個軍,放在機動位置上,專門用來對付紅軍。向南發展,就會把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引進西北,加強對西北的控制,最終會危及陝北的安全。

  林彪南進的要求遭到毛澤東的批評以後,他沒有就此放棄自己的念頭。幾天後,他又在一封電報里和毛澤東軟磨硬爭,仍說:“我還在期待中央批准我打游擊戰爭。”這次,毛澤東乾脆沒有理他。這也看出毛澤東仍然以一個長者的身份對待林彪,而沒有想到林彪有什麼政治意圖。

  樹欲靜風不止(2)

  不見毛澤東的回音,林彪又開始犯疑了,他覺得毛澤東根本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裡。給你寫信,卻不講情面地批一通,給你拍電報,你連個回音都沒有。林彪越想越窩火,成天在軍團部陰沉著臉,耷拉著頭,亂發脾氣。聶榮臻看出了他的心思,勸說道:“我們只有這麼一點部隊,只保有這麼一點骨幹,你能帶多少出去呢?你帶多了,我們這裡能維持下去嗎?我們這個根據地能維持下去嗎?”

  林彪與聶榮臻共事已經六年了,也是經歷了六年的爭論。林彪總感覺到聶榮臻居高臨下,說話不入耳。但他也無可奈何,因此發生爭吵時,對聶榮臻的話總是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

  “林彪同志”,聶榮臻見林彪的臉色不好,於是放慢語調,和顏悅色地說,“你不要小看目前這幾個破窯洞,它終歸是個根據地,是我們的落腳點,我們不是經過兩萬五千里才找到了這個破窯洞嗎?你去陝南,搞不好,連破窯洞都找不到。你別以為四方面軍曾經從那裡經過,打過游擊,條件會好,我看綜合各方麵條件來看,不見得一定會強過陝北。”

  聶榮臻這番推心置腹的話,林彪根本沒有聽進去,但也未再作爭辯。林彪對一些批評和勸告,素來不屑一顧。林彪只相信自己,“人的上帝是自己”,這是他多次重複過的一句引以為訓的格言。林彪在談論戰爭和指揮藝術時,就曾這樣講道:“只要有信心,就會勝利。你必須儘可能少依賴別人。不管別人多有經驗,力量有多大。這就是要領。”由此可以看出,林彪的性格中充滿了那種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倔犟。

  不過,林彪要到陝南打游擊的想法,由於毛澤東採取不理的態度,他也無法實現了。

  但林彪心中的不滿情緒,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

  1936年1月,毛澤東決定遣軍東進,打到山西去,深入到腹地的富庶地區,一方面宣傳抗日救亡綱領,一方面解決目前部隊給養困難的問題。3月下旬開始實施這一戰略計劃,紅軍以左中右三路軍向山西腹部進軍,紅一軍團作為右路軍,直插汾河。

  汾河,是山西的天堂。這裡的地主除擁有大量土地、羊群外,往往宅第連雲,幾乎占半個村子,幾十匹騾馬,連雜色的都沒有,把從陝北高原來的紅軍戰士看傻眼了。山西的財主喜歡把金銀財寶埋在地下藏起來,紅一軍團的戰士們很快學會了根據敲打地面的聲響來判斷窖藏所在位置的方法。在這裡,紅一軍團擴紅工作發展迅速,補充了5000名新戰士。僅這一點,就抹去了林彪心中那不滿的情緒。

  不料,沒過幾天,林彪那陰轉晴的心情又突然風起雲湧。毛澤東給林彪來電,告訴他紅十五軍團在北線作戰艱苦,傷亡過大,加上處於山區,籌款、擴紅等工作開展得不理想,希望紅一軍團能夠撥點兵力給十五軍團。

  “我還有幾個鳥兵?”林彪氣呼呼地把電報摔到桌上,大聲說道,“不給,不給。就說沒有,不給。”

  聶榮臻看完電報,沒說什麼,只是向部隊了解了一些情況。下邊的幹部們也反映部隊編制還不健全,人員也不滿額。聶榮臻同林彪商量後,打電報給毛澤東,介紹了自己部隊員額未滿的情況,請求免撥。林彪看到政委和他觀點一樣,臉色稍緩。

  電〖JP3〗報發出去以後,仍然是石沉大海——毛澤東沒有回音。

  聶榮臻感到有點不妙,林彪卻已經習慣了。

  不妙的那一刻終於來了。5月,毛澤東在紅一軍團團以上幹部會議上,對紅一軍團的本位主義觀念進行了嚴肅的批評。頓時,會場上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彪和聶榮臻身上。林彪一向以不苟言笑、沉默寡言著稱,這次他索性一聲不吭,無動於衷地望著屋外的幾株古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