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張國燾想取消“臨時中央”,也是有他的另一番考慮的。他在給林育英的一封電報中就提出過把兩個中央都取消,由黨的會議或由共產國際來組織新的中央政治局。他想,雖然林育英沒有同意這個意見,但實際上已經把球踢給了毛澤東,我現在又高姿態地取消“臨時中央”,那麼,我的主張便會得到共產國際的認可。到那時,就看誰手下人多了,我就不相信你毛澤東有回天之力。但他又反過來一想,覺得有些不妙,取消“臨時中央”不等於自己認錯了嗎?他越想越亂,不知該如何是好。最後,他認定一條,取消“臨時中央”,共同組成西南局,可以把二、六軍團爭取過來,控制在自己的手下,到那時再說。
1936年6月上旬,張國燾在西康的爐霍召開的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正式宣布取消“臨時中央”。
不過,他在宣布這一決定時,還宣稱陝北中央也取消中央的名義,中央的職權由駐國際代表團暫時代行。他說:“陝北方面設中央的北方局,指揮陝北方面的黨和紅軍工作。此外當然還有白區的上海局、東北局,我們則成立西南局,統統受國際代表團的指揮。”
其實,這只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無非是為了給自己搭個台階而已。不然,他不僅自己的面子過不去,更不好向他的下屬們交待。
無論怎樣,他已經取消了他的“臨時中央”。
這是張國燾獻給二、六軍團與四方面軍會師的一份禮物。無論他取消“臨時中央”的動機如何,甚至還有什麼其他打算和圖謀,但這畢竟在客觀上避免了給中國共產黨和紅軍造成更大的災難。這也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同張國燾的分裂行為進行鬥爭所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已指日可待。
毛澤東的預言已經開始神奇般地顯靈。
張國燾宣布取消“臨時中央”,給迎接紅二、六軍團的到來,創造了政治基礎。徐向前一掃沉悶的情緒,開始活躍起來,他在率先頭部隊北上之前,親自給部隊作動員,他以樸實的語言,樸實的道理,樸實的感情講道:
紅軍是一家人,我們和中央紅軍與二方面軍的關係,好比老四與老大、老二之間的兄弟關係。上次我們和老大的關係沒有搞好,要接受教訓。“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吵架歸吵架,團結歸團結,不能分家。現在老二就要上來,再搞不好關係,是說不過去的。每個部隊都有自己的長處、短處,方針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加強團結,一致對敵。
7月1日,二、四方面軍在甘孜地區勝利會師。張國燾、朱德、陳昌浩即從爐霍趕往甘孜,與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等人相會。
會師的氣氛是熱烈的,比懋功會師還要熱烈。
但這熱烈的背後,那些行伍出身的將軍們,不得不立刻變成政治家,各種意圖的活動緊鑼密鼓地進行。
賀龍與朱德在1927年南昌城分別後,就一直未見面,他便與任弼時、王震一起先來到朱德下榻處拜訪。賀龍送給朱德一匹壯實的小馬。這是二、六軍團從雲南帶來的雲南良種馬,這種馬身架不大,但精悍,能負重,性格溫順,特別能走山路,很適合山地行軍。朱德深情地望著賀龍,又看看這匹馬,眼眶濕潤了。張國燾為了防止朱德和劉伯承“跑”了,便把他們兩人的馬給殺了,他便從那時起一直跟著部隊走路。他多麼希望有一匹馬啊,賀龍就好像知道這一切,專門送來一匹馬,這怎能不令朱德感動呢!此後,朱德就是騎著這匹馬走完長征,到達陝北的。
朱德熱情地請賀龍坐下,在一番敘舊之後,朱德便向賀龍、任弼時介紹了中央與張國燾產生分歧直至分裂的全過程,把真相告訴他們,並希望二方面軍的同志多做工作,促張國燾北上。他說:“去年的分裂,給紅軍帶來了很大的損失,現在主要是要團結,團結一道,北上會師。”
任弼時、賀龍、王震都贊同朱德的意見,並表示要竭盡全力彌合分裂,力促張國燾北上。
之後,任弼時、賀龍又去拜見張國燾。
張國燾設宴款待了他們。席間,張國燾說:“我們和二、六軍團沒有任何政治上的分歧,現在兩軍會合,更增大了我們的力量。只要我們密切團結,就能吸引陝北紅軍採取配合行動的可能……”
任弼時一聽這話不對頭,便打斷張國燾的話,說道:“建立抗日救國的統一戰線,開始神聖的民族革命戰爭,是共產國際代表團和中央政治局12月會議上確定的目標,我們所有紅軍都應在這個目標下團結。”
“兩軍會合,過去缺乏了解,我們是不是召開一次黨的聯席會議,統一對黨內一些問題的認識。”張國燾把話鋒一轉說。
忘卻不了南下的紅軍(9)
“我們剛到,情況不了解,召開黨的聯席會議恐怕條件不成熟,如果出現爭論怎麼辦?不但不能統一認識,還會出現相反的效果。”任弼時馬上否定了張國燾的提議。
張國燾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提議當即被任弼時拒絕。看來,讓他們跟自己走的可能性不大。於是,便退讓一步,說道:“這樣也好。兩軍就先開個幹部聯席會吧。”
1936年6月上旬,張國燾在西康的爐霍召開的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正式宣布取消“臨時中央”。
不過,他在宣布這一決定時,還宣稱陝北中央也取消中央的名義,中央的職權由駐國際代表團暫時代行。他說:“陝北方面設中央的北方局,指揮陝北方面的黨和紅軍工作。此外當然還有白區的上海局、東北局,我們則成立西南局,統統受國際代表團的指揮。”
其實,這只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無非是為了給自己搭個台階而已。不然,他不僅自己的面子過不去,更不好向他的下屬們交待。
無論怎樣,他已經取消了他的“臨時中央”。
這是張國燾獻給二、六軍團與四方面軍會師的一份禮物。無論他取消“臨時中央”的動機如何,甚至還有什麼其他打算和圖謀,但這畢竟在客觀上避免了給中國共產黨和紅軍造成更大的災難。這也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同張國燾的分裂行為進行鬥爭所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已指日可待。
毛澤東的預言已經開始神奇般地顯靈。
張國燾宣布取消“臨時中央”,給迎接紅二、六軍團的到來,創造了政治基礎。徐向前一掃沉悶的情緒,開始活躍起來,他在率先頭部隊北上之前,親自給部隊作動員,他以樸實的語言,樸實的道理,樸實的感情講道:
紅軍是一家人,我們和中央紅軍與二方面軍的關係,好比老四與老大、老二之間的兄弟關係。上次我們和老大的關係沒有搞好,要接受教訓。“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吵架歸吵架,團結歸團結,不能分家。現在老二就要上來,再搞不好關係,是說不過去的。每個部隊都有自己的長處、短處,方針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加強團結,一致對敵。
7月1日,二、四方面軍在甘孜地區勝利會師。張國燾、朱德、陳昌浩即從爐霍趕往甘孜,與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等人相會。
會師的氣氛是熱烈的,比懋功會師還要熱烈。
但這熱烈的背後,那些行伍出身的將軍們,不得不立刻變成政治家,各種意圖的活動緊鑼密鼓地進行。
賀龍與朱德在1927年南昌城分別後,就一直未見面,他便與任弼時、王震一起先來到朱德下榻處拜訪。賀龍送給朱德一匹壯實的小馬。這是二、六軍團從雲南帶來的雲南良種馬,這種馬身架不大,但精悍,能負重,性格溫順,特別能走山路,很適合山地行軍。朱德深情地望著賀龍,又看看這匹馬,眼眶濕潤了。張國燾為了防止朱德和劉伯承“跑”了,便把他們兩人的馬給殺了,他便從那時起一直跟著部隊走路。他多麼希望有一匹馬啊,賀龍就好像知道這一切,專門送來一匹馬,這怎能不令朱德感動呢!此後,朱德就是騎著這匹馬走完長征,到達陝北的。
朱德熱情地請賀龍坐下,在一番敘舊之後,朱德便向賀龍、任弼時介紹了中央與張國燾產生分歧直至分裂的全過程,把真相告訴他們,並希望二方面軍的同志多做工作,促張國燾北上。他說:“去年的分裂,給紅軍帶來了很大的損失,現在主要是要團結,團結一道,北上會師。”
任弼時、賀龍、王震都贊同朱德的意見,並表示要竭盡全力彌合分裂,力促張國燾北上。
之後,任弼時、賀龍又去拜見張國燾。
張國燾設宴款待了他們。席間,張國燾說:“我們和二、六軍團沒有任何政治上的分歧,現在兩軍會合,更增大了我們的力量。只要我們密切團結,就能吸引陝北紅軍採取配合行動的可能……”
任弼時一聽這話不對頭,便打斷張國燾的話,說道:“建立抗日救國的統一戰線,開始神聖的民族革命戰爭,是共產國際代表團和中央政治局12月會議上確定的目標,我們所有紅軍都應在這個目標下團結。”
“兩軍會合,過去缺乏了解,我們是不是召開一次黨的聯席會議,統一對黨內一些問題的認識。”張國燾把話鋒一轉說。
忘卻不了南下的紅軍(9)
“我們剛到,情況不了解,召開黨的聯席會議恐怕條件不成熟,如果出現爭論怎麼辦?不但不能統一認識,還會出現相反的效果。”任弼時馬上否定了張國燾的提議。
張國燾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提議當即被任弼時拒絕。看來,讓他們跟自己走的可能性不大。於是,便退讓一步,說道:“這樣也好。兩軍就先開個幹部聯席會吧。”